本報訊 作為天文學的一大熱點,從1992年起,人類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已有700多顆。相關研究的一個突出進展是人們發現系外行星及其繞轉的母星天體具有複雜的多樣性。近日,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錢聲幫等人發現了繞快速脈動的B型亞矮星雙星轉動的類木行星。這是人們首次發現繞這種奇特天體轉動的太陽系外行星天體。
B型亞矮星是一類中心氦核在燃燒且具有很薄的氫殼層的表面有效溫度極高(25000℃~35000℃)的天體。關於其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一直是天文和天體物理研究的難點。
室女座NY是一顆由B型亞矮星和溫度較低的紅矮星組成的食雙星系統,距地球約2300光年。兩顆子星相距約54萬公裡,相當於地球到月球距離的1.4倍,平均2小時25分鐘相互繞轉一圈。地球上的任何望遠鏡都無法直接分開這兩顆星,但是通過望遠鏡能觀測到它們相互繞轉產生的掩食光變和B型亞矮星快速脈動導致的亮度變化。
利用雲南天文臺的1米望遠鏡和阿根廷的2.15米望遠鏡,並結合前人的觀測成果,錢聲幫等人對該雙星進行了監測。他們發現該系統中存在一顆繞雙星轉動的類木行星,其最小質量為2.3倍木星,繞轉周期為7.9年。這顆類木行星到中心雙星的距離約為3.3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為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此外,該系統中還有一顆質量約為2.5倍木星的系外行星。
「在這兩顆行星星球上,不僅能觀看到一個紅一個藍白的兩個『太陽』高掛天空,還能近距離感受到B型亞矮星的快速脈動。」錢聲幫說。
這兩顆系外行星目前已被系外行星百科全書網站收錄,相關成果已被美國《天體物理雜誌通訊》接受。(柯訊)
《中國科學報》 (2012-01-01 A4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