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中還有很多質量和半徑比木星更大的類木行星

2021-01-18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根據定義,行星本身不會通過核聚變發光,它們都繞著恆星運動。行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類地行星,其主要成分為金屬和矽酸鹽巖石,核心是由金屬構成,表面覆蓋著呈現固態的矽酸鹽巖石;另一類是類木行星,其組成與恆星相似,主要成分為氫和氦,表面沒有固態的矽酸鹽巖石。由於星雲主要是由氫和氦組成,所以類木行星的質量和半徑都會大於類地行星,例如,木星是太陽系中的行星,它的質量和半徑分別是地球的318倍和11倍。

  不過,在目前已知的數千顆行星中,木星並非的行星,銀河系中還有很多質量和半徑比木星更大的類木行星。理論上,類木行星的質量不會無限大,當質量大於木星的13倍時,核心的氘核聚變將會被啟動,此時的天體被稱作褐矮星。此外,尺寸的行星和質量的行星並非同一顆,這是因為聚集越多質量,類木行星反而會因為自重而使尺寸壓縮變小。

  根據NASA系外行星檔案,目前已知尺寸的行星是WASP-79 b,它的半徑大約是木星的2.1倍,而質量僅為木星的90%。另一方面,目前已知質量的行星是SR 12 c和HD 217786 b,它們的質量均為木星的13倍。

  不過13倍木星質量作為褐矮星和行星的分界線存在一定的爭議,這是因為褐矮星的氘核聚變持續時間很短,最長不會超過1億年,當褐矮星停止核聚變之後,它們應該算作行星。按照這樣的看法,目前已知尺寸的行星是HD 100546 b,它的半徑是木星的6.9倍,質量是木星的20倍。另一方面,目前已知質量的行星是HR 2562 b,它的質量是木星的30倍,半徑是木星的1.11倍。

相關焦點

  • 關於類木行星
    類木行星為類似木星的氣體行星,體積較其他巖質的行星來的大,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等四個行星。然而,天王星和海王星有許多地方和木星與土星不同,有時只指木星和土星這種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氫、氦、冰、甲烷、氨等構成,石質和鐵質只佔極小的比例,它們的質量和半徑均遠大於地球,但密度卻較低。
  • 《類木 行星綜述》
    類木行星,是類似於木星成分構成的行星的總稱。包括土星和它的衛星、木星和它的衛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和它們的衛星,都是類木行星。它們的共同點是由氫氦甲烷等氣體有機物構成。另一類行星跟地球一樣,由巖石金屬構成主體,叫類地行星,包括火星、金星、水星、月球、地球五個星體。  類木行星來源於太陽的中子衰變過程。太陽中子衰變的時候,把所有衰變產物炸飛開來,瀰漫了幾百億公裡半徑的龐大區域。其中接近太陽核心的物質,在萬有引力作用下,返回太陽。
  • 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嗎?那諸多的類地行星,是否有生命的痕跡?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太陽系是一個極為龐大的系統,如果按照太陽的引力影響來計算,太陽系的半徑可以達到2光年左右,而人類現有的宇宙飛船的最高速度也就在每秒20公裡左右,按照這種速度,要飛離太陽系需要花費4萬年左右的時間。
  • 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類木行星的誕生
    上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四顆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誕生,它們都是基於星子的碰撞合併,本來這樣的過程應同樣適用於剩下的四顆類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誕生,但科學家們在經過研究之後發現,類木行星的誕生並非那麼簡單。
  • 氣態巨行星「內心」首次發現 有望揭示類木行星形成演化之謎
    諸如木星和土星等氣態巨行星被稱為「類木行星」。研究人員稱,諸如木星和土星等氣態巨行星被稱為「類木行星」,在這些行星上,濃厚的氫氣和氦氣包裹著一個固體內核,但以前從未有人看見這些固體內核,最新天體據信是一顆氣態巨行星濃厚大氣層被剝奪後留下的固體內核。
  • 太陽系最大兩顆氣態行星,木星和土星合併到一起,能否變成恆星?
    八大行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地行星」,或者稱為「固態行星」,就是和地球一樣以巖石為主要組成成分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木星加土星能否變成太陽另一類是「類木行星」,或者稱為「氣態行星」,組成這些行星的物質主要是氣體,所以這些行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十分巨大,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如果太陽系最大兩顆行星,木星和土星合併到一起,能否變成恆星?
    八大行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地行星」,或者稱為「固態行星」,就是和地球一樣以巖石為主要組成成分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木星加土星能否變成太陽另一類是「類木行星」,或者稱為「氣態行星」,組成這些行星的物質主要是氣體,所以這些行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十分巨大,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學術閱讀03【類木行星】
    此次博士為大家整理了Science101天文系列中的15個內容。其中包含了大家所熟知的太陽系、太陽、9大行星、恆星、流星雨、日食、外系行星和黑洞。感謝國家地理推出的Science101,為大家提供了優質的學習資料。Section 1: 12個天文詞彙Section 2: 閱讀內容
  • 木星會對「日木二星系統」的位置產生差異
    這個問題相信現在很多讀者都能夠很清楚地回答了,在我們所遊歷的各大天文博物館或天文館以及相關的科普圖片上,都會看到—— 「太陽系運行儀」。上面有太陽系的大家族,中心是熾熱的太陽,周圍圍繞著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和地球,所有的行星排列在上面繞著太陽旋轉,而它們旋轉的焦點就是太陽本身,這幅圖景根深蒂固。
  •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為何木星一顆氣態行星,而它質量卻最大?
    然後我們人類用這個高級智慧,在不停的探索和研究身邊的一切,當然也研究自己。所以說是從內到外,都是有很多的研究的。可是雖然對這些東西有很多的研究,但是還是會有非常多的讓我們人類難以理解的事物。那麼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這個宇宙了。不說遠了,就我們的存在的這個太陽系,有些事物就還沒有了解的那麼深刻。比如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為何木星一顆氣態行星,而它質量卻最大?
  • 氣態巨行星「內心」首次發現 有望揭示類木行星形成演化之謎
    該天體可能是一顆氣態巨行星的內核,讓他們得以首次管窺此類行星的「內心」,從而揭示其形成演化之謎。 研究人員稱,諸如木星和土星等氣態巨行星被稱為「類木行星」,在這些行星上,濃厚的氫氣和氦氣包裹著一個固體內核,但以前從未有人看見這些固體內核,最新天體據信是一顆氣態巨行星濃厚大氣層被剝奪後留下的固體內核。
  • 除了木星會對「日木二星系統」的位置產生差異
    這個問題相信現在很多讀者都能夠很清楚地回答了,在我們所遊歷的各大天文博物館或天文館以及相關的科普圖片上,都會看到—— 「太陽系運行儀」。上面有太陽系的大家族,中心是熾熱的太陽,周圍圍繞著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和地球,所有的行星排列在上面繞著太陽旋轉,而它們旋轉的焦點就是太陽本身,這幅圖景根深蒂固。
  • 銀河系中類地行星有萬億顆,美發射衛星尋找,宜居星球或將被發現
    類似地球一樣的星球,天文學上被稱為類地行星。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水星、金星和火星以及地球都被叫做類地行星,這類行星跟類木行星相比有較大的分別,類木行星都是氣態行星,沒有固態的表面,類地行星卻都是有固態表面的。
  • 它被稱為「超級木星」,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自從四百年前望遠鏡發明以來,天文學家就對天然氣巨人木星非常著迷。在它不斷旋轉的雲朵,眾多的衛星和巨型的紅色斑點之間,這顆星球上有許多引人入勝的事物。但是也許有關木星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是它的大小。
  • 木星主要由氣體組成,為啥小行星撞擊木星時,不是直接穿過去?
    在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其中五顆肉眼可見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就被古人觀察到,在人類的歷史和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古代的觀星者認為,天上的星宿和地球上發生的事情有一定的關聯,這樣的觀點雖然是錯誤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這些行星的引力和小行星帶的穩定有關,如果出現引力異常很可能給地球帶來災難。
  •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
    按照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木星為第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它的亮度僅次於金星,在通常情況下比火星和天狼星還亮。在我國古代稱木星為「歲星」。 木星是太陽系內除太陽之外,體積最大、質量最大、引力最強的龐大天體。如果。拿木星的質量與地球的質量相比,木星的質量為地球質量的317.90倍。如果,把地球跟木星的體積作比較,木星的體積相當於地球的1316倍。
  • 何為類地行星?
    簡單地說:類地行星(八大行星分為三類:類地行星(包括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及遠日行星(天王、海王).)是與地球相類似的行星.它們距離太陽近,體積和質量都較小,平均密度較大,表面溫度較高詳細地說:宇宙中是否存在和地球相類似的行星?我們地球是宇宙獨一無二的驕子嗎?
  • 非常之旅,漫遊太陽系類木行星
    17、18世紀,從中國到荷蘭需要一至二年,現在,用同樣的時間可以從地球飛到木星。木星木星的體積巨大無比,它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從地球上看去,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木星亮度僅次於金星。它是一個沸騰的星球,它的大氣像波浪一樣上下翻滾,其中還夾著大大小小的氣旋。
  • 木星被稱為「氣態行星」,小行星撞擊木星時會「穿過」木星嗎?
    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行星」,每個行星都有自己獨特的組成部分和特徵,比如在太陽系內,就有八顆不同的行星,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行星的結構進行大致分類:「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屬於「類地行星」,而「木星」
  • 科學網—錢聲幫等發現看得見兩個「太陽」的類木行星
    近日,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錢聲幫等人發現了繞快速脈動的B型亞矮星雙星轉動的類木行星。這是人們首次發現繞這種奇特天體轉動的太陽系外行星天體。 B型亞矮星是一類中心氦核在燃燒且具有很薄的氫殼層的表面有效溫度極高(25000℃~35000℃)的天體。關於其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一直是天文和天體物理研究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