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動》近日迎來了大結局,這部在整個五月份播出的電視劇,可以說掀起了一場收視熱潮,正當觀眾們期待著這部劇大結局像真實案件一樣,彰顯人民警察英勇勝利,徹底摧毀販毒團夥時,導演卻給所有人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最後的結局不僅邏輯混亂,更是強行煽情,而經歷了無數當代電視劇的觀眾們,顯然對導演最後毫無誠意的結局不買帳,觀眾欣賞水平提高了,虎頭蛇尾式的結局必然是引起觀眾的不滿,而另一方面,這部劇改編自真實的雷霆行動禁毒行動的真實題材,導演沒有嚴肅對待這個主題,同樣令人失望。
而觀眾們期待的結局應該是怎樣的?小編橙子為大家總結了幾點大家呼聲最高的內容,也許能為您的觀影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一、李飛改掉冒失衝動性格,真正成長為成熟的人民緝毒警察
李飛這個角色在劇中是一個非常衝動冒失,喜歡獨來獨往,不按照組織紀律行動的警察,這樣的角色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在嚴肅的警察隊伍中的,然而本劇中,導演硬生生塑造了這樣的一個角色,而且從始至終都是這樣,李飛永遠是一本正經地和組織作對,還振振有詞,一群人勸說都勸不住,橫衝直撞,為整個禁毒行動惹了非常多的麻煩。
而觀眾們普遍希望看到的是在劇情後期,李飛能有所改變,變得像李維民,蔡永強一樣,能獨當一面,成熟幹練,這也是經過一部劇,主角成長的合理訴求,試想,如果李飛在最後與塔寨村的大決戰中,做事能動腦,不再意氣用事,依靠謀略和勇氣真正打到毒梟林耀東,是不是比起強制煽情的劇情,更能讓主題得到升華呢?
二、趙嘉良和馬雯沒有中槍身亡,勇氣與謀略真正戰勝邪惡
大結局中引發網友不滿最多的是趙嘉良強行送人頭的劇情,這個片段的設計可以說是非常不合理的,一方面趙嘉良完全了解最後行動的部署和能量,他完全可以不必暴露自己,等待李維民的大部隊控制住局面,就可以全身而退,戰勝塔寨村。導演很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更誇張的是,劇情前期趙嘉良已經安排手下控制了林耀東的兒子,這樣一個重要的伏筆在最後關頭居然被導演選擇性遺忘了,也就是說即便林耀東抓住了趙嘉良,趙嘉良也是擁有和林耀東談判的籌碼的,以保全自己,然而趙嘉良的選擇卻是寧死都不說,我們真的不明白導演是怎麼考慮的。
馬雯作為劇中的女二號,其作用是遠遠超過女主陳珂的,陳珂作為一個後期戲份暴增的角色,一直在破壞劇情發展的脈絡,正是她在最後關頭的強行闖入塔寨村,導致正在與塔寨村正面作戰的馬雯中彈,直到最後都生死不明沒有交代。這個劇情引起了網友們極大的不滿,一個邊緣角色,闖入主線劇情,而且對整個《破冰行動》的結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不是一個合乎邏輯的設計。觀眾們更期望看到的,哪怕馬雯犧牲或是受傷在與毒販正面作戰中,也不應該在陳珂這樣一個無關緊要的陪襯中,非戰鬥性減員。
三、鐵窗外的趙嘉良和李維民,鐵窗內林耀東的正邪力量對話
觀眾們都以為一直在劇中以韜略和陰謀著稱的林耀東,在伏法後,會接受正義力量,包括李維民,趙嘉良等人的審訊或者對話,林耀東這樣一個教父級的大佬,究竟能和李維民等正義力量擦出怎樣的火花呢?這是很多觀眾期待看到的內容,然而《破冰行動》最後,也只是給了結局一個非常粗淺的交代,即毒販被抓住,塔寨村覆滅。
試想如果趙嘉良沒有犧牲,而是在鐵窗外與曾經不可一世的林耀東對話,是不是更好地升華主題的結尾呢?
四、馬雲波不應該輕易洗白,應接受法律制裁
《破冰行動》早期的馬雲波是一個隱藏的保護傘,可以說他背叛自己的事業,是有兩層原因的,一是因為他為了自己妻子依靠林耀東等人提供海洛因等,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愛惜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正如林耀東所說「馬雲波,你就是太愛惜自己的羽毛了」。這樣一個為塔寨村一直輸出情報,並且提供保護的人,在後期居然可以輕易洗白,無論從當時的背景,還是邏輯上來說都是非常不合理的。
試想,如果馬雲波最後伏法,而且接受李維民的審訊,是不是更符合事情真實發展的規律呢?
《破冰行動》算是今年少見高開低走的影視劇,一部題材如此吸引人的主題,最終草草收場,留下一大堆邏輯問題讓觀眾不滿,也難怪觀眾們都有了自己對結局的期望,各位朋友還有什麼對大結局的思考,歡迎發表自己的觀點,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