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月相是新月的時候,在月球上看地球就是明亮的圓盤

2020-11-29 巾屨有餘清

月相的變化每一天都會發生在地球上這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是我們似乎很少或者沒有看到過新月,為什麼新月的景象這麼難得呢?多少天文愛好者為了看一次新月可謂是大費苦心可能最後都沒有看到新月的模樣,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新月的景象如此難觀測到。

月亮的表面上凹凸起伏很大,環形山的稜脊和高山的頂峰側影相互重疊,使得月面向著太陽的一些部分不能被人看見,這樣的現象在弦角上尤為顯著因為月輪周圍蛾眉月佔有的部分不及一半,弦角好像被人裁剪過一樣。當月亮距離太陽二十度的時候,因為月球表面的凹凸效果蛾眉月的弧度減少了12度。我們看見的弧度只有168度,距離太陽15度的時候我們看見的弧度只有142度,離太陽9度的時候蛾眉月的開口不過88度,還沒有一個直角的度數大。當月亮離太陽7度的時候我們在天上就看不到月亮了。

月球不平整的表面使在新月前後蛾眉月的視表面和亮度顯著的減少,這也是為什麼在合朔前後有一段時間我們完全看不見蛾眉月的原因。在最好的天氣的中午用肉眼或者用望遠鏡去看蛾眉月,需要等到月亮離太陽24度小於30度的時候才能看見蛾眉月,非常的困難。在太陽升起或者降落的時候觀察就容易的多。如果我們前面是寬廣的海面或者平原,天氣又非常的晴朗,月亮距離太陽只有15度的時候,太陽在地平面下我們還能看出一絲的蛾眉月的光輝,不過這個現象轉瞬就看不見了。因為太陽在地平線下的距離必須適當才能保證晨昏的光輝不會遮蔽蛾眉月的微亮。而且地平線附近常常有一些霧氣,這些霧氣也會遮蔽了蛾眉月微弱的光輝。這個現象只能出現幾分鐘,想要觀看的觀測者必須事先做好準備。

新月出生作為太陰月的開始,在伊斯蘭教中新月就是齋戒節的開始和結束日子。人們一直嘗試看見新月。想要看見新月就要月齡(新月起算各種月相所經歷的天數)和月日間的角度著兩個條件都要具備。月亮在軌道上的運動非常的複雜我們看見月亮運行的速度變化很大。1952年8月21日的時候月齡才12時,月亮和太陽形成的角度才為5度,所以沒有蛾眉月,地上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能看見月亮。在1953年4月4號的時候,月齡依舊是12時,月亮離太陽的角度為9度,如果我們在地面上位置適當就能看見一絲的蛾眉月。所以單單是月齡的條件滿足也不代表能看見新月。只有掌握月亮和太陽位置精確數據的天文學家才能保證是否能觀測到新月。還需要知道在地球上的那一個位置能觀測到新月。

太陽和月亮都在天上的黃道星座之內運行,黃道和地平線所成的角度卻會隨著四季變化,在巴黎春季的時候這個角度是64度,秋季的時候是18度。所有在春天的時候更容易觀測到新月,因為那時候新月會在地平線上方較高的地方。秋季的時候想要看到新月就得要早起,趕在黎明的曙光之前看看即將消失的一絲新月。蛾眉月的弦角線,就是連接角尖兩點在月輪上的弧線,弦角線對於垂直線來說可以有各種方向。在高緯度的地區弦角線絕對不會在水平方向上,在低緯度的地區更不是這樣的情況,新月甚至可以把它的凸面對著東方。

在月齡開始的頭幾天我們看到的是蛾眉月細彎的樣子,仔細觀察我們會看到月輪上其餘部分還顯現著暗淡的光輝。這就是灰光。灰光其實是由於地球的反射,因為地球的高層大氣將陽光散射在空間中,這時候我們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是朔月,但是站在月亮上看我們地球就是明亮的大圓盤相當於滿時。地球反射給月亮的光線約為滿月反射給地球光線的45倍,所以如果你這時候在月亮上看地球,地球會是一個相當的明亮大玉盤。

相關焦點

  • 【地理探究】什麼是月相?月相變化對地球的影響
    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見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這是月食),而是由於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 月球有陰晴圓缺的月相變化,那麼月球上看地球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天體有不同的種類,其中像太陽那樣的恆星,通過自身的核聚變反應,能夠發光發熱,所以太陽就是一個溫度極高的「發光等離子體」,我們通常看到的太陽就是一個光亮的圓盤。而像地球那樣的行星和月球那樣的衛星本身是不發光的,所以在遙遠的距離上幾乎是無法看到行星和衛星的,在天文觀測中,對於遙遠星系中行星的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通過直接觀測發現的,而是通過「掩星法」來推測的。
  • 站在月球上看地球是感覺?到底能看到什麼?只能說非常美
    如今要看到繁星滿天不容易,要遠離城市,去到鄉野,越沒有光汙染的地方,夜空越是明亮。人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明星稀,朝升夕落,天狗食月,那要是人在月球上,看見的會是什麼景象。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確定你站在月球的什麼位置。
  • 月相的變化規律,從朔到晦,從新月到殘月,月過中秋
    水調歌頭和峨眉山月歌裡面都有個月相小知識。月有陰晴圓缺: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相對位置不斷規律地變化,使觀測者從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陽照明之部分。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其實峨眉月也算一種月相。什麼是月相?月相,是由地球上所觀看之月光形態。
  • 在地球上看月亮像白玉盤,那在月球上看地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每當夜晚降臨的時候,只要不是陰天,我們都能看到天空上懸掛著的皎潔的明月,漆黑的夜晚就有了一些朦朧的光線。很多人都說是月亮照亮了夜行的人前進的路,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不會發光,只有恆星會發光,而我們看到月亮會發光,只不過是因為月亮發射了太陽的光線。
  • 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究竟有多亮?
    就沒多少人有這個體驗了,屈指可數就那麼十幾個曾登月的美國人,以及一些月球軌道器。  很難想像從月球看地球是什麼景象,不過並不妨礙我們在這裡暢想一番。  由於月球表面並沒有空氣,所以看到的太空是漆黑一片的。  在一片漆黑的太空中,最明亮的無疑是我們的太陽,不像在地球上,你還可以眯縫著眼睛偷偷瞄它幾眼,在月球上你瞄一眼估計眼睛就廢了。
  • 如果你住在月球上,將會有這些與地球不同,但奇妙的體驗!
    如果你住在月球上,你將不得不放棄地球上許多你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比如腳能牢牢地踩在地上的感覺,不戴頭盔也能在戶外呼吸,還有美妙的夜空。人類花了幾千年的時間盯著月亮,看著它升起和落下,每個月都記錄下它的盈虧,但是從月球的角度看,地球懸掛在天空中會是什麼樣子呢?首先,這取決於你站在哪裡!
  • 月相變化圖,月相變化規律是怎麼樣的?
    新月(農曆初一日,即朔日);約在農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此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
  • 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的陰晴圓缺要比月球的美太多
    前不久,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飛船發回了地球和月球的合影,合影中地球和月球都是月牙形狀的。星球被太陽照射到的部分在視野中呈現為月牙形,沒有被照射的地方就是黑色的,和黑色的背景混在一起。用望遠鏡觀察金星、木星等太陽系內的星球時,也能看到它們的陰晴圓缺。
  • 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像一個白玉盤,那在月球上看地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每當夜晚降臨的時候,只要不是陰天,我們都能看到天空上懸掛著的皎潔的明月,漆黑的夜晚就有了一些朦朧的光線。很多人都說是月亮照亮了夜行的人前進的路,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不會發光,只有恆星會發光,而我們看到月亮會發光,只不過是因為月亮發射了太陽的光線。
  • 明月幾時有之月相表起源
    比如最重要的就是月相和海洋潮汐的關係,潮汐與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關係,在滿月的時候會引起大潮,軍事、旅遊、遠洋航海、海洋漁業、海洋工程、科學實驗等等都會受到潮汐的影響;其次就是照明,尤其是在沒有路燈和荒蕪人煙的地方尤為重要;當然還和宗教、生理、農業、災害等等無不和月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世界上最大的「鑽戒」,是新月送來的禮物嗎?
    日全食是最具觀賞性的一種日食奇觀,而一旦提起日食,人們就會想起日地月之間著名的三點一線——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日食現象也隨之形成。如果我們每天晚上都仰望星空,就會發現,月亮的形狀是在逐漸變化的,有時是圓圓的盤子狀(滿月),有時是大小不一的月牙狀,有時甚至乾脆「看不見」——這種「看不見」的情況,就是新月。
  • 【百科知識】月相的變化
    農曆初九~十四):橢圓滿月(望月,農曆十五、十六):圓盤 漸虧凸月、下凸月(農曆十七~二十三):橢圓下弦月(農曆二十三左右):半圓殘月(農曆二十四~月末):如眉似弓農曆月最後一天又變為新月:基本看不見,或者隱約看見一彎細線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樣子?有人說感覺恐怖,你覺得呢?
    我們平常都是站在地球的陸地上仰望月亮,可以看到月明星稀,朝升夕落,那要是人在月球上,看見的地球會是什麼景象?在茫茫宇宙中,地球顯得如此孤獨,如此脆弱,這或許就是在月球上看地球所以會感受到恐怖的地方。在月亮上,你看到的地球永遠不會落山,你看到的地球的確十分的美麗,卻也格外的明亮。這個地球就如一個龐然大物一樣天天出現在你的眼前,而且還是十分明亮,想想看,自己天天對著一個龐然大物是什麼感覺。你在月亮上看到的地球,有一半身處在一片的漆黑中,你會看到地球與太陽同時出現在你的眼前,而你卻無法正眼去觀測太陽。
  • 會變臉的月亮,細說月相的特徵,了解月相對地球的影響
    那你一定發現了月亮的形狀,時而像一個大圓盤,時而像一個彎彎的鐮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月亮本身是不會發光的,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月亮,是因為它被太陽照亮了,無論是滿月時圓圓的月亮,還是新月過後彎彎的月亮,其實月亮本身並沒有發生變化,變的只是我們人類看月亮的角度。於是聰明的人類就把看到月亮形狀的變化叫做月相。
  • 如今火星看上去很明亮,那麼在火星上看地球也一樣嗎?看月球呢
    從地球上目視火星是很明亮的,而今年正是火星衝日的時節,正是距離地球很近的時候,所以如今的時節火星看上去更明亮一些,它就是我們在晚上抬頭看見南邊星空中很明亮的那顆泛著紅光的大星。那麼如果在火星上看地球的話會是什麼感覺呢?因為地球的直徑比炎星大了一倍,所以其視面積比我們看火星更大,看上去地球也會更明亮,那麼如果在火星上看月球,還能看到嗎?
  • 如果你生活在月球上,會看到什麼
    而如果你站在月球的正面(就像2013年中國嫦娥3號探測器和「玉兔號」月球車那樣),那麼你抬頭就能看到天空中懸浮著的地球。並且更妙的是,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裡,你將可以看到地球經歷完整的「地相」(而不是「月相」)變化周期,其變化順序完全和月相相反——你新月,我「滿地」,你上弦月,我「下弦地」。
  • 探索月球的形成史,觀測月球遠端,月相的形成
    月球: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地球上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人類造訪過的唯一天體。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首次登上月球。當伽利略號宇宙飛船向外太陽系進發時,傳回了這張月球的圖像。圖片底部清晰明亮的射線坑是第谷撞擊盆地。月球形成於46億年前,與地球形成的時間相同。它的直徑為3476公裡,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4400公裡,即1.3光年。繞地球一周需要27.322天,它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23%。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樣的?會不會讓人感到害怕呢?
    當我們從地球上看月亮時,會有滿月、弦月、新月之分,但從月球上看地球也會有滿地、弦地、新地之分,亮度各不相同,但大多數時候在地光下看書、工作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過由於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永遠以相對的一面對著地球,月球上同一地點看見的地球永遠都處在空中同一個地方,當然在月球的另外一面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 科普小常識-【月相變化】
    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月有陰晴圓缺」,這裡的圓缺就是指「月相變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產生原因:由於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在太陽光照射下,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區,另半個球面是暗區(被自己擋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