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的變化每一天都會發生在地球上這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是我們似乎很少或者沒有看到過新月,為什麼新月的景象這麼難得呢?多少天文愛好者為了看一次新月可謂是大費苦心可能最後都沒有看到新月的模樣,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新月的景象如此難觀測到。
月亮的表面上凹凸起伏很大,環形山的稜脊和高山的頂峰側影相互重疊,使得月面向著太陽的一些部分不能被人看見,這樣的現象在弦角上尤為顯著因為月輪周圍蛾眉月佔有的部分不及一半,弦角好像被人裁剪過一樣。當月亮距離太陽二十度的時候,因為月球表面的凹凸效果蛾眉月的弧度減少了12度。我們看見的弧度只有168度,距離太陽15度的時候我們看見的弧度只有142度,離太陽9度的時候蛾眉月的開口不過88度,還沒有一個直角的度數大。當月亮離太陽7度的時候我們在天上就看不到月亮了。
月球不平整的表面使在新月前後蛾眉月的視表面和亮度顯著的減少,這也是為什麼在合朔前後有一段時間我們完全看不見蛾眉月的原因。在最好的天氣的中午用肉眼或者用望遠鏡去看蛾眉月,需要等到月亮離太陽24度小於30度的時候才能看見蛾眉月,非常的困難。在太陽升起或者降落的時候觀察就容易的多。如果我們前面是寬廣的海面或者平原,天氣又非常的晴朗,月亮距離太陽只有15度的時候,太陽在地平面下我們還能看出一絲的蛾眉月的光輝,不過這個現象轉瞬就看不見了。因為太陽在地平線下的距離必須適當才能保證晨昏的光輝不會遮蔽蛾眉月的微亮。而且地平線附近常常有一些霧氣,這些霧氣也會遮蔽了蛾眉月微弱的光輝。這個現象只能出現幾分鐘,想要觀看的觀測者必須事先做好準備。
新月出生作為太陰月的開始,在伊斯蘭教中新月就是齋戒節的開始和結束日子。人們一直嘗試看見新月。想要看見新月就要月齡(新月起算各種月相所經歷的天數)和月日間的角度著兩個條件都要具備。月亮在軌道上的運動非常的複雜我們看見月亮運行的速度變化很大。1952年8月21日的時候月齡才12時,月亮和太陽形成的角度才為5度,所以沒有蛾眉月,地上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能看見月亮。在1953年4月4號的時候,月齡依舊是12時,月亮離太陽的角度為9度,如果我們在地面上位置適當就能看見一絲的蛾眉月。所以單單是月齡的條件滿足也不代表能看見新月。只有掌握月亮和太陽位置精確數據的天文學家才能保證是否能觀測到新月。還需要知道在地球上的那一個位置能觀測到新月。
太陽和月亮都在天上的黃道星座之內運行,黃道和地平線所成的角度卻會隨著四季變化,在巴黎春季的時候這個角度是64度,秋季的時候是18度。所有在春天的時候更容易觀測到新月,因為那時候新月會在地平線上方較高的地方。秋季的時候想要看到新月就得要早起,趕在黎明的曙光之前看看即將消失的一絲新月。蛾眉月的弦角線,就是連接角尖兩點在月輪上的弧線,弦角線對於垂直線來說可以有各種方向。在高緯度的地區弦角線絕對不會在水平方向上,在低緯度的地區更不是這樣的情況,新月甚至可以把它的凸面對著東方。
在月齡開始的頭幾天我們看到的是蛾眉月細彎的樣子,仔細觀察我們會看到月輪上其餘部分還顯現著暗淡的光輝。這就是灰光。灰光其實是由於地球的反射,因為地球的高層大氣將陽光散射在空間中,這時候我們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是朔月,但是站在月亮上看我們地球就是明亮的大圓盤相當於滿時。地球反射給月亮的光線約為滿月反射給地球光線的45倍,所以如果你這時候在月亮上看地球,地球會是一個相當的明亮大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