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說人的胖瘦是天生的,因為很多胖子的父母很可能也是胖子,那為什麼基因對我們的生活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呢?
目前,對基因的研究還不多,我們可以知道,人體內有400多個與肥胖相關的基因,目前,已經有6-10個基因已被證實是影響肥胖的主要因素。
這些基因會從以下幾種方來式影響我們的體重:
口味、飽腹感、新陳代謝能力、食物渴望、脂肪分布、情緒化進食。
基因的影響必然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基因究竟能對人體產生多大的影響呢?胖子真的只能無可奈何了嗎?
事實上,我們不必如此消極地面對基因的影響,在不進行基因檢測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用25%-70%-80%的比例作為參考範圍來估計基因對體重的影響程度,具體標準如下:
(1)多吃長重,少吃減肥;
(2)單純地超重、體重指數小於30、通過控制飲食行為+運動可以成功減肥;
(3)過節大吃大喝,恢復正常飲食後可以恢復體重水平。
如果滿足上述三個條件中的一個,可以確定自己是屬於25%的人的,對於這類人來說,基因對肥胖的控制相對較低。
(1)生活中大部分時間是屬於超重狀態的,從來沒有瘦過;
(2)遺傳因素:父母中的一方肥胖(那麼你肥胖的概率可以達到80%);
(3)即使你嘗試嚴格的飲食控制和鍛鍊,都減不下來。
如果滿足上述三個條件中的一個,就說明基因對體重有相對較高的控制力。即便如此,這些人仍然有20-30%的空間,可以通過調整他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將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基因的影響只是一部分,我們可以掌控的東西還有很多,基因的影響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只有當它與環境相互作用時才會產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