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莪院士90歲生日寄語「後浪」

2020-08-09 哈爾濱新聞廣播

8月8日,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辦慶祝楊士莪院士90壽辰暨2020水聲技術高峰論壇,我國水聲領域著名專家,中國水聲事業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士莪迎來90歲生日。

楊士莪院士說:「今天我就正式成為『90後』,夕陽雖落蒼山後,猶映晚霞滿天紅,人雖然退休了,但是為國家做貢獻不能退休。」

同時,楊院士也許下了90歲生日願望:「希望我們的後浪,在國家的支持下,為中國海洋事業、水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記者: 李霜   

編輯:小芳

來源:哈爾濱新聞廣播

相關焦點

  • 楊院士90歲的生日願望
    90歲生日願望,他說,馬上就進入「90後」了,但我身體還好,腦袋還不糊塗,還應該在可能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微薄的能量,做出可能的貢獻。他寄語年輕人要繼續接力老一輩的班,為我們國家的海洋事業和水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 楊院士90歲的生日願望
    我的想法還是應該能儘可能地發揮餘熱,做到夕陽雖落蒼山後,猶映晚霞滿天紅。」8日,在哈工程舉辦的線上線下「慶祝楊士莪院士90壽辰暨2020水聲技術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楊士莪許下了即將迎來的90歲生日願望,他說,馬上就進入「90後」了,但我身體還好,腦袋還不糊塗,還應該在可能的情況下發揮自己的微薄的能量,做出可能的貢獻。
  • 慶袁隆平院士90歲生日
    2020年9月7日,是袁隆平院士90歲生日。為了老百姓吃的飽吃的好吃的安全,袁隆平院士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嘔心瀝血,苦苦探索,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傑出成就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影響世界。
  • 「你們吃飽了,我也變老了」,今天,是袁隆平院士90歲生日
    這個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教科書中的老人,記憶中的他依舊在農田裡專心研究,而現在,他終於走不動了,因為,今年他已經90歲高齡了。長大後他在偏遠的安江農校裡教書,在這裡,他看到了太多因為飢餓而倒在路上的百姓,這也讓他下定決心,在餘生接下來的時間,只幹一件事,那就是解決人們吃飯的問題。於是,他開始把所有的熱情和青春,全部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
  • 袁隆平院士的90歲生日
    參考譯文:袁隆平,因第一個培育出雜交水稻品種而聞名世界的著名農學家,今天慶祝他的90歲農曆生日。參考譯文:現在雜交水稻已經在全國各地種植,農民們在種植了袁老的雜交水稻品種後收穫了驚人的產量。2017, a strain of low-cadmium indica rice developed by Yuan's team and the Hu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as able to reduce the average amount of cadmium in rice by more than 90
  • 袁隆平院士90生日,身體依然硬朗,為什麼科學家普遍長壽?
    8月27日農曆七月初九,是中國工程院士、著名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90歲生日。作為正式成為「90」後的科學家,身體依然硬朗,同時仍在推進自己的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工作,讓人嘆為觀止、肅然起敬。袁隆平院士在稻田調研袁隆平院士作為我國家喻戶曉的雜交水稻專家,為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
  • 嵊州這位中科院院士剛過了90歲生日
    前不久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又恰逢他邢球痕90周歲的生日,航天科技四院專門為他拍攝製作了,專題電視片,以表敬意和祝福。邢球痕一直從事我國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工作,為我國的飛彈研製、火箭發射等做出了重大成就,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邢球痕1952年被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錄取,次年進入學校的炮兵工程系固體火箭武器專業學習。畢業後,邢球痕被分到國防部五院一分院火箭發動機研究室工作。從此,他與火箭結下了一世情緣。
  • 袁隆平院士過90歲生日時,把第一口蛋糕餵給了自己83歲的妻子
    作者|展歡顏 編輯|欣欣近日,一段74歲大爺旅途中拖著一箱絲巾為70歲老伴拍照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大爺不是在拍照,就是在幫老伴擺造型,一刻不得閒。愛美的奶奶則一直雀躍得像個少女,時而頭戴絲巾故作優雅,時而展開絲巾迎風飛奔。這對老人身上,絲毫沒有老夫妻的暮氣沉沉,而是頻頻互動、言笑晏晏。
  • 王企鵝過「90歲」生日
    27歲的王企鵝Queen性情溫和,脾氣相當好。  昨天,一場特殊的生日派對在極地館舉行,派對的主角是一位「90後」,出生於1990年的雌性王企鵝Queen今年27歲了,如果換算成人類年齡,它相當於「90歲」了。   馴養師介紹,王企鵝的個頭是普通企鵝的1.5倍,體重是普通企鵝的3倍,最為特別的是擁有象徵國王權威的金黃色「頸圈」。雖然王企鵝身形較大,可是性情極為溫和,脾氣相當好,從不與同住一室的白眉企鵝們發生衝突。
  • 天下「糧」心,袁隆平90歲生日,許下了一個願望!
    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視頻方式參與了首場直播,日前,袁隆平院士剛剛度過了90歲生日,他在湖南長沙家中許下生日願望,希望自己領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早日實現。在直播中這位新晉「90後」深情呼籲更多「90後」年輕人投身農業。
  • 袁隆平院士養活了大半個國家,90歲生日依舊懷有兩個人生夢想
    文/歲飲屠蘇袁隆平院士一直有兩個夢想,其中一個還跟他晚上的一次做夢有關。說起袁隆平,中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天是袁隆平90歲的生日。按照慣例,袁老還是去了經常去的理髮店。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向全世界提出了一個非常嚴肅和充滿惡意的問題"誰來養活中國"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偽命題
  • 孤寡老人,90歲生日不孤單!
    本網訊(記者韓和平 通訊員魯鋒)19日上午,孝南區廣場街付衝社區孤老黃保英婆婆家中可熱鬧了,義工、社區幹部及下沉工作隊員相繼來到婆婆家,讓她90歲的生日過得熱鬧、幸福而又難忘。義工們陪婆婆返回家時,正遇上了付衝社區和下沉工作隊的黨員幹部提著一個大蛋糕前來給婆婆過生日。 「婆婆,上次我們來你家,你說想要一個可以聽歌聽戲的東西,你看,我們給你帶來了。」一名義工拿出了一個嶄新的播放器,接上電源,撥弄了幾下按鈕,小小的屏幕上就出現了戲劇的片斷。「對,就是這個東西,我喜歡聽戲。」婆婆高興地說道,隨後義工手把手教婆婆怎麼操作。
  • 袁隆平院士為過生日專門去理髮,90歲依舊懷有兩個人生夢想
    文/歲飲屠蘇袁隆平院士一直有兩個夢想,其中一個還跟他晚上的一次做夢有關。說起袁隆平,中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天是袁隆平90歲的生日。按照慣例,袁老還是去了經常去的理髮店。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向全世界提出了一個非常嚴肅和充滿惡意的問題&34;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偽命題,確實是非常嚴肅和緊迫的現實問題,為了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
  • 袁隆平院士過90周歲生日了,說說有關他生日的3件事,想知道嗎
    今天是2020年8月27日,農曆七月初九,我們敬愛的袁隆平院士過生日了,祝他老人家生日快樂、福壽多多。袁老的豐功偉績在此就不多說了,今天是他生日,這裡說說跟他生日有關的三件事。一、生日按農曆過還是公曆(即新曆)過。去年在長沙舉行慶祝袁隆平院士90大壽晚會的日子是8月9日晚,那天對應的農曆也是七月初九。從這兩次過生日來看,都是按農曆過的。
  • 嵊州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剛過了90歲生日
    >專題電視片▼以下視頻來源於航天四院前不久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又恰逢他邢球痕90畢業後,邢球痕被分到國防部五院一分院火箭發動機研究室工作。從此,他與火箭結下了一世情緣。經過邢球痕一番自信地解釋後,總指揮才放心,總設計師也決定第二發如期發射,潛艇水下發射和飛行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
  • 陳鯨院士寄語家鄉青少年
    陳鯨院士陳鯨,安慶懷寧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鯨院士是我國通信與信息系統專家、我國空間監視技術領域主要開拓者,長期從事空間目標監測領域的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在衛星頻譜監測管理、空間監視和衛星遙感等領域執著追求、甘於奉獻,做出了突出貢獻。
  • 孤寡老人過90歲生日,50多名「兒女」來祝壽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陳冬平 記者 姜振軍)11月21日是鹽城市射陽縣海通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王桂芳奶奶的90歲生日,射陽縣50多名愛心志願者攜帶生日蛋糕、生活日用品和新鮮的食材來到敬老院,陪伴王奶奶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
  • 今天,祝福送給95歲生日的他
    冒著淅淅瀝瀝的冬雨,女兒彭潔今天去了趟醫院,陪老爸——我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有著「彭拍板」雅號的彭士祿,度過了難忘的95歲生日。▲攝於彭士祿94歲生日時。▲2020年11月8日,彭士祿院士女兒彭潔代表父親從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鍾志華院士(左1)以及謝克昌院士(右1)手中接過「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證書。圖片來源:中國院士館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公布,彭士祿是該獎的獲得者之一。
  • 90歲高齡的袁隆平、屠呦呦錄製寄語視頻,囑咐青年學子8字金言!
    文丨小辰9月19日,是全國「科普日」,作為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90歲高齡的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科學家,共同錄製了寄語視頻,贈送給年輕一輩的學子們8字金金言:「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我們需要用一個合適的契機,讓人們明白,什麼是「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也只有這樣,一個民族才能更加昌盛。
  • 「戰鬥模範連」,90歲生日快樂!
    戰功卓著的英雄連隊這是一支從傳統摩託化到輕型高機動實現跨越發展的新型連隊歷經九十載從未改變先輩留下的血性精神一直在傳承賡續近日第72集團軍某旅「戰鬥模範連」迎來了九十歲生日歷史悠久的戰鬥模範連一個是聞名於和平年代英雄輩出的海上練兵模範連作為旅隊兩支榮譽連隊相隔僅百米的他們訓練時常常相遇正可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兩支連隊之間少不了「戰鬥」恰逢戰鬥模範四連建連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