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眼巴丹----(Blue-eyed Cockatoo)
學名:Cacatua ophthalmica
身長:50公分(20吋)
棲息地:俾斯麥群島的新不列顛島和新愛爾蘭島
亞種: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型:頭部有著向後彎曲的黃白色圓弧狀羽冠,耳羽、喉嚨和臉頰附近有著淡黃色的羽毛,翅膀和尾羽內側也有著黃色的羽毛。眼睛外圍有著明顯藍色的眼圈,鳥喙為灰黑色,成熟公鳥的虹膜為深棕色,母鳥則為紅棕色。
簡介:藍眼巴丹(Blue-eyed Cockatoo)是相當稀有罕見的巴丹,乍看之下他們的外型很類似大(中)葵花巴丹(Sulphur-crested Cockatoo)和大白巴丹(White Cockatoo),但不同的是大(中)葵花巴丹頭上的羽冠沒有圓形弧度,藍眼巴丹頭部的羽冠形狀比較接近鮭冠巴丹(摩鹿加巴丹 Moluccan Cockatoo),顧名思義其眼部的藍色眼圈也比其他種類巴丹更亮更明顯。
藍眼巴丹不管在野外還是人工養殖的數量都很稀少,曾有報導表示在所有巴丹種類中,他們是最友善也最愛玩的一種,他們是很吵雜的鳥種,有著強而有力的鳥喙,喜歡啃咬,力道也相當強勁,藍眼巴丹人工養殖的平均壽命是40年,但是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在野外的平均壽命居然高達50-60年。很可能是因為不當的人工飼養方式讓他們的壽命減短。
棲息環境與習性:藍眼巴丹主要棲息在森林和其外圍,部分棲息在海拔1000公尺的地區,一般而言低緯度的地區比高山的族群來的常見,他們的數量在新不列顛島很稀少。通常單獨或是成對行動,有的時候也會聚集10-20隻左右的小群體,非常吵雜也很容易引人注意,習性和叫聲也類似大致和大(中)葵花巴丹相同,只是藍眼巴丹的叫聲頻率比較高。
食物:在食物方面,藍眼巴丹主要以種子、漿果、水果、堅果、小昆蟲以及其幼蟲為食。
繁殖:藍眼巴丹的數量很少,人工繁殖的資料也不常見,通常繁殖期在每年的5月到10月之間,巢箱可以使用40*40*100公分的厚木製做。由於他們啃咬力道強勁,因此最好入口四周要加鐵條。他們通常一次產下1到2枚卵、孵化期28天,從羽毛長成到能獨立生活需要8-9個月。
以上文字版權為鸚鵡天空parrot-sky所有
長按下圖後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