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地球上有什麼地方還存在著最多未知物種的話,那應該就是海洋了。由於海洋環境與陸地環境不同,隨著海洋深度的增加,環境壓力在不斷地增加,溫度在不斷地下降,水中的溶解氧也在不斷減少,因此很少有人類踏入深海領域,除非是專業的深海考察隊。所以許多深海生物能在最小程度上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生存,甚至還存在一些人類未知的物種。前段時間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一支科研隊伍在西部淺海地區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物種,專家表示它更應該出現在深海區域,這是為什麼呢?
從該科研團隊公布的照片上來看,該生物有著多條長長的觸鬚,這應該是它們用來遊動的部位。一開始潛水人員遠距離看到這種生物時還以為它只是一種頭足類動物,例如章魚、烏賊等,但靠近去看才發現,原來它不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而是由多個生命體拼接而成的。由於發現它的時候它像水母一樣懸浮在水中,因此研究人員將其稱為「懸浮之城」。後來經過專家的鑑定,這是一種底棲虹吸管生物。
該發現讓一眾研究人員感到十分興奮,因為歷史上發現底棲虹吸管生物的案例寥寥無幾。而且關於這種生物的記載也不多,這意味著研究團隊只能夠在有限的基礎上對該物種進行深入研究。目前人類並不清楚這種生物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在地球上,它們吃什麼東西,在食物鏈的哪個位置上。所以如果這次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能夠從底棲虹吸管生物上獲得新發現的話,那將會在科學界中創造歷史。
科研團隊的負責人卡倫·米勒在翻閱了大量資料之後,最終找到了與底棲虹吸管生物的有限信息。這原本是一種生活在3000米深的海底,從目前發現的案例來看數量應該非常稀少。這種外形看似完整生物體的東西實際上由多種較小虹吸蟲組成,不可思議的是這些虹吸蟲有明確的分工,有些負責捕食,有些負責繁殖,有些負責移動,聽起來像是一支分工明確的團隊。研究專家表示,也正因為不同的虹吸蟲擁有相應的生存技能和責任,因此它們並不能單獨生存。
截至目前該團隊已經確認新發現的底棲虹吸管生物中含有188種虹吸蟲,它的觸鬚像是捆綁在海底的繩子,而頭部像是一個充滿氣的氣球。雖然這種生物的身體是由無數虹吸蟲構成的,但是它的生命非常脆弱,一般方法不僅無法將它們捕捉到,還有可能弄死它們。有關底棲虹吸管生物的新信息還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該研究所已經對國外的一些專業研究團隊發出邀請,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幫助來協作研究。至於為什麼原本生活在海底的生物會出現在淺海地區,謎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