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生物出現在淺海地區,身體龐大卻是連接而成,它到底是何物種

2020-12-05 科普探空使者

如果說地球上有什麼地方還存在著最多未知物種的話,那應該就是海洋了。由於海洋環境與陸地環境不同,隨著海洋深度的增加,環境壓力在不斷地增加,溫度在不斷地下降,水中的溶解氧也在不斷減少,因此很少有人類踏入深海領域,除非是專業的深海考察隊。所以許多深海生物能在最小程度上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生存,甚至還存在一些人類未知的物種。前段時間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一支科研隊伍在西部淺海地區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物種,專家表示它更應該出現在深海區域,這是為什麼呢?

從該科研團隊公布的照片上來看,該生物有著多條長長的觸鬚,這應該是它們用來遊動的部位。一開始潛水人員遠距離看到這種生物時還以為它只是一種頭足類動物,例如章魚、烏賊等,但靠近去看才發現,原來它不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而是由多個生命體拼接而成的。由於發現它的時候它像水母一樣懸浮在水中,因此研究人員將其稱為「懸浮之城」。後來經過專家的鑑定,這是一種底棲虹吸管生物。

該發現讓一眾研究人員感到十分興奮,因為歷史上發現底棲虹吸管生物的案例寥寥無幾。而且關於這種生物的記載也不多,這意味著研究團隊只能夠在有限的基礎上對該物種進行深入研究。目前人類並不清楚這種生物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在地球上,它們吃什麼東西,在食物鏈的哪個位置上。所以如果這次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能夠從底棲虹吸管生物上獲得新發現的話,那將會在科學界中創造歷史。

科研團隊的負責人卡倫·米勒在翻閱了大量資料之後,最終找到了與底棲虹吸管生物的有限信息。這原本是一種生活在3000米深的海底,從目前發現的案例來看數量應該非常稀少。這種外形看似完整生物體的東西實際上由多種較小虹吸蟲組成,不可思議的是這些虹吸蟲有明確的分工,有些負責捕食,有些負責繁殖,有些負責移動,聽起來像是一支分工明確的團隊。研究專家表示,也正因為不同的虹吸蟲擁有相應的生存技能和責任,因此它們並不能單獨生存。

截至目前該團隊已經確認新發現的底棲虹吸管生物中含有188種虹吸蟲,它的觸鬚像是捆綁在海底的繩子,而頭部像是一個充滿氣的氣球。雖然這種生物的身體是由無數虹吸蟲構成的,但是它的生命非常脆弱,一般方法不僅無法將它們捕捉到,還有可能弄死它們。有關底棲虹吸管生物的新信息還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該研究所已經對國外的一些專業研究團隊發出邀請,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幫助來協作研究。至於為什麼原本生活在海底的生物會出現在淺海地區,謎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揭開。

相關焦點

  • 澳洲淺海處疑似發現稀缺深海物種?專家表示研究機會不可錯失
    地球上的生命也在不斷地繁衍和進化,正如達爾文給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定義一樣,有新物種的出世,當然就會有舊物種的淘汰和滅亡。這不,研究人員們又在澳大利亞以西的淺海中發現了一種奇形怪狀的生物。這隻生物粗略看去就像是一隻變異的水母一般,中間有一個頭,四周長有許多觸鬚,那些觸鬚極其的長,在水中漂浮著,很是滲人。好在這隻生物移動緩慢,才給了研究人員觀察的機會。
  • 深海生物出現在淺海區域,研究員給它起名漂浮之城,它不應該出現
    引言:你見過捆綁生存的生物嗎?研究人員意外發現一深海生物,原以為是八爪魚,沒想到是一種很少見的組合型生物,它由於無數個小生物組成。人們常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地球寬廣,表面積達5.11*10^8平方千米,其內生活著無數生物,人類認識與了解到的只是其中部分而非全部。人類習慣於在陸上生活,對海洋世界不甚了解,對海洋生物也只是略知一二。尤其是生活在深海區域的生物,很多人類都沒見過。前段時間,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在澳大利亞以西200米內的海域中發現了一種形如八爪魚的生物。
  • 深海生物為何體型龐大?是因為活了太久嗎?
    深海生物為何體型龐大?是因為活了太久嗎?在我們人類的一般觀念裡,事物的兩個極端最會吸引我們。比如說,最大最小。但是一般極好的是更能吸引人的,因為人類在巨大的事物面前都有一顆驚奇和敬畏的心。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看海洋中的一些大型物種,這些生物和我們人類的體型相差巨大,長相也特別的吸引人。所以在很多的影視作品,為了營造磅礴或者恐怖的氣氛,都有很多這樣的海洋生物出現,當然有一些是誇張過的。那麼為什麼這些海洋生物會這麼大個呢?而且比陸地上的要大得多了。海洋為何體型巨大?是因為活了太久嗎?我們知道,在陸地上的動物,再大我們人類也能駕馭。
  • 深海巨妖被抹香鯨追到淺海並抓住船求救
    被稱為深海巨妖的動物有多大看過他們的人都很驚訝,甚至好奇,深海區域怎麼會的動物來到淺水區?事實上他們是王魷魚。事實上他們並不想傷害人類,因為他們的飲食中沒有機械生物或人,據國外專家推測,深海巨妖是被抹香鯨追趕到淺海的,他們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生存和人類的拯救而掙扎,因此他們不再是水手們的噩夢。
  • 深海的3種詭異物種,它能變化成各種形態,它有4000雙複眼!
    深海的3種詭異物種,它能變化成各種形態,它有4000雙複眼!廣闊而又蔚藍的海洋,是很多人的嚮往,在海底不僅有著豐富的生物種類,同時還有非常豐富的礦藏物質,對於人類來說我們對大海的了解也不過5%而已,探索到的海洋生物也不過1%而已,那麼在海底到底存在著什麼?還有怎樣奇幻的生物,我們無從得知。
  • 柱孔珊瑚:物種從深海向淺海遷徙的首個有力證據
    深海中的柱孔珊瑚向淺水進發。而那些缺少「武器裝備」的生物往往會到深層的海水中尋求庇護。在日前于波士頓市召開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一位生物學家首次提出了有力的證據,證明某些珊瑚會反其道而行之,從海底侵入表層的海水。 這種珊瑚被稱為柱孔珊瑚(Stylasteridae),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蕾絲珊瑚或水螅珊瑚。它們大約在距今6500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這種珊瑚一般生活在2800米甚至更深的海底。
  • 從淺海200米大陸架到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淵:都有哪些神奇生物
    ,接著咱們仔細的看看從海面到海底逐級下潛,那裡到底是怎樣的世界,都有什麼生物?但是在這200米左右的海底生活著一種「龍」一般的神秘海洋生物,它就是神奇的「皇帶魚」。它是一種大型熱帶深海魚,體型蜿蜒龐大,呈帶狀,突出的嘴巴上卻沒有牙齒,體表沒有鱗片,一般膚色是粉紅色或者紅色(死亡後變成白色),特別顯眼。
  • 從大陸架淺海到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淵:大海裡都有什麼神奇生物?
    淺海珊瑚礁2.第二個嘛就是淺海是陸地大江大河的匯入的地方,入海時攜帶了大量的有機物,而浮遊生物就是靠吃這些有機物來填飽肚子的,因此海量繁殖的浮遊生物就為魚蝦提供了豐盛的大餐。這麼說吧,我國峨眉山的主峰高約3080米,把它拎過來放到海底還要有600多米才露頭!峨眉山金頂大佛 剛才我們講了個大概,從大陸架不到200米的淺海到萬米深淵的海溝,接著咱們仔細看看從海面到海底逐級下潛,那裡到底是怎樣的世界,都有什麼生物?
  • 深海巨妖被抹香鯨追至淺海,扒著船隻求救,不再是水手們的噩夢
    號稱深海巨妖的動物,體型究竟有多大見過它們的人,無一不驚訝的,甚至也會很好奇深海區的動物怎麼會來到淺水區呢?其實它們就是大王魷。而它們當年扒這船隻的舉動,其實也許並非是想傷害人類,因為它們的食譜裡並沒有機械造物和人,據國外專家推測,深海巨妖被抹香鯨追至淺海,扒著船隻求救,它們其實是在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和人類求救,所以它們不再是水手們的噩夢。
  • 看起來像外星生物,常年生活在深海,來看看大王具足蟲長啥樣
    這種等足類動物外形看起來像是外星生物,它的體型可以長到76釐米左右,外表擁有多種顏色,例如紅色、棕色甚至是淡紫色。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大王具足蟲是一種長期生活在深海海底的生物,目前已經發現的個體大多出於海平面2000以下。大王具足蟲之所以能夠在苛刻的深海環境中生存,是因為特殊的身體構造。
  • 深海區域出現新物種,一次出現30種,它們是地球最古老的居民
    據了解,這支由多個國家科考人員共同組成的國際隊伍其實在5年前就開始展開深海考察活動,這次他們利用了兩架最先進的深海潛水器來作為探測工具,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深海區域得到這一重磅發現,他們所發現的新物種都是無脊椎動物,包括了珊瑚、海綿、甲殼動物。
  • 深海中有可能存在比鯨魚更大的史前巨型生物嗎?
    但藍鯨是一種淺海生物,一般捕獵很少超過100M水深,極限個體能達到500M,但僅為個案!抹香鯨體型比藍鯨要小一些,但它的體型也超過了18M,體重可達50噸以上!抹香鯨也是一種淺海生物,儘管它極限潛深可以超過2000M,但捕獵深度大都在水深數百米範圍,另外用肺呼吸的動物也都必須在淺海休息,因為需要換氣!
  • 深海動物到淺海或者海面後會不會脹爆?
    在海洋裡,水深每增加10米,水壓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因此,深海生物承受的水壓是巨大的。那麼,深海動物是如何抵抗巨大的壓力的?它們到了淺海或者海面上,身體會不會爆裂呢?深海動物的身體構造都是內外通透的。例如蠕蟲類的動物海參,其身體是一個囊狀,但有口和肛門兩個通道使其皮囊內外相通,這樣深海水壓雖然很大,但海參身體內外的壓力是相同的,因此即使到了淺海或者海面,其身體內外的壓力同時變小,內外壓仍然相同,故不會爆裂。
  • 鯨魚死後沉入海底,看到它身體的變化,讓人感到偉大
    大自然中總有很多體型龐大卻溫柔的生物,鯨魚算是其中的一種,它巨大而美麗,屬哺乳動物科是人類的遠親。它生活在深海,因為不為人所知曉,所以鯨魚往往是自由神秘的代稱,在文學界裡,他收到文藝分子的喜歡。在自然界裡,鯨魚做的更多,他是偉大的貢獻者,許多生靈因為鯨魚而活命。
  • 極為龐大的海洋生物,大王酸漿魷長達15米,但這隻烏賊比它更大
    雖然在人類面前,成年的非洲大象已經算是龐然大物了,但是如果拿大象和一些海洋生物相比,很多人才知道原來大象也不是很龐大。確實,海洋中生存著許多龐然大物,這裡自然不用說鯨類了,因為藍鯨是地球上體積最大的生物,其他的種類例如虎鯨、抹香鯨等等體型也不小。除了鯨類之外,海洋中還有一種生物的體型大得顛覆人們的想像,它就是烏賊。
  • 墨西哥灣出現深海生物,科學家稱這並非首例,它是世上最醜生物
    再加上海水極強壓力的存在,人類根本不敢輕易涉足深海世界。關於深海世界的傳說,我們聽過不少,而且很多編劇和作家都以此為靈感或原本,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比如《海王》中的亞特蘭蒂斯城、《哥斯拉2》中的深海巨獸。甚至有專家懷疑,在海底某處或許還有遠古巨獸存活著。總而言之,在世人的眼裡,深海世界是神秘的、是詭異的。
  • 生物體型逐漸變大?未來的海洋中,會出現超巨型生物嗎?
    在地球生命誕生的時候,所有的生物體積還是比較小的,大概25億年以後,隨著多細胞生物的出現,生物進化速度加快,很多大型生物登上歷史舞臺。特別是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那個時候地球上的生物體型偏大。隨著進化過程的加快,生物的體型又開始變小。
  • 現實存在的史前深海生物,長相十分嚇人
    ,茹班對此生物的描述如下,「它和章魚一樣有八條腕足,可是它背上卻有和魷魚一樣的小鰭,通體漆黑,眼睛又藍又大,身體還會發出光芒,十分嚇人」,並將此生物命名為閃耀黑魷魚。隨著此生物發現的樣本越來越多,後人發現茹班口中的閃耀黑魷魚,就是後人稱之為幽靈蛸的生物。在科學家眼中,此生物是相當奇特的物種,如同茹班學者所說的,它同時具有章魚和魷魚的特徵,觸手具有能夠發光的發光器,還有不合比例的巨大眼睛。不會噴墨汁,但會噴出發光粒子用來防禦,你覺得這個神秘生物究竟是章魚還是魷魚呢?
  • 人類的禁地生命的樂園——深海綠洲
    冰上綠洲——冷泉冷泉是指海底沉積界面之下的以水、碳氫化合物 (天然氣和石油)、硫化氫、細粒沉積物為主要成分的流體以噴湧或滲漏方式從海底溢出,並產生系列的物理、化學及生物作用。冷泉系統的的蹤跡較為普遍,從淺海到半深海,從主動大陸邊緣到被動大陸邊緣都有發現(圖1)。
  • 深海出現龐大結構,疑似機場建築,地球文明在無限輪迴嗎?
    、調節著溫度,從而讓生物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那麼,該建築到底是什麼呢?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劇烈的地殼運動,或者史前戰爭,導致史前文明覆滅,建築隨之沉入深海。而且這座疑似機場的建築過於龐大,用於起降飛機顯得大材小用。那麼,這會不會是史前科技文明或者外星文明的傑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