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月球車將採2公斤月壤回家 已在研製正樣

2020-11-26 中國網

本報獨家專訪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

發射嫦娥三號依然會使用目前中國推力最大的長徵3號B型火箭,發射地點還是在四川西昌

著陸由於月球表面沒空氣,無法使用降落傘,必須在即將著陸時開啟反噴火箭,在選定的地點平穩著陸

漫步月球車會到處轉一轉,看看月球地表上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況,和我們從遠處看的情況有多大區別

探月工程三期,月球車將對月壤採樣,然後裝回儲藏器,在無人的情況下在月球表面發射小火箭,並在月球軌道實現空間對接,最終將月壤樣品帶回地球

「國產月球車技術瓶頸已全面突破,進入正樣研製階段,」3月10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介紹,下一步發射的「嫦娥三號」依然使用長徵3號B型運載火箭,發射地點還是在西昌(此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專家葉培建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也透露,嫦娥三號將於2013年在西昌發射),將把國產月球車送到月球表面,並實現軟著陸。

月球車已在研製正樣

備受關注的嫦娥三號將於什麼時候發射,胡浩並沒正面回答。不過他談到,嫦娥三號依然會使用目前中國推力最大的長徵3號B型火箭,發射地點還是在四川西昌。

2007年發射的嫦娥一號已進行了月球「硬著陸」,即「撞月」。胡浩說,嫦娥三號將首次把國產的「月球車」送到月球表面,並實現軟著陸,由於月球表面沒有空氣,無法使用降落傘,要想軟著陸必須使用反噴火箭,即在即將著陸時開啟反噴火箭,在選定的地點平穩著陸,並釋放月球車,到月球表面開展各類科學研究和數據收集、分析工作。

胡浩說,嫦娥三號將對月表的實際狀況進行巡視探查,「月球車會到處轉一轉,看看月球地表上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況,和我們從遠處看的情況有多大區別。」

目前,月球車和軟著陸系統技術瓶頸均已突破,進入正樣研製階段。胡浩解釋說,這套系統和月球車已通過實驗室條件下的各種檢驗,「真正要到月球上去的那套設備,我們已在研製了。」

胡浩說,月球車其實是一個月球

機器人,還是一個技術平臺,集成、搭載了一大批探測儀器,用於測試、分析月球月壤的狀況、著陸地點周圍的各類數據等。

三期將採集月球土壤

胡浩說,按照規劃,中國探月工程分「繞、落、回」三步走,目前已發射的嫦娥一號和二號,基本上屬於「繞」

的階段,即將發射的嫦娥三號屬於「落」的階段,重點解決軟著陸的問題,緊跟其後的三期工程核心任務是完成月面採樣返回工作。

胡浩解釋說,在二期工程解決軟著陸問題的基礎上,還將利用月球車開展月面巡視勘測工作;三期將在「月壤取樣、返回器無人發射上升、高速載入地球」等方面重點攻關。

他進一步解釋說,三期得靠月球車對月壤進行採樣,然後裝回儲藏器,在無人的情況下在月球表面發射小火箭,並在月球軌道實現空間對接,最終將月壤樣品帶回地球,「根據計劃,月壤採樣的重量預計2公斤左右。」

胡浩表示,探月三期工程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工程,今年的任務就是把方案做好,並通過實驗驗證,然後進入初樣研製階段,再進行各種各樣的試驗,最後才是再做正樣研製。

延伸閱讀

新型大推力火箭2014年有望使用

胡浩介紹說,探月工程前兩期使用的火箭都是長徵3號系列,發射地點也都是四川西昌,三期將採用直徑5米的新型大推力火箭,發射地點也改在海南航天發射場,這種新型液態燃料火箭的起飛重量能達到1000噸水平。按照目前的進度,新型大推力火箭可能2014年前就會在海南航天發射場啟用。

對於國人頗為關注的「載人登月」計劃,胡浩也回應稱:「目前僅僅停留在專家前期論證階段,國家還沒有正式立項。」

國新辦發布的「201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也提到,未來5年,我國在載人航天方面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開展載人登月前期方案論證」,並未提及開展載人登月試驗。

新聞背景

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人第一次獲取了月球影像圖,並成功實施「撞月」。

2010年嫦娥二號發射,拍攝了解析度為7米的全月球影像圖,並於今年春節期間公布。(記者阮長安陳誠鄧宇)

 

相關焦點

  • 嫦娥三號衛星明年5月開始正樣研製
    記者獲悉,明年5月嫦娥三號衛星開始正樣研製,預計於2013年前後發射。  特別關注  嫦娥三號正樣研製明年5月啟動2013年前後發射  記者昨天從探月中心獲悉,隨著嫦娥二號衛星「虹灣」區圖片的成功獲取,未來探月工程的重心也將發生轉移,各研製單位將進入到嫦娥三號衛星攻關階段。去年嫦娥三號衛星已進入初樣研製階段,明年5月份,其正樣研製將開始。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在裴照宇看來,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我們「繞、落、回」整體規劃來說,是收官之作;對於未來我國月球探測來說,是奠基之作。  既是收官,又是奠基,可見嫦娥五號承擔的使命有多麼艱巨和光榮。那麼,要去月球挖土的「嫦娥」,這一路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在裴照宇看來,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我們「繞、落、回」整體規劃來說,是收官之作;對於未來的我國月球探測來說,是奠基之作。  既是收官,又是奠基,可見嫦娥五號承擔的使命有多麼艱巨和光榮。那麼,要去月球挖土的「嫦娥」,這一路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 嫦娥五號帶著月壤從月球起飛回家,這些上海載荷為「挖土」助力
    科研人員正在調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懸停、避障、落月……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軟著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整個過程一氣哼成,完美得超出科研人員的想像。落月過程中,上海技物所研製的雷射「雙雄」——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發揮著重要作用。
  • 起飛重量達800多噸的嫦娥五號,為何只能帶回 2 公斤月壤?
    登月組」的科研力量全部投入到「探月組」裡,集中力量發展無人採樣器和無人月球車等項目。以嫦娥五號探測器推進系統的實際能力來說,能帶回的月球土壤數量是絕對不止2公斤的,甚至10公斤也是有可能的,之所以只採2公斤是因為無人自動採樣的複雜性和採樣時間的強約束。
  • 起飛重量達800多噸的嫦娥五號,為何只能帶回 2 公斤月壤?
    載人登月的計劃的破產不意味著探月計劃的破產,計劃局此刻的思路是將登月組」的科研力量全部投入到「探月組」裡,集中力量發展無人採樣器和無人月球車等項目。以嫦娥五號探測器推進系統的實際能力來說,能帶回的月球土壤數量是絕對不止2公斤的,甚至10公斤也是有可能的,之所以只採2公斤是因為無人自動採樣的複雜性和採樣時間的強約束。
  • 嫦娥五號攜月壤啟程回家 38萬公裡外的中國紅———頭條——中央...
    12月3日23點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起飛前,國旗展示系統成功在月面打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展示「織物版」五星紅旗。  至此,嫦娥五號結束月面工作,踏上回鄉之路。在月面約48小時,嫦娥五號都做了什麼?有哪些收穫?
  • 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採樣 擬獲2公斤樣品
    根據任務計劃,「嫦娥五號」計劃在月球獲取2公斤左右的樣品並帶回地球。那麼這2公斤的重量是如何確定的呢?   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採樣 擬獲2公斤樣品 >>   我國通過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多次任務的技術積累,希望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中能夠達到公斤級的目標。而為了保證任務的成功,並結合火箭運載能力,採樣2公斤是一個較為合理的結果。
  • 嫦娥五號為啥只挖2公斤月壤
    嫦娥五號將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為啥只挖2公斤月壤】著陸月球後,嫦娥五號將在月面工作約兩天,主要任務就是挖土。科學家給嫦娥五號提出的挖土目標是,約2公斤。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只有2公斤?好不容易去一趟月球,幹嗎不多挖點土帶回來?
  • 今別月宮去 採得月壤歸(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
    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回傳影像顯示,五星紅旗在陽光照耀下,「中國紅」格外鮮豔。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3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 數據看中國|「嫦娥」帶月球「土特產」回家,背後意義有多大
    自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後,前蘇聯政府就認定,再繼續實施載人登月已無任何現實意義可言。為了在將來的太空競賽中扳回一局,蘇聯決定發展一種新「玩意」。——就是無人採樣器和無人月球車。前蘇聯月球探測器由前蘇聯航空專家巴巴金設計的E-8-5型採樣器是蘇聯首款第三代月球探測器。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實現在月球的軟著陸後,對月壤進行採樣調查,並將樣本送回地球。
  • 嫦娥四號「掘月三尺」,掀起月球的神秘面紗,探索月壤的秘密
    ,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太空飛行器,中國科技登陸月球,目的就是為了探尋月球的秘密。嫦娥四號「掘月三尺」,掀起月球的神秘面紗,探索月壤的秘密!玉兔二號月球車且聽我細細說來,其中6次來自於美國的阿波羅登月任務,美國一共從6個不同的地點上面採回了382公斤的樣本回來,另外三次是蘇聯的月球號,採回了300克左右的樣本。
  • 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歸來,美國帶回386公斤,為何差這麼多?
    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接下來就是進行鑽孔採礦。完後將攜2公斤月壤歸來,至於美國向我國提出了分享月壤的請求責備我國無視了,畢竟他們已於幾十年前就可以一次帶回來386公斤,肯定有足夠的存貨,不過他們是表面,而我國採集的是地下,更具研究價值,怪不得他們眼紅了。
  • 中國月球車名為「中華」號 為太陽能運作
    中國月球車名為「中華」號 為太陽能運作發表於:2013-02-21 00:00:00     來源:中國日報索比光伏網訊:中華月球車由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主要負責研製,自重120公斤,可載重20公斤,壽命為3個月,可在月球上3公裡範圍內連續行走10公裡,具有自動避障等功能。
  • 「嫦娥」歸來 「月壤」入新家 人類時隔44年再次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科學大爆炸  人類時隔44年再次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嫦娥」歸來 「月壤」入新家  「23天,終於成了!」  當天20時,五院廣場上彩旗飄揚,玉兔燈依次點亮,月球燈熠熠生輝,用紅毯鋪就的歡迎通道正式開啟。在代表探月工程走過16年歲月的16響禮炮聲中,載有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運輸車緩緩駛入五院大門,停在院科研樓前接受家人們的檢閱。5位「嫦娥」在廣場中央翩然起舞,慶賀嫦娥五號將月壤帶回祖國。  興奮激動之餘,人們最為關注的還是「月壤」,帶回來的月球「土特產」究竟有多少,去向如何?
  • 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即將歸來,美國帶回386公斤,為何差這麼多?
    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接下來就是進行鑽孔採礦。完後將攜2公斤月壤歸來,至於美國向我國提出了分享月壤的請求責備我國無視了,畢竟他們已於幾十年前就可以一次帶回來386公斤,肯定有足夠的存貨,不過他們是表面,而我國採集的是地下,更具研究價值,怪不得他們眼紅了。
  • 中國實現當初吹的牛X!嫦5帶回月壤2千克,要不要也給美國1克
    之旅的嫦娥五號,帶著兩公斤的月壤,回家了!,最後只為了這2千克的月壤,這兩公斤的月壤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呢?,當時從全國請來了近百名各方面的研究專家,專家們小心地將這塊1克重的月壤分成了兩份,一份進行科學研究,另一份保存起來。
  • 花上千億採四公斤月壤,外太空資源到底有多重要?
    古時候,科技的落後限制了人們的想像力,對於月球,大家只能想像縹緲的月宮、桂樹和兔子,而登月的嫦娥也一去不返。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幻小說作者和電影導演們們終於敢想了。在他們的作品裡,地球以外存在著浩瀚的星辰大海,每個星球都有著獨特而神奇的資源,人類經過艱苦卓絕的發展之後,終於徵服了星空,將各種資源收入囊中。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家:月亮的土壤裡有哪些秘密?
    嫦娥四號著陸月面(動圖,素材來源見水印)在記錄嫦娥四號著陸過程的視頻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著陸瞬間著陸器正下方被吹跑的塵土(圖1);玉兔二號月球車緩緩從著陸器駛下,開始了在月球背面的巡視探測,在月球背面刻下了第一道醒目的車轍(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