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廣泛栽培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柑橘屬(Citrus L.)屬於芸香科(Rutaceae)柑橘亞科(Aurantioideae)植物。自林奈1753年確立柑橘屬以來,在過去250餘年的時間裡,國內外學者從形態到分子對柑橘屬植物的分類和進化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
目前各界科學家針對柑橘大部分重要種屬起源於中國已經能夠達成相當的共識,眾多的古代醫學典籍留下的記載就是最好的佐證:《元和紀用經》中就有「橘飲」處方、《醫方考》也有關於橘皮、半夏、木香和白朮等藥材煎飲而用以行氣健脾的記載。
甚至早在西漢的墓葬中考古學家們經過顯微鏡下的化學手段分析,也驗證了有出土的陪葬器皿中保留了相當完好的柑橘類作物種子;當然,除了中國,同緯度的印度,甚至地中海氣候的西班牙、摩洛哥和希臘等地區也有栽培。
而在中國古典文獻中,也有不少詩歌和成語以及傳說故事中涉及到「橘」、「枳」(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柚」「橙」等字眼。充分證明了柑橘類果實在我國境內的悠久歷史和同我們先輩們的關係之緊密。
柑橘類的種類非常繁多,無論是用作觀賞還是食用都有許多優秀的選擇,其中總的分類大約分為三類:
枳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這種柑橘由於果實中含有較多的枳屬苷和黃酮苷以及生物鹼類物質,因而入口生澀,不適宜食用,多用於藥物配伍;
金柑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這類柑橘的果實依舊不是農業學家推薦食用的,它們的果形小而精巧,枝幹形態萬千,多用於觀賞或是挑選大果子經食品工業處理後做成果脯蜜餞等小食。
最後的柑橘屬,也是大部分可食用果實的種屬,近三十個種類,從個頭小巧的砂糖橘到紅色果肉的葡萄柚再到皮厚多汁的蜜柚,都是水果攤上十分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