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發在全世界各地肆意傳播以來,
針對新冠病毒起源地的問題已經擾亂了世界秩序。聯合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對疫情一直沒有表明態度。現在,聯合國開始正式官宣,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在4月8日通告全球,在新冠疫情全世界蔓延的情況下,各國都應當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
聯合國安理會還警告,持續不斷的全球衝突可能會加劇危機,破壞應對新冠病毒蔓延的措施,
所有國家應該放下「恩怨」,全面和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來應對共同的敵人「新冠病毒」。至於新冠病毒的發源地問題,聯合國已經展開調查,最終一定會給各國一個滿意的答覆!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儘管在中國持續走低,
但有關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的討論仍在發酵,及至衍生出兩個不同場域(中外輿論場)的病毒起源說,給本已高熱的疫情話題再添一把火。自湖北武漢疫情爆發以來,根據時間線和境內外不同的輿論場可發現,有關新冠肺炎病毒來源大體分為四種說法,即動物起源說、中國研究洩露說和美國基因武器說、境外輸入說。
按照時間來算,自武漢封城(1月23日)至疫情海外擴散前,輿論場中始終交織存在
動物起源說、美國基因武器說、中國研究洩露說。早在2019年底,武漢出現不明肺炎後,彼時醫生圈內部消息將其指向SARS(非典型肺炎)。消息外洩後,旋即勾起中國民眾對SARS的特殊歷史記憶,
病毒源自野生動物成為「共識」,加之石正麗團隊2017年發現菊頭蝠種群含有SARS病毒全部基因組,蝙蝠一度成為民眾集火的靶標。
後續不少研究也將矛頭指向蝙蝠,但至今仍不能給出最終定論。這其中也不斷有研究稱指
蛇、穿山甲、水貂、龜類是中間宿主。在民眾討論何種動物是新冠肺炎病毒來源同時,同樣由SARS引導出的一種論調,
即病毒系美國製造的基因武器,用於攻擊特定種群如漢人,在網絡滋生、發酵。當時網絡成型的「文章」給定的最大理由是,
新冠肺炎只有中國人染病。但在中美博弈全方位開展的背景下,這種論調傳播速度加快,很快就出現「爆料」,指「最有力的證據」在於
2019年10月武漢舉行世界軍人運動會,300名美軍參賽,但多數人身份不明,且不參加訓練,反而活躍於武漢多個公共場合;加之彼時出現輸入性傳染病,因而不斷被添油加醋,及至
「美軍投毒」產生。
然而,隨著武漢疫情持續擴散至中國全境,進而越境傳播至日韓、歐洲、美國等全球多地,
「美國基因武器說」可以說是不攻自破,
因為新冠肺炎病毒實施的無差別「攻擊」。同期,武漢官媒闢謠軍運會傳染病只是可治的瘧疾;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針》發表數百名醫學家聯署聲明,明確反對其是人造武器。實際上,在疫情由武漢蔓延至中國全境,但病毒未「出海」的當口,出現一種「曇花一現」式的言論,即新冠肺炎病毒一不是來自野生動物,二不是美國基因武器,
而中國研究機構特別是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管理不善而洩漏所致。彼時中國網絡充斥
「病毒系人工合成」「病毒是從P4洩露的」「軍方接管P4」「某研究生是『零號病人』」「研究院實名舉報所領導」繁雜的信息。而隨著涉事研究機構出面否認,以及官方輿論管控,這一論調戛然而止。如今看來,該說法多被認為是由境外傳導至中國輿論場,意圖歸罪中國政府。在前三個病毒起源說歸於沉寂後,自2月下旬以來,特別是中國醫學權威、抗擊SARS功臣鍾南山當月27日一句
「疫情不一定發源於中國」讓中國輿論將目光轉向海外,
「病毒境外輸入說」,更進一步是的是
「病毒美國輸入說」漸次成為主流。其原因在於其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美國正在經歷新一輪嚴重的流感季,已造成上萬人死亡;同時期,來自海外媒體的有針對性的報導,加重外界對美國流感的疑慮,認為一些流感病例可能混入COVID-19,進而通過某種途徑——
比如美軍武漢參加軍運會,傳播至中國。
而加速
「病毒美國輸入說」論調擴大的最大因素在於新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Twitter發文質疑,是
「美軍把疫情待到武漢,美國欠中國一個解釋」。趙立堅的這一言論因其特殊的身份而被放大,甚至在部分中國網友看來具有堅實的合理性。直到目前,
「病毒美國輸入說」仍在被強化,但仍是一種「假說」。而不可否認的是,正如鍾南山所言,從科學角度看,病毒起源不排除境外,但首先肯定要考慮中國起源,畢竟疫情最初發生在中國。另一位「網紅」醫學專家張文宏亦強調,中國只有武漢最先出現了這個新傳染病,如果是外面傳到中國來,
應該是幾個中國城市同時發病,而不是有時間先後。不過,據劍橋大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球至今已有3種病毒株,而這場大流行起源地武漢,在當地流行的新冠病毒實際上已為突變的B型,而與
最原始的病毒基因組A型主要出現在美澳,而在新加坡與歐洲流行的則為B衍生的C型。據英國劍橋大學
《新冠病毒:以遺傳網絡分析大流行起源》(COVID-19: 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provides 'snapshot' of pandemic origins)一文中利用
「遺傳網絡」追蹤自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全球160基因組後,初步以地圖方式呈現病毒基因演變與擴散方式。研究分析顯示,與蝙蝠與穿山甲身上的冠狀病毒基因最為接近、最初傳到人類身上的病毒基因組的A型,雖然有出現在武漢,
與在中國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組並非相同。相反的,
在中國流行的反而是由A型演變的B型,並可最早追朔至去年聖誕夜,
而B型也曾傳在武漢居住過的美國人身上發現過。該文第一作者、劍橋大學遺傳學家佛斯特(Peter Forster)表示,這項科技最廣為人所知是藉由DNA來追蹤史前人類的人口遷徙,
並表示這應該是首次用來追蹤新冠病毒傳染途徑;他強調,新冠病毒有太多快速突變,導致難以完整追蹤新冠病毒的演化樹,研究人員也使用了數學演算,才將合理的病毒演化樹予以呈現。這項研究8日也刊登於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論文內容顯示,研究人員按照進化關係,
將新冠病毒變種分為A、B、C三類,A類和從蝙蝠、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為相似,更多的發現於美國和澳大利亞受感染者,研究人員稱
A類病毒為「爆發根源」(the root of the outbreak)。
B類毒株是中國境內的主要類型,C類在歐洲大規模傳播,亞洲地區的香港、新加坡、韓國也出現此類型。2月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題為《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論文,新冠病毒的基因組與蝙蝠的冠狀病毒相比,具有96%的相似性。基於此研究,Peter Forster博士的研究團隊,在其論文中
將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設定為起源。
《自然》雜誌官網
該研究團隊使用了160個完整的病毒基因樣本,標記為A、B、C三類。這些樣本在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3月4日期間,採集自世界各地。利用基因網絡技術,
他們重建了新冠病毒變異與進化的早期傳播路徑。因為A類毒株與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最為相似,研究人員認為,該類型是在人類群體傳播的原始類型。研究發現,在武漢的病患樣本發現了A類病毒,但是大規模傳播的為B類。令人驚訝的是,
在武漢居住過的美國人身上發現了A類病毒,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病患體內也發現了大量的A類病毒。中國乃至整個東亞範圍內,傳播最廣泛的是A類病毒的變異體,即B類病毒。
最後一種C類病毒,是歐洲的主要類型,在法國、義大利、瑞典和英國的早期病患中都有發現。160個樣本中,中國大陸地區沒有出現該類型病毒,但在新加坡、中國香港、韓國地區有發現。
圖自研究論文
從論文給出的傳播路徑網絡圖與專家的結論看,與原始毒株最為相似的A類病毒,在武漢雖有出現,但並未廣泛流傳,其變異體B類,在中國境內乃至東亞大範圍傳播。A類型真正擴散地區,是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歐洲傳播的C類型病毒可能是東亞B類型變異過去的。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分析指出,病毒最早被傳入義大利的路徑,與德國和新加坡群體密切相關。
此前,義大利馬裡奧內格裡藥理研究所主任雷穆齊(Giuseppe Remuzzi),在接受美國公共廣播網(NPR)採訪時表示,義大利可能早在去年11月和12月就已經出現了高度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的不明原因肺炎。他說,這意味著在我們知道中國的疫情暴發之前,病毒至少就已經在義大利的倫巴第北部地區傳播起來了。
借「病毒起源」問題汙名化中國
關於病毒起源問題,一直是中美兩國爭議的焦點。雖然世衛組織已經就新冠病毒作為正式命名,但是,在3月17日的美國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蓬佩奧開場直呼「武漢病毒」,並在講話中屢次使用該措辭,「明示」這種病毒來自中國武漢。川普此前也修改演講稿,稱新冠病毒為「Chinese Virus」。
美國一些議員甚至想要中國為美國的疫情買單,而且打起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主意。在一檔福克斯新聞節目中,印第安納州共和黨籍眾議員吉姆·班克斯(Jim Banks)宣稱:「我們要從迫使中國支付新冠病毒為美國帶來的負擔和成本開始,我想我們有很多辦法做到這點,例如總統可以迫使中國減免一大部分美國債務......」
吉姆·班克斯(右)和福克斯主持人塔克·卡爾森
對於美方的誣陷,3月24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已多次重申,美方個別人處心積慮地將新冠病毒同中國相聯繫,不斷對中國搞汙名化。中國人民對此強烈義憤、堅決反對。
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都明確反對將病毒同特定國家和地區相聯繫,反對搞汙名化。」疫情期間,不少專家學者,也發表了對病毒發源地的看法。2月底一次記者會上,鍾南山說
「疫情不一定來源自中國」,引發轟動效應。但據廣州日報報導,他會後補充說,「從科研角度看。
『首先發現』和『發源』不能劃上等號,但我們也不能就此判斷疫情是來自國外。只有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有了結果,才可能回答這個問題」。3月11日,美國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在聽證會上,就檢測試劑不足問題被質詢。對當時的檢測工作不滿的議員問道
「在美國,人們可能表面上是死於流感,實際上卻可能死於新冠病毒,對吧?」,他的回答是:
「迄今為止,一些病例的診斷情況就是如此」。科學雜誌《自然醫學》之前也曾發表了一篇研究新冠病毒的起源的論文。論文作者之一的杜蘭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特·加裡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表示,鑑於目前陰謀論在網絡上盛傳,
他認為有必要利用整個團隊的力量來研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自然醫學》文章截圖: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的源頭
加裡表示,許多人認為該病毒起源於中國武漢的一個海鮮市場,這可能是個誤解。
「我們的分析以及其他一些分析都指向了比那更早的起源。」「武漢那個市場肯定有一些病例,但不是該病毒的源頭。」加裡稱,表面蛋白的突變可能是觸發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原因,但是在積累到目前情況之前,這種病毒的較弱版本已經在人群中傳播了數年,甚至幾十年。此外,加裡教授的團隊在《自然醫學》發表的論文中還得出結論,新型冠狀病毒源於自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也支持這篇文章的論點,他在個人博客上稱,這項研究證明新冠病毒來源於大自然。對於病毒來源問題,劍橋大學Peter Forster博士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仍無法就病毒來源給出一個明確答案,不過,他們研究中發現的證據顯示,
新冠病毒最初感染人類的時間則大致在2019年9月13日至2019年12月7日這個區間。為何中國境內A型病毒沒有廣泛傳播?Peter Forster博士對媒體的回覆是,
這有可能是因為A型並不適應當地人的免疫系統,所以才變異成了B型,
但也有另一種可能,即當地更多的病例是由B型的感染者傳染出去的。值得注意的是,國外主流媒體並沒有對Peter Forster博士的研究進行廣泛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