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村三級配備法律顧問,建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打造「指尖上的法律服務」……河北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檔升級——
把法律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周律師,感謝你啊!多虧了你,我這鬧了多年的贍養問題才得以解決,如今我的病也有救了,我這輩子沒有遺憾了。」近日,石家莊市井陘礦區鳳山鎮南井溝村居民聶老漢高興地給區司法局法律援助律師周靜打電話「報喜」。
「如今,河北省2352個鄉鎮、52043個村(社區)全部配備了法律顧問,基本實現全覆蓋。」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業務量大、涉及面廣,是司法行政機關服務群眾最直接、最集中的體現,也是全面依法治省的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2019年以來,河北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立足「法律事務諮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從線上線下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選擇的公共法律服務,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
加強頂層設計織密服務網絡。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河北省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實施標準》,對法治宣傳教育服務、法律諮詢服務、法律查詢服務、法律便利服務、法律援助服務、人民調解服務、村(居)法律顧問服務、服務平臺建設、法治宣傳陣地建設等9個服務項目進行細化量化,為打通公共法律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提供制度保障。
著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設。截至目前,河北省已普遍建成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其中,張家口、邯鄲等市高標準建設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服務提檔升級,進一步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在原有法律援助、律師諮詢、人民調解服務職能基礎上,增加了仲裁、公證、司法鑑定、行政複議等法律服務,集中受理和解決群眾和企事業單位的法律服務事項。通過村居法律顧問和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雙覆蓋」,真正意義上為群眾提供便捷、精準、高效的一站式、綜合性、普惠性法律服務。
構建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離不開熱線、網絡平臺等便捷的服務模式。全省已建立統一的「12348」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平臺實現電話、微信、APP、網站等全媒體接入,打造集法律諮詢、法律服務、糾紛調解、司法鑑定、法治宣傳、法律援助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信息化、智能化平臺,打造「指尖上的法律服務」,實現法律服務群眾「零距離」。
此外,省司法廳紮實推進司法鑑定與人民調解銜接聯動「鑑調一體」工作,並在全省各地全面有序推廣「鑑調一體」工作模式。據介紹,2021年各設區市要建成1至2家「鑑調一體」服務中心,力爭在2022年實現「鑑調一體」服務全覆蓋。(記者高珊 通訊員李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