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滅絕的2大物種,一次意外結合之後,成就了新物種!

2020-12-06 科技爆發點

兩種瀕臨滅絕的生物,科學家意外將其結合,出現新物種!

人類活動對地球所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很多的物種由於環境的破壞正在加速滅絕。面對這些瀕危物種,科學家們就能採取的辦法,只能通過人工幹預養殖的方式,給它們提供更好的棲息地,讓它們有更多的生存空間。

中華鱘一直有著活化石之稱,也成為了國家瀕危保護動物,和中華鱘同樣的,還有中國淡水之王白鱘。讓人感到比較惋惜的一點是,白鱘已經在此之前被宣布已經在地球上徹底的滅絕了,它的滅絕對於人類來說確實是一大損失,但是面對它的消失,人類卻無計可施。

俄羅斯鱘魚和美國白鱘

在地球上面臨同樣現狀的生物,還有俄羅斯鱘魚和美國白鱘,它們現在已經瀕臨滅絕。科學研究小組也在積極地採取各種方式,讓這兩種生物可以繼續在地球上存活下去,但是得到的效果卻並不顯著。沒想到在一次意外當中,竟然有人將這兩個即將滅絕的物種,結合在了一起,那麼俄羅斯鱘魚和美國白鱘這兩個不同的物種,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它們是否可以產生後代呢?

從表面上看起來,它們確實沒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區別比較明顯。相比於俄羅斯鱘魚,美國白鱘的性格更加的溫和,它主要以水中的各種浮遊生物為生,前方的長鼻子上面,有著上千萬個感官感受器,而俄羅斯白鱘則是以蜉蝣生物生物為主,河流湖泊裡面的甲殼類生物是它們的最愛。對美國地區來說,俄羅斯白鱘其實是一個外來物種,如果可以在美國大量繁殖,那麼將會形成物種入侵,如果不是研究小組的幹預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鱘魚是沒有見面的可能性的,那麼這兩個物種會誕生出怎樣的鱘魚寶寶呢?

鱘魚寶寶誕生

科學家曾經推測在1億8400萬年前,這兩個物種就已經開始分化了,形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魚類,因此他們推測這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是不可能雜交產生後代的,然而事實上,這卻是一項非常成功的生命,雖然已經有1億多年的時間了,但是他們的關係遠,比我們想像當中的要更近一些。在這個過程中一共誕生出了數百條雜交魚,目前還沒有命名雜交出來的魚類,結合了兩者之間的長相。看起來是一次非常完美的結合。

這魚最大的特點也可以說是最大的缺點,就是進化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在1.84億年的時間內,外貌上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那麼它們所誕生的後代,是否會起到一定的作用,研究小組的人員認為,這一雜交生物在出現之後,利用價值並不是特別的高,魚子醬沒有任何的價值,甚至沒有繁衍後代的能力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科學實驗的一次「翻車」,2個不同物種意外結合,創造了新的生物
    現在一些想要保護地球環境的人們非常擔心的問題就是,現在地球上的很多物種已經滅絕了或者瀕臨滅絕的情況,而這一切的原因都離不開人類的活動影響。是人類出於一己私慾而進行過度地捕撈和獵殺,最終導致一些物種面臨了滅絕的情況。
  • 完全意外!兩個瀕危物種的不小心結合,竟造就了「神奇物種」
    生命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38億年之久,從最初的簡單單細胞生命,發展到今天生機勃勃,數百萬個物種蓬勃發展。但同時因為地球環境的持續性變化,很多物種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最終只能被淘汰滅絕。還有很多是因為人類活動的持續性擴張,它們的生存空間和環境遭到破壞,最終被迫所滅絕。總之物種滅絕和新物種的出現,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上很常見。
  • 意外組合!科學家創造出新物種,是好是壞?警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自從科學有記錄以來,我們地球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滅絕過程,而每次能夠存活下來的物種是極少的。但是隨著恐龍滅絕之後,人類出現介入自然規律發展的情況,似乎我們地球的生態系統又在發生新一輪的巨變,所以不少科學家都說,我們地球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開始了。
  • 地球經歷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史前物種大滅絕)
    ,兩事件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78%的海洋物種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0%的物種滅絕,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史上發生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最嚴重,90%以上的物種消失
    奧陶紀大滅絕也稱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因發生在奧陶紀而得名。、超級地幔柱滅絕事件,為第二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這次滅絕呈現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因發生在晚泥盆法門階的早期而被稱為法門大滅絕,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石炭紀與泥盆紀交接,兩次事件時間相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78%的海洋物種滅絕。該滅絕事件五次物種大滅絕中時間持續最長的,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或更長。
  • 菊石證實「物種大滅絕」說
    科學家對該種化石的研究為地球曾遭遇大劫難提供了新證據  據新華社電  法國和德國的兩位科學家說,他們研究了遠古時代的鸚鵡螺化石(又稱菊石),發現鸚鵡螺種類在二疊紀末期突然大規模減少,這再次表明二疊紀末期地球生物發生過大規模滅絕。
  • 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時代在不停的發展,世界在不停的變化,我們都知道世界隨著工業革命到來之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的不斷發展,隨著而來的就是地球環境的惡化,大量的動物失去了應有的棲息地,很多物種被例如瀕危,甚至是被滅絕。
  • 勘察天山山脈,意外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專家苦惱:不是好消息
    時代在不停的發展,世界在不停的變化,我們都知道世界隨著工業革命到來之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的不斷發展,隨著而來的就是地球環境的惡化,大量的動物失去了應有的棲息地,很多物種被例如瀕危,甚至是被滅絕。
  •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百年一遇乃至萬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放在宇宙上百億年的歷史中都是十分頻繁的,而人類文明此刻就在小概率事件的「夾縫」中生存著,誰也不知道宇宙深處正在發生著什麼,或者已經發生了什麼。
  • 地球一直都有物種滅絕,那有新物種在誕生嗎?
    地球一直都有物種滅絕,也一直有新物種誕生,只是我們無法感知到它們的進化。新物種的誕生根據現代進化論我們知道,物種是在不斷進化之中的,我們之所以感知不到進化的發生,是因為進化的過程非常緩慢,需要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才能夠形成新物種。
  • 新仙女木事件造成物種大滅絕?遠沒那麼簡單,人才是「罪魁禍首」
    我們知道,自從地球上產生生命以來,發生過多次的物種大滅絕事件。比較著名的是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其實,在那之後的全新世和第四紀也發生了多次物種滅絕事件。今天咱們就說一說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那就是發生在大概1.3萬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物種滅絕是自然現象滅絕與進化密切相關。達爾文發現,滅絕物種的化石是物種與生命形式更替階段之間關係的極好解釋。達爾文還認識到,新物種的出現與舊物種的滅絕密切相關。進化生物學家繼續提供關於滅絕及其在物種形成(新物種形成)中的作用的新觀點。
  • 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
    主流觀點認為,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過去可能還發生過另一起此類事件,只不過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發現。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日報導,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米歇爾·蘭皮諾和中國南京大學的沈樹忠(音譯)發表論文稱,目前我們正經歷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應該被稱為「第七次」大滅絕。因為發生於約2.6億年前的「瓜德魯普統末期生物滅絕」事件的嚴重性此前一直被低估。
  • 人類正在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有物種在誕生;也有一些物種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小,最終走向了滅絕。自有生命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按照發生的先後順序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大滅絕。
  • 第6次物種大滅絕開始,物種消失速度翻倍,人類文明或是曇花一現
    科學界有人曾經提出過這樣的理論,文明的發展只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物種大滅絕之後的短暫繁榮。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基於某種目的存在於地球表面,一旦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地球就會進行自我修復。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在地球過往的歷史當中,總共有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只有人類會導致物種滅絕嗎?並非如此,這些物種自身容易滅絕
    如果說有什麼現象對於生物種群來說是可怕的,那應該就是滅絕了。一旦物種滅絕之後,就永遠沒有在地球舞臺上亮相的機會了。雖然地球生物史只有幾億年,但是在這段期間內地球上就已經發生過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幾乎每次事件都會導致地球上80%的物種消失。滅絕事件過去一段時間後又會有一批新物種出現,地球所有的物種似乎都在經歷著這樣一個輪迴,以至於有說法認為人類未來或許會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科學無界,科學家把兩種瀕危物種結合,產生了一個「奇異雜交體」
    如今隨著我國科學界不斷的發展,以及各種研究的進行,我們能夠發現地球上的很多物資似乎都在面臨著滅亡的風險,畢竟人類對於生物學的研究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平穩不斷的運行,在這其中我們也能夠發現,往往人類的研究,到達了一定的水平階段之後,我們對於物種的發現就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物種,重新的被人們所認識到,這實際上也是體現出了人類生物科學的一種進步。
  • 2018年已滅絕和2019將要滅絕的物種
    有一些物種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但在2018年卻永遠地消失了。在新的2019年,仍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在國際鳥類保護組織(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最新報告中,科學家稱,2018年有三種鳥類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