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12月6日它帶著異星樣本返回地球,科學家已準備好迎接

2020-11-27 科學黑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最近嫦娥五號順利發射振奮人心,成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嫦娥五號返回途中,在月球軌道上和軌道器的自動交會對接技術,是較難的點,前蘇聯和美國都未曾嘗試過。

其實除了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國際上還有重大的航天事件,那就是隼鳥二號的回歸。幾天前日本國家天文臺的昂星團望遠鏡拍攝到了隼鳥二號的畫面,它是從52億公裡之外的小行星上飛回來的,攜帶的是科學家夢寐以求的小行星樣本。

(中間小亮點是隼鳥二號)

科學家預計隼鳥二號攜帶的樣本,將會在12月6日順利抵達澳大利亞伍默拉皇家空軍基地,而隼鳥二號在「拋出」小行星樣本之後,由於自身的燃料還剩下二分之一以上,因此還會繼續進行深空探測,去往下一顆小行星。

科學家越來越重視對小行星的探測,因為太陽系內大部分小行星以及天體碎片,它們都是形成於太陽系,是早期太陽系的見證者,它們就像是時間膠囊,記錄著很多信息,因此採集小行星樣本至關重要。

日本的隼鳥二號以及美國的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OSIRIS-REx)都是在小行星上採集樣本並且帶回地球的,只不過隼鳥二號更快一步,馬上就要見證它的成功。而美國的OSIRIS-REx可能會在2023年返回地球,兩個國家還打算進行樣本交換,利於科學研究。

12月6日來自龍宮小行星上的月球樣本,將會被帶回地球,這也算是人類航天史上值得關注的大事件了。

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我們承認小行星探測器的取樣過程會有些繁瑣,但是有些作者說它們的著陸要更難這就不嚴謹了,實際上在小行星上著陸要比在月球和火星上更簡單,因為小行星的質量都比較小,那也就意味著引力小,難度之一在於它們的高速運動以及不穩定性,但是只要探測器保持同步運動就可以實現著陸,與其說在異星上著陸,其實更像是一種交會對接技術。

難度一定會有,並被並非特別難,和嫦娥五號之間並沒有可比性。

對小行星的探測意義重大,因為它們都是形成於太陽系之初,還有科學家認為早期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給地球上帶來了水資源以及各種生命元素,因此說對於小行星的探測意義重大。我國的「天問」系列旨在深空探測,第一顆探測器就是飛去火星,未來也將會進行小行星探測任務的。

隼鳥二號探測器2014年12月3日在日本順利發射升空,深空中飛行了大約四年的時間,在2018年6月抵達小行星「龍宮」,2019年2月進行第一次「龍宮」著陸,採集到部分樣本,並且發現了水和礦物。2019年4月隼鳥二號想「龍宮」發射金屬蛋,造成直徑近10米的撞擊坑,藉此隼鳥二號可以收集深處的樣本。

2019年11月隼鳥二號啟程「回家」,預計在2020年12月6日「路過」地球,把返回艙投入地球,此後隼鳥二號將繼續向深空飛行尋找它的第二個目標。

目前科學家已經去到了澳大利亞的伍默拉地區,等待著隼鳥二號所採集樣本的順利回歸。等待它的是最後一道難關,地球大氣層的「阻礙」。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官方:12月6日抵達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日本太空船去年收集的原始小行星材料將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內降落到地球。這次似乎並沒有按照理論時間返回地球,於2019年11月13日開啟它的回家之旅,返回時間卻在2020年年底。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官方:12月6日抵達日本的JAXA和澳大利亞航天局官員7月14日宣布,「龍宮」小行星直徑共900米,距地球約3億公裡。
  • 日本攜帶「龍宮」巖石樣本的太空艙已返回地球
    據外媒報導,一艘載有小行星「龍宮(Ryugu)」大量巖石的日本太空艙已經返回地球,具體地說,是在南澳大利亞的Woomera附近。據BBC報導,相機捕捉到太空艙在跳傘降落地面前穿越天空的畫面。隨後在UTC 12月5日19時47分在向負責追蹤工作的一架直升機傳輸信標信號後被發現。
  • 被帶回地球的火星樣本對人類有威脅性嗎?科學家:應限制返回地球
    這是2017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異星覺醒》裡的情節。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對火星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發現也越來越多。而且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按照美國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的計劃,人類將在2030年之前,將通過美國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收集存儲從火星上發現的原始樣本,並將其運回地球。
  • 10月20日奧西裡斯雷克斯將從小行星採集原始材料樣本返回地球
    美國航天局的歐西裡斯-雷克斯飛船已準備就緒。當它下周二降落到本努表面時,它將嘗試從小行星上採集原始材料樣本。自2018年12月抵達以來小行星軌道以來,飛船一直在掃描、拍照、測量和研究下面黑暗的巖石碎石堆
  • 小行星樣本塞進太空艙返回地球
    2020年10月20日,太空艙將帶著從小行星表面收集的瓦礫返回地球。科學家周四說,美國宇航局的一艘宇宙飛船將2磅多的小行星樣本塞進一個太空艙,在因蓋子卡住而丟失一些珍貴的戰利品後返回地球。在2023年太空艙降落傘進入猶他州沙漠之前,他們才知道從2億多英裡(3.22億公裡)以外的小行星Bennu的宇宙運輸的確切量。
  • 已確定: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倉12月6日返回地球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9日宣布,該國政府已獲準將「隼鳥2」號探測器的密封艙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膠囊裡裝有從小行星採集的樣品。密封艙將於12月6日在地球上空與探測器本體分離進入大氣層,著陸後回收。
  •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所攜樣本有助探究生命起源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02:15來自新華社客戶端據共同社澳大利亞庫伯佩迪12月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沙漠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希望它已安全地從
  •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所攜樣本有助探究生命起源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新媒體專電 據共同社澳大利亞庫伯佩迪12月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沙漠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希望它已安全地從「龍宮」小行星運回有助於解釋生命起源的樣本。
  • 倒計時開始!500萬千米外的飛船相望地球,6年飛行就為這一刻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一艘日本飛船一直在追趕地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可以被看成是一艘採礦飛船,不光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採礦作業,還載著小行星礦物從3億千米外趕回,超高航天科技令人拍手稱絕,如果行的話,日本飛船的採礦過程可以拍成一部讓人著迷的科幻電影。
  • NASA的太空飛行器準備登陸小行星,採集樣品後返回地球
    但是,飛船不僅前往那裡拍攝照片,還可以降落到小行星的表面,並取樣返回地球。分析這些材料,以使科學家能夠詳細了解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如果成功,OSIRIS-REx將是美國第一架從小行星返回樣品的太空飛行器。OSIRIS-REx於2016年9月8日發射升空,並於2018年12月3日到達Bennu附近,預計其樣本將於2023年9月24日返回地球。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具體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OSIRIS-REx飛船準備採集小行星樣本
    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OSIRIS-Rex計劃首次提出的16年後,以及在機器人飛船進入圍繞小行星101955號 Bennu(本努)軌道的2年後,任務小組成員現在正在倒計時。等到它降落到地表並抓取樣本,然後在出現任何問題之前離開那裡。
  • 嫦娥五號苦等6天才返回,為什麼比阿波羅飛船直接返回地球更先進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嫦娥五號終於帶著月球樣本返回地球了。在2020年11月24日發射升空以來,嫦娥五號探測器先後完成登月、月面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等過程,最後返回地球,整個月球任務耗時23天。
  •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地球
    在其突破性任務開始6年零3天後,日本宇宙飛船「隼鳥二號」(Hayabusa 2)將帶著一個載有原始小行星碎片的太空艙返回地球,預計將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著陸
  • 火星樣本返回計劃讓科學家熱血沸騰!
    它於2001年發射,目的是收集太陽太陽風的樣本,並將它們帶回地球。它在2004年4月1日開放了它的樣本收集器,然後在同年9月返回地球。不幸的是,它的降落傘沒有打開,飛船重重地撞進了猶他州的沙漠。儘管進行了「硬」著陸,科學家們還是能夠找到有用的樣本,這幫助他們發現地球可能是由不同於太陽的太陽星雲物質形成的。
  • 都是12月攜樣本回地球,嫦娥五號、隼鳥2號誰的技術難度更高?
    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該探測器將在12月6日返回地球,預計降落的地區是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月攜樣本回到地球。 龍宮小行星是一顆C型(碳質)巖石小行星,很多科學家一直認為, 該小行星可能給地球帶來了起源的生命物質,是因為很久以前它與地球的碰撞中,將生命的基本構成元素送到了地球上。
  • 聯盟9號宇宙飛船成功著陸:帶著破洞穿越黑障,返回地球!
    據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報導,12月20日,聯盟9號宇宙飛船在執行了197天的任務後,3名太空人包括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普羅科皮耶夫、歐洲太空人亞歷山大格斯特以及美國太空人塞莉娜奧農-坎茨勒安全返回地球,他們著陸地球後自我感覺良好。
  • 倒計時!6年飛行60億公裡,攜帶至少100毫克珍貴礦石將著陸地球了
    6年60億公裡,日本隼鳥2號在2014年的時候,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升空,經過了5年的時間,在2019年的時候先後兩次成功著落小行星「龍宮」表面,並且先後兩次成功將小行星「龍宮」地表下的巖石標本採集到,這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價值的樣本,因為全球科學家們都非常期待這一份樣本,按照科學家們的推遲,小行星「龍宮」的樣本,能夠幫助我們揭開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謎題
  • 火星樣本返回地球之後,我們要做什麼?防止樣本汙染地球環境
    送到實驗室後,科學家將對樣本進行細緻分析   隨著一系列火星軌道器和火星車任務取得巨大成功,科學家對這顆紅星的了解不斷加深。為了進一步揭開紅星的神秘面紗,科學家需要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現在,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計劃執行火星樣本採集-返回任務。送到實驗室後,科學家將對樣本進行漫遊者無法在火星表面做到的細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