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九行星,或為地球前身,酷似幽靈,人類難道是星際囚徒?

2020-12-05 騰飛說史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然而,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系還有第九顆行星,太陽系第九行星與人類的歷史有什麼關係呢?這就不得不從蘇美爾文明的楔形文字說起。

想像中的第九行星

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第九行星」,以前,冥王星被視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自1992年開始,冥王星的行星地位不斷受到科學家的質疑,原因就是當時在柯伊伯帶發現了一些質量、體積與冥王星的質量、體積都類似的星體,柯伊伯帶簡單來說有點類似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是,柯伊伯帶比小行星帶要寬,範圍要廣闊,它的軌道在海王星的外側,因為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上,所以,並不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而是矮行星。

柯伊伯帶上的天體

矮行星和行星有什麼區別呢?矮行星雖然直接圍繞太陽旋轉,但卻不是行星,因為它質量比較小,沒有清除鄰近軌道上的其它天體,水星、金星、地球這樣的行星,在鄰近軌道上是沒有其它天體的,只有衛星,但是,衛星並不位於鄰近軌道上,行星與其衛星的距離其實還很遠。

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之外,就等於說太陽系的第九行星,迄今為止都還沒有被人類發現,第九行星酷似幽靈,讓人無法覺察,那麼,太陽系真的存在第九行星嗎?雖然人類還沒有發現第九行星,但是,天文學家一直堅信第九行星是存在的,原因就是太陽系邊緣的一些天體有不同尋常的軌道,說明這些天體的軌道受到了一顆體積較大的行星的幹擾。

冥王星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中國的夏商文明可以說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地球上最早的文明體系,當時的天文學和算學都非常的發達,美國著名學者撒迦利亞·西琴通過研究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發現蘇美爾人曾經提到的「尼比魯」就是一顆行星,而這顆行星迄今為止還沒有被現代人類所察覺,撒迦利亞·西琴寫了一本名為《地球編年史》的著作,詳細介紹了他的觀點。

撒迦利亞·西琴認為蘇美爾人留下來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記載了十二個天體,即太陽、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尼比魯和迪亞馬特。

太陽系

地球的前身是迪亞馬特,尼比魯星球撞上了迪亞馬特,迪亞馬特一分為二,大的一塊及其衛星,來到了金星與火星之間,形成了地球;較小的一塊則分裂為無數個小行星,進入到火星與木星之間,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小行星帶;尼比魯星球的一顆衛星擊中了金固,於是,金固的體積就小了很多,形成了月球,金固本來就是地球的前身迪亞馬特的一顆衛星,被尼比魯撞擊以後,沒有受到衝擊,而是一直跟隨地球,只不過後來被尼比魯星球的一顆衛星給擊中了而已。

太空飛行器探測小行星帶的想像圖

尼比魯星球是一個有智慧生命的星球,居住在上面的智慧生命被稱為「阿努納奇」,蘇美爾神話中的阿努納奇就是尼比魯人,尼比魯人被蘇美爾人奉為神明,因為當時的人類還不知道有外星人這個概念,於是就把這些外星人當作神明來崇拜。

蘇美爾人的神

根據蘇美爾人楔形文字的記載,尼比魯星球每3600年進入太陽系一次,居住在尼比魯星球上的人,身材十分的高大,壽命是36萬年,他們教會了蘇美爾人許多的科學技術,於是,蘇美爾文明在當時的地球上就脫穎而出。

蘇美爾文明早期的王,壽命都非常的長,他們有可能就是尼比魯人,蘇美爾文明遺址當中出土了一塊石頭,這塊石頭上刻了密密麻麻的楔形文字,被稱為「蘇美爾王表」,蘇美爾王表記載了蘇美爾歷代國王統治的時間,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帝王世系表,早王朝第一期的國王在位時間都特別的長,例如,第一任國王阿魯利姆統治了2.88萬年;第二任國王阿盧利姆統治了2.88萬年;第三任國王阿拉爾加則統治了3.6萬年,當時國王在位的時間,實際上不是以「年」為單位的,而是以「sars」為單位,1個sars是3600年。

蘇美爾王表

1個sars是3600年,3600年恰好是尼比魯星球進入太陽系的時間,於是,有一些天文愛好者就認為尼比魯星球就是太陽系的第九行星,公轉周期是3600年,3600年才圍繞太陽轉一周,也就是說尼比魯星球上的一年就是3600年,有一種尼比魯一天,地球十年的感覺。

天文學家康斯坦丁·貝提金和麥克·布朗對太陽系天體的軌道數據進行研究後,認為假如第九行星真的存在的話,那麼這顆行星的質量可能是地球的10倍,公轉周期為1.5萬年,布朗更進一步推測,假如人類從地球上發射探測器登陸第九行星,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宇宙飛船航行20年時間,所經歷的距離,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不過是毫米、微米的概念,既然尼比魯星球是第九行星,那麼,尼比魯人的科技如此發達,居住在這個星球上的外星人應該很容易就到達地球了,為什麼人類迄今為止沒有發現地外文明呢?這就需要另外一個學說來解釋了,那就是「地球監獄論」。

人類在撿拾麥穗

地球監獄論認為地球可能是外星人建立的一個監獄,目的就是把人類困在地球上,不讓人類看見外面的世界,就像動物園裡的老虎、獅子永遠不可能理解動物園外面的世界,我們人類也是如此,被一個更高等文明困在了地球上,並且永遠不可能知道地球外面的世界的真實情況,也就無法找到外星人。地球監獄論到底有什麼證據呢?美國生態學家艾利斯席瓦爾認為人類並非來自地球,因為人的很多身體特徵顯示人類並不適合在這個星球上生存,比如人類會腰疼,人會腰疼是因為直立行走的緣故,顯然地球上的重力是不適合人類直立行走的,說明人類原來居住的星球重力比較小,人類才能直立行走,在地球重力過大的情況下,原屬於地球上的獅子、老虎、兔子這些動物,都是四肢行走,四肢行走不會腰疼;人類的皮膚不能長時間在太陽底下暴曬,人類如果真的是起源於地球的話,那麼皮膚就會適應地球上的陽光,但是,人卻不能在太陽底下暴曬,而獅子、老虎、兔子在太陽底下長時間暴曬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有些沒有體毛的動物也可以在太陽底下暴曬。

尼比魯、迪亞馬特都有可能是太陽系的第九行星,迪亞馬特發展為了地球,是地球的前身,或許也有一部分殘留仍然在太陽系當中,仍然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而尼比魯星球上則隱藏了人類文明前身的秘密。

不過,「尼比魯」、「地球監獄論」的這些觀點,都沒有得到確鑿的證據,人們只是找到了一丁點蛛絲馬跡而已,而且假說的成分佔據了絕大部分,相信,人類科技發達以後,等到發現了第九行星,也許這個謎團就會解開,太陽繫到底有沒有尼比魯星球,到時候也會有一個科學的解釋。

相關焦點

  • 著名的弦理論學家提出尋覓太陽系神秘「第九行星」的新方法
    太陽系外圍有一個質量很大的東西(至少,看起來是這樣)。其跡象散布在太陽系的最外圍——引力有地球的5到10倍。從沒有人見過它,他就想幽靈一般躲過瞭望遠鏡數年的追捕。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相信這是真的。如今,天文學者們將其稱為「第九行星」。
  • 著名的弦理論學家提出尋覓太陽系神秘「第九行星」的新方法
    太陽系外圍有一個質量很大的東西(至少,看起來是這樣)。其跡象散布在太陽系的最外圍——引力有地球的5到10倍。從沒有人見過它,他就想幽靈一般躲過瞭望遠鏡數年的追捕。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相信這是真的。如今,天文學者們將其稱為「第九行星」。
  • 太陽系第九行星是黑洞?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後,太陽系現在只剩下八大行星,但是,多數科學家認為太陽系內應該存在第九顆行星。有的科學家猜測在太陽系外圍有一顆是地球五倍大的行星,有的則猜測它是一個只有蘋果大的,但是質量有地球10倍的原生黑洞。
  • 難道人類被鎖在太陽系?是落在地球上的囚徒嗎?是誰在操控一切?
    自從人類科技的突飛猛進,我們就把目光面向了宇宙,而現如今我們已經離開了地球,踏足過其他星體,看過其他星球,可是我們還未走出太陽系。人類想要飛離太陽系,我們就要知道太陽系有多大,根據普遍的看法認為太陽的引力範圍差不多在125000天文單位,也就是兩光年左右,可能大家對於這個沒有什麼概念,就拿人類目前最快的太空飛行器每秒70公裡的速度來說,飛躍太陽系需要4285年,而這個時間是人類等不起的。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初黑洞
    如果是期望讓冥王星重新回歸行星之列,那就不要想了,因為隨著人類對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冥王星很明顯不符合行星的標準。如果冥王星不可能再回歸到行星之列,難道太陽系還有第九顆行星存在?相信近年來,很多朋友都聽說過,科學家提出的有關第九號行星的猜想。為什麼科學家會有這樣的猜測?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1988年鄧肯(M.Duncan)證明,柯伊伯帶是短周期彗星的主要源,而奧爾特雲則是長周期彗星的主要源,冥王星就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柯伊伯帶天體。為什麼說科學家幾乎確定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呢?這就和科學家發現的塞德娜以及2015 TG387兩顆天體有關了。
  • 人類真的是被困在太陽系的囚徒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曾經有科學家提出這樣一個猜想:太陽系可能是一個囚籠,人類是這個巨大囚籠中的「囚徒」。那麼人類真的是被困在太陽系的囚徒嗎?可能很多人認為:這可能可能,人類文明是偉大的,我們已經衝出了地球,未來也會衝出太陽系,怎麼會是囚徒?
  • 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科學界出現兩種假說,第九行星或是一個黑洞
    然而仍然有科學家為冥王星鳴不平,認為它不應該就這樣被降為矮行星。而有的科學家雖然也替冥王星感到惋惜,但是他們在對海王星的研究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這些現象似乎說明海王星後面還是可能存在第九行星。根據報導,近期《物理評論快報》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分別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來提出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的假說。
  • 隱藏在木星和火星之間,被稱為「幽靈行星」,聚集龐大行星群!
    人類一直從沒有放棄對宇宙的研究,一直希望能夠走出銀河系,想要走出銀河系的前提下,便是「徵服」太陽系,天問一號發射似乎是為「徵服」火星,火星是距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然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竟然發現了神秘行星,長久以來不見蹤影卻是真實存在。
  • 隱藏於太陽系最外圍的神秘「第九行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天文學界正式將原「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劃為矮行星,這也就意味著,冥王星將不再作為太陽系的行星。自此,學界公認並且能被準確觀測的,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八大行星」。
  • 神秘天體突然闖入太陽系,太陽系迎接第九顆行星?引科學界轟動
    最近幾年,科學家對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進行了深入研究。許多地球上沒有的現象都是通過太空探測器、望遠鏡和衛星觀察到的,同時也獲得了八大行星更詳細的數據。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找到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科學家們已經了解到,自從2006年最初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由於質量太小而降為矮行星後,科學家們已經開始了尋找第九大行星的旅程。近幾年來,一些科學家發現了許多懷疑是第九大行星的行星,但都未獲得一致認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們在去年提出了一個假設行星的方案,以尋找第九大行星的痕跡。
  • "冥王星殺手"邁克·布朗,發現太陽系新任第九行星?
    那時想不通,後來我才知道在2006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們通過投票的形式把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給踢出了行星系列。自那以後太陽系就只有八大行星了。按照行星的定義,一個天體必須掃清了其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才夠格被稱為行星。而柯伊伯帶天體的出現,直接導致了冥王星從行星被貶成了矮行星。這一結果也成就了邁克·布朗&34;的稱號。雖然冥王星被貶,但太陽系或許依然是九大行星。依然是因為邁克·布朗和他的柯伊伯帶天體,人們發現了太陽系除了冥王星之外,可能還存在著一個不知名的第九行星。
  • 科學家幾乎確定太陽系還存在第九行星,為什麼現在還沒有找到?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這表明似乎有大天體擾亂了他們的軌道,而最好的解釋就是在離柯伊伯帶足夠近的地方存在一顆大行星,它可以通過重力吸引影響柯伊伯帶中的天體,但它距離內太陽系足夠遙遠,不會影響近日行星。後來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假設賽德娜確實受到了這樣一顆行星的引力影響,在這個基礎上計算出了這顆所謂的「第九行星」可能所處的軌道,甚至預言了這顆超級地球在天空中可能所處的方位。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第九行星可能是海市蜃樓
    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麥迪根,想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解釋。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嗎,人類真的是被囚禁在地球的囚徒嗎?
    一直以來就有許多人甚至包括學者對外宣稱:太陽系是被高級文明所設計的。以此為基礎,這些人甚至提出人類可能是高級文明圈養在太陽系內用來研究的對象。那這種說法到底靠譜嗎?又有什麼依據呢?太陽系有什麼特別之處?
  • 太陽系八大行星要多個「兄弟」了?「第九行星」或已被鎖定
    太陽系八大行星要多個「兄弟」了?「第九行星」或已被鎖定宇宙,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個詞語。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人類研究宇宙中的行星提供了條件,但除了從事該行業的人對這方面知識有了解外,我們外行人對宇宙這個名詞知道的並不多。只知道它很大,很廣,人類在它面前很渺小而已。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
    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麥迪根,想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解釋。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
    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
  • 哈勃發現奇特星球 為太陽系第九行星提供線索
    在冥王星被從「太陽系行星」行列除名後,太陽系目前只剩下八大行星。可是不少科學家認為,在某個地方還有一顆夠得上行星標準的天體,是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尋找這顆行星的研究從未停止過。最近,哈勃望遠鏡發現一個距離我們336光年的雙恆星系統內,一顆軌道非常奇怪的行星。
  • 太陽系外圍的第九顆行星,如果是原始黑洞,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問題
    有行星大小能吞噬彗星的黑洞嗎?有可能。如果太陽系遠處有一個這樣的黑洞,有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會知道怎麼去尋找它。如果他們可以,我們或許最終會解決9號行星的問題。研究人員是來自哈佛大學的科學教授Avi Loeb博士和哈弗大學的本科生Amir Siraj。這篇列出他們想法的文章名為「用LSST尋找太陽系外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