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生命大搜尋:藍月亮行星「鯨魚」會飛(組圖)

2020-12-05 搜狐網


    人類從來就不相信只有地球才有智慧生命。今天,尋找地外生命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們在浩瀚的宇宙發現了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那裡的世界是個怎樣的呢?他們的家園又是在宇宙的什麼位置呢?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人們有關外星生物的印象大都是從《外星人》、《異形》等科幻電影中得來的,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著外星生物,那麼它們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呢?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在5月30日首次播出的特別節目《外星生物》,美國科學家們經過潛心研究,通過特殊計算機系統模擬外星體生存環境,向觀眾展示了在外星體存在的各種離奇古怪的生命。


(責任編輯:陳中)

相關焦點

  • 木衛二歐羅巴,最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天體,海豚還是鯨魚?未可知
    自從人類開始仰望星空、探索星空,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尋找地外生命,希望我們自己在宇宙中不那麼孤獨。但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從來沒有發現過地外生命的痕跡,即使是最簡單的微生物都未曾發現過。而對於地上出現的UFO現象,都吃瓜群眾人作為外星人飛船還是不客觀的。
  • 溫室效應可以摧毀地外行星孕育生命的能力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站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強大的溫室氣體效應可以摧毀一顆行星孕育生命的能力。  在此之前科學家認為水是地外行星孕育生命的必要條件,在搜尋太陽系外生命的過程中,科學家聚焦環繞其它恆星的「宜居行星」,類似地球的行星溫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從而可以保持液態水存在於地球表面。
  • 人類搜尋地外文明為何無果?外星生命或只是高級人工智慧
    「搜尋地外智慧生命」(SETI)機構的高級天文學家賽斯·肖斯塔克(Seth Shostak)表示:「如果我們哪天真的探測到一個信號,我們不應該預期那是某種柔軟的原生質形態『外星人』在望遠鏡的另一端。」在過去半個世紀的時間裡,SETI機構一直在致力於對外星智慧生命信號的搜尋。
  • 劍橋研究:尋找地外生命,紫外線會為我們指明方向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8月2日報導,太陽系之外的一組行星,被挑選為尋找地外生命的「最佳地點」。▲一組行星被認為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分散在銀河系中的這些行星,表面上有充足的紫外線,位於它們宿主恆星的宜居帶內,意味著它們的地表有水存在。
  • 假如地外文明的發展程度水平很高
    如何尋找地外文明呢?第1個辦法就是通過無線電波,如果一個星球上也產生了文明那麼地外文明也極有可能同時也掌握了無線電技術,想通過截獲無線電波來搜尋地外文明的話就必須要和地外文明所使用的頻率一致,否則根本無法接收到信號。所謂頻率是指無線電波在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1赫茲表示每秒震動一次。
  • 宇宙中真的存在地外生命嗎?
    地外生命一直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話題。今天,我們將基於地球生命出發,從我們的藍色家園,一步步邁向深空,來回顧人類對地外生命探索的歷程。回到地球上,類似雪藻這樣的生物,就完全可以在同樣寒冷冰凍的雪中生存,在木衛二的冰殼之下,會不會也存在著這樣的生命呢?
  • 一周易評:飛掠冥王星 見證地外生命不遠矣?
    今年的《科學》雜誌上,NASA就放過話20年內絕對找到地外生命。NASA要在2017年推出系外行星勘測人造衛星,2018年推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未來十年,還有可能推出寬視場紅外巡天望遠鏡等天體物理望遠鏡。科學家們已經信誓旦旦的表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人類已經非常接近找到另一個「地球」和地外生命跡象。未來10年的宇宙空間活動會越來密集,難道我們這代人就能見證外星生命的存在了嗎?
  • 3月天象預告:水星西大距、木星合月、藍月亮等,等你來看!
    水星將迎來東大距,給觀星者們帶來一場難得的觀測機會;晝夜平分的春分也將到來,標誌著春天的正式到來;地球的伴侶月亮又要忙碌個不停,頻頻與各個恆星、行星約會;月底,本年度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藍月亮將再次登上天宇。那麼,擦亮望遠鏡,準備迎接3月的天象吧!
  • 全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將在納秒尺度展開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科技媒體TNW近日報導稱,多家機構組成的天文學家團隊正在部署一個強大的望遠鏡項目,以期能夠不斷地在太空中搜尋地外文明信號,其名為「全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PANOSETI
  • "中國天眼"搜尋外星人?升級後啟動地外文明搜索
    沒錯,正是因為心存希望,人類一直沒有停止過搜尋外星人。  在圈內,射電望遠鏡一直是探索地外文明的主力軍。20世紀6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開啟了第一個現代搜尋地外智慧生命的實驗,他使用當時美國最大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展開搜索,結果一無所獲。
  • NASA又搞大新聞,40光年外發現7顆類地行星!
    理論上很簡單:如果一顆行星繞著一顆恆星旋轉,而我們又剛好處在它公轉軌道的側面,那麼每一次這顆行星運行到那顆恆星和我們之間的時候,它都會遮擋掉一點點星光。如果仔細測量我們看到的這顆恆星的星光,就會發現它變暗了一點。這一現象稱為凌星。實際上,可就沒這麼容易了!恆星太大,行星太小,所以凌星時行星遮掉的星光最多也只有1%。這意味著,必須要對星光進行非常細緻地測量才行。
  • 地外智慧生命真的存在嗎?
    今天沒有人指望能在太陽系的其它星球上找到智慧生命,但我們的太陽只不過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中的一員。在其它恆星周圍的行星上會不會棲息著比我們更有趣、更奇特的生命形式呢?那裡是不是生活著智慧生命呢?迄今為止,我們搜尋地外生命的努力尚未成功,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存在地外智慧生命。
  • 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距地球201光年,有液態水,可能存在生命
    因此,火星不是人類理想的移民行星,只是為了以防萬一做得一個暫時的備案,人類真正需要的是天然的新地球,不需要改造就可以直接居住的行星,而這樣的類地行星只有在太陽系外尋找。為了尋找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科學家發射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它的任務就是搜尋銀河系的類地行星,然後再尋找出和地球相似度非常高的新地球。
  • 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尋找地外生命
    地球,是目前我們已知唯一存在過生命的星球,一顆從混沌中走過來的天體。從冥古宙時期細小微生物到現在人類智慧生物的出現,經歷了38.5億年。那除了我們,地外生命又是否存在?火星我們的兄弟行星,傾斜角度和我們地球非常類似,形成了四季,不過時間擴張了兩倍。探測器曾多次造訪,&34;,&34;拍攝了多數珍貴影像。可以看出曾被滅世般的大洪水衝刷過,形成了長達4500公裡的巨大峽谷,表明在數十億年前還存在著水資源。2008年,法國科學家發現有淡水湖的存在,也許火星還殘存著遠古生命。
  • 科學史上365天——地外生命探索
    」羅素的說法很有道理,地球並非萬物至尊,很可能有地外生命。那麼,又到哪裡去尋找它們呢?這一話題涉及自然科學,也涉及哲學和神學,是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用科學角度尋找地外生命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的視野也隨之加深和拓寬,不再滿足於過去傳統的觀念,而是以更具開放性的科學態度對待生命,以科學的視角和方法探討地球生命和地外生命,人類開始把目光對準了外太空,搜尋像我們這樣的太陽系,以及像我們地球這樣的星球,尋找處於適合人類居住帶行星。
  • NASA 重大消息公布:40 光年外恆星周圍發現 7 顆類地行星
    這項發現表明,類似俄羅斯套碗一般擠在一起的小型巖石行星系統可能是相當普遍存在的,或許這將成為在銀河系中搜尋外星生命的最佳目的地。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系統毫無疑問將被列入搜尋地外生命的最高優先級目的地之一,但這一系統的發現的意義還遠不止於此。每一顆行星都是在其通過恆星前方時,由於遮擋恆星光芒,造成恆星亮度短暫性下降而被發現的。隨著該研究組不斷嚴密監視這一恆星,他們逐漸意識到三顆行星是無法解釋他們所觀測到的恆星亮度變化模式的。格林表示:「到了某個階段,我們發現我們沒辦法解釋這些光變效應了。」
  • 搜尋1000萬顆恆星無功而返的意味:地外文明真的不存在嗎?
    一組科學家正在搜尋地外文明,他們掃描了 1000 萬顆恆星,結果一無所獲。人類從未停止對地外文明的搜尋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也被翻譯為「在家尋找外星人」,是一個對外星智能生物搜索的集合術語。人類任何對地外文明的搜尋都可以歸為 SETI 的一部分。
  • 外星鯨魚或許能「飛」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醉一場紅塵43,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外星鯨魚或許能「飛」。地球上偶然性進化的一個主要例子,就是一切陸地脊椎動物都擁有四肢,這是因為我們的魚類祖先很湊巧地擁有兩對葉狀鰭。鮭魚、鯨魚、海豚和劃蝽(一種昆蟲),雖然來自不相同的譜系,卻都獨立而又趨同地進化出了一樣的身體布局:要想在水中推動身體前進,除了讓身體保持流線型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因此,外星魚類恐怕也有著優美的子彈形身體,通過交替拍打鰭狀肢來遊泳,就像地球上早已滅絕了的蛇頸龍一樣。可是,有沒有更富有創新性的式樣呢?
  • 「奧茲瑪」計劃:探索地外文明的旗手
    ;Fl——類地行星中具有生命的行星比率;Fi——演化出智能生命的比率;Fc——能夠進行星際無線電通訊的智能生命比率;L——通訊文明的平均生命。代入的數值不同,結果也會大相逕庭。假如銀河系中一共有1000億顆行星,其中具備生命誕生條件的佔1/1000,然而這些星球中,只有1/100實際上誕生出了生命。這麼算下來銀河系中約有100萬顆行星存在生命。然而,即使這100萬顆行星上的生命體都已進化為我們人類這樣高級的生命體,而且還掌握著與其他星球進行通信的技術,人類和外星人相遇的概率還是很低。
  • 關於地外文明到底存不存在,一直有爭議,你想聽什麼樣的答案?
    本超星系團上面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本超星系團只是這個結構中一個渺小部分(見上圖);再上去還有雙魚鯨魚超星系團、史隆長城結構、海格力斯-科羅拉·伯裡阿斯長城等等,這些天體結構一個比一個大,大的有上百億光年。科學家們根據觀測和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哈勃極深場(XDF)照片測算,宇宙中可能有數萬億到10萬億個以上的星系。地球在宇宙中太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