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造晶片運動來了……

2020-12-05 騰訊網

導語:當下,晶片就像一塊唐僧肉,誰都想上來吃一口,連做水泥的、做電磁線的、做網際網路遊戲的都來了。最近,網絡甚至曝出了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把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明列為核心成員的事情……

眼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造晶片運動正在興起,各家企業都在紛紛轉產半導體了。

當下全國到底有多少企業在轉產半導體?

據媒體報導,2020年前8個月,中國有近萬家企業轉投晶片行業。

其中,江蘇、浙江、陝西、天津、遼寧、重慶、江西轉產半導體企業數量分別為1262、1230、905、277、239、230、169家;同比增長了196.94%、547.37%、618.25%、465.31%、387.76%、422.73%和412.12%。

通過這組來自啟信寶的數據,可以看到,截止到上個月,全國已經有9335家企業轉做半導體,之所以有這麼多企業在轉型半導體,當然是有巨額補貼。

美國政府禁止對華為供應晶片,著實刺激了很多國人的神經。雖然目前美國針對的是華為,但看眼下的架勢,未來美國政府的確有可能擴大晶片禁令範圍,人們有理由擔心中國市場的高端晶片供給。

我完全贊同大力發展晶片業,但問題是,眼下的晶片大躍進,會不會有效解決晶片供給問題?還是這只是一輪騙補貼的躍進?

據彭博社報導,我們將投入9.5萬億資金來扶持補貼造晶片的企業。

很多地方對晶片業的補貼,不可謂不大。可以說,只要你造晶片,就給你錢。國內做半導體、集成電路的企業,拿補貼拿到手軟。

例如長電科技,2019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866萬元,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29606萬元。

很多網友支持晶片補貼,理由是,核心科技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應該「集中力量辦大事」。

發展核心科技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補貼並不是發展核心科技的好辦法。依靠市場才能發展核心科技。

如果中國真有那麼多晶片高手,那他們早就投身這個行業了,根本就不會等到今年才投入這個行業。

面對巨額的補助,不少企業心動了。據媒體報導,海瀾之家要轉產半導體(海瀾之家剛剛已否認)

比亞迪也要造晶片。

格力也在造晶片。

更離譜的是,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把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明列為核心成員,想拿到補貼的急切之心可見一斑。

(圖源:原公司官網)

甚至一些奇奇怪怪的企業也跑來做晶片了,有做建材批發的,有做區塊鏈的,甚至有做醫療美容的,都來搞晶片了。

一時間,晶片就成為一塊唐僧肉了,誰都想上來吃一口,連上市公司也不例外,水泥、電磁線、網際網路遊戲行業的都來了。

很顯然,今年這麼多企業湧入晶片業,其中很多是衝著財政補貼來的。

2018年中興事件之後,就有網友說:

我大膽預言,將有一大波晶片企業或者與晶片相關的企業,到時會虛構一個項目或用已有的項目重新包裝,用以騙取國家補貼。

比如某單片機廠用現在的51核心單片機加多幾個外擴功能,主頻提高點,改一個新型號……

事實上,晶片業的一些現象也印證了網友的預言。最近,網絡就曝出了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把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明列為核心成員的事情。前兩年很是風光的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現在也只留下一地雞毛。

當然,最有名的「芯騙」,還是2003年的「漢芯」事件,至今還無人能超越。不過,這不意味著未來它也不會被超越。

高科技最終還是拼制度環境。

政府應該支持高科技企業,但財政上的支持,不應該是補貼,而應該是大幅度地減稅。而且可以全面的減稅。

減稅,可以給所有企業憑實力公平競爭的機會,可以讓老百姓收入增多,讓老百姓有更多的錢培養下一代。

而企業也就不必再把精力放在走關係、包裝項目套補貼上了。

你給飯館減稅、給快遞業減稅,都能間接影響到高科技企業。

例如,給飯館、快遞業減稅可以降低科研人員的生活成本……

這不就形成了社會整體的推動嗎?

總之,政府多從市場退出一點,少花一點錢,民間就更有活力一點。

對於這股爭吃唐僧肉的風潮,專家劉雨指出了真相。

現在除了相關方面的巨額補貼外,還有大量投資機構排隊給這些轉型做半導體的企業送錢,有公司不到半個月就收到了25億。

以至於有網友創造出了這樣一個段子。

玩笑的話說過,接下來我還是要正經說幾句。

對於眼下這9335萬轉型造晶片的企業,我不作任何價值上的判斷,我只希望我們的相關部門和投資機構能做好一件事,那就是進行嚴密的資質調查,能夠本著對納稅人和投資者負責的態度,把每一分補助都花在值得補助的企業身上。

我其實能知道這些企業的想法,也能知道相關方面的想法,那就是這麼多企業投入到做晶片行列中,做成果的機會總能更大一點,所謂量變引起質變,說的就是這個回事。

想法固然沒錯,但是這樣一來,不可避免的就會有泥沙俱下現象,也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魚目混珠的企業,對此,我們的相關方面必須儘可能排除這樣的企業,讓真正有志於國產晶片的企業能夠發展起來。

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哄而上都不是好選擇,還是要按客觀科學規律來,62年前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警示,我們應該能吸取教訓。

相關焦點

  • 被晶片包圍的今天 你可知晶片是如何造出來的?
    最近一段時間,國人對晶片格外關注,我們天天談論晶片和使用晶片,可你知道晶片是怎麼造出來的嗎? 1.晶片的設計、製造與封裝由不同公司完成   美國電子工程師傑克·基爾比1958年發明集成電路(晶片)後,在晶片生產初期都是「一條龍」,即設計、製造、封裝都由一家公司完成。
  • 寒武紀估值破千億,AI晶片的造富時代已來?
    在「AI晶片第一股」的光環下,寒武紀在無形中承載著整個AI晶片產業的期待,是AI晶片國產化替代的一股重要激流。01AI晶片股為何如此受追捧?部分深受疫情負面影響的企業,也由此堅定了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決心,期望通過接入高質量的AI技術和服務來重塑公司競爭力。隨著AI開始滲透到企業的核心業務,應用場景勢必會越來越分散,越發需要技術和應用上的不斷創新和突破。
  • 花幾十億造汽車晶片,到底有什麼用?
    蔚來要造晶片了。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蔚來正在計劃自研自動駕駛計算晶片。雖然該項目還處於早期並未通過董事會討論批准,但李斌對此倒是很有意向。而按照李斌目前在蔚來的威望,促成此項目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 不用5nm光刻機也能造?石墨烯晶片技術突破,性能超矽基晶片10倍
    文|薰兒不用光刻機能造晶片l 光刻機有什麼用?最近一段時間,晶片的製造成為了一個大熱門,也是一個「風口」行業,未來的房地產、網際網路、半導體都是資本願意進入的領域,網際網路的門檻是最低的,房地產的門檻千萬級別的,半導體行業是千億級別的。
  • 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冷眼世界觀,歡迎大家收看我的評論文章: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亞迪王傳福是說給華為任正非聽的嗎?王傳福,現為比亞迪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主席;廣東省第十二屆工商聯副主席。王傳福在中國也是一位傳奇人物,做任何事情都帶著一股不服輸的精氣神。
  • 亞洲構造與造山運動
    亞洲與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則是整個地球地殼巨變的根本見證。這裡可以看到系列山脈、有規則可循的各種斷裂帶。這是很多不同時期的造山運動與滄海桑田事件的結果!亞洲構造地形區——歷次造山運動的結果。前一次應當是在3600年前(公元前16世紀-埃及十災),再前一次大約在公元前31世紀-埃及三天黑暗事件,尼羅河更換了方位,地中海是豎著的,也就是希臘神話:亞洲與非洲爭奪歐洲地球事件,歐洲來到亞洲的背上。
  • 千億晶片大騙局,創始人準備跑路!媒體集體失聲,那就我來扒!
    千億晶片大騙局,創始人準備跑路!媒體集體失聲,那就我來扒!  行外的人可能不太明白這些數據的含義,簡單說來就是弘芯要在短時間內打破美國晶片封鎖技術,成下一個臺積電英特爾。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個假大空的口號呼之欲出:「真正自主可控」「填補國內空白」……  這對於一家剛起步的晶片公司來說,未免太過不切實際。我們對比華為,晶片搞了這麼多年,現在仍然被美國卡住了脖子。
  • 中建八局打造華為首個晶片廠房封頂,光工廠造的是什麼晶片?
    平地一聲雷,怎麼不聲不響地,華為國內首個晶片廠房已經被中建八局造出來了? 光工廠要造什麼晶片?
  • ​肖素紅水墨作品----造山運動
    1985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系1990年結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人物專業1999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獲碩士學位2011年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              造造  山  運  動  1
  • 夏利品質「造山運動」贏取市場成功
    大自然的力量總是令人驚嘆,就比如我們都知道的距今3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不僅造就了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還成就了世界最高峰——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不得不說,造山運動是一種偉大的力量。
  • 王傳福:晶片不是神造的,而是人造的!
    當初中國造港珠澳大橋,想引進荷蘭的一個專利,卻以15億的天價賣給我們。中國沒有依靠荷蘭的沉管技術,不僅自研成功,還多了400多項專利;其實絞吸船同樣是這樣研發的,天鯤號還成為了全球第一。德國盾構機當年要價7億,我們自研出來賣向全球,只要7000萬。現在同樣,中國北鬥衛星組網成功,美國GPS也馬上升級,合肥長鑫儲存、中微蝕刻機、立訊精密代工、京東方屏幕、比亞迪半導體,都是能打破壟斷的科技企業。
  • 華為嘴上說不造車,野心卻比造車大得很!
    再說了,當下中國的智能汽車產業也非常需要華為這樣的頂級科技企業來參與推進。自動駕駛需要多傳感器帶來大量環境數據,這些數據又得靠算力充沛的晶片來處理,與此同時,還需要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來優化自動駕駛算法。
  • 哪位科學家發明了晶片,他獲得過諾貝爾獎嗎,為啥晶片這麼難造?
    晶片一直都是我國以來的熱門話題,而何為晶片,這一直都是很多人搞不懂的話題,筆者作為一位科普作者,願意和大家分享,晶片就是一個內含集成電路的晶片,可以執行0和1的邏輯運算,稍微懂點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電晶體就是最簡單的一個單個電路,而集成電路就是就是將許多具有簡單運算能力的電晶體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非常強大的中樞
  • 科技日報:國產刻蝕機很棒,但造晶片只是「配角」
    科技日報:國產刻蝕機很棒,但造晶片只是「配角」 近來有網絡媒體稱,「中微半導體自主研製的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性能優良,將用於全球首條5納米晶片製程生產線」,並評論說「中國晶片生產技術終於突破歐美封鎖,第一次佔領世界制高點
  • 文化|鎮巴文化的造山運動
    說到底,如何推進鎮巴文化的造山運動,以此來吻合縣情民情和人文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作家和作品是一個時代精神風貌的再現。著書立說當成為這個多元化時代神聖而偉大的職業和崇高的精神追求。該縣提出的一本書,不是指文化大縣一年一度就一本書而已,特指精品工程。
  • 晶片產業又迎來「山東造」,德州8英寸半導體級單晶矽片拉製成功
    有研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一步步成長起來,不僅對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對德州、對山東來說,都是新的開始。據了解,晶片製造主要分為矽片製備、晶片製造、晶片測試與挑選、裝配與封裝、終測五大環節,矽片製備是第一個環節,矽片質量對於後續晶片製造至關重要。「現在中國進口最多的商品是晶片,進口金額有2000多億美元。」
  • 比亞迪正式宣布,王傳福霸氣回應:「晶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
    不過,對於如今的科技領域而言,最重要的領域就是半導體領域了,尤其是半導體晶片,為什麼這麼說,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幾乎所有的智能產品,它的核心都是晶片,這些智能產品也都是由晶片驅動的,因此晶片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 基於32位DSP及電機驅動晶片的懸掛運動控制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2363.htm  1 系統總體方案的設計  圖2為懸掛系統控制框圖,以TMS320F28027為控制晶片,利用L298N 驅動兩個步進電機。
  • 寧鎮山脈成「形」記:2億年前 棲霞山發生「造山運動」
    李宏 攝李四光和南京有著不解之緣,他曾在著作中將南京棲霞山的一次造山運動命名為「南象運動」,最終寧鎮山脈才「成形」。多年來,這個「謎」是很多地質專家找尋的目標。昨天,記者從棲霞山景區了解到,近日,地質專家、高級工程師項長興在棲霞山附近找到了象山砂巖底部礫巖層與棲霞灰巖地層的不整合接觸關係,即著名的「南象運動」證據。
  • 隕星撞擊事件與全球性造山運動和板塊構造誕生關係的思考
    原標題:隕星撞擊事件與全球性造山運動和板塊構造誕生關係的思考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大科學的新時代,東方人綜合思維的優勢,在21世紀將可以大放異彩。於是,密度小的陸殼為什麼能夠俯衝入密度大得多的地幔這麼深,俯衝後又是什麼動力通過什麼機制讓這個巨大的陸塊井然有序地折返地表,便成為大家競相研究的熱點課題。甚至為了「揭示板塊匯聚邊緣碰撞造山帶的深部物質組成與結構構造,重塑超高壓變質帶形成與折返機制」,不惜投入數以億元計的巨資,從2001年6月25日到2005年4月18日,在秦嶺印支造山帶東段江蘇東海縣打了一個5158米深的科學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