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評析|商標的合理使用的認定因素

2020-12-06 贏在IP智慧財產權

(2017)浙0110民初15430號案件中,原告崑山吉美川纖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美川公司)成立於2009年,主營「床墊」等相關產品。吉美川公司在床墊上享有第14236826號「3E椰夢維3EYEMENGWEI」商標。吉美川公司發現被告青島布比兒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布比公司)在天貓店鋪「布比旗艦店」中使用「3E椰夢維專業嬰兒床墊」;在介紹不同款式床墊時描述:2015經典款:針織外套+3E椰夢維,2015冬夏款:針織外套+3E椰夢維+亞草涼蓆面,2015乳膠款:針織外套+3E椰夢維+天然乳膠層,2016升級經典款:高科技竹纖維含棉針織外套、3E椰夢維內芯等;介紹7大產品優勢時提到:天然環保的3E椰夢維內芯,內芯有天然椰棕和保暖纖維層層配置,經專利工藝形成無膠水,安全環保,0甲醛,無過敏原;配圖介紹2016升級版床墊結構時標註床墊內層包含3E椰夢維;產品標籤中介紹品名:嬰兒健康床墊,外表層:滌,填充物:3E椰夢維。

吉美川公司認為布比公司未經其許可,擅自在床墊上及床墊用椰棕墊產品上、宣傳上使用了與吉美川公司註冊商標近似的標識,構成商標侵權。布比公司則認為其行為是對「3E椰夢維」一詞的合理使用,不構成商標侵權。

法院認為判斷是否為商標的合理使用可以從註冊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及其使用行為是否會造成相關公眾混淆誤認等方面綜合判定。

一、從註冊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來看:「3E椰夢維」一詞本身屬於臆造詞,具有一定顯著性,但吉美川公司並未提供有效證據證明涉案商標經過其宣傳獲得較高知名度。相反,早在涉案商標核准註冊前,多個網站的文章中就有關於「椰夢維」或者「3E椰夢維」是一種作為床墊內芯的新型環保椰棕材料的描述,因此,「3E椰夢維」即使尚不構成無膠水椰棕板的通用名稱,亦有很多同行業經營者和消費者將其作為一種床墊內芯材料予以介紹和使用,其商標識別性及顯著性日漸削弱和淡化。

二、從使用方式來看:布比公司並未將「3E椰夢維」作為被控侵權商品的商標單獨或突出使用,而是在其店鋪名稱、商品展示圖片、產品參數及商品包裝正面、床墊斜角標籤、合格證和售後服務卡上均顯著標註其品牌「BooBee/布比,其目的均是在於描述布比公司銷售的該款床墊內芯材料包含環保、優質、經濟的椰棕材質的事實。

三、從使用行為是否會造成相關公眾混淆誤認來看:布比公司在其產品包裝袋正面醒目位置突出標註其自有品牌「BooBee/布比」,並通過多種形式標註其品牌為「BooBee/布比」,而將「3E椰夢維」作為床墊內芯材質進行介紹使用,吉美川公司亦未提供有效證據證明涉案商標的知名度,故相關公眾以一般注意力即可區分產品來源,不易產生布比公司銷售的產品來源于吉美川公司或與吉美川公司存在特定聯繫的誤認。

因此,布比公司不構成商標侵權。

供稿:秦琳

編輯:任雪

相關焦點

  • 案例評析|光明還能使用85℃嗎?
    本案的爭議焦點,究其本質是對涉案第11817439號註冊商標的保護範圍與溫度標識合理使用範圍的爭議。二審法院認為,在處理涉及正當使用抗辯的問題時,應當在比對被控侵權標識與涉案註冊商標相似程度、具體使用方式的基礎上,分析被控侵權行為是否善意(有無將他人商標標識作為自己商品或服務的標識使用的惡意)和合理(是否僅是在說明或者描述自己經營的商品或服務的特點等必要範圍內使用),以及使用行為是否使相關公眾產生混淆和誤認等因素,綜合判斷被控侵權行為究竟是商標侵權行為,還是屬於正當使用行為,以合理界定註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範圍
  • 福建省高院發布2016年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
    法院認為,博瑞公司的行為構成對參考消息報社註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   【評析】本案的裁判意義在於,手機應用市場提供商在提供APP軟體下載服務時,應避免使用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識。雖然好夥伴公司拒不提供被控侵權產品的生產、銷售等相關證據,但法院參考其海關出口電熱水壺的數據、國內銷售情節等因素,酌定其因侵權獲利賠償3000萬元。   【評析】本案運用舉證妨害證據規則,加大對被控侵權人不誠信訴訟的懲處力度,有效彰顯「嚴格保護」的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政策。
  • 論馳名商標的認定與保護
    (二) 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的因素  根據我國《商標法》第14條的規定,認定馳名商標應當同時考慮下列因素(1)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2)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3)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範圍;(4)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5)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
  • 商標評審典型案例:「AFIELD」商標撤銷覆審案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商評委公布2017年商標評審典型案例,包括「AFIELD」商標撤銷覆審案。案例:第6621955號「AFIELD」商標撤銷覆審案一、基本案情心動娛樂有限公司(即本案申請人)以無正當理由連續三年不使用為由,於2015年12月14日對浙江一方建築裝飾實業有限公司(即本案被申請人)註冊的第6621955號「AFIELD」商標(以下稱覆審商標)向商標局提出撤銷申請,請求撤銷覆審商標在第42類「計算機系統設計」部分核定使用服務上的註冊。
  • 神舟飛船不能任意搭載——第3217926號神舟三號商標爭議案評析
    綜上,爭議商標的註冊違反了《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應予撤銷。評析本案的焦點是爭議商標的申請註冊是否構成《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之情形。(一)是否構成馳名商標的判定馳名商標是指在中國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並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
  • 說說商標使用與商標侵權
    我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列舉了「商標侵權情形」,其中第(一)、(二)款為: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 十大典型案例 四個事關酒商標侵權
    同時,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和合肥市市場監管局,也分別發布了各自領域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案例。其中,合肥市市場監管局昨日發布的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中,有四起案件是關於酒產品商標侵權。合肥中院一審認為,涉案專利是梁某某在離職後一年內作出,與其在廣州百盛公司從事的職務相關,應認定為梁某某在廣州百盛公司的職務發明。  安徽省高院二審從梁某某在廣州百盛公司從事的具體工作、訴爭專利與廣州百盛公司提交的技術圖紙存在的異同,艾克森公司對專利的授權是否作出了實質性的貢獻等方面進行了論證,最終認定涉案專利應當歸廣州百盛公司所有。
  • 最高法詳解馳名商標認定司法解釋徵求意見稿 馳名商標認定為何不...
    減少利用「司法認馳」追逐不正當利益機會 某些案件所涉商標是否馳名法院不予認定  記者了解到,《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在某些案件中法院對於所涉商標是否馳名不予認定,同時還規定了人民法院對馳名商標的認定不寫入判決主文,也不在調解書中予以認定。這麼規定的緣由是什麼呢?
  • 中外文商標近似性的司法認定——以「穩定的對應關係」為核心
    因為不同的語言天然具有諸多差異,「唯一對應」僅僅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對應關係,要求當事人舉證證明其中外文標誌的「唯一對應」性,從商標用於識別商品或服務來源這一功能的角度來講並無必要,反而可能會不合理地增加當事人舉證成本和舉證難度,有違公平、效率原則。
  • 「拉菲」與「拉菲特」之爭 法院:未註冊馳名商標受侵害 因使用人...
    同時,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停止侵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並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以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支付的合理支出共計人民幣500萬元,   被告保醇公司、保正公司共同辯稱,「拉菲」遠未達到未註冊馳名商標的程度,法院不應亦沒有必要對其予以認定,原告無權禁止被告公司使用「拉菲特」標識。
  • 典型商標串案,罰款高達5587萬餘元!
    小編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案例,為北京市原工商系統20年來最大的一起商標侵權案件,罰款高達5587萬餘元;案件規模大,涉及全市10個區縣、24個經營網點;涉案金額巨大,違法經營額達1115萬餘元。同時是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追根溯源辦理的典型商標串案。本案例選自《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典型案例評析》一書。
  • 帶有手錶商標圖文的錶帶,是手錶的註冊商標標誌嗎?
    ——張榮華非法製造註冊商標標識案的罪名認定評析作者 |黃璞琳 江西省撫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案情】被告人張榮華在東莞市石碣鎮百花路67號智豐工業園二樓經營榮利達塑膠廠。【問題】帶有手錶商標圖文的錶帶和表扣,是手錶商品的註冊商標標識,還是僅屬手錶商品的配件?本案刑事判決認定當事人構成非法製造註冊商標標識罪,是否正確?
  • 地理標誌商標近似性判斷的審理思路|拍案說法
    基於地理標誌本身的權利屬性,在地理標誌商標與普通商標進行近似性判斷時,應當充分考慮地理標誌客觀存在情況及其知名度、顯著性、相關公眾的認知等因素,結合客觀形成的市場實際,對二者的混淆可能性進行準確認定。但是,前文已述,地理標誌的存在不以授權為要件,認定地理標誌僅是對該專有權的確認。這意味著,地理標誌的形成通常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地理標誌商標在申請註冊時已經承載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在此情況下,「權利優先」如何把握?
  • 江蘇省工商局公布商標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至案發,上海合田公司已使用9.5mm規格石膏板118張,剩餘9.5mm石膏板652張和12mm石膏板352張未使用。上述商品經商標權利人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鑑定均為假冒產品。當事人的行為構成了《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項所指的商標侵權行為,執法人員依法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9.5mm石膏板652張、12mm石膏板352張,並處以22萬元的罰款。
  • 案例分析:如何考量對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案件的處理?
    原創:孫建新 盛豐華 等中國智慧財產權報編者按:2017年11月24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反映某金店有限公司長興分公司涉嫌銷售侵犯香奈兒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此案是長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商標權利人的線索進行查處的侵犯國際知名商標專用權的典型案例。
  • 廣西發布2019年度商標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啟示】該案屬於典型的建築領域侵犯商標專用權案件。當事人在其承包的裝修工程中使用的裝修建築材料侵犯了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形式上雖然當事人僅是勞務分包方,但因其未能提供合法來源證據,未能說明建築材料的提供者或購買方,將其推定為建築材料的提供者符合建築行業中包工包料的一種承包模式。
  • 「施耐德」引發馳名商標保護之爭
    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蘇州中院)經審理認為施耐德電梯公司在商業活動中使用與「施耐德」商標相同或相近的標識,在企業名稱中使用含有「施耐德」的文字以及在域名中使用含有英文商標「Schneider」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判令施耐德電梯公司停止上述侵權行為,變更企業名稱,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4000萬餘元。
  • 北京西城通報涉老字號商標侵權案典型案例情況
    4月23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召開「涉老字號商標侵權案件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元田,民四庭庭長王輝、法官黃秋平,共同通報多起涉老字號商標侵權案件典型案例。
  •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執法案例評析》出版
    本報訊 記者尚文博 通訊員趙宇翔報導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執法案例評析》一書近日出版。該書收集和梳理了「十一五」以來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領域違法違規典型案例59件,並逐一做了評析。  全書共分四部分。
  • 遏制「馳名商標」的「異化」
    司法認定馳名商標時,要考慮有關因素來確認相關事實 記者:司法解釋規定了馳名商標只是案件事實和因需認定的原則。那麼在司法認定馳名商標時,要考慮哪些因素來確認相關事實?答:商標法第十四條規定了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的五項因素,司法實踐中對於這些因素的具體把握進行了較多的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在總結認定經驗的基礎上,司法解釋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了規定:一是關於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