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出超離子固態鋰電池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4日(北京時間)報導,一個日本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能像電解液一樣產生電流的固態電介質,並用其製造出了固態鋰電池,其導電性可達到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水平。研究人員表示,由於固體更緊密堅固,這種高導電性的固態鋰電池能在更寬的溫度範圍下供電,抵抗物理損傷和高溫的能力更強。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材料學》上。

  鋰離子電池由於能效密度高、再充性能好、使用損耗小等優點,普遍用於消費電子領域和電動汽車。目前高能效、高密度的化學電池只能靠液態電介質才能實現,而液態介質比較脆弱,需要給電池附加多重安全防護措施,這就使得大型電池系統既複雜又昂貴。而現有的固體電介質實際電導率很低,只能達到液態電解液的十分之一左右,對溫度變化較敏感,工作溫度限制在了50℃到80℃範圍。

  研究小組開發的稱為鋰超離子導體(Li10GeP2S12)的新材料,仍然用鋰作離子導體,但給它們塗了一層晶體結構層,天然晶格就成了允許離子通過的小孔,外層結構生成了讓離子能夠運動的通道。他們對這種固態鋰電池進行了測試,發現其在導電性能上達到了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水平,而且新電池能在-100℃到100℃之間的溫度範圍內工作。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固態電介質電池在製造上易於成型、模壓和組裝,製造工藝更加簡單而廉價,穩定性好不揮發。如果大量生產有望降低消費型電子設備的價格,尤其是在電池就佔了近一半成本的電動汽車領域。

  總編輯圈點

  研究表明,電動汽車的能源效率已超過汽油機汽車。特別是在城市運行,汽車走走停停,行駛速度不高,電動汽車更加適宜。然而,電動汽車推廣起來並不順暢,這與其充電電池不無關聯。作為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鋰離子電池具有可快速充放電、充電效率高等諸多優點,但目前靠液態電介質才能實現的大型電池系統複雜且昂貴,好在日本科研人員製造出的固態鋰電池,製造工藝簡單而廉價,這或將成為電動汽車普及應用的一大推手。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日本開發出「超離子」固態鋰電池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4日(北京時間)報導,一個日本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能像電解液一樣產生電流的固態電介質,並用其製造出了固態鋰電池,其導電性可達到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水平。
  • 豐田開發全固態鋰電池 稱2025年可商業化
    在開發鋰空氣電池技術的同時,豐田也在開發全固態電池,目前其實驗中的原型產品可達到400瓦時/升的體積能量密度。兩位專家對該類電池技術也作出了預測,在克服技術障礙的前提下,全固態電池可在2025年實現商業化,比鋰空氣電池早5年。全固態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和額定功率高的特點,使它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經驗證全固態電池放電率可達到50C。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
    從全球研究機構看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日本固態電池研究體系成熟,計劃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日本在硫化物全固態鋰電池方面的研究成果較為突出。法國Bolloré公司是全球第一個將聚合物全固態鋰電池運用於電動車的公司。海外申請專利前10名中,日本公司佔有9家,韓國公司佔1家。其中日本豐田株式會社申請的專利數最多,達到218件,佔總申請數的20.15%。
  • 固態鋰電池研發願景和策略
    本文作者根據對目前液態鋰離子電池和固態金屬鋰電池的科學與技術研發現狀的理解,小結了固態鋰電池目前仍需要解決的主要科學與技術問題,並提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從規模製造的角度,比較了四種含有不同形式固體電解質材料電池的特點,預測了固態鋰電池的技術路線和實現時間。最後列舉了日本、美國、中國政府最近提出的未來可充放電池中長期發展技術目標,分析了固態鋰電池實現這些技術指標的可能性並預測了時間節點。
  • 固態鋰電池產業化及其影響深度研究報告
    早在 1978 年 Michel Armand 首次 報導了固態金屬鋰電池的相關研究,隨後 40 年內固態鋰電池被全球廣泛研究,固體電解質離子電 導率低,界面相容性差等技術瓶頸制約了商業化進程,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停滯於 20 世紀末,2007 年開始,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開發復甦,2017 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業界預計 2020-2025 年全固態鋰電池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 鋰電池宿命:繞不過的固態電池
    這是鋰電池應用史上的巨大突破。電解液的方向基本確定後,就需要尋找合適的正極材料:能夠與金屬鋰匹配的高容量材料。科學家們在摸索的過程中發現了兩條路徑:一是具有層狀結構的電極材料;二是二氧化錳為代表的過渡金屬氧化物。過渡金屬氧化物率先獲得成功,日本三洋率先生產出鋰原電池,鋰電池終於從概念變成了商品。
  • 新型鋰離子超導體可實現安全,高性能的全固態電池
    為了解決該安全問題,近來,全固態電池技術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該技術中,所有電池組件都被固態材料所替代。Kim博士在KIST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超離子傳導性的固體電解質,該電解質使用了一種基於硫化物的結晶結構,稱為銀輝石。圖片來源:韓國科學技術學院(KIST) 一種快速的鋰離子傳導性固體電解質材料,與典型電池中使用的液體電解質相當。
  • 日本科學家用噴霧沉積法製備矽納米顆粒 實現高容量全固態鋰電池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一項由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NIMS)研究人員進行的新研究顯示,在固態電解質中,用噴霧沉積法製備商業矽納米顆粒,然後僅用此種矽納米顆粒製成的矽陽極展示出優異的電極性能,而此前只在用蒸發法製備薄膜電極才展示了如此優異的性能。
  • 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未來動力電池誰主沉浮?
    目前,鋰電池已深受行業認可,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也以更加優異的性能被寄予厚望,在動力電池領域,可謂路線多元,同步推進。那麼,從全球來看,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又將誰主沉浮?最近一段時間,各國在固態電池上動作頻頻,紛紛加大了研發力度。6月15日,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宣布,其將與豐田汽車、松下啟動新一代高效電池「全固態電池」的開發,力爭2022年前確立技術。
  • 清陶能源李崢:清陶固態鋰電池產品迭代與關鍵材料技術開發
    但社會是進步的,隨著社會需求的提升,傳統鋰電池很難既保證電池能量密度又保證安全性,於是新的儲能挑戰者固態電池出現了。。固態電池可以用於絕大多數傳統鋰電池應用的領域,無論是儲能的、電動汽車的、數碼的或者特種領域。同時,由於安全性因素,一些不能使用傳統鋰電池的領域,也是固態鋰電池的潛在市場。高安全、高比能、寬溫區的固態電池將極大促進更多領域的應用,給新能源帶來更多機會。
  • 電力設備行業:從三個問題,深度解析固態鋰電池當前產業化進度
    從全球研究機構看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日本固態電池研究體系成熟,計劃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 。日本在硫化物全固態鋰電池方面的研究成果較為突出。法國Bolloré公司是全球第一個將聚合物全固態鋰電池運用於電動車的公司。海外申請專利前10名中,日本公司佔有 9家,韓國公司佔1家。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半導體|蔚來汽車(NIO.US)-智通...
    從全球研究機構看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日本固態電池研究體系成熟,計劃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態電池相關技術。日本在硫化物全固態鋰電池方面的研究成果較為突出。法國Bolloré公司是全球第一個將聚合物全固態鋰電池運用於電動車的公司。海外申請專利前10名中,日本公司佔有9家,韓國公司佔1家。其中日本豐田株式會社申請的專利數最多,達到218件,佔總申請數的20.15%。
  • 日本開發出耐寒全固態電池用電解質
    日本靜岡大學講師守谷誠與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一杉太郎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可用作「全固態電池」電解質的有機分子結晶。全固態電池是被期待應用於純電動汽車(EV)等的新一代蓄電池。研究小組開發的分子結晶的特點是,與以往的技術相比,容易在低溫下發揮作用。
  • 日媒:日本開發出鋰電池快速檢測法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新媒體專電 日媒稱,日立高新技術集團開發出了能快速檢測鋰離子電池性能劣化和剩餘壽命的診斷方法。此前診斷劣化需要數小時,而新方法則能縮短到數秒至2分鐘左右。該技術設想的用途包括評估純電動汽車使用過的二手電池能否再次用於叉車和家用蓄電池等。
  • 電動汽車用新一代全固態聚合物鋰電池面世
    依託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建設的青島儲能產業技術研究院成功開發出新一代全固態聚合物鋰電池。 該隔膜具有耐高溫性能優異、阻燃性能極佳、電解液浸潤良好等特點,極大地提升了鋰電池的倍率性能和安全使用性能,在中科院納米戰略性先導專項組織的第三方評價中展示出優異的高電壓性能
  • 打造固態鋰電池產業「智」高點
    原標題:打造固態鋰電池產業「智」高點   11月28日,由崑山
  • 固態鋰電池或將解決電動汽車燃燒事故問題
    安全性更高,可繼承液態鋰電池「江湖地位」 液態鋰電池為何會頻發爆炸,有專家分析,原因在於傳統鋰電池在大電流下工作有可能出現鋰枝晶,從而刺破隔膜導致短路破壞;電解液為有機液體,在高溫下會加劇發生副反應、氧化分解、產生氣體、發生燃燒的傾向。 而近年來,學術界、產業界認為採用固態電池在安全性上相對有所保障,視其可以繼承液態鋰電池的「江湖地位」。
  • 既是固態又是液態,科學家造出超離子水
    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2018十大突破技術全球直播首發近日,科學家成功發現超離子水其實,有關存在超離子水的設想已經存在了數十年,科學家們曾認為水以這種形式存在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但這次是第一次有人在實驗中證明了這種形式的水確實存在。
  • 日媒:東芝開發出不易燃鋰電池
    參考消息 舉報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 據《日本經濟新聞
  • 淺談全固態鋰電池的優勢和挑戰
    電解液技術是鋰電池的核心技術之一,也是現在電池工業中利潤很高的一個組成部分。 此外,雖然豐田方面表示,固態電池的充電時間比鋰電池縮短一倍,但與此同時,固態電池的性能極易受溫度影響。也就是說,固態電池很可能在溫度稍高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真正的快充效果。 因此,不少業內人士也對豐田的計劃持懷疑態度,認為豐田量產固態電池組難度不小。 上述這些說法似乎驗證了馬斯克所言非虛,「固態電池技術並未上路,還處在研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