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問:在地球的海水中,有多少核聚變材料? - 艾伯史密斯
在地球海水中,擁有數百萬億噸的氘核,如果這些氘核通過核聚變給人類提供能源,那麼足夠人類使用數十億年之久。4He+n,ΔE=14.6MeV;在大自然中,氫主要以氕核的形式存在,氘核的含量為0.02%,氚核更是低到10^-15%,而且氚核的半衰期不長,只有12.5年。
-
當人類徹底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後,未來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能夠解決核聚變技術,人類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人類點滿核聚變這項劃時代的技術,帶來的影響不亞於前三次工業革命,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能源短缺問題,就可以把目光投入到太空,將文明的火種撒向整個太陽系。當然,這一天的到來還有點遠,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中,也許我們有生之年就能夠享受到這項技術穩定發電帶來的便利。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核聚變的相關知識。
-
可控核聚變到底是什麼?
可控核聚變被我們人類稱為無限的清潔能源,也就是說,若是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我們就會擁有無限的能源來使用,從此不用再擔心能源缺少以及環境汙染的問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能源主要來源就是石油和煤,而這些能源是有限的,他它總會有用完的一天,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走近「顛覆性技術」:核聚變是終極能源嗎
僅在海水中就有超過45萬億噸氘,釋放的能量足夠人類使用上億年 原子核中蘊藏巨大的能量,從一種原子核變為另外一種原子核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核聚變能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結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時釋放的能量,聚變的主要燃料是氫的同位素——氘和氚。 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正是核聚變反應。
-
人類為什麼要研究可控核聚變?
可控核聚變被我們人類稱為無限的清潔能源,若是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我們就會擁有無限的能源來使用,從此不用再擔心能源缺少以及環境汙染的問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能源主要來源就是石油和煤,而這些能源都是有限的,總會有用完的一天,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而可控核聚變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那為什麼說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就會擁有無限的能源?
-
核聚變將最終成為未來的能源嗎?
按目前世界能量的消耗率估計, 地球上蘊藏的核聚變能可用100億年以上。因此從原理上講, 聚變能可以成為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人類離可控核聚變還有多遠?《科學通報》發表中國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員陳永靜撰寫的「核聚變將最終成為未來的能源嗎?」一文,介紹了核聚變基礎知識和可控核聚變的發展及現狀。
-
假如人類徹底掌控了可控核聚變,未來的世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能夠解決核聚變技術,人類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人類點滿核聚變這項劃時代的技術,帶來的影響不亞於前三次工業革命,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能源短缺問題,就可以把目光投入到太空,將文明的火種撒向整個太陽系。
-
如果核聚變成功了,會對人類的各行業有什麼樣的影響?
可控核聚變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氫的同位素,氘和氚。這個地球上的大海裡就有。一升海水核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升石油!看到這有沒有興奮了。相當於我們拿著一個可樂瓶子接一瓶海水,能讓我們的車跑3500公裡!核聚變的能量實在是太強大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核聚變也是一樣,既有能源更清潔,汙染更低,甚至沒有汙染,電價成本更低。
-
小型實驗室,在核聚變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密集等離子體聚焦(DPF)可以為融合技術的普及和經濟可行打開大門。(來源:微信公眾號「嘿嘿能源heypower」 ID:heiheidianli 作者:Jon)位於新澤西州米德爾塞克斯的勞倫斯維爾等離子體物理公司(LPPFusion)可能很快將引領通過DPF過渡到核聚變的道路。
-
核聚變發電是什麼?
核聚變發電是什麼?核聚變是較輕的原子核聚合成較重的原子核的反應。這種反應必須在極高的溫度下進行,所以又叫做熱核反應。核聚變放出的能量比核裂變還要大10倍,是一種嶄新的能源。核聚變的原料主要是氫、氘和氚。
-
核二三事 | 淺談核聚變
核聚變(Nuclear Fusion),又稱核融合、融合反應、聚變反應或熱核反應,是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將兩個較輕的核(主要是氘和氚)結合形成一個較重的核和一個較輕核(或粒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在此過程中,物質沒有守恆。因為有一部分正在聚變的原子核的物質被轉化為光子(能量)。
-
2020高考核聚變和核裂變的知識點
2020年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對於高中物理成績不好的同學來說,熟悉複習資料的積累要隨時整理。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什麼是核聚變?
-
核聚變能源有望在2030年之前實現
英國託卡馬克能源公司表示,等離子體測試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核聚變能源生產商業電力的裡程碑,可能在2030年實現。該公司以真空室命名,在強大的磁場中包含聚變反應。6月初該公司宣布在實驗ST40聚變反應堆中製造超高溫等離子體。這次成功的測試——託卡馬克能源公司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等離子溫度——意味著該反應堆將於明年準備進行一次更熱的等離子體測試,溫度超過1.8億華氏度(1億攝氏度)。
-
核聚變技術獲巨大突破,領先全球5年
這項壯舉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獲得了巨大突破。這也意味著,在大型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和運行等諸多技術上,中國已經走進了世界前列。這也為國產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鋪平了道路。"人造太陽"是一種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試驗裝置,它也是國產第四代核聚變試驗裝置
-
核聚變能夠產生多大能量?從1千克海水提煉的氘相當於300升汽油
因為核聚變是在很高很高溫度下進行的,所以又叫熱核應。大陽和恆星內部時刻在進行核聚變,所以才放出巨大的光熱。人類希望利用核聚變獲得能量,也就是製造出人造的小太陽。人類希望聚變過程中釋放能量是可控制的,也就是可以控制核聚變的反應過程,這就叫做受控核聚變。
-
核聚變、反重力、AI智能,其實造一個哆啦A夢不是很難,你想要嗎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藍胖子哆啦A夢又如約和我們相約在大銀幕前,出生於 2112年9月3的哆啦A夢,也成功從80後、90後的童年回憶變成了 00 後、10 後的童年回憶。如今距離 2112 年就只有 93 年的時候,我們可以來探討一下,在 2112 年之前實現製造哆啦A夢的可能性有多高。
-
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受控核裂變技術的發展已使裂變能的應用實現了商用化,如核(裂變)電站。裂變需要的鈾等重金屬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而且常規裂變反應堆會產生放射性較強的核廢料,這些因素限制了裂變能的發展。聚變能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聚合為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的能量。目前開展的受控核聚變研究正是致力於實現聚變能的和平利用。其實,人類已經實現了氘氚核聚變--氫彈爆炸,但那是不可控制的瞬間能量釋放,人類更需要受控核聚變。
-
如果核聚變正式投入使用,會產生什麼影響?核聚變的難點在哪?
核聚變一旦投入正式運用,最明顯的就是該國的能源問題可以說是得到了永遠解決。石油可以就退出歷史舞臺了,那群靠石油富起來的中東國家,可就哭慘了。如果中國能率先掌握,老美估計得慌的不行,民族的復興指日可待。不過人工核聚變也是分層的。像氘氚聚變是最早的一代核聚變,比如一個氘和一個氚反應,就能釋放出17.6兆電子伏特的能量。雖然原料是海水,可以說用不完,但是也有缺點。就是要釋放出中子,這樣會導致聚變裝置壽命降低。最完美的當屬氦3反應,沒有中子,也沒有氚的放射性。
-
如果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了,電費真的會非常便宜嗎?想多了
重水可不是隨處可見的,它在海水中的含量大約是0.015%,要使用這種重氫,首先我們先要從海水中進行提取才行。當然,這個含量看上去非常少,可是地球上的水實在是太多了,宇宙中的水也是非常多,所以總量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就以地球上的水資源來提取重水,滿足核聚變的使用也可以讓全人類使用比較漫長的一段時間。所以,我們不用擔心重水這種核聚變燃料哪一天不夠用了。
-
能源歸途:核聚變
隨著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電子、1918年盧瑟福發現質子、1932年查德威克發現中子的認識,原子的真實面目被全部揭開。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其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米。原子核居於原子的中心位置,其直徑是原子的十萬分之一,它由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構成,核子之間存在一種很強的作用力,叫作「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