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二三事 | 淺談核聚變

2021-01-19 武船集團

核聚變(Nuclear Fusion),又稱核融合、融合反應、聚變反應或熱核反應,是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將兩個較輕的核(主要是氘和氚)結合形成一個較重的核和一個較輕核(或粒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在此過程中,物質沒有守恆。因為有一部分正在聚變的原子核的物質被轉化為光子(能量)。這是一種與核裂變相反的核反應形式,相較於核裂變具有以下優勢:

以氘的聚變反應為例,每「燒」掉6個氘核共放出43.24MeV能量,相當於每個核子平均放出3.6MeV。它比n+裂變反應中每個核子平均放出0.85MeV高3倍,因此聚變能是一種比裂變能更為巨大的核能。



在氘氚聚變過程中主要產生的核廢料來源於反應裝置的牆壁,與聚變過程中產生的中子以及具有放射性的氚發生核反應後,會變成具有放射性的核廢料,這是「第一代」聚變。而「第二代」聚變是氘和氦3反應,這個反應本身不產生中子,但氘氘反應會產生中子,不過總量非常非常少,對環境的汙染已經非常微小。而「第三代」聚變是讓氦3跟氦3反應,這種聚變完全不會產生中子,這個反應堪稱終極聚變。



地球上重氫有10萬億噸,平均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而30毫克氘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升汽油。按世界消耗的能量計算,海水中氘的聚變能可用幾百億年。從這個意義上說,聚變能源的開發,將「一勞永逸」的解決人類的能源需求。


但是,目前世界上的核電廠所採用的核反應形式都是核裂變,究其原因就是核聚變的反應要求與技術要求極高,產生可控核聚變需要滿足非常苛刻的條件。舉個例子,太陽就是靠核聚變反應給整個太陽系帶來光和熱,其中心溫度達到1500萬攝氏度,另外還有巨大的壓力才能使核聚變正常反應,而地球上沒辦法獲得這麼巨大的壓力,只能通過提高溫度來彌補,不過這樣一來溫度要到上億攝氏度才行。如此高的溫度沒有一種固體物質能夠承受,可以採用的約束方式主要有三種:1.重力場約束;2.慣性約束;3.磁約束。目前被認為最有前途的方式是第三種。它是利用強大電流所產生的強大磁場,把等離子體約束在很小範圍內以實現聚變反應的苛刻條件。雖然在實驗室條件下已接近於成功,但要達到工業應用還差很遠。


儘管實現受控熱核聚變仍有漫長艱難的路程需要我們徵服,但其美好前景的巨大誘惑力,正吸引著各國科學家在奮力攀登。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核能將是繼石油、煤和天然氣之後的主要能源,人類將從「石油文明」走向「核能文明」。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能源核聚變?氫彈爆炸是聚變反應?如何使它們發生核聚變?
    2021-01-12 10:51:22 來源: 每天一大樂PLUS 舉報   核聚變就是利用氫
  • 核聚變
    核反應通常分為三類:衰變、裂變、聚變。衰變一些元素的原子,特別是放射性核素是不穩定的,原子核會自己釋放出粒子,並變成另一種元素,這種現象就是衰變。衰變的應用很廣泛,例如,碳14衰變可以用於考古定年,鈷60用於輻射育種和輻射治療,鋂241用於煙霧報警器等。
  • 核聚變和核裂變對比,核聚變優勢頗多,為什麼核電站採用核裂變?
    文/玉濁清 核聚變和核裂變對比,核聚變優勢頗多,為什麼核電站採用核裂變?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有越來越多的科學成果展現在人們面前,並且促進了科學的進步,同時也使整個國家都有了大方向的規定。
  • 核聚變發電有望了?我國核聚變裝置已能放電,電流已達250萬安培
    提起「人造太陽」,我們都會想到可控核聚變,想到託卡馬克裝置,這種熱核聚變反應堆被認為是解決人類未來電能等能量需求的絕佳方式,因為它可控熱核聚變可以穩定的產生極高的能量,而且清潔無汙染,是最理想的電能等能量的來源渠道。
  • 核裂變VS核聚變
    核裂變反應        在自然界中,只有一些質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鈾、釷等才能發生核裂變。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後會分裂成兩個或更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放出兩個到三個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別的原子核接著發生核裂變並使過程持續進行下去。
  • 核聚變至少要一億度,太陽核心只有1500萬度,為什麼還能核聚變?
    全世界窮盡一切努力正在建設商業核聚變實驗堆ITER,它的目標是遠超一億度以上的高溫,並且保持超過500秒以上的時間,以讓參與聚變的氚氘達到聚變條件,原子核在超高溫下突破庫侖障壁,聚合在一起形成氦四,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 核聚變:世界未來的清潔能源
    但懷疑者和支持者都意識到,核聚變目前仍面臨著兩大挑戰:一是如何延長反應時間,二是怎樣的設備結構才能將核聚變能量轉化為電力。  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的核聚變研究人員指出,我們至少還要25年時間才能建成首座商用核聚變發電廠。但考慮到核聚變帶來的巨大益處,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的。
  • 核聚變發電是什麼?
    核聚變發電是什麼?核聚變是較輕的原子核聚合成較重的原子核的反應。這種反應必須在極高的溫度下進行,所以又叫做熱核反應。核聚變放出的能量比核裂變還要大10倍,是一種嶄新的能源。核聚變的原料主要是氫、氘和氚。
  • 永續動力—核聚變
    核聚變(nuclear fusion),又稱核融合、融合反應、聚變反應或熱核反應。核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讓兩個原子核能夠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雖然質量比較大,但是由於中子不帶電,因此也能夠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逃離原子核的束縛而釋放出來,大量電子和中子的釋放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釋放。這是一種核反應的形式。
  • 核裂變與核聚變
    我是夢見花,今天我們來談談核裂變與核聚變。
  • 能源歸途:核聚變
    聚焦核聚變太陽之所以能發出巨大的光和熱,是因為其內部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核聚變反應,從而釋放出大量的聚變核能。核聚變又稱「核融合」、「熱核反應」,與核裂變不一樣,它不是重原子核的分裂,而是由質量輕的原子(主要是指氫的同位素氘和氚)在超高溫條件下,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較重的原子核(氦)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 可控核聚變的原理
    首先說核聚變是輕的原子合併成重的原子,並釋放出能量的物理過程,氫彈爆炸和太陽發光都是這個原理。那利用核聚變做一個慢慢釋放能量的發動機使用就成了尖端科學家們研究的主要事情了,這就是可控核聚變。重點就是可控,目前有兩個難點,第一是溫度,聚變發生要達到一億度高溫,原子彈爆炸能產生一億度。高溫也可以用雷射來解決,雷射加熱是非常迅速的。
  • 核衰變、核裂變、核聚變區別(大眾科普)
    核聚變,即輕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結合成較重原子核(例如氦)時放出巨大能量。因為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而核聚變是發生在原子核層面上的,所以核聚變不屬於化學變化。 熱核反應,或原子核的聚變反應,是當前很有前途的新能源。
  • 可控核聚變到底是什麼?
    可控核聚變被我們人類稱為無限的清潔能源,也就是說,若是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我們就會擁有無限的能源來使用,從此不用再擔心能源缺少以及環境汙染的問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能源主要來源就是石油和煤,而這些能源是有限的,他它總會有用完的一天,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中國 核聚變之路任重而道遠
    同時,該研究所也培養了大批的受控核聚變相關科研人才,為我國的核聚變研究奠定了基礎,積蓄了力量。EAST的成功建造和運行,為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的下一步計劃奠定了堅實的物理、工程技術和人才隊伍基礎,同時也大大推進了人類核聚變事業的發展,受到國際核聚變界的高度評價。
  • 夸克聚變威力或比核聚變大
    夸克聚變威力或比核聚變大 因衰變快不適用於研製武器 2017-11-08 科技日報 聶翠蓉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科學家合作,首次證明夸克在聚變反應中能向外釋放強大能量,威力遠大於製造氫彈的核聚變釋放能量。
  • 什麼是磁約束可控核聚變,什麼時候才能商業化可控核聚變發電?
    無論是磁約束還是慣性約束核聚變,都是可控核聚變研究的重要方向,兩者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控制氚氘等輕元素聚合成重元素的一種方式,但兩者的原理與過程卻大相逕庭,不妨來圍觀一下!其實核聚變的過程甚至比核裂變還要簡單,它不需外來的中子,而只要原子核在一定範圍內運動碰撞融合即成了核聚變,唯一只有兩個要求:夠高的溫度(上億度高溫)或者足夠的壓力(數千億個大氣壓).....幾乎就沒有要求了哈.....比如太陽內部就只有1500萬度和2500億個大氣壓即可實現源源不斷的核聚變!
  • 可控核聚變邁出一大步
    2013年9月27日,美國勞倫斯·利弗摩爾國家實驗室奧馬爾·哈利肯(Omar Hurricane)教授與其科研團隊在慣性約束核聚變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核聚變釋放的能量第一次大於燃料吸收的能量,即實現了燃料增益。這是實現慣性約束核聚變關鍵性的一步。該實驗成果2月12日在《自然》期刊發表。
  • 法媒:核聚變發電 中國進步迅速決心凸顯
    中國科學家建造的一座突破性核聚變反應堆凸顯北京方面決心成為清潔能源技術的核心。它希望到2050年建成一座功能齊全的核聚變發電站。由於產生的熱量和能量,位於中國安徽的先進實驗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簡稱「EAST」)有時被稱為「人工太陽」。它已拿下一連串「第一」。最近,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1億攝氏度的設備,是太陽核心溫度的6倍。
  • 德國仿星器試驗成功,兼談可控核聚變的原理
    幾乎和原子彈爆炸同一時間,人類就開始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當時的科學家們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前景極其樂觀,他們甚至已經想像到,在不久的將來,聚變反應堆在世界各地落地開花,屆時,全世界人們都將用上最清潔,最便宜,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聚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