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閆佳祺:志存高遠,感恩同行

2021-01-19 MBA中國網

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創造管理新知,造就業界精英,踐行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挑戰」使命,共繪「成為培養卓越管理人才,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知名商學院」願景,以朋輩激勵切實實現「講好身邊故事,樹立優秀榜樣」的理念,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推出「經彩·青年」系列報導,讓我們一同走近成長路上的經管學子,青春有你,感恩同行!

TJ SEM

閆佳祺,中共黨員,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0屆博士,雪梨大學商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國家公派)。即將就職於東北大學(雙一流、985高校),任講師(一級)。自入學以來一直致力於「紮根中國管理實踐,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在《南開管理評論》、《科學學研究》、《管理評論》、《管理學報》、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和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等國內外高水平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擔任Human Rel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和《南開管理評論》等雜誌匿名審稿人。曾四獲本、碩、博國家獎學金(2012/2016/2018/2019),2020年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中國冶金教育學會優秀學位論文,中國人力資源管理論壇優秀論文獎,同濟大學朋輩導師,同濟大學優秀學生黨員、同濟大學優秀學生獎學金典型、同濟大學優秀學生等獎勵與榮譽稱號。

紮根本土實踐,講述中國故事

2017年,閆佳祺從東北大學碩士畢業,來到同濟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羅瑾璉教授。入學之初,羅老師就囑託道,「管理學研究要從問題中來,要深入企業實踐,去了解企業真正需要什麼」。3年來,閆佳祺一直銘記導師教誨,在導師的引領和支持下,前往上海天安軸承有限公司、司南導航有限責任公司和三一重工集團等企業進行訪談和調研。在調研過程中,閆佳祺被我國企業家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所震撼、所感動,他清楚記得同濟經管校友、司南導航總經理王昌先生的那句話,「創業之初,我們盈虧尚不能平衡,也要從禮拜一趕到禮拜七,也要打造自己的晶片」,這更加堅定了閆佳祺講述中國故事,特別是講述中國企業家管理故事的決心。

基於調研成果,閆佳祺圍繞具有中國情境特色、關注悖論思維的「雙元領導」,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探討雙元領導的觸發機制以及效能演化路徑,並基於企業管理現象,開發了一系列學術型管理案例,總結一般規律,進行理論解讀。特別是在閆佳祺博士論文的立意、謀篇過程中,他希望能夠在微觀研究基礎上結合國家宏觀問題,這一想法得到了羅老師的充分肯定,並向他提出「聚焦國家戰略、紮根中國實踐、貢獻中國理論」的希冀。在導師的肯定下,他關注於使命驅動下高科技企業的創新突破悖論,從微觀視角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知識管理過程和戰略管理機制提出理論解答,並希望研究成果能夠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構建貢獻綿薄之力。最終,他的畢業論文獲得了2位隱名預評審和5名答辯評審一致好評,7人均給出了90分以上的高分。

遠渡重洋求索,發出中國聲音

2019年,閆佳祺成功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委(CSC)的資助,獲得了前往世界知名學府雪梨大學聯合培養的公派資格。閆佳祺常說,人生兩大幸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如果能將讀書與遠行相結合,那絕對是一件美妙的事。於是,帶著無限憧憬與好奇,他遠赴雪梨開啟聯合培養之旅。在這一年裡,閆佳祺在合作導師Stephen X. Zhang的指導下,開展創業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的研究,試圖探討創業者態度與行為相關問題;在這一年裡,閆佳祺參加了大量的學術講座、學術會議、學術工作坊,聆聽了來自亞太、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學者學術分享,並積極與他們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洞見;在這一年裡,閆佳祺結識眾多世界知名管理學者,如導師Stephen教授, Sunghoon教授, Andreas教授, Gracy教授,Tan教授,聆聽了他們的教誨,無論是在學術還是生活方面,受到了他們的巨大幫助。

2020年,隨著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生活方式也被迫改變,雪梨整座城市也籠罩在新冠陰雲之中。雖然身處險境,但閆佳祺覺得他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閆佳祺說,「我感恩我的國家,我感恩我的母校同濟大學」。2020年3月,雪梨口罩脫銷,我國駐雪梨大使館教育組第一時間從廣州採購一大批口罩,以解燃眉之急;4月大使館為每一位在雪梨中國留學生發放防疫健康包;4月經管學院通過國際快遞,向在海外的經管學子發放口罩,研總支老師和導師經常打電話問候,關切他的身體情況,並鼓勵他積極樂觀,順利完成學業。「是來自祖國和母校的愛支持著我,鼓勵著我,讓我不再恐懼,讓我不再孤單」,閆佳祺深情地說。他回憶,有一位海外同學好奇的問他「為什麼你們總有用不完的口罩?」。閆佳祺說:「因為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以人為本、守望相助,不拋棄、不放棄,用寬闊的臂膀保護著每一位海外遊子;因為我有一個偉大的母校,同舟共濟、攜手抗疫,用人文關懷幫助每一位身處險境的同濟人度過難關。」

履行黨員擔當,傳遞時代能量

時光轉瞬即逝,轉眼間閆佳祺已經在同濟大學度過了3年時光。目前,閆佳祺已順利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被答辯委員會建議授予管理學博士學位。學生時代即將告一段落,管理學者和高校教師又成了他身上全新的標籤。閆佳祺即將前往遼寧瀋陽,入職東北大學,開始他人生的又一段新徵程。在他幾個月來的求職過程中,也獲得了其他一些包括上海市在內的東部沿海地區的985高校、211高校的Offer,但閆佳祺最終還是決定回到家鄉遼寧,回歸他深愛的那片白山黑水。談及原因,閆佳祺說道,「大家都知道近年來東北經濟下行,人才大量流失,被眾多媒體形容為『孔雀東南飛』。我在遼瀋大地生活了20多年,我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有人 『東南飛』,總要有人『東北歸』。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回去,做一名園丁,培養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反哺我的家鄉,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貢獻我的青春力量。」

回顧閆佳祺三年的同濟求學時光,他一直以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2017-2019年間,閆佳祺分別擔任研究生第六支部、第一支部的黨支部書記,並認真履行支部書記的職責,帶領支部成員認真學習黨的光輝歷史和奮鬥歷程,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將學習落實到行動當中,結合支部特色,組織開展了一大批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影響力高的支部活動。博士一年級,閆佳祺組織支部黨員關愛弱勢群體,充分利用支部博士黨員的法學知識、經濟學知識和管理學知識,積極開展「為盲人心靈按摩」三型支部立項活動,為嘉定校區附近的盲人朋友提供知識幫扶;博士二年級,閆佳祺組織了「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學術沙龍活動,充分調動支部成員的積極性,鼓勵支部成員分享社會價值高、理論貢獻強、影響意義大的學術研究,為支部成員的學術交流搭建平臺。兩年裡,閆佳祺的工作獲得了學院黨總支、班主任、支部成員的一致好評,並榮獲2018年同濟大學優秀學生黨員。

相關焦點

  • 志存高遠追卓越、凝心聚力育人才 | 上音舉行建校93周年大會
    志存高遠追卓越、凝心聚力育人才 | 上音舉行建校93周年大會 2020-12-01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618大爆黑科技,數字京東助力實體志存高遠
    三、技術京東志存高遠京東從1998年成立,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電商巨頭,有龐大的銷售額。從2016年四季度,京東也已經開始盈利。但是,零售業利潤並不高,京東要獲取更高的利潤率,就要發展高科技,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技術來提升效率,提高利潤率。由於京東的銷售額龐大,而且保持增長。1%的效率提升,就會帶來巨大的收益。
  • 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出爐!
    他們,嚴謹求實發揚學術精神一腔熱血投入科研領域他們,堅韌聰慧奮勇拼搏在科創的路上克服重重困難奔向更遠大的目標他們就是同濟大學2020年度本科生「學術之星」日前4孟詩喬「志存高遠 學求博深」土木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結構防災減災工程方向排名年級第一,並輔修人工智慧專業。曾獲得國家獎學金以及校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曾獲競賽獎項20餘項,其中國際級獎項1項,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9項。
  • 志存高遠、債臺高築的天齊鋰業是反轉了嗎?
    老教授明晚(周四晚八點)開講:《志存高遠、債臺高築的天齊鋰業還能反轉嗎?》
  • 著名道路工程專家、同濟大學研究員林繡賢逝世
    著名道路工程專家、同濟大學研究員林繡賢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0-21 11:26 來源:澎湃新聞
  • 同濟大學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揭牌
    這一資源庫依託同濟大學建設。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具有修復再生組織器官、低抗原性、免疫調節等優勢,能干預多種疑難雜症、重症疾病。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表示,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在國家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在生物醫藥前沿領域和核心關鍵技術、臨床醫學研究等方面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 同濟大學的前世今生
    同濟大學的前身——同濟醫工學校起始是1907年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學校初創時,位於上海白克路(今鳳陽路)。1908年,由於學生增多,學校決定在今復興中路(今上海理工大學復興路校區)購地12畝自建校舍。1909年校舍落成。1912年建立工科,學校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
  • 開學典禮上,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師大的校長各說了什麼
    復旦大學校長:個人的命運總是存在於時代洪流之中9月13日,復旦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發表講話《讀懂世界 讀懂中國 讀懂未來》,寄語14845名新同學,努力讀懂世界、讀懂中國、讀懂未來。
  • 同濟大學古琴選修課爆滿 傳統文化抓住年輕人的心
    倪羽朦在楊浦區文化館上課三千年古琴如何抓住年輕的心中華傳統文化的知音越來越多了每周兩次,同濟大學90後古琴老師倪羽朦都在她專屬的古琴教室裡迎接來自各個專業的學生。得益於這些資料,倪羽朦和父親整理出了一本古琴教材,將於今年出版,這將是中國綜合性大學的第一本古琴通識課教材,對古琴的傳承普及有著莫大的意義。同濟大學的古琴選修課,一個班30個名額,報名的學生卻總有好幾百。面對鋼琴、吉他等更加「大眾」的樂器,為何這麼多學生會對「小眾」的古琴情有獨鍾?古琴班班長向政龍表示,他是因為綜藝節目《國家寶藏》愛上的古琴。
  • 同濟大學第四十一次學生代表大會、第二十五次研究生代表大會召開...
    他希冀同學們堅定必勝信心,激揚青春活力,努力拼搏奮鬥,在我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接續奮鬥中繪就「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動人畫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徵程中書寫更加壯麗的青春篇章。
  • 對話華潤雪花啤酒CEO侯孝海:志存高遠、敏銳嗅覺、知人善任
    侯孝海:第一,志存高遠。我認為要有遠大的抱負和目標,對自己、企業和社會都要有,這是第一位的。其次,敏銳嗅覺。要對企業和行業有敏銳、前瞻的商業嗅覺,能準確判斷發展趨勢。這需要本人多學習,擴寬知識面,但更多還需要親歷親為地觀察思考和摸索研究,否則別人說得再多自己也沒有感覺。
  • 同濟大學、華中師大、湖南大學接力暢想2035|我和我的...
    「十三五」圓滿收官我們與學校並肩成長「十四五」嶄新開局我們相約,奮鬥向未來展望2021,錨定2035我們一起堅定信念,追夢向前微言教育專欄「我和我的學校」網絡微視頻接力活動今天一起來聽同濟大學華中師範大學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在全國神經...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在全國神經系統疾病病例大賽斬獲佳績 2020-11-24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維清、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出席會議並致辭。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束金龍,副校長吳志強,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方平出席,副校長雷星暉主持會議。徐維清表示,同濟大學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排頭兵,多年來在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和「雙一流」建設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上海交通大學葡萄與葡萄酒研究中心」隆重揭牌
    「上海交通大學葡萄與葡萄酒研究中心」揭牌,並預祝中心在葡萄與葡萄酒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周培院長、齊紅書記,上海交通大學科學與發展研究院劉萍主任,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蔡友銘院長,上海市農委科技處鍾紹萍處長,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劉俊會長,以及來自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的全體成員、企業代表等共180餘人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上海市級...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上海市級醫院大型醫用設備集中採購籤約儀式 2020-11-10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新聞】紀念寶隆創辦同濟醫院120周年暨第四屆同濟醫院...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馮身洪、同濟大學醫學和生命科學部黨委書記,兼醫管處處長姜成華、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鄭加麟、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施強華、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辦主任劉隨意、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李永奎、上藥控股有限公司新藥部總經理兼上海業務總部總經理顧斌、國藥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醫院銷售部總經理王堯舜以及醫院的領導、職工代表們出席本次論壇。
  • 【同濟•新聞】重視制度建設,持續改進提高——同濟大學附屬同濟...
    【同濟•新聞】重視制度建設,持續改進提高——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召開患者滿意度測評反饋問題處置辦法… 2020-11-22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召開2019年度總結表彰大會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召開2019年度總結表彰大會 2020-01-2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志存高遠,篤行踐初心
    他們志存高遠,激流勇進,開拓進取,用智慧和汗水鑄就了不朽豐碑。進入新時代,廣大青年的舞臺更廣、責任更重,應當像強調的那樣,「立鴻鵠志,做奮鬥者」,為中國夢早日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立志幹事,做實幹有為的奮鬥者。青年「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象徵著美好的夢想與希望。夢想之花,澆灌奮鬥的汗水才能盛開;希望之苗,勤於耕種才會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