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創造管理新知,造就業界精英,踐行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挑戰」使命,共繪「成為培養卓越管理人才,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知名商學院」願景,以朋輩激勵切實實現「講好身邊故事,樹立優秀榜樣」的理念,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推出「經彩·青年」系列報導,讓我們一同走近成長路上的經管學子,青春有你,感恩同行!
TJ SEM
閆佳祺,中共黨員,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0屆博士,雪梨大學商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國家公派)。即將就職於東北大學(雙一流、985高校),任講師(一級)。自入學以來一直致力於「紮根中國管理實踐,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在《南開管理評論》、《科學學研究》、《管理評論》、《管理學報》、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和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等國內外高水平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擔任Human Rel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和《南開管理評論》等雜誌匿名審稿人。曾四獲本、碩、博國家獎學金(2012/2016/2018/2019),2020年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中國冶金教育學會優秀學位論文,中國人力資源管理論壇優秀論文獎,同濟大學朋輩導師,同濟大學優秀學生黨員、同濟大學優秀學生獎學金典型、同濟大學優秀學生等獎勵與榮譽稱號。
紮根本土實踐,講述中國故事
2017年,閆佳祺從東北大學碩士畢業,來到同濟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羅瑾璉教授。入學之初,羅老師就囑託道,「管理學研究要從問題中來,要深入企業實踐,去了解企業真正需要什麼」。3年來,閆佳祺一直銘記導師教誨,在導師的引領和支持下,前往上海天安軸承有限公司、司南導航有限責任公司和三一重工集團等企業進行訪談和調研。在調研過程中,閆佳祺被我國企業家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所震撼、所感動,他清楚記得同濟經管校友、司南導航總經理王昌先生的那句話,「創業之初,我們盈虧尚不能平衡,也要從禮拜一趕到禮拜七,也要打造自己的晶片」,這更加堅定了閆佳祺講述中國故事,特別是講述中國企業家管理故事的決心。
基於調研成果,閆佳祺圍繞具有中國情境特色、關注悖論思維的「雙元領導」,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探討雙元領導的觸發機制以及效能演化路徑,並基於企業管理現象,開發了一系列學術型管理案例,總結一般規律,進行理論解讀。特別是在閆佳祺博士論文的立意、謀篇過程中,他希望能夠在微觀研究基礎上結合國家宏觀問題,這一想法得到了羅老師的充分肯定,並向他提出「聚焦國家戰略、紮根中國實踐、貢獻中國理論」的希冀。在導師的肯定下,他關注於使命驅動下高科技企業的創新突破悖論,從微觀視角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知識管理過程和戰略管理機制提出理論解答,並希望研究成果能夠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構建貢獻綿薄之力。最終,他的畢業論文獲得了2位隱名預評審和5名答辯評審一致好評,7人均給出了90分以上的高分。
遠渡重洋求索,發出中國聲音
2019年,閆佳祺成功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委(CSC)的資助,獲得了前往世界知名學府雪梨大學聯合培養的公派資格。閆佳祺常說,人生兩大幸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如果能將讀書與遠行相結合,那絕對是一件美妙的事。於是,帶著無限憧憬與好奇,他遠赴雪梨開啟聯合培養之旅。在這一年裡,閆佳祺在合作導師Stephen X. Zhang的指導下,開展創業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的研究,試圖探討創業者態度與行為相關問題;在這一年裡,閆佳祺參加了大量的學術講座、學術會議、學術工作坊,聆聽了來自亞太、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學者學術分享,並積極與他們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洞見;在這一年裡,閆佳祺結識眾多世界知名管理學者,如導師Stephen教授, Sunghoon教授, Andreas教授, Gracy教授,Tan教授,聆聽了他們的教誨,無論是在學術還是生活方面,受到了他們的巨大幫助。
2020年,隨著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生活方式也被迫改變,雪梨整座城市也籠罩在新冠陰雲之中。雖然身處險境,但閆佳祺覺得他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閆佳祺說,「我感恩我的國家,我感恩我的母校同濟大學」。2020年3月,雪梨口罩脫銷,我國駐雪梨大使館教育組第一時間從廣州採購一大批口罩,以解燃眉之急;4月大使館為每一位在雪梨中國留學生發放防疫健康包;4月經管學院通過國際快遞,向在海外的經管學子發放口罩,研總支老師和導師經常打電話問候,關切他的身體情況,並鼓勵他積極樂觀,順利完成學業。「是來自祖國和母校的愛支持著我,鼓勵著我,讓我不再恐懼,讓我不再孤單」,閆佳祺深情地說。他回憶,有一位海外同學好奇的問他「為什麼你們總有用不完的口罩?」。閆佳祺說:「因為我有一個偉大的祖國,以人為本、守望相助,不拋棄、不放棄,用寬闊的臂膀保護著每一位海外遊子;因為我有一個偉大的母校,同舟共濟、攜手抗疫,用人文關懷幫助每一位身處險境的同濟人度過難關。」
履行黨員擔當,傳遞時代能量
時光轉瞬即逝,轉眼間閆佳祺已經在同濟大學度過了3年時光。目前,閆佳祺已順利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被答辯委員會建議授予管理學博士學位。學生時代即將告一段落,管理學者和高校教師又成了他身上全新的標籤。閆佳祺即將前往遼寧瀋陽,入職東北大學,開始他人生的又一段新徵程。在他幾個月來的求職過程中,也獲得了其他一些包括上海市在內的東部沿海地區的985高校、211高校的Offer,但閆佳祺最終還是決定回到家鄉遼寧,回歸他深愛的那片白山黑水。談及原因,閆佳祺說道,「大家都知道近年來東北經濟下行,人才大量流失,被眾多媒體形容為『孔雀東南飛』。我在遼瀋大地生活了20多年,我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有人 『東南飛』,總要有人『東北歸』。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回去,做一名園丁,培養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反哺我的家鄉,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貢獻我的青春力量。」
回顧閆佳祺三年的同濟求學時光,他一直以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2017-2019年間,閆佳祺分別擔任研究生第六支部、第一支部的黨支部書記,並認真履行支部書記的職責,帶領支部成員認真學習黨的光輝歷史和奮鬥歷程,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將學習落實到行動當中,結合支部特色,組織開展了一大批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影響力高的支部活動。博士一年級,閆佳祺組織支部黨員關愛弱勢群體,充分利用支部博士黨員的法學知識、經濟學知識和管理學知識,積極開展「為盲人心靈按摩」三型支部立項活動,為嘉定校區附近的盲人朋友提供知識幫扶;博士二年級,閆佳祺組織了「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學術沙龍活動,充分調動支部成員的積極性,鼓勵支部成員分享社會價值高、理論貢獻強、影響意義大的學術研究,為支部成員的學術交流搭建平臺。兩年裡,閆佳祺的工作獲得了學院黨總支、班主任、支部成員的一致好評,並榮獲2018年同濟大學優秀學生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