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添加劑有助於提高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2020-12-04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與精細機械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蘇州大學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PSCs)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團隊利用飛秒瞬態吸收技術研究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活性層,解釋了1,8-二碘辛烷(DIO)添加劑對PSCs效率提升的貢獻。該成果已發表在《Nanomaterials》上。

作為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器件,PSCs具有重量輕、機械柔性和低成本製造等優點。但效率低是其大規模應用的主要限制。研究團隊通過泵探測量,研究了DIO添加劑對供體材料(P51)和散裝異質結薄膜(P51:PC71BM)中光載流子產生的影響。

他們發現,引入DIO添加劑可以提高P51中極子對的壽命,有利於光載流子的產生。此外,在批量異質結薄膜(P51:PC71BM)中,DIO添加劑可以促進自由電荷的產生以及電荷轉移激子的產生和分離。

從超快動力學方面來看,這些結果揭示了DIO對載流子生成和分離的影響,為提高納米級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論文標題為《Ultrafast Charge Generation Enhancement in Nanoscale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DIO Additive》。

相關焦點

  • 改變聚合物結構可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新聞—科學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日本科學家發現,改變聚合物的結構,有望顯著提高由其製成的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最新研究將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轉化效率更高的有機
  • 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系統
    FAU的年輕研究員Andrej Classen在其博士論文期間證明,使用發光受體分子可以提高效率。他的工作現已發表在《自然能源》雜誌上。 在歐洲緯度晴朗的晴天,太陽可以提供每平方米約1000瓦的輻射能。常規的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最多可將這種能量的五分之一轉換為電能,這意味著它們的效率約為20%。
  • 侯林濤、曹鏞院士等人:高效低成本半透明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溶液處理的低成本半透明聚合物太陽能電池(STPSC)被認為是下一代半透明建築集成光伏系統(發電外牆,遮擋物,屋頂和窗戶)中的有吸引力的發展對象,與傳統的矽太陽能電池相比具有諸多優勢,例如柔性,半透明性,環境友好性,高產質量輕等特點。但是受到設備內不當的光學分布限制,STPSC的電流密度與光電轉換效率低於不透明部分,其可能主要歸因較少的光利用,入射光可以很容易的從高透明背電極逸出。
  • 「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將提高百分之50
    導讀: 美國科學家發現,通過簡單改造,「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源效率即可提高50%。這一發現有望幫助太陽能電池行業開拓新思路。美國科學家發現,通過簡單改造,「小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源效率即可提高50%。這一發現有望幫助太陽能電池行業開拓新思路。
  • 化學所等製備出迄今效率最高的反向結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一般由共軛聚合物給體和富勒烯衍生物受體的共混膜夾在ITO透明正極和金屬負極之間所組成,具有結構和製備過程簡單、成本低、重量輕、可製備成柔性器件等突出優點,近年來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傳統器件結構使用透明導電聚合物PEDOT:PSS修飾ITO電極作為正極、低功函數活潑金屬作為負極。
  • 一種新方法可大幅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
    實習生  郭子朔據美國科學促進會科技新聞共享平臺7月25日報導,一個集合法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材料科學家的國際團隊發現一種方法,使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得以大幅提高。這項發表在《材料化學學報A》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有機分子的有序結構可被應用於生產太陽能。
  • 藉由「流汗」散熱,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
    眾所周知,制約太陽能發電效率的不只有陰雨天與夜晚,還有悶熱、高溫天氣。因此,在沙漠環境中環保地解決太陽能電池板散熱問題是當務之急,以免冷卻所需的電力比太陽能發電量還要高。據了解,太陽能電池結構基本上由P型與N型半導體結合而成,這種結構稱為PN接面。
  • 有機太陽能電池熱穩定性差?來點聚合物受體試試!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溶液處理的有機太陽能電池(OSC)由於其質輕、柔性好、色彩豐富且易於製造等優點而備受關注,特別是近年來非富勒烯受體材料(NFA)已成功應用於高性能OSC,在提高電池效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功率轉換效率(PCE)超過17%。
  • 人工智慧軟體:有助於太陽能電池新材料的甄選!
    導讀近日,日本大阪大學的團隊利用計算機的強大能力,在機器學習算法的幫助下,自動化搜索匹配的太陽能電池材料。未來,這項研究將有助於大幅提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有機光伏電池(OPV)是一種很有前景的太陽能電池,它主要是依靠一種吸收光線的有機分子與一種半導體聚合物的結合。有機光伏電池由廉價且輕量的材料製成,並具有安全性好以及容易生產的優點。可是,它們的能量轉換效率(PCE),也就是將光線轉化為電力的能力,還是遠遠無法滿足全面商業化的要求。
  • 綜述:聚合物/富勒烯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
    Heeger教授組發現了共軛聚合物和富勒烯之間存在超快的電荷轉移,並在1995年實現了由溶液製備的聚合物/富勒烯衍生物PCBM體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此後,在過去的20餘年裡,人們先後在共軛聚合物吸光材料的設計與合成、器件的工作機理、活性層形貌與電子給-受體分相行為的調控、界面層的影響與低成本器件工藝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並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進展,使得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至11%左右。
  • 太陽能聚合物電池的原理及發展前景
    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原理  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入射到半導體的異質結或金屬半導體界面附近產生的光生伏打效應(Photovoltaic)。光生伏打效應是光激發產生的電子空穴對一激子被各種因素引起的靜電勢能分離產生電動勢的現象。當光子入射到光敏材料時,光敏材料被激發產生電子和空穴對,在太陽能電池內建電場的作用下分離和傳輸,然後被各自的電極收集。
  • 武大閔傑團隊:能量損失僅0.47eV的高效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武漢大學閔傑課題組為了提高聚合物受體材料的光吸收性能並降低聚合物太陽能電池能量損失,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聚合物受體材料PYT,該聚合物受體不僅具有高吸光係數9.79×104 cm-1,而且其光學帶隙僅為1.42 eV。通過引入聚合物給體PM6,獲得了能量損失僅為0.47 eV的高效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13.43%)。
  • 中南大學鄒應萍教授課題組:單結有機太陽能電池能量轉換效率新紀錄
    論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42435119300327相關進展中科院化學所李永舫院士課題組:全小分子非富勒烯有機太陽電池效率超過10%中科院化學所李永舫院士和張志國副研究員:為高性能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構建強吸收窄帶隙聚合物受體
  • 控制電子自旋可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英美科學家攜手進行的研究發現,讓有機太陽能電池內的電子採用特定的方式「自旋」,有望大幅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該最新技術還可用於研製性能更高的有機發光二極體。
  • 小分子可能是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關鍵
    了解粒子是如何穿過器件的,對於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至關重要。來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研究人員與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合作,制定了一套提高分子材料性能的設計指南。當一束光或光子被半導體吸收後,會產生一對稱為激子的粒子。電子是這對粒子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帶正電的等價物,稱為空穴。
  • 研究發現:辣椒素可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
    辣椒可以為任何菜品增色,現在可能還要增加上太陽能電池。研究人員發現,在鈣鈦礦前體中加入辣椒素可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鈣鈦礦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可以製造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去年的20%以上。
  • 科學家開發有機分子添加劑,可提高鈣鈦礦電池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
    最近,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可以同時提高鈣鈦礦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由化學工程系Kilwon Cho教授和博士生Sungwon Song領導的POSTECH研究小組通過在鈣鈦礦晶體中引入一種新的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大幅降低晶體中的內部缺陷濃度以及提高鈣鈦礦的防潮性,成功地製造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作為封面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 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方法
    降低矽太陽能電池成本的方法之一是儘量減少高質量矽材料的使用量,如薄膜太陽能電池。不過這種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只達到了約11-12%。研究人員們正在尋求提升其效率的方法。最近取得突破的技術有通過幹法絨面優化上表面的結構和在外延層/襯底界面處插入一個中間多孔矽反射鏡。
  • 研究表明辣椒能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辣椒素是一種使辣椒具有辛辣味的化合物,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辣椒素可能是更穩定、更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秘密成分。 雖然目前被認為最有潛力的還是基於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發電技術,但是它也有缺點:發電過程會受到非輻射複合的困擾,這將會降低效率並加劇熱損失。
  • 張茂傑&葉龍:17.6%效率!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
    目前,商品化的聚合物給體PM6在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達到了最高的光電轉換效率(PCE)。為了充分發揮其在OSC中的光伏潛力,精細調節分子結構,進一步優化相關活性層的形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