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海擷珍」世界上最早記錄的地震

2020-12-04 瀟湘晨報

岐山是周王朝的發祥地和周文化的策源地。周幽王二年,即公元前780年,周朝故都岐山發生了震級七級以上的大地震,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也是世界上最早記錄的破壞性地震。根據《中國歷史地震目錄》,此次地震震級為6-7級,極震區烈度為9度,震中位置岐山(34.5N,107.8E)。

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和《呂氏春秋·制樂篇》記載:「商帝乙三年,夏六月,周地震」;「周文王立國八年,歲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動,東西南北,不出國郊,群臣皆恐,請移城。」《國語·周語》和《史記·周本記》均記載:「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毛詩正義註疏·小雅·十月之交》用了四句話、三十二個字,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這次地震發生的全過程和地震引起的地貌變遷:「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

顯而易見,那次地震爆發的瞬間其釋放出來的巨大的能量,立即引發「百川沸騰」的大洪水,並引起了在千山支脈和岐山主峰箭括嶺附近發生大面積的山體崩塌。大地震過後,涇、洛、渭三條河流乾涸枯竭。三川乾涸,直接後果不難想見,其後的幾年,接踵而來的自然便是大旱之年了。對此,《竹書紀年》載有五個大字:「山崩,三川涸。」

在今人看來,這不過就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自然災害,但是,在迷信鬼神的古人眼中,天地異象可能就標誌著某種可能的政治變動。地震發生後,當時的周朝大臣伯陽甫便據此斷定周朝將亡,儘管其論所據的陰陽理論在今人看來有些荒誕不經,但是,不得不說,伯陽甫對人事的洞察力還是很強的,果然沒過多久,申侯便聯合犬戎殺進鎬京,西周滅亡。

是時候

關注

我們一波了

【來源:寶雞檔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地震觀測技術居世界前列 有世界最早記錄
    圖片說明:《竹書記年》華夏經緯網2月25日訊:據中新網報導,據中國地震局消息,目前,中國地震觀測技術已處於世界前列。消息說,1930年由著名地震學家李善邦在北京鷲峰主持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地震觀測臺以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中國地震臺由一個發展到幾百個,目前已擁有全國基本臺網,大地震速報臺網,數據都可以及時由地震儀記錄下來,並報送到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使中國地震觀測技術處於世界前列。同時,中國還擁有世界上最早關於地震的文字記錄,以及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
  • 專家科普地震之最:「最早記錄、死亡人數最多」發生在中國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蔣長勝研究員介紹有關地震的冷知識稱,世界上最早記錄的地震——公元前780年陝西岐山地震、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大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25級地震,這兩個都發生在中國。蔣長勝說,地震災害是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顛覆性因素。據統計,1900年以來的120年裡,全球共發生8級以上特大地震106次,造成人員死亡超過220萬。
  • 為世界末日打造的糧食「諾亞方舟」
    越來越差的夏季和冬季,打破記錄的歐洲熱浪與森林大火,種種極端的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告訴我們,地球的生態正在不斷惡化,導致許多動植物滅絕。但其實,人類已經蓋了一座植物寶庫。座落在距離北極 1300 公裡的挪威斯瓦爾巴島群島上,有座位於北極圈內,號稱全球最北的小鎮——朗伊爾鎮。在這裡,挪威政府規劃了一個「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並於 2018 年開張。
  • 「火眼精金」世界上最小的海VS世界上最小的「海」
    其一:馬爾馬拉海屬於土耳其內海,土耳其亞洲和歐洲部分分界線之一段,東北經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黑海溝通,西南經達達尼爾海峽與愛琴海相連。面積1135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海,平均深度約494米,又譯馬摩拉海。平均含鹽度22。海中有兩個群島,常有地震。克孜勒群島在東北面,接近伊斯坦堡,為旅遊勝地;馬爾馬拉群島在西南面,與卡珀達厄半島相望。自古就開採大理石、花崗巖和石板,沿岸城鎮均為興旺的工農業中心,有些是旅遊勝地。
  • 一加7 評測:3000 元檔最佳「水桶機」
    今年的手機圈比往年來的更加精彩,為了在「5G 元年」收穫更多的 4G 用戶,各家廠商紛紛在產品上拿出了更多的「誠意」。驍龍 855 迅速從旗艦專屬下放到 3000 甚至 2000 元檔機型,IMX586、升降結構、屏幕指紋等「高端」特性正在成為很多千元檔機型的選擇,甚至蘋果和三星也在定價上更加「親民」。
  • 夏季檔一片慘澹之中,兩部值得靜心品味的新作
    讀空氣文化,是集體(團)主義的延伸產物,舉凡職場或社交生活,「讀空氣」技能的煉成向來被日本人視為合格社會人的必經儀式。「空氣」一詞在文獻中最早可追溯至夏目漱石的小說《三四郎》。書中曾寫道:「從鄉下地方的高等學校畢業,初踏入東京大學的三四郎頓覺空氣一新。」
  • 中國古代歷史:為了測定地震方位,張衡發明世界上最早的地動儀
    大家好,今天小編就給講一下張衡發明的世界上的第一臺地動儀。東漢時期.中國發生地震的次數是比較多的,為了測定地震方位,及時地挽救人民的生命財產,公元126年,張衡在第二次擔任太史令之後,就注意掌握收集地震的情報和記錄,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終於在公元132年(東漢順帝陽嘉元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科學儀器—地動儀。利用它,不但可以知道有沒有發生地震,而且可以測出地震的方向。
  • 「震度」與「マグニチュード」的區別
    日本地震多發,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見到以下兩個很相似的詞「震度しんど」「マグニチュード(震級)」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2011年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的「マグニチュード」為9.0,而「震度」最大的地方為7。這兩個數字有區別吧,這也說明了這兩個詞存在不同,即便是日本人有些人也會分不清,下面我們來說說他們的區別吧。
  • 中國歷史上的大地震,從商周甲骨到《詩經》,記錄最早的日全食
    西周末期,周幽王時,爆發了地震,發生時間在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這是一次大地震,在《詩經》裡描寫了地震的情形。「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簡單說,就是當時電閃雷鳴,引起人的慌恐。百川大河翻騰就好像是水開了在翻滾一樣。
  • 「512」汶川之殤,有關地震的(保命)常識
    中國歷史上震級最高的這次地震,估測為8.5級左右,於公元1668年7月25日發生在山東省莒縣、郯城一帶。最早的地震中國歷史上關於地震最早的記錄,在《竹書記年》一書中有記載:「三十五年帝命夏後徵有苗」、太平御鑑有云:三苗欲滅時地震坼泉湧。
  • 「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的創立者最早提出「遺傳密碼模型」
    上個世紀40年代「大爆炸模型」雖然有哈勃等人的觀測證據,有弗裡德曼和勒邁特等人的理論支撐,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是反對的,為了使「大爆炸模型」被廣泛地接受,有一個問題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為什麼有些元素比其他元素更常見!
  • 張衡發明地動儀,是因為河南曾經是歷史上最早發生地震的地區
    這說明在古代時,河南這個地方就和地震有著很大的關係。張衡是東漢人,出生在河南南陽,公元132年,54歲的張衡根據物體慣性作用,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侯風地動儀,開創了我國地震監測的先河,被譽為我國地震學的鼻祖。張衡為什麼要造地動儀?
  • 真實的網際網路世界,從來不是「無線」的
    現在蜂窩網絡、WiFi 讓每個人隨時隨地與數字世界連接。在手機這個最常用的上網設備上,我們開始習慣無線傳輸和耳機孔的消失,現在無線充電又試圖將一根根充電線砍掉。網際網路讓全球都無線連接起來,讓千裡之外的人們也能面對面交談,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實際上,網際網路世界從來就不是「無線」的,而是靠遍布深海中的無數海底光纜連接起來。
  • 「科普」地震小知識
    08大陸漂移說七大板塊就像冰浮在海中一樣飄浮在玄武巖質基底上,進行非常緩慢的移動。全部大陸都在板塊之上,所以當板塊運動的時候,各個大陸之間就表現出了相對運動狀況,我們稱此為大陸漂移。09海底擴張說海底擴張說指沿大洋中部穿透巖石圈的裂縫或裂谷向兩側擴展並導致新生洋殼的學說。
  • 地震可預警,預警能救命,這個地震預警 App 你要下載 | 附連結
    如何使用地震預警 app?如果你恰好沒有在看電視、聽廣播,也沒聽到公共喇叭廣播的預警,那麼在手機裡下載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開發的「地震預警」app,也可以及時獲取地震預警服務。確保該應用的「開機啟動」和「後臺運行」權限下載安裝「地震預警」後,還需開啟地震預警軟體的「開機啟動」權限,以及「後臺運行」權限,並允許軟體通知顯示在通知欄中,以及保持網絡暢通。 這一步的設定能夠避免 app 被手機後臺殺掉。3.
  • 日本深度旅遊新熱點「魚津」:走進絕景美食世界
    來日本旅行已厭倦人多擁擠的「熱門」景點了嗎?想要來一場真正的深度自由行,建議大家到位於富山縣的魚津市!魚津除了有鳳螺、紅楚蟹等各種海鮮美食以外,還有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尤如吉卜力幽靈公主世界的「洞杉」森林,以及充滿神秘魅力的原生「埋沒林」。快來魚津走一趟,比別人先一步發掘內行人才知道的深度景點吧!
  • 盤點Google 經典愚人節「惡搞」,用「荒誕不羈」去改造世界
    作者:早優夫斯基Google 的愚人節玩笑或許是這家全世界最酷的科技公司最有代表性的縮影——先來「異想天開」,然後去改變世界。從 2000 年的 4 月 1 日開始,Google 每年都會在愚人節這天給世界開個小玩笑,而這也逐漸成為了全世界極客們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共同的小期待。
  • 日本發生規模7.3大地震 「比坐船更晃」
    ,所幸並無海嘯威脅,不過震動程度大到連在東京的居民都相當有感,「東京也晃到頭暈」,有許多網友也在推特分享地震當下的影片,桌上、柜子上的東西都被晃到掉至上,光看影片都覺得起雞皮疙瘩。圖片來源於   google就日本時間2月13日約23:08時發生的最大強震6強的地震,日本氣象廳於約2月14日1:10的記者會中,除了將地震由M7.1上修至7.3外,地震調查委員會委員長:平田直老師
  • 海的色彩|看見海與吉卜力,夢與狂想的王國
    「看見海」與「吉卜力」的淵源也因熱愛。此外,它是以海洋環境為背景設定,與「看見海」很是相和,這也是二王選擇波妞打頭陣的重要原因。但最終為了滿足「看見海」另一位老闆——大王的少女心,還是敲定了它。彩色玻璃說到這裡也結束了,但「看見海」與「吉卜力」的故事卻不曾結束。「看見海」在深圳南澳的這片純淨海域,看行人於逆旅中往來。不禁想起了《千與千尋》的海上小火車,乘客上下,終點站也是不同。
  • 關之琳「夏日福星」溼衫、兩點「隱現」險遭罰
    雖然他們電影以動作武打的場面為賣點,為了美化畫面,仍會安排幾位漂亮女星點綴其間,但這些美女主要是擔任花瓶,談不上有和演技上的表現。說也奇怪,「夏日福星」被視為當年暑假大片,片商自然不接受普遍級以外的結果,然而關之琳的大膽畫面已經超過尺度邊緣,照理非得噴霧或剪片,臺灣嘉禾分公司不知怎麼處理,送檢時安然過關,沒有任何波折,使得所有媒體都忽略片中有這種問題片段,片子在臺上映後,也如預期跑了該檔票房冠軍,卻沒有多少觀眾討論這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