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340公斤黑豬獲「豬王」稱號

2020-12-05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屯城5月22日電(記者王培琳 劉襲 易建陽 通訊員鄧積釗)第二屆海南省農產品擂臺賽評比活動,今天在屯昌縣農博城廣場舉行。18個市縣60多家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的海南黑豬、黑山羊、閹雞、荔枝、蓮霧、芒果、菠蘿等7類、60多種件產品分別參加擂臺賽評比。

  在擂臺賽現場,7種參賽產品整齊地擺放在賽場兩旁,黑豬肥頭大耳,黑山羊四肢結實,閹雞昂首挺胸,各類水果披紅抹綠,鮮嫩水靈,引得現場觀眾一片讚嘆。

  經專家評委評審之後,屯昌恆達養豬專業合作社獲得 「黑豬王」稱號,單只黑豬重340公斤。「黑山羊王」的稱號由東方阿兵哥牧業公司獲得,單只山羊重56.2公斤。

  獲得「閹雞王」美稱的是海南大順畜禽養殖有限公司,單只雞重5.3公斤。「荔枝王」單只荔枝29.31克,由海南海香園投資公司選送。「蓮霧王」由澄邁恆怡種養專業合作社獲得,單個淨重228克。「芒果王」由三亞福返熱帶水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菠蘿王」則由澄邁福海熱帶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奪得。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謝華安
    近50年來,謝華安多次赴海南從事水稻育種工作。他領銜研製的「汕優63」,從1986年起,連續16年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回放  「我年輕時經常吃了上頓缺下頓,現在好了,水稻等農作物穩產高產,中國人不會餓肚子了!」今年8月,謝華安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納百川聚賢才
    通過主動出擊,積極延攬,海南醫學院從海外引進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領域的專家巴塞爾大學生物中心肖樂博士,肖樂長期從事兒童及青少年認知及行為治療,肖樂被引進到海南醫學院後,先後獲評海南省「千人專項」,海南省「領軍人才」等各類專家稱號,同時在肖樂的積極努力下,海南醫學院兒童認知及行為治療領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為海南省在該領域內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遼寧黑豬
    遼寧黑豬是由東北民豬與巴克夏豬雜交後經40餘年風土馴化而成的地方品種,分布較廣、數量較多,是遼寧省經濟雜交的主要母本豬。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強、繁殖力高、肉質好等優良特徵。遼寧黑豬分為丹東黑豬、復縣黑豬、昌圖黑豬和南臺黑豬4個類群,其中丹東黑豬類群最多,約佔整個遼寧黑豬一半以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麥  中國人喜山,也喜歡靠山而居,因為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數字報-鸚哥嶺團隊榮獲生態英雄獎
    據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 由光明日報社主辦的「森林中國·首屆中國生態英雄」評選結果28日在京正式揭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旗艦動物」儒艮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有一種海洋動物,讓全世界的水手從古至今都深深懷念,衍生出了無數動人的童話故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綠海龜:我們出生在西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操 圖\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美麗的西沙群島,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下,秀美的島礁除了海潮拍岸的聲音外,萬籟俱寂。
  • 被稱為浙江「豬王」,體重達1100公斤,躲過4次屠刀最終皈依佛門
    2003年,來自泰順仕陽鎮瑞昌村的高聲拖從附近購買了一頭45公斤重的小豬仔,高聲拖年過六旬,妻子也已經不在身邊,平日沒有什麼事情可做,買下這頭豬,他也是為了打發時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主演學中國話向觀眾問好
    本報三亞12月8日電(記者徐晗溪)12月8日,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迎來一場日本佳片的世界首映,曾憑藉《三月的獅子》大獲好評的導演大友啟史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辦學國際化 高校更「洋氣」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單人單座、小班雙語教學、全觸屏黑板……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以下簡稱國際旅遊學院)採訪時發現,這裡的授課方式和教學設備與國內普通高等院校不太一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在抗疫任務結束返回海南前,海南各醫療隊將尚未用完的醫用物資,悉數留給了受援醫院,讓這份瓊鄂情誼持續發酵。  三級精準救治體系,成功將分散各地的海南醫療隊戰鬥力重新凝聚到一起。通過這個體系,海南醫療專家乃至全國更多專科專家,都可以為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救治工作提供支持,提高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療效果。  進入3月,湖北疫情漸漸得到控制,武漢方艙醫院陸續關閉,海南醫療隊員分批撤出病區,進入原地休整狀態,海南前方指揮部的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的「旺根技術」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在海南生活多年、今年56歲的福建人陳新,自年輕時就偏愛琢磨如何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苦心研究30多年努力破譯植物的生長密碼,研發了植物的「旺根技術」(也稱「三旺技術」,即旺根、旺杆、旺果),讓苗木生長加速度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風吹浪打漁歌歡
    在長期的海洋生產、生活中,海南人民用漁歌表達著對海洋的感情。這些漁歌就題材、形式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漁歌,一種是船歌。海南漁歌的內容比較廣泛,涉及了漁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反映了海南漁民的思想、生活、情感與願望,曲調豐富而抒情。而船歌是漁民在海上拉網、捕撈、收網等時候唱的,具有一定的勞動號子的功能性,故而韻律強勁,富有節奏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實習生 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尊重自然規律呵護海南溼地
    (2月3日《海南日報》)  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溼地具有多種獨特功能,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降解汙染、調節氣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
    食蟹猴又名長尾猴或爪哇猴,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猴科、獼猴屬,食蟹猴種,因為它的遺傳物質與人具有高達98.5%的同源性,其組織結構、生理和代謝功能等方面與人類相似,因而在人類生命科學以及其他相關科學研究中佔有其他實驗動物無法替代的重要位置,被譽為活的最精密的實驗儀器。  但是,並不是說只要能養出來,就可以做實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不一樣的玩法 一樣的童真快樂
    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5月30日,儋州市新州鎮英均村的陳傳喜歡玩彈弓,也喜歡自製彈弓,雖然現在保護鳥類不提倡打鳥,但是有時候跟小夥伴們比比射程,也是一大樂趣。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人才基地 教師搖籃
    研究生規模穩步擴大,順利通過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專項合格評估;成功獲批海南省首批專業學位碩士聯合培養基地,與海南中學共建的聯合培養基地獲評「全國示範基地」;入選教育部研究生課程建設首批試點工作單位,獲評「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據了解,海南師範大學歷來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始終以學生成長成才為本。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 椰鄉美韻冠瓊州
    新時代新徵程,對標中央和省委要求,接下來,文昌將聚焦十二大產業,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助推航天城建設;另一方面,將以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工程為抓手,重振東郊椰林這張海南旅遊老品牌,發力全域旅遊」。  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如果說,一座城市就是一本書,那麼文昌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她的每一頁都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