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於無冰走廊形成前進入美洲 史前或存在"大陸橋"

2020-12-06 網易新聞

(原標題:人類於無冰走廊形成前進入美洲 史前或存在"大陸橋")

過去加拿大境內的無冰走廊被認為是人類遷徙的道路。但新的研究暗示無冰走廊直到12600年前才變得可以通行。

中國網新聞8月17日訊 據美國《科學》雜誌報導,美國人普遍認為美洲的第一批居民是於冰川時代末期沿著冰川消融之地行走,穿越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之間的土地南下到達美洲的,科學界最近也認可了這種觀點。

然而,美國科學家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冰川消融後暴露出的乾燥土地(無冰走廊)在人類定居美洲很長時間後才變得可以通行。通過分析古DNA和湖水沉積物中花粉和動植物的殘骸,一項新的研究證明無冰走廊大約在12600年前才變得可以通行。這也就暗示包括克洛維斯人(北美洲一種史前的古印第安人)在內的美洲早期居民並非取道無冰走廊到達美洲新大陸的。

20世紀末考古學家主流都相信克洛維斯人是最先到達美洲殖民的,其遺蹟可以追溯至1.15萬年前末次冰期,最特別的是他們擁有特定的工具來獵殺大型哺乳動物,新仙女木事件或後冰河氣候下導致其生物集群滅絕。

此項研究開創了同時將環境DNA(eDNA)和其他傳統類型的數據納入研究對象的先河。美國地質調查局西南氣候科學中心古生態學家史蒂芬·傑克遜稱這項研究具有開創性,科研人員將會不斷創造新紀錄。

無冰走廊是否是人類遷往美洲的道路?它何時變得適合人類通行成問題的關鍵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人類曾穿過白令陸橋(白令海的一個區域:冰川時代末期,海平面較低,那裡曾是乾燥的陸地,但如今已被海水淹沒)。但是人類在穿過白令陸橋後取道哪裡一直是個難題,直到最近,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無冰走廊最有可能是人類南下的路徑。

14000-15000年前,冰川開始融化。這個時間正與克洛維斯人遷徙的時間契合,科學家普遍認為克洛維斯人在大約13000年前已定居於美國本土的48個州。在過去十年裡,科學家們發現了更早的定居點,他們揭示人類早在15000年前就已去到了美洲。該研究合作者哥本哈根大學的古生態學家艾斯克·威勒斯雷夫稱該研究的關鍵問題就是無冰走廊是在什麼時候變得適合人類穿行,他還稱在這1500公裡的路程裡,大型動物的活動在人類遷徙路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了解無冰走廊的過去,研究人員從無冰走廊最狹窄區域附近的兩個湖裡開採出了9個沉積物巖,分析了這些沉積物巖心的花粉和動植物化石。這兩個湖是史前冰川湖穩定期(glacial Lake Peace)的遺留,這個冰川湖覆蓋了冰川融化後的大部分區域。科學家們從沉積物巖心提煉出了植物葉子、動物糞便尿液形成的土壤裡的環境DNA。DNA帶上電後,可以結合到沉積物微粒上,從而避免發生降解。

研究人員將所有數據匯總後繪製出了無冰走廊從被冰川覆蓋的荒原向森林演變的生態圖。威勒斯雷夫稱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冰川融化後的700年內有生命出現無冰走廊。在約12600年前,無冰走廊出現了芳香蒿等草原植物,然後出現了猛獁象、野牛、長耳大野兔等動物。在約12400年前,這裡出現了麋鹿和駝鹿。接著出現了大量的楊樹,比如山楊和白楊。在約11600年前,無冰走廊開始向寒帶森林演變,出現了雲杉和松樹。

無冰走廊形成前或存在大陸橋,是人類遷往美洲大道路

但人類早在15000年前就到達美洲了,而無冰走廊向寒帶森林的演變晚於這個時間。有作者在《自然》雜誌官網上發文稱無冰走廊向寒帶森林的演變甚至晚於克洛維斯人的遷徙時間,他們於13000年前到達美洲。

在12600年前,人類不能通過無冰走廊到達美洲。但人類可能早在14700年沿海岸線前往美洲。

威勒斯雷夫稱克洛維斯人以及比克洛維斯更早到達美洲的人應該是沿著北美海岸線一直向南遷徙的。這條遷徙道路曾受到廣泛討論,但是也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持。威勒斯雷夫希望通過環境DNA尋找人類遷徙道路的證據。他說:「早在無冰走廊出現前,有一條大陸橋。而今,這條大陸橋被海水淹沒。有人認為海洋中的一些島嶼是這大陸橋的一部分。在這些地方尋找沉積巖做研究將十分有趣。」

南北美洲野牛線粒體DNA暗示人類遷徙道路形成於13000年前,符合克洛維斯人遷往美洲的時間

一些其他最新證據證明最早到達美洲的人沒有取道「加拿大走廊」。有科學及對南北美洲野牛的線粒體DNA進行研究,該研究暗示人類遷徙道路的開闢時間比目前所有研究的設想稍早。遷徙道路的開闢時間是13000年前,而非12600年前。

研究過程隨時可能出現錯誤,那麼何時才能對無冰走廊形成的時間進行推測。野牛線粒體DNA暗示人類遷徙道路形成的更早,而這個時間正好契合克洛維斯人的遷徙時間。

威勒斯雷夫對利用一種生物記錄環境歷史的可信度提出了質疑。但野牛DNA研究團隊成員加拿大埃德蒙頓市阿爾伯塔大學的地球科學家杜安·弗勒澤指出無冰走廊狹窄處附近發現的13700年前的楊樹殘骸和13100年前的野牛殘骸暗示無冰走廊在更早的時間裡就已變得適合生物居住了。

傑克遜稱環境DNA非常強大,它彌補了傳統古生態學數據的空白。例如,儘管楊樹確實存在,但在對花粉的研究中卻鮮少被記錄。環境DNA詳細記錄了當地當地的動植物。但傑克遜還補充道環境DNA古生態學研究是尚未成熟,科學家對如何從沉積物中提煉出環境DNA以及這些數據說明了什麼仍存有疑問。(彭文麗)

(原標題:人類於無冰走廊形成前進入美洲 史前或存在"大陸橋")

本文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印第安人的祖先 曾在白令海峽大陸橋上滯留上萬年
    )他們很可能在1萬年前冰河世紀結束時,通過現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與歐亞大陸之間白令海的大陸橋,從西伯利亞徒步來到美洲。如今,白令海大陸橋已經被海水淹沒。目前,有關首批美洲居民到底從何而來、以及何時到來依然存在許多爭議。然而,我們正越來越接近真相,很快就能揭示首批美洲居民的「真實身份」。
  • 史前人類是如何進入美洲的
    1.現有認識早在1590年,耶穌會博物學家若澤·德·阿科斯塔(José de Acosta)就提出,人類最早是從亞洲進入美洲的,並推測兩大洲在北極地區應該接壤,當18世紀末隸屬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庫克船長測繪了狹窄的白令海峽後,這個想法的可信度就更高了。直到今天,絕大多數學者依然認可這個想法,並提出在末次冰盛期,海平面驟降,白令海峽海床裸露出來,變成陸橋,人類直接走到美洲的假說。
  • 人類是如何到達北美的?新證據表明,他們走的可能不是陸路是水路
    一直以來,關於早期人類如何抵達北美洲都是極具有爭議的話題,人們普遍認為第一批「開路者」靠白令陸橋從亞洲走到了北美,這條連接兩個大陸的無冰走廊在大約14800年前隨著海平面的下降而浮現,也讓遷徙成為可能。然而,最近有研究者們現,首批定居者可能沒走陸路,而是沿著太平洋沿岸走了水路。
  • 石器裡的傳奇之旅:古人類已「發現美洲」16000餘年
    在一次小規模的挖掘中,他的團隊發現了與克洛維斯投射物迥異的石制尖狀器以及其它人類居住留下的痕跡,它們的年代被暫定為13300年前。「這在90年代是極具爭議的。」Davis說,因為這表明存在另外一種和克洛維斯石器一樣古老的石器技術(甚至可能更古老)。在2009年到2018年間,Davis團隊在Cooper’s Ferry進行了更大規模的挖掘。
  • 美洲大陸最早的主人印第安人如何跨越沉沒的大陸橋
    #文史觀天下#     美洲是一塊得天獨厚的大陸但不知為什麼,最初的人類卻沒有誕生在這塊風水寶地上。印第安人最早是在大約一萬兩千年前的「冰川紀」從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遷徙而來的。那時,地球上的大片水域結了冰,海面降低。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之間的白令海峽是一片陸地,叫作「白令吉亞」。這裡氣候溫和,布滿草地、湖泊和森林,也生活著各種動物,有體型龐大的熊、象,也有樹懶、駱駝,湖中有魚,海裡有鯨。
  • 古代矛尖或揭示「最早」美洲人另有歸屬—新聞—科學網
    考古學家發現的西部無柄矛尖   圖片來源:得州農工大學 一個考古團隊利用10年時間,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一條小溪旁邊不辭辛勞地挖掘出一層又一層古代石頭工具,以尋找最早抵達美洲的居民的痕跡更重要的是,這些形狀獨特的矛尖被埋在代表克洛維斯文明的工具下面,從而表明克洛維斯人並非像考古學家一直認為的那樣,是最早抵達美洲的居民。【《科學》相關報導】 據2006~2016年挖掘出這些工具的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學院站分校考古學家Michael Waters介紹,發現這些工具的地方距離奧斯汀市西北約20公裡,擁有常年流動的淡水,使其成為「人類生活的理想場所」。
  • 女嬰改寫美洲歷史:2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已是美洲人
    原標題:一名女嬰改寫美洲歷史:2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就已是美洲人西媒稱,一個女嬰可能正在改寫最古老美洲人的歷史,她的遺骸在阿拉斯加被發現,距今已有約1.16萬年歷史。一個研究團隊考古學家分析得出了其中完整的基因組,證實她來自於一個迄今為止完全未知的族群。
  • 太平洋史:人類在環太平洋美洲地區的繁衍
    南美的一些考古證據表明,早在15000年之前人類就開始居住在那塊大陸上。最近在秘魯的洞穴堆積中得到的證據表明,差不多在1萬年之前,那個地區的人民食用著種植出來的馬鈴薯和甘薯。在威斯康星冰期內,科迪勒拉山系北部冰層覆蓋了山脈連綿的西部海岸,還有從華盛頓州的奧林匹克山脈一帶向東到落基山脈東端的弗蘭特山脈和向北到阿留申群島的西部內陸。
  • 藏在古DNA之中的人類遷徙軌跡
    他的《人類起源的故事》從古DNA視角,向讀者提供了一個各大洲人的祖先來自何方的清晰畫卷。我們由此可以了解不同族群之間如何融合、替代和擴張,以及人類大家庭的關係。《人類起源的故事》。資料圖2001年開始,基因組測序的成本大幅快速下降,人們開始直接比較全基因組信息,重建每個人的成千上萬個遺傳路徑,發現從一個人的基因組裡,確實可以挖掘出眾多祖先的信息。
  • 才知道,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是亞洲人。那麼和中國有沒有關係呢
    距今最近的冰河時期發生於十一萬年前,約一萬五千年前結束。在冰河時期,由於大量海水結成冰,使得海面下降了近百米。那麼就使得白令海峽成為了大陸橋,使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相連接。在一萬五千年前的某一天,一群獵人在追趕獵物的時候通過了白令大陸橋,進入了美洲大陸,成為了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也就是後來的印第安人。但是隨著氣侯變暖,海面逐漸上升,大陸橋被海水淹沫。
  • 美洲原住民祖先是從亞洲坐船來的?最新考古發現或顛覆認知
    1萬年前跨越了白令海峽,從亞洲經陸路來到美洲的。不過,最近的一項考古發現揭示,可能早在1萬6千年前,就有先人從亞洲來到美洲定居,而且他們是坐船來的。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刊載在近日的《自然》期刊上。 一個國際考古團隊在美國愛達荷州發掘的文物顯示,當今美國西北部的太平洋海岸,早在16000年前就有人定居。而那時,全球的海平面還遠沒有大規模下降,白令海峽的大陸橋還沒有露出海面。
  • 盤點幾種最大的史前大貓,在它們面前現代老虎獅子成了小貓
    距今50萬年前,化石獅已廣布於非洲大陸的東部和南部,有化石記錄顯示,其中一些成員開始「走出非洲」並獨立演化。進入亞洲東北部的成員演化成了楊氏虎,而進入歐洲的化石獅適應了山地和相對寒冷的氣候以及獵物的構成,體形進一步增大,進化成了新的亞種——洞獅。
  • 亞馬孫雨林中心發現八英裡的史前人類繪畫牆
    近日,科學家在亞馬遜雨林地區發現了一堵長達8英裡的史前巖畫牆,上面有動物和人類的肖像。 這項發現是去年由歐洲研究委員會資助的一支英屬哥倫比亞考古隊在哥倫比亞奇裡比奎特國家公園的懸崖上發現的。
  • 人類不是第一代文明?4億年前的文物出土,史前文明真的存在?
    現在看來,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擁有高度智慧的物種。由猿進化到人,經過了幾百萬年,形成了今天的人類文明,但這並不能證明人類是地球上的第一代文明。地球有46億年,人類也不過數百萬年的發展周期,那麼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是如何度過這段空白期的呢?隨著科學家們不斷深入研究,出現了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
  • 研究揭示美洲人祖先或來自海上—新聞—科學網
    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現就職於加州州立大學的他又回到那裡,採集樣本進行放射性碳年代測定。結果顯示,這些材料能追溯到1.1萬至1.2萬年前,僅比第一個到達美洲的人晚2000多年。 這一發現十分不同尋常,從那以後Des Lauriers又發現了14個早期遺址,並將塞德羅斯島人的定居時間推移到1.3萬年前。
  • 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5個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被曝光!
    地球已經形成46億年了因此有人質疑我們的人類文明可能並非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也不是地球上唯一存在過的文明,有人猜測,在地球30億年(排除誕生時期冷卻的十幾億年)漫長歷史歲月中,應該出現過多個史前文明,這些史前文明不斷的上演著毀滅與重生的文明輪迴現象,而人類只不過是被輪迴的其中一個文明而已,如果是這樣的話,人類的命運或早已註定了
  • 美洲"本土狗"早已滅絕,但DNA卻活在腫瘤中
    他們來自亞洲,向東走穿過連接兩個大洲的寬闊大陸橋,然後蜿蜒南行,經過正在消退的冰川,最終在全新的土地上繁衍開來。幾千年後,狗追隨著他們的腳步而來。這些美洲本土狗的起源尚不清楚,它們的命運也是如此。有些人說,15世紀歐洲殖民者帶著自己的狗來到這裡後,美洲本土狗就被消滅了。其他人則認為,這些本土狗的基因仍然存在於現代吉娃娃和墨西哥無毛犬(Xolos)體內。
  • 史前大洪水是怎麼形成的?千米海嘯陸地變澤國!人類文明出現斷層
    洪水的威力是很大的,就目前湖北地區的長時間降水和洪水,已經讓會被百萬人受災,在人類歷史上,就曾出現過這樣一次災難,當時的「史前人」直接從地球上消失,隨之緊接著就是現代人主宰地球,迅速轉變為現代文明,這種怪異不合理的新老交替,根本不符合生物毀滅和新生的規律,人類在那一刻出現了文明斷層,而在那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史前大洪水!
  • 人類祖先走進美洲的時間被改寫,海洋擋不住他們
    據報導,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人類走進美洲的時間又被改寫,通過在墨西哥洞穴裡的最新發現,人類學家表示,人類走進非洲的時間,大約在3萬年之前,這個新的時間比此前的推測時間,足足提前了至少1萬年。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古人類走進非洲的時間,大約在距今1.5-1.9萬年之前,那個時候,地球正好處於第四紀冰期,伴隨著地球的氣溫逐漸下降,當海平面下降,古人類或許是沿著大陸橋一路從俄羅斯進入到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