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懷疑美國沒有載人航天能力?你們都被NASA騙了

2020-05-13 Space火星學長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即將在5月27號執行載人任務Demo-2的宣傳片,而這一波操作在又頭條引發了一陣熱議。充滿質疑的聲音撲面而來;美國沒有載人航天的能力!他們需要俄羅斯的飛船根本沒有載人航天的技術......

還在懷疑美國沒有載人航天能力?你們都被NASA騙了

NASATV將直播這次任務

起因;2011年在美國的太空梭退役後沒有飛船可用的NASA就一直購買俄羅斯聯盟號的船票,所以美國航天員想要前往太空都需要將成員從本土送到俄羅斯進行短時間的磨合培訓,再前往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升空。

疑問;對此有很多人就提出了質疑,面對聯盟號「水漲船高」的船票為什麼NASA還甘願掏錢而不自己開發載人飛船呢?其實這個是錯覺,今天就來分析下被質疑了多年的NASA,為什麼這樣做!

還在懷疑美國沒有載人航天能力?你們都被NASA騙了

聯盟號

兩家商業航天的碰撞

眾所周知,2019商業載人航天上SpaceX跟波音可以說是打得熱火朝天。SpaceX在去年年初成功將在載人龍飛船送入太空,滿載貨物前往國際空間站。但是在後來一次逃逸發動機點火測試時發生了爆炸直接被NASA歸零。而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在第一次無人試飛中發生了嚴重的軟體故障,滿載著貨物發射又滿載著貨物返回了地面。這無疑給NASA當頭一棒,這麼多年你們兩就給我搞出這個玩意兒?並且在出事之後,NASA局長甚至想包庇「親兒子」波音,想無需再次測試下一次直接載人。

還在懷疑美國沒有載人航天能力?你們都被NASA騙了

NASA這個舉動無疑讓波音公司得瑟了一把,但後來受到了輿論的影響,NASA不能不排除調查小組去查明原因。根據後來調查小組進駐調查後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所以波音只能答應NASA自費再進行無人飛行一次。這個也是有先例的,去年年底為了證明龍飛船的可靠性SpaceX又進行了一次逃逸終止測試,甚至為了真實性不惜炸毀了一枚獵鷹九火箭(這是馬斯克唯一大方的一次)。這次測試最終成功,得到了NASA的認可,並在今年2月份接手了首次載人航天的任務。

還在懷疑美國沒有載人航天能力?你們都被NASA騙了

星際客機與龍飛船

那麼是什麼讓這兩家公司都為載人航天的開發爭破頭呢?我們接著講!

商業航天發展的可能性

2009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決意鼓勵美國大力發展私營航天,推動太空活動商業化。而當時美國剛經歷了08年的經濟危機,缺錢NASA剛好也看中了這一決策。2011年面對即將退役的太空梭為了空間站的補給任務與SpaceX籤署了第一份貨運合同,2012年5月22號貨運龍發射,成功向空間站運送了0.5噸的貨物,這一次的成功讓SpaceX得到了NASA的認可,又得到了NASA16億美元一共12次的貨運任務合同,從而NASA也看到了私營航天的未來性。

自主研發太貴了,交給商業航天吧!

面對越發昂貴的聯盟號船票,NASA終於坐不住了,開發載人飛船!那麼NASA有沒有載人飛船呢?這就是被大家誤解了很多年的一點,有的!獵戶座飛船,已經在2014年由德爾塔IV發射進行了無人測試,但是獵戶座飛船是設計深空的,加上戰神一號的爭議較大,還有昂貴的發射費用和維修成本使得NASA認為把獵戶座用於近地軌道非常的不划算,加上獵戶座計劃已經花費一百多億美元的經費,然而後續還不知道要投入多少。所以,NASA就把目光投向了商業航天公司,SpaceX和波音

還在懷疑美國沒有載人航天能力?你們都被NASA騙了

商業載人海報

NASA為什麼這麼做?傳統的開發模式已經讓NASA感到害怕,因為已經陷入獵戶座飛船這個無底洞,如果再開發載人飛船無疑在經費上會雪上加霜。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前面提到的一句話;所以波音只能答應NASA自費再進行無人飛行一次。是的,這個模式的一個好處,通俗點就是;我就給你這麼多錢開發飛船,多了給你賺,不夠你自己掏錢補。2015年擁有航天基礎的老牌公司波音得到了42億美元的合同,而SpaceX才26億美元。

一拖再拖的首飛

原本NASA認為最早在2017年就可以實現美國太空人從美國本土起飛前往空間站,然而兩家公司拿了錢開發進度卻很慢,原本計劃17年首飛的SpaceX從17年拖到了18年,最終在19年完成首飛,但19年大家都有所了解,均出現了事故,首次載人一拖再拖。面對不給力的兩家企業和「欺負人」的聯盟號船票,NASA直呼;這兩家公司搞人心態啊!隨後在去年年底NASA局長親自落實到兩家企業,督促開發進程。才有了月底的SpaceX的首次載人飛行!


NASA從來沒有丟失載人能力,獵戶座原本設計也有服務空間站的計劃,但由於過於深空的設計導致了它高昂的發射費用,使得NASA不得不尋求更合適的方案,導致了9年都沒有從本土載人航天。

還在懷疑美國沒有載人航天能力?你們都被NASA騙了

太空梭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學長,了解更多航天內容可以持續關注我哦!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NASA的一個舉動讓全世界都認為美國失去了載人航天的能力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即將在5月27號執行載人任務Demo-2的宣傳片,而這一波操作在又頭條引發了一陣熱議。充滿質疑的聲音撲面而來;美國沒有載人航天的能力!他們需要俄羅斯的飛船根本沒有載人航天的技術......
  •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發射成功,助力美國重回太空
    19:27,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獵鷹9號火箭發動機轟然響起,SpaceX載人龍飛船宣告發射成功。這次名為Crew-1的任務是自5月31日之後,美國載人航天的第二次成功發射,也是首次正式商業任務。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圓滿成功
    ,也是一個新的突破,標誌著美國的載人航天向著常規化發射邁出第一步。曾「寄俄籬下」,美國載人航天空窗期終被打破2010年,隨著「剛剛發射的、載有4名太空人的龍飛船,不僅意味著美國和NASA再次恢復載人航天能力,也標誌著商業航天走向了新時代。
  • 載人航天裡程碑時刻!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馬斯克讓...
    這也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    點火2分36秒後,龍飛船與一級火箭分離。  在此之後,美國的載人航天陷入了近10年的空窗期。由於缺乏載人太空飛行器,美國太空人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費用昂貴不說,「寄人籬下」使得國際空間站中NASA太空人的數量也受到了限制。  不過,NASA顯然不會任由這種情況持續太久,但這次研發的主角由他們自己轉變為商業公司。在決定退役太空梭的同一年,NASA就宣布了下一代商業載人航天計劃。
  • 9年沒有登陸太空,美國重新開始載人航天計劃,龍飛船一飛沖天
    馬斯克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企業家,他深知目前人類正在不斷地消耗地球上的能源,沒有限制地在利用石油與煤礦作為主要能源。遲早有一天,地球上的能源終將被消耗完畢,人類的未來也將面臨生死訣別的時候。於是馬斯克意識到,只有不斷地發展航天火箭,才有機會將讓人類移民到新的星球。spaceX說一家美國企業,說起美國的航天事業,過去一直都是領先全球的地位。最為令人深知的事件就是美國登月項目了。
  • 為什麼美國冠狀病毒大流行,卻計劃5月進行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
    而其中作為經濟和醫療都比較發達國家的美國,同樣沒有在這場疫情中獨善其身,不僅連續多日保持著新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而且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感染人數已經突破了79萬,死亡人數更是超過了四萬。
  • 商業載人航天時代開啟
    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下午2點(北京時間8月3日凌晨2點),執行首次載人試飛任務的 SpaceX 龍飛船成功降落在大西洋海面上,這成為商業載人航天又一壯舉! 這是龍飛船首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這也標誌著世界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的開始!SpaceX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完美收官,馬斯克發文表慶祝想必Bob Behnken在昨日早已按捺不住將要返回地球的激動心情,「我的行李已經打包好了,準備返航」。
  • 美國NASA有能力載人登陸火星,可是什麼原因阻止了他們?
    以荷蘭的航天實力,那估計是不行的了,但是美國的很有可能可以。可為什麼當年美國在登月成功之後沒有一鼓作氣,乾脆連火星也登了呢?這其實還是可以去參照美國載人登月的壯舉的,也就是說,以美國現有的航天科技,要太空人去了還能再回地球的能力應該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是載人航天的話,因為要保證飛船內的空間有足夠大以及適合人類生活的穩定環境,難度就會非常大,而且它的技術要求以及成本都會急劇的增加。這其實也就意味著,假如NASA要載人登陸火星,那麼他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經費問題了。
  • 為什麼我國至今沒有載人登月?
    然而問題來了,在上個70年代之後,美國再也沒有載人探索月球的計劃萬一美國故意把一個不知名的1克巖石冒充月巖交給我國呢?我們會這樣懷疑,實在是太低估科學家的能力了,科學家有能力鑑定月巖的真偽。之所以美國以及之後的國家,包括我國沒有將人類發射到了月球表面,其實有以下幾個原因。
  • 為什麼近幾年我國沒有發射載人航天飛船了?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某某運載火箭運載能力很強,可是載人的飛船的體積通常都比較有限,火箭運載能力雖然有強有弱,但是它們的作用只是將飛船送入預定的軌道,火箭的的任務是將飛船加速到在軌道無動力運行所需要的最低宇宙速度,也就是第一宇宙速度,之後飛船就完全脫離了火箭的幫助,而是靠慣性在軌道上無動力運行。
  • 中國載人航天能力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呢
    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傳來的同時,有一些關鍵的小細節卻值得我們一一對比推敲,比如說世界載人航天實力大幅提升,美國飛船搭載7人,俄羅斯6人,中國新飛船載幾個人?,這個能力屬性直接關乎到整個航天工程的發展進度。
  • 龍飛船首次載人升空 美國9年後如何重啟載人航天?
    這是一次全新的旅程,首次承擔載人任務的火箭與飛船,讓美國重獲載人航天能力。自從2011年太空梭退役,美國失去載人工具,之後9年,航天員均藉助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去往國際空間站。獵鷹九號火箭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載人龍」飛船。圖/NASA9年過去,世界航天格局已經與往日不同。此次任務也預示著多重變化,最重要的是,私營航天企業終於跨入載人航天領域。
  • SpaceX 龍飛船正式載人首飛,馬斯克填補美國載人飛行近十年空白
    終於,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首次正式載人飛行任務拉開大幕!Crew-1 徽章上,有一個龍頭、載人龍飛船和數字 1 作為主體。邊緣的暗藍色字母 C 上有 5 個小圖標,順著逆時針方向,依次是國際空間站和代表美國載人航天成就的太空梭、阿波羅號、水星號、雙子星座號。
  • 美國終結載人航天的「寄俄籬下」
    北京時間今天早上8時27分,美國SpaceX 公司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使用獵鷹9火箭,成功將搭乘有4名航天員的載人龍飛船(Crew-1任務)發射升空,前往距離地面400公裡高的對於此次飛行任務,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表示,「我非常自豪地說,我們正在使用美國運載火箭和宇宙飛船讓常規的載人航天發射任務重新回到美國本土。這一認證裡程碑是美國宇航局和SpaceX公司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顯示出美國宇航局與商業公司合作所能取得的巨大進展。」
  • 甘迺迪航天中心,對航天迷和技術控極具吸引力的展示中心
    甘迺迪航天中心,它見證著美國歷史上最輝煌時期的最舉世矚目的事件:甘迺迪演講、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登月、載人飛船、太空站、星際探測器、哈勃望遠鏡。。。。花費70$guide tour 車覽裝配,發射基地,在一個270環繞的影院內觀看人類航天發展史,影片裡描述的亞特蘭蒂斯號在影片結束時毅然的出現在眼前,這種驚喜是在場的遊客都沒有想到的,耳邊傳來一陣陣驚呼聲。另還在太空艙模擬當了一把太空人,瀟灑「遨遊」太空。
  • SpaceX載人航天系統獲NASA認證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二宣布, SpaceX的「龍飛船」(Crew Dragon)和「獵鷹9號」火箭已獲得其認證進行載人航天飛行,這是該機構自近40年前美國政府的太空梭項目以來首次給予美國載人太空飛行器
  • 揭秘NASA未來幾年的商業載人航天計劃
    這項商業載人飛船計劃的商業合作夥伴波音公司和SpaceX獲得了額外四次載人輪換,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以及送回地球。這額外的四次任務將在NASA的認證下進行。這幾次任務被歸於商業載人飛船的運輸能力計劃合同之中,這讓兩個合作商獲得了總共各六次的載人運輸任務。
  • 在太空待了兩個月後,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即將返航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3:22,SpaceX發射了一枚全新的獵鷹9號火箭,執行載人龍飛船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將美國宇航局NASA的兩名太空人羅伯特·班肯和道格拉斯·赫爾利送上國際空間站。,還開啟了人類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同時也是馬斯克向火星殖民夢想邁出的重要一步。
  • 航天深度報導二:非載人航天——發表在SpaceX的載人航天之後(下)
    比如:表淺鑽探、小型實驗平臺、基建設施、供電站、監測通信基站等,只要摩爾規律還在繼續起作用,從用到玩都可由設計者自由想像發揮。讓航天君回憶起了80年代的攢機熱潮——商業航天是否因此引出一個商業藍海,由地球上的人們拭目以待。
  • 中國神舟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可否走向...
    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已經在7月21日返回地面,完成了最後一次太空梭任務,美國迎來載人航天空窗期。俄羅斯媒體對此宣傳太空梭時代結束,聯盟時代開始,自然令美國人群情激昂。美國航天網nasawatch的評論提到:「用不了多久,美國飛船就可以做一切聯盟飛船可以做的工作,而且又好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