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即將在5月27號執行載人任務Demo-2的宣傳片,而這一波操作在又頭條引發了一陣熱議。充滿質疑的聲音撲面而來;美國沒有載人航天的能力!他們需要俄羅斯的飛船根本沒有載人航天的技術......
NASATV將直播這次任務
起因;2011年在美國的太空梭退役後沒有飛船可用的NASA就一直購買俄羅斯聯盟號的船票,所以美國航天員想要前往太空都需要將成員從本土送到俄羅斯進行短時間的磨合培訓,再前往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升空。
疑問;對此有很多人就提出了質疑,面對聯盟號「水漲船高」的船票為什麼NASA還甘願掏錢而不自己開發載人飛船呢?其實這個是錯覺,今天就來分析下被質疑了多年的NASA,為什麼這樣做!
聯盟號
眾所周知,2019商業載人航天上SpaceX跟波音可以說是打得熱火朝天。SpaceX在去年年初成功將在載人龍飛船送入太空,滿載貨物前往國際空間站。但是在後來一次逃逸發動機點火測試時發生了爆炸直接被NASA歸零。而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在第一次無人試飛中發生了嚴重的軟體故障,滿載著貨物發射又滿載著貨物返回了地面。這無疑給NASA當頭一棒,這麼多年你們兩就給我搞出這個玩意兒?並且在出事之後,NASA局長甚至想包庇「親兒子」波音,想無需再次測試下一次直接載人。
NASA這個舉動無疑讓波音公司得瑟了一把,但後來受到了輿論的影響,NASA不能不排除調查小組去查明原因。根據後來調查小組進駐調查後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所以波音只能答應NASA自費再進行無人飛行一次。這個也是有先例的,去年年底為了證明龍飛船的可靠性SpaceX又進行了一次逃逸終止測試,甚至為了真實性不惜炸毀了一枚獵鷹九火箭(這是馬斯克唯一大方的一次)。這次測試最終成功,得到了NASA的認可,並在今年2月份接手了首次載人航天的任務。
星際客機與龍飛船
那麼是什麼讓這兩家公司都為載人航天的開發爭破頭呢?我們接著講!
2009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決意鼓勵美國大力發展私營航天,推動太空活動商業化。而當時美國剛經歷了08年的經濟危機,缺錢NASA剛好也看中了這一決策。2011年面對即將退役的太空梭為了空間站的補給任務與SpaceX籤署了第一份貨運合同,2012年5月22號貨運龍發射,成功向空間站運送了0.5噸的貨物,這一次的成功讓SpaceX得到了NASA的認可,又得到了NASA16億美元一共12次的貨運任務合同,從而NASA也看到了私營航天的未來性。
面對越發昂貴的聯盟號船票,NASA終於坐不住了,開發載人飛船!那麼NASA有沒有載人飛船呢?這就是被大家誤解了很多年的一點,有的!獵戶座飛船,已經在2014年由德爾塔IV發射進行了無人測試,但是獵戶座飛船是設計深空的,加上戰神一號的爭議較大,還有昂貴的發射費用和維修成本使得NASA認為把獵戶座用於近地軌道非常的不划算,加上獵戶座計劃已經花費一百多億美元的經費,然而後續還不知道要投入多少。所以,NASA就把目光投向了商業航天公司,SpaceX和波音。
商業載人海報
NASA為什麼這麼做?傳統的開發模式已經讓NASA感到害怕,因為已經陷入獵戶座飛船這個無底洞,如果再開發載人飛船無疑在經費上會雪上加霜。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前面提到的一句話;所以波音只能答應NASA自費再進行無人飛行一次。是的,這個模式的一個好處,通俗點就是;我就給你這麼多錢開發飛船,多了給你賺,不夠你自己掏錢補。2015年擁有航天基礎的老牌公司波音得到了42億美元的合同,而SpaceX才26億美元。
原本NASA認為最早在2017年就可以實現美國太空人從美國本土起飛前往空間站,然而兩家公司拿了錢開發進度卻很慢,原本計劃17年首飛的SpaceX從17年拖到了18年,最終在19年完成首飛,但19年大家都有所了解,均出現了事故,首次載人一拖再拖。面對不給力的兩家企業和「欺負人」的聯盟號船票,NASA直呼;這兩家公司搞人心態啊!隨後在去年年底NASA局長親自落實到兩家企業,督促開發進程。才有了月底的SpaceX的首次載人飛行!
NASA從來沒有丟失載人能力,獵戶座原本設計也有服務空間站的計劃,但由於過於深空的設計導致了它高昂的發射費用,使得NASA不得不尋求更合適的方案,導致了9年都沒有從本土載人航天。
太空梭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學長,了解更多航天內容可以持續關注我哦!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