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東北各邦為什麼與本土格格不入

2020-12-05 鴻鵠高飛翔九天

印度一共有28個邦。這其中想要鬧獨立的邦有說是9個,也有人說是6個。事實上印度存在獨立聲音的邦是很多的,只不過有些邦獨立的聲音比較小,有些邦鬧獨立的聲音則比較大。為什麼印度內部各邦長期處於離心傾向呢?這在相當程度上和印度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事實上印度在相當漫長的古代歷史時期只是一個地理文化概念,而不能被稱之為一個國家。在古代大多數時間裡印度是分裂的,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國家。印度自古以來就是多種族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匯聚之地。

也許有人會說我國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在我國民族融合與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如今的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在上古時代是山越民族聚居的蠻荒之地,然而如今這些地區和中國其他地區使用著同樣的方塊字。如果用印度和中國進行對比就不難發現:如今的印度仍有14種官方語言,英語只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用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話說「英語在其他13種語言中起著連結的作用」。這裡提到的14種語言只是被印度憲法明確規定為官方語言的。

事實上印度全國一共有1652種語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百萬的較大語種就達33種。至今印度盧比上還印著二十多種官方承認的各地區語言,這其中包括梵語、巴利語、孟加拉語、泰米爾語等等,南部居民幾乎都不會使用印度斯坦族的印地語。印度的宗教體系同樣也是極為複雜的:印度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佔人口的2.32%;錫克教徒佔1 .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猶太教的信仰者約佔0.43% 。

關於印度人種的劃分歷來聚說紛紜。目前最受學術界普遍公認的劃分方法是1935年由B.s.古哈提出的。他將印度的種族劃分為六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地中海人、迪納拉人、蒙古利亞人以及北歐人。數千年來雅利安人、馬其頓人、突厥人等外來徵服者一波接一波來到印度,千百年來印度人似乎已習慣了這種不同的徵服者的統治,統一的印度民族這一概念始終未能在他們的腦海中生根發芽。恰恰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人才真正萌發了民族主義的意識。

印度最早的民族主義者正是在英式教育下培養出來的,所以印度作為一個國家其實是由英國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在此之前「印度」只是一個地理文化概念,而從來都不曾是一個國家,所以印度人也缺乏的統一的國家民族意識。種姓制和貧富分化導致的巨大國內矛盾則進一步加劇了印度國內各邦彼此之間的離心傾向。在印度1%最富的人擁有印度全國財富的一半以上,5%最富的印度人擁有全國財富的68.6%,10%最富的人擁有全國財富的76.3%。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全世界貧困人口的1/3來自印度。在印度超過8億人每天生活費還不到2美元,這一數字佔印度總人口的75%以上。印度的貧民窟人口達到了1.7億。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印度約40%的兒童遭受著貧窮、缺乏教育、營養不良,甚至被邊緣化。印度正被巨大的貧富落差撕裂為兩個國家:一個是由政府官僚、商業世家、寶萊塢電影明星組成的在國際舞臺上賺足了眼球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印度,一個是由貧民窟中走出的人士所組成的印度。

當然印度各邦與中央政府的離心傾向程度是各有不同的:有的邦鬧獨立其實不過和美國加州一樣僅限於喊喊口號的政治秀,有的邦可是成立了自己的武裝組織和印度中央政府對抗。目前與印度中央政府對立最嚴重的是位於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梅加拉亞邦、曼尼普爾邦、米佐拉姆邦、那加蘭邦和特裡普拉邦這6個邦。東北六邦之所以和印度本土存在強烈的離心傾向有著地緣、民族、經濟等多方面原因。東北六邦與中國、不丹、緬甸、孟加拉國四國接壤,與印度本土之間通過西裡古裡走廊相連。

西裡古裡走廊完全介於不丹、尼泊爾和孟加拉國之間,最狹窄之處只有20多公裡。這樣一條狹窄的通道顯然制約了印度本土的地緣影響力向東北輻射。東北六邦的民族文化本就與印度本土迥然不同,又缺乏地緣聯繫、文化交流自然會產生相對強烈的離心傾向。和印度本土以雅利安人種後裔為主的人口結構不同:東北各邦的居民主要是藏緬語族的人群。東北各邦的居民普遍有典型的黃種人特徵,其祖先大多來自緬甸、泰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

東北六邦中的阿薩姆邦在歷史上是傣泰民族建立的獨立王國,直到1826年才被英國殖民者劃入英屬印度,1947成為獨立後的印度治下的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的居民自認為是華人後裔,1826年曼尼普爾邦被英國殖民者佔領,1947年8月11日曼尼普爾宣布獨立,1949年9月21日曼尼普爾在印度的壓力下被迫加入印度。米佐拉姆邦在民族、語言、宗教各方面均與印度本土迥異:當地的米佐族人以米佐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全邦85%以上的人口信奉基督教。

從東北六邦的歷史來看:六邦居民的祖先多來自中國、緬甸、泰國等地,普遍具有典型的黃種人特徵,在歷史上大多曾建立過自己的國家,多是在英國殖民時期被強行劃入英屬印度,所以在民族、語言、宗教等各方面均與印度本土顯得格格不入。同時地理位置上相對偏僻的東北各邦在經濟發展上也相對滯後:特裡普拉邦的經濟水平在印度28個邦中排名倒數第三。民族文化上的差異性以及經濟上的欠發達使東北諸邦普遍受到印度本土居民的歧視。

印度本土民眾對東北諸邦存在歧視心理,而印度政府則千方百計試圖同化控制這一地區。東北六邦本是以黃色人種為主的地區,然而多年來印度一直在嘗試從本土向東北移民。如今東北六邦中的特裡普拉邦已不再是以黃種人為主的邦:如今從外部遷移而來的孟加拉人已佔據該邦人口的絕大多數,而當地土著居民已只佔該邦人口的31%。其他5個邦對特裡普拉邦發生的事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所以他們也擔心有朝一日自己也會像特裡普拉邦的原住民一樣在自己的家鄉被邊緣化。

相關焦點

  • 印度東北7邦:獨立之心70年不變,甚至有加入鄰國的想法
    印度東北7邦問題一直是印度最避諱話題之一。這七個邦位於印度「七寸」西裡古裡走廊以東,它們分別是阿薩姆、梅加拉亞、米佐拉姆、那加蘭、曼尼普爾、特裡普拉和錫金。歷史上,這些地區都曾建立過獨立小王國,其中以阿豪姆王國最強,統治時間長達600多年。
  • 地方力量崛起:中國的省,印度的邦②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制國家,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憲法(超過 11 . 7 萬字,而美國憲法,包括修訂案在內,也僅有 7 千字)。該文件讓 35 個邦和領土結成一個單一聯邦政體。憲法列出哪些權力屬於中央政府,哪些屬於各邦,哪些由二者分享。        在文本上,各邦擁有高度自治權。
  • 印度各邦建制沿革:印度面積最大的邦由獨立時的4個憲法邦合併
    中央邦,邦名來自印地語,因位於印度國土的中央部分而得名。1956年印度實施「邦重劃方案」時將1947年四個憲法邦:中央邦、中央印度邦大部分、溫迪亞邦和博帕爾邦等說印地語的地方合併,命名為中央邦,成為印度面積最大的邦。
  • 印度16個地區要求獨立建邦 版圖面臨修改
    這一決定在印度國內引起連鎖反應。眾多黨派、種族團體提出新的分邦請求,數量至少達到16個,印度地圖將面臨重大的修改。一些人認為縮小邦的面積便於管理,但是建立新邦也會帶來許多危險。印度或仿效美國建立更多新邦 歷史上幾次改變區域劃分印度政府上周屈從於一場絕食鬥爭,宣布分邦決定。
  • 靠近中國,說景頗語:那加蘭叛軍為何成為印度最大獨立武裝?
    1963年,印度為了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把阿薩姆邦拆成5部分,分成五個小邦,那加蘭邦就是其中之一。再加上曼尼普爾邦和阿魯納卡爾邦,這就是印度東北七邦的由來。印度東北七邦土著的祖先,多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蒙古人種,操漢藏語系,無論人種和文化都與印度本土絕然不同,歷史上從未屬於印度,所以對印度無認同感。自印度立國起,這裡就興起了三十多支獨立武裝。成為印度最叛逆的一個地區。
  • 印度有幾個省(邦)多少人口
    面積:298萬平方公裡,人口總數約13.24億,印度行政區劃中的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7個邦(省)、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印度國徽27個邦(省)分別為:安得拉邦1949年6月,印度軍隊進駐錫金,此後籤訂印錫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1975年錫金被併入印度,變成印度的一個「邦」。1982年,錫金第十三世國王登基,宣稱印度吞併錫金是非法的。
  • 印式英語VS東北散裝英語
    這種略帶咖喱味的英語口音與英語在印度的「被本土化」有著很大關係。 1765 年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殖民當局在印度積極推行英語教育。182年漫長的殖民統治歷史中,英語逐漸在印度有了穩固地位。1947 年印度獨立後將英語和印地語並列為官方語言。 帶有咖喱味的印式英語就像日式英語,將本土語言與英語「雜燴」,印上了自己的國家特色。
  • 喀拉拉邦:印共執政,高度現代化,一個不像印度的印度地方邦
    在大家印象中,印度是一個最不講究衛生國家,可以說髒、亂、差,是貧窮落後的國家。但是不能片面的進行分析,雖然印度總體方面,的確遠遠落後中國,但並非沒有自己閃光點!實際上,還是由於貧富差距導致。印度很多地方邦,當地的百姓高度自由,經濟也相當繁榮、發達,顛覆了對印度形象差的感覺。
  • 印度有一個「7寸」:誰卡住它,就能卡住印度的脖子
    話說最近,中印邊境衝突,引發各界關注,作為歷史地理愛好者,我想說,印度的問題,其實很多,咱不說其它的,就地理而言,印度就存在這麼一個致命的地方。話說誰卡住它,就能卡住印度的脖子,這個地方,在哪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上圖。
  • 印度曾叫囂「早已不是弱國」,如今6邦鬧獨立,我方放話:支持!
    提起印度,想必小夥伴們想到的都是當地生活習慣跟我國有很大的差距,並且印度的衛生意識極差,給了病毒一個很好的生存機會,印度人口居住地也很密集,放棄封鎖後,印度的疫情急速爆發。最近一段時間,印度的小動作不斷,莫迪想要以此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 印度最富裕的邦,被歐洲佔有近500年,遊客:最不像印度的地方
    曾幾何時,印度這個曾經擁有著燦爛文明與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中國人的眼中被貼上了「髒亂差」的標籤,各種奇葩的習俗、生活習慣無一不讓中國人感到莫名其妙,在印度,富人的生活奢華到令人瞠目,而窮人的生活的簡陋,同樣讓人目瞪口呆。印度那巨大貧富差距似乎永遠也改變不了。
  • 榆林人,印度的南北差距為何這麼大?
    一般認為,印度中央邦的溫德亞山是印度(甚至是南亞次大陸)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線,但印度在習慣上通常被分為東北、北、西和南這四部分,因此關於南部和北部具體由哪些邦組成,仍然還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相反,古代印度文明就發源於北印度的恆河和印度河沿岸。北印度在擁有廣闊平原的同時,還具備充足的淡水資源,其優越的地理條件使得印度擁有了亞洲最大的耕地面積。也因此,更加宜居的北部有更大的人口密度,經濟發展的空間看似遠勝於南方。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北方自然條件更優越,反而經濟發展卻落後於南方呢?
  • 印度榕因產自印度而得名?其實不是,印度榕也產自我國雲南
    說起「印度榕」,可能有些花友還有點陌生,但是提到橡皮樹,想必大家都明白了。沒錯,橡皮樹的中文學名叫「印度榕」,很多花友誤以為印度榕就是來自印度,那不然為什麼叫「印度榕」,不叫其他榕呢?印度盛產榕樹、橡樹,但印度榕在印度本土的分布並不廣泛,只是在印度的東北部分布較多,更多的印度榕產自不丹、錫金(原來是一個王國
  • 印度局勢內憂外患,邊境衝突尚未解決,國內6個邦開始鬧起了獨立
    又有壞消息傳來,國內的6個邦開始鬧起了獨立,對此不是人歐艾斯,印度或將就此解體。多個問題浮出水面,印度或將危矣印度為聯邦制度國家,其國內分布為1個國家首都、28個邦、6個聯邦地區。和美國聯邦制度不同的是,印度境內不同邦的態度是十分強勢的。不誇張的說,印度不同邦的政府,足以形成一個小型國家,這也為印度邦鬧獨立留下了隱患。
  • 【印度多地暴發禽流感疫情 4個邦進入警戒狀態】 印度多地爆發禽...
    文 / 夏洛特2021-01-05 23:54:40來源:FX168 【印度多地暴發禽流感疫情  4個邦進入警戒狀態】 印度多地爆發禽流感疫情,到目前為止,印度拉賈斯坦邦、喀拉拉邦、中央邦和喜馬偕爾邦4個邦均已處於警戒狀態。
  • 印度「迷之自信」,印度人提問:為什麼印度比中國更發達?
    在知乎quora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你查找:印度能打敗哪個國家?答案讓你出乎意料,細細觀察列舉出來的問題,你就會發現,印度已經在知乎quora中,和全世界的國家都幹了一仗!除了美國和俄羅斯,稍有點自知之明,覺得印度「可能」會輸,但是別的國家無一例外全在「大仙」莫迪彈指間飛灰湮滅!但轉身一想印度的「蜜汁自信」,又覺得這些答案又在情理之中。廢話不多說,來看看他們的答案!
  • 印度公民法抗議引發大騷亂,阿薩姆邦成為最新風暴眼,全國的憤怒
    該法案將使印度政府向2015年之前,從三個鄰國進入印度的數百萬非法移民,授予印度公民身份,但如果這些難民是穆斯林,則不能獲得印度公民。這引發了印度全國的憤怒,特別是大量阿薩姆邦、西孟加拉邦民眾的抗議。 因為穆斯林問題 印度國內爆發衝突不斷 除了引起穆斯林的關注外,國籍的變更還導致了印度東北各邦發生了示威活動
  • 印度東北部社會經濟狀況及發展趨勢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社會文化...
    這條走廊從中國雲南出境,經過緬甸與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東部相連。因而,印度東北部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必經之地和重要的沿線地區。印度東北部與中國、緬甸、孟加拉國、不丹等多國接壤,集邊疆、民族、貧困於一體,社會結構複雜,經濟發展滯後,與印度本土其他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 為什麼巴基斯坦不通過幫助印度要求獨立的邦,來緩解自身壓力呢?
    個人認為,可能是兩個原因導致了巴基斯坦沒有這樣去做:第1個原因,印度國內的邦國要求獨立的呼聲並不大。如果能夠肢解印度,我想巴基斯坦大概率是樂見其成的。從歷史角度來講,巴基斯坦曾經被印度給肢解過。1971年的時候印度利用東巴的動亂出兵東巴基斯坦,成功讓巴基斯坦一分為二,從此兩國的實力差距就更大了,巴基斯坦在面對印度的時候,只能採取防守的戰略。這件事巴基斯坦人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假如印度也出現類似於1971年巴基斯坦國內發生的事件,巴基斯坦肯定不會置身事外,一定會想辦法去支援想要獨立的邦。
  • 印度多地暴發禽流感疫情 4個邦進入警戒狀態
    資料圖(路透社) 海外網1月5日電 印度多地爆發禽流感疫情,到目前為止,印度拉賈斯坦邦、喀拉拉邦、中央邦和喜馬偕爾邦4個邦均已處於警戒狀態。據印度ABP新聞網報導,印度喜馬偕爾邦康格拉地區的蓬壩湖水鳥大量死亡,其屍體禽流感檢測呈陽性,該邦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已拉響警訊,並禁止人們在康哥拉地區半徑10公裡內進行活動。 印度西北部拉賈斯坦邦最近報告超過420隻禽鳥死於禽流感。該邦畜牧部門表示,目前,禽流感只在賈拉瓦地區被證實,其他地區的死亡報告尚未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