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想必小夥伴們想到的都是當地生活習慣跟我國有很大的差距,並且印度的衛生意識極差,給了病毒一個很好的生存機會,印度人口居住地也很密集,放棄封鎖後,印度的疫情急速爆發。最近一段時間,印度的小動作不斷,莫迪想要以此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印度曾叫囂「早已不是弱國」,如今卻後院起火,六邦紛紛鬧獨立,引起了輿論的注意。
眾所周知,印度是個人口大國,由於當地的種族歧視心理非常嚴重,窮人跟富人的住所就像是兩個世界,窮人住的貧民窟中可能會有上千人,可想而知有多擁擠,就算是實行了封鎖政策,對印度而言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且,印度人非常封建,將恆河視為「神河」,不僅將患者屍體拋入河中,還在恆河裡取水喝,以為這樣可以消滅病毒,簡直是愚昧至極。
由於印度多處並未開設新冠檢測點,美國專家預測可能已經有2億人感染上了新冠,但大部分人都沒有進行過檢測,根本就不能給出一個準確的數據。在莫迪決定關閉封鎖後,印度的新增感染人數瞬間「崩盤」,每天新增上萬例,這個數字讓人看著觸目驚心,當地人對莫迪的舉措一片怨言,影響到了莫迪的選舉。
為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莫迪開始在四處挑釁,幾乎得罪了所有的「鄰居」,引起了眾怒。而印度卻叫囂「早已不是弱國」,面對這樣的處境絲毫不膽怯,還想要通過更加咄咄逼人,甚至是蠻不講理的方式來贏得優勢,印度現在已經陷入了孤立的狀態。其他國家對印度的挑釁已經到了無法忍耐的地步,戰爭一觸即發,印度四面楚歌,沒想到後院也起火了。
近日,印度當地連續發生襲擊案,導致很多無辜人員中彈身亡,境內至少有6個邦在鬧獨立,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印度一片混亂。對於印度之前的挑釁事件,我方放話:支持各邦獨立。顯然,我們已經不能用友好相處的方式來對待印度了,只有秉持著強硬的態度,才能夠對印度造成「威懾力」,只有學會「博弈」才能拿捏主動權。
而印度當地的多處軍火廠罷工,讓莫迪捏了一把汗,所謂「害人害己」,用在印度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對此大家有什麼想法呢?轉發與評論對我們很重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我會持續為大家帶來更精彩的內容,謝謝你們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