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巴基斯坦不通過幫助印度要求獨立的邦,來緩解自身壓力呢?

2020-12-05 燕子趣談

個人認為,可能是兩個原因導致了巴基斯坦沒有這樣去做:

第1個原因,印度國內的邦國要求獨立的呼聲並不大。

如果能夠肢解印度,我想巴基斯坦大概率是樂見其成的。

從歷史角度來講,巴基斯坦曾經被印度給肢解過。

1971年的時候印度利用東巴的動亂出兵東巴基斯坦,成功讓巴基斯坦一分為二,從此兩國的實力差距就更大了,巴基斯坦在面對印度的時候,只能採取防守的戰略。

這件事巴基斯坦人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假如印度也出現類似於1971年巴基斯坦國內發生的事件,巴基斯坦肯定不會置身事外,一定會想辦法去支援想要獨立的邦。

如果成功的話,這也等於報了當年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仇了。

(1971年印巴兩國軍官籤署協議)

此外,一個被肢解的印度,他的實力大為削弱,這樣一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實力對比就會產生一些變化。

對印度來說,從他國內成功獨立的國家,和印度之間也肯定會存在著非常大的矛盾,印度多了個敵人,而巴基斯坦又多了個盟友。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講,也是有利於巴基斯坦的。

可惜,印度內部雖然也有一些人試圖獨立,但在印度國內並沒有形成氣候,巴基斯坦就算是拿出一些資源去幫助,對印度來說除了噁心噁心,也起不到真正的實際的作用。

而同時,巴基斯坦的做法也會遭到印度的反制,巴基斯坦國內也有想要獨立的勢力,例如巴基斯坦和伊朗邊境就存在著反政府武裝。

早前,伊朗還和巴基斯坦兩國共同合作打擊過當地的反政府武裝,並且伊朗還支援了大量武裝直升機。

(紅色部分為俾路支省,當地一直有獨立運動)

在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討不到什麼便宜,反而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

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去支持印度境內那些想要獨立的力量了。

第2個原因,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實力相差巨大,巴基斯坦需要的是和平而不是對立,因為他需要快速發展國力。

印度的國家實力是巴基斯坦的七八倍,擁有絕對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一直是處於防守的位置,顯然壓力很大。

但是,對巴基斯坦來說,目前他的首要的問題並不是在面對印度壓力的時候如何採取反制措施,而是應該想盡辦法和印度有一個比較和平的關係。

因為,巴基斯坦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發展國內經濟、增強國家實力。

如果因為和印度之間的博弈相互損耗,由於巴基斯坦是實力較弱的一方,這會讓他的損失遠超過印度。

就像三國時期蜀漢北伐曹魏一樣,無論是勝利與否他都是得不償失的。

這個處境,讓巴基斯坦應該把注意力放到國內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國家實力,縮小和印度之間的差距。

目前,印度雖然說發展較快,但是巴基斯坦也是亦步亦趨,但這種狀態無法改變兩國之間的實力對比。

對巴基斯坦來說,現在需要的是改革,制定良好的國家政策,利用全球化的機遇期,大力引進國外的投資。。

(全球化讓世界聯繫到一起,利用好因此帶來的社會分工,巴基斯坦就有崛起的希望)

在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時,也進一步讓社會變得穩定,另外這也可以提升國家的經濟規模,讓國家實力得到一個非常大的飛躍。

印度並不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他是一個虛弱的大胖子,如果巴基斯坦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很容易就能在人均GDP方面達到印度的2~3倍,國家實力達到印度的1/2或者1/3。

如果這樣,對外巴基斯坦的國際地位會有極大的提高,對內印佔克什米爾的民眾也更有歸順之心。

此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們的國家歸屬感、國家的凝聚力也會遠超目前,再加上較為強大的國家實力,足以支撐巴基斯坦建立一支裝備先進、訓練有素又懷有極強戰鬥精神的精銳部隊。

(巴基斯坦空軍是唯一可以對印度優勢的兵種,但還遠遠不夠)

再加上友好國家在另一個方向對印度的牽制,如此一來和印度的博弈中巴基斯坦就會取得軍事均衡。

那個時候,有壓力的就該是印度了。

發展才是硬道理!

相關焦點

  • 印度16個地區要求獨立建邦 版圖面臨修改
    根據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25年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採取的是中央集權的管理方式保持社會秩序和統一。而印度通過不斷談判和妥協的方式管理國家。從偏遠山區的農村居民,到孟買的商業巨子,印度社會形態萬千。通過向不同民族團體授權的方式,印度政府使國家統一。印度的政治體系使各邦擁有廣泛的權力。而這種政治體系的大部分是在1952年一場絕食事件以後建立的。
  • 印度要求歐盟承認巴斯馬蒂大米「起源」印度,巴基斯坦抗議:我們也種!
    印度和巴基斯坦再起紛爭,這次是因為大米。據香港《南華早報》28日報導,印度已要求歐盟承認巴斯馬蒂大米「起源於」印度的7個邦及地區。此舉隨即遭到巴基斯坦反對。巴基斯坦表示,他們的農民也種植這種大米。報導稱,巴基斯坦預計將在12月10日前向歐盟正式提交反對意見。
  • 印度東北各邦為什麼與本土格格不入
    印度一共有28個邦。這其中想要鬧獨立的邦有說是9個,也有人說是6個。事實上印度存在獨立聲音的邦是很多的,只不過有些邦獨立的聲音比較小,有些邦鬧獨立的聲音則比較大。為什麼印度內部各邦長期處於離心傾向呢?這在相當程度上和印度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
  • 印度東北7邦:獨立之心70年不變,甚至有加入鄰國的想法
    印度東北7邦問題一直是印度最避諱話題之一。這七個邦位於印度「七寸」西裡古裡走廊以東,它們分別是阿薩姆、梅加拉亞、米佐拉姆、那加蘭、曼尼普爾、特裡普拉和錫金。歷史上,這些地區都曾建立過獨立小王國,其中以阿豪姆王國最強,統治時間長達600多年。
  • 印度各邦建制沿革:印度面積最大的邦由獨立時的4個憲法邦合併
    中央邦,邦名來自印地語,因位於印度國土的中央部分而得名。1956年印度實施「邦重劃方案」時將1947年四個憲法邦:中央邦、中央印度邦大部分、溫迪亞邦和博帕爾邦等說印地語的地方合併,命名為中央邦,成為印度面積最大的邦。
  • 印度局勢內憂外患,邊境衝突尚未解決,國內6個邦開始鬧起了獨立
    又有壞消息傳來,國內的6個邦開始鬧起了獨立,對此不是人歐艾斯,印度或將就此解體。多個問題浮出水面,印度或將危矣印度為聯邦制度國家,其國內分布為1個國家首都、28個邦、6個聯邦地區。和美國聯邦制度不同的是,印度境內不同邦的態度是十分強勢的。不誇張的說,印度不同邦的政府,足以形成一個小型國家,這也為印度邦鬧獨立留下了隱患。
  • 印度曾叫囂「早已不是弱國」,如今6邦鬧獨立,我方放話:支持!
    提起印度,想必小夥伴們想到的都是當地生活習慣跟我國有很大的差距,並且印度的衛生意識極差,給了病毒一個很好的生存機會,印度人口居住地也很密集,放棄封鎖後,印度的疫情急速爆發。最近一段時間,印度的小動作不斷,莫迪想要以此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 曾是美國盟友的巴基斯坦,為什麼轉而和中國親近,印度成關鍵轉折
    說到巴基斯坦,大家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巴鐵」。大多數巴基斯坦媒體對中國的報導都是友好的,大量的巴基斯坦民眾對中國的印象也較為不錯,甚至還總能聽到中國人到巴基斯坦旅遊受到歡迎和優待的消息。然而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係,真的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嗎?曾經是美國盟友的巴基斯坦,為何又會和中國親近呢?
  • 靠近中國,說景頗語:那加蘭叛軍為何成為印度最大獨立武裝?
    他們在那加蘭邦建立了影子政府,並得到了巴基斯坦和緬甸克欽邦的武器支持,成印度最強啃的骨頭。一:同印度政府的血仇成改不開的結那加蘭人為什麼要獨立?同年7月15月,曼尼普爾邦婦女赤身走上街頭舉行抗議活動,衝印軍高喊"來強姦我呀、來強姦我呀",引起國際輿論大譁。4,殘酷剝削在印度獨立前,印度東北人比印度人均收入要高,現在卻不及印度平均水平的一半。
  • 打蛇打七寸,印度的七寸在哪裡?這個要害關乎著印度的國家命運
    一、印度大國戰略印度是一個充滿野心的國家,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說過,印度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所以印度從建國開始基本上都是沿著這一戰略推進。英國英屬印度殖民版圖解體以後,印巴分治,從那時起印度就開始了自己的大國戰略。印度的大國戰略先是從搶佔領土和對周邊國家滲透影響兩方面來實施的。
  • [爆卦] 印度軍方要求96小時內打贏中國和巴基斯坦,看臺灣PTT網民...
    吼哈,怕了嗎印度軍方高層要求96小時內打贏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印度日報》披露,印度軍方高層要求陸海空三軍同時打贏對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場戰爭。報導稱,印度軍方認為,一旦開戰後的頭96個小時至關重要,要求96小時要同時打贏對中巴兩場戰爭,在此時間內逼中巴兩國接受停火談判。
  • 印度班加羅爾GDP超1000億美元,那麼巴基斯坦白沙瓦呢?
    在過去的十年,印度經濟發展迅速,先後超越義大利、俄羅斯、英、法等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五。隔壁鄰國巴基斯坦就難言樂觀了,不但沒有縮小與印度的差距,反而是拉大了。當下,巴基斯坦同印度的差距有多大呢?在歷史上入侵印度次大陸的波斯、希臘、韃靼、莫臥兒和阿富汗軍隊都經過距離白沙瓦西邊的開伯爾山口。所以,這裡素來是南亞與中亞之間的交通要道,有巴基斯坦西北門戶之稱。
  • 地方力量崛起:中國的省,印度的邦②
    印度:群雄並起的時代       與中國一樣,印度政治運作「從地方到中央」的路徑日益凸顯。但與中國不同,印度體制沒有任何不透明之處,也不存在大一統的傳統。如何理解印度萬花筒般的複雜性及分裂的政治體制,對外部觀察家而言堪稱挑戰。 擁擠的印度巴士。
  • 強佔土地不還?巴基斯坦強勢喊話印度:不歸還將發起核戰爭
    比起巴基斯坦,印度在軍事方面佔據了不少的優勢,因此無論是在談判還是在對峙中,印方的態度都非常強硬。面對印度方面強硬的態度,巴基斯坦呼籲聯合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多多關注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以免這一地區的局勢陷入無法收拾的局面。同時巴基斯坦還喊話印度,要求對方歸還強佔的土地,否則將不排除雙方爆發核戰爭的可能。
  • 印度為什麼不如中國?因為它失去了「新疆」、「寧夏」和「緬甸」!
    既然中國在內外地緣政治環境上,都比較樂觀,甚至解決了北方壓力問題,那麼一直對飆中國的印度,情況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並沒有那麼簡單。歷史上,「印度」更多是作為一個地理名稱,真正統一的時間非常少。大英帝國在南亞、東南亞的殖民史,反倒給了印度一個整合甚至擴張的機會。
  • 巨型蝗群已抵達我國邊境線,巴基斯坦印度兩國先後淪陷
    2020年伊始,非洲就爆發了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蝗蟲入侵,非洲爆發的這場蝗災,並非國人認知的蝗蟲災害,而是指一種巨型的蝗蟲,這種巨型的蝗蟲,是生活在非洲、亞洲熱帶荒漠地區綠洲、河谷地帶的沙漠蝗蟲,其飛行距離遠,進食量巨大,可以遠程遷移。
  • 榆林人,印度的南北差距為何這麼大?
    僅憑「面相」來猜測一個人來自哪裡,聽起來有些玄乎,但在印度,真的可以。印度人甚至專門為此做了一項科學研究。2018年,在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印度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試圖通過分析1647個印度人面部特徵並構建一個數據模型來判別某張面孔屬於南印度人還是北印度人。
  • 印度男孩戀上巴基斯坦女孩,用谷歌地圖穿越邊境時被捕
    印度男子齊斯曼和他的巴基斯坦女網友 據印度媒體《今日印度》報導稱,周四,印度邊境安全部隊(BSF)的工作人員解救了一名「患有單相思」的年輕男子
  • 南亞的角落:隱秘的大國博弈,巴基斯坦的血淚與未來
    於是,既是中美共同的朋友,又與蘇聯不對付的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成為了搭建中美橋梁的唯一人選。1年後,基辛格秘密訪華,打開了中美高層溝通的大門;巴基斯坦卻陷入第三次印巴戰爭的炮火。短短26天後,國父真納締造的雙版圖國家在地圖上消失了,東巴基斯坦獨立,改名孟加拉國。
  • 認識印度「巨象」
    其實,通過3000多年的融合,今天大多數印度人是前兩個種族的不同比例的混合。在同一個地區、同一個城鎮,甚至同一個鄉村裡,都可以見到膚色和面型很不一樣的人。在印度,使用人口達100萬以上的語言有30多種,方言有超過15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