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成功製備了二維結構的硫摻雜石墨相氮化碳材料(g-C3N4),並在光催化降解苯酚和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的應用中表現優異,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二維超薄結構的硫摻雜光催化材料製備過程示意圖
粉末狀及固載後的光催化材料
為解決光催化劑在應用中存在的光生電荷複合嚴重、可見光利用率及光催化效率低的問題,在苑明哲研究員的帶領下,廣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環境與能源光催化實驗室提出將硫元素原位摻雜於g-C3N4分子結構中,並通過高溫氧化刻蝕的方法成功製備了超薄的二維結構硫摻雜光催化材料,增強了材料對光的吸收,實現了光催化材料光生電荷的定向遷移,大大提高了光催化劑的催化效率。
原位摻雜加高溫氧化刻蝕的方法避免了傳統硫摻雜過程中使用硫化氫等危險氣體,對設備要求低,具有操作簡便、快速的優點,獲得的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方面表現較佳。
光催化工業廢水(中試)處理裝置
光催化處理印染定型機VOC廢氣處理裝置
廣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環境與能源光催化實驗室主要從事環境淨化功能材料的開發與應用的工作。實驗室已開發了多種高效的光催化劑,包括二氧化鈦、石墨相氮化碳、氧化鎢、滷氧鉍等,並積極探索新材料在工業廢水處理、工業VOC和甲醛淨化等方面的工業化應用可能性。目前,實驗室在光催化處理印染定型機尾氣、工業廢水中苯胺及苯酚等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為光催化技術在環境汙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來源: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江蘇雷射聯盟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