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汙染物難降解?神奇的光催化來幫忙

2020-12-05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近日,廣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成功製備了二維結構的硫摻雜石墨相氮化碳材料(g-C3N4),並在光催化降解苯酚和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的應用中表現優異,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二維超薄結構的硫摻雜光催化材料製備過程示意圖

粉末狀及固載後的光催化材料

為解決光催化劑在應用中存在的光生電荷複合嚴重、可見光利用率及光催化效率低的問題,在苑明哲研究員的帶領下,廣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環境與能源光催化實驗室提出將硫元素原位摻雜於g-C3N4分子結構中,並通過高溫氧化刻蝕的方法成功製備了超薄的二維結構硫摻雜光催化材料,增強了材料對光的吸收,實現了光催化材料光生電荷的定向遷移,大大提高了光催化劑的催化效率。

原位摻雜加高溫氧化刻蝕的方法避免了傳統硫摻雜過程中使用硫化氫等危險氣體,對設備要求低,具有操作簡便、快速的優點,獲得的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方面表現較佳。

光催化工業廢水(中試)處理裝置

光催化處理印染定型機VOC廢氣處理裝置

廣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環境與能源光催化實驗室主要從事環境淨化功能材料的開發與應用的工作。實驗室已開發了多種高效的光催化劑,包括二氧化鈦、石墨相氮化碳、氧化鎢、滷氧鉍等,並積極探索新材料在工業廢水處理、工業VOC和甲醛淨化等方面的工業化應用可能性。目前,實驗室在光催化處理印染定型機尾氣、工業廢水中苯胺及苯酚等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為光催化技術在環境汙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來源: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江蘇雷射聯盟轉載

相關焦點

  • 我國學者在有機汙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持續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趙進才課題組在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及其機理方面進行了十幾年的系統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進展。  低濃度、高毒性、難降解有機汙染物是一類普遍存在、具有長期危害性的環境汙染物,用傳統方法很難處理。
  • 廣東工業:金屬有機框架衍生C/TiO2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環境健康與汙染控制研究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生何鑫和敖志敏教授和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王少彬教授合作下在金屬有機框架衍生的C/TiO2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方面取得新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
  • 光催化薄膜的親水性與光催化分解有機物汙染物活性的關係
    光催化薄膜的親水性與光催化分解有機物汙染物活性之間呈現相輔相承的促進作用。當材料表面吸附有機汙染物則表面親水性下降,而光催化過程可分解有機汙染物,水滴易於鋪展至潔淨表面,使材料表面恢復親水狀態。親水薄膜當材料親水性較強,其表面易於吸附水分子並在光照作用下形成羥基自由基,有利於光催化過程的進行
  • 汙水處理廠家:光催化降解技術處理汙水
    光催化降解技術是一種針對上述排量大、汙染重、危害廣的行之有效的汙水的處理辦法,其原理主要是光催化劑在受到光照後吸收能量,電子躍遷從而對吸附在其上的有機汙染物進行催化氧化,使其降解或礦化。當前研究和使用最廣泛的光催化劑是TiO 及其衍生物。
  • 土壤修復技術介紹——光催化降解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修復技術中的土壤光催化降解(光解)技術是一項新興的深度土壤化學修復技術,可應用於汙染源為農藥等有機汙染物的土壤的修復過程。光催化氧化法在正常環境條件下(常溫、常壓),能將揮發性有機物(VOCs)分解成CO2、H2O和無機物質,反應過程快速高效,易於操作,價格相對不高且無二次汙染問題,因此具有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已成為VOCs治理技術中一個活躍的研究方向。因此,光催化被廣泛地應用於土壤中農藥多氯聯苯及石油汙染物等的降解。在80年代後期,光化學降解法開始應用於環境汙染控制領域。
  •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降解水體中有機汙染物研究進展
    這一概念由 Glaze於1987年提出,被定義為能夠產生羥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的氧化過程,典型代表有芬頓/類芬頓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等,但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能耗及試劑消耗大、降解能力有限、設備易腐蝕等。因此,環境友好、技術可行的高級氧化廢水處理技術仍是學者們的研究熱點。
  • 光催化與生物降解直接耦合技術處理廢水的機制、進展和環境應用
    引言隨著水中各種新型汙染物的出現,以活性汙泥法為代表的傳統汙水處理技術由於難以降解高濃度、結構複雜的難降解汙染物而面臨困境。以光催化氧化技術為代表的高級氧化(AOPs)技術作用快,但其依賴自由基反應的無選擇性降解會導致一系列過度氧化問題。
  • 張統: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間接消耗時間,可通過反應體系pH的小幅上升來判斷確定。試驗研究表明,間接消耗時間大多維持在0.5~3 h。  3.4異相催化反應對可生化性的影響  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的可生化性(B/C)一般都小於0.2、0.1或更低。
  • 研究進展|難降解廢水電催化處理技術
    電催化技術是利用界面電子得失產生的活性物質降解有機汙染物,實現汙水淨化目的。Xiuping Zhu等利用活性炭構建了對硝基苯酚(PNP)降解的三維電極反應器,結果表明,粒子電極提高了陽極系統的間接氧化作用,與二維體系相比,三維體系使PNP和COD的降解率明顯提高了2~7倍。但低阻抗的活性炭粒子電極容易產生短路電流,降低電流效率,對此可通過負載組分來抑制短路電流的產生和提高催化活性。
  • 光催化技術對VOCs的降解及應用
    由於納米TiO2光催化劑具有生物降解無可比擬的速度快、無選擇性、降解完全,並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價格低和無毒等特點,已經應用在有機廢水和工業VOCs廢氣處理領域。自從Dibble和Raupp最先研究二氧化鈦光催化材料降解三氯乙烯開始,許多科研工作者在降解VOCs氣體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且已經證實:光催化技術能夠處理一系列的有機汙染物,包括烷烴、有機醇、芳香烴、含氯碳氫化合物等。華鈦高科介紹部分重要的光催化實驗結果與廣大光催化材料研發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相互學習與交流。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3D列印MOFs負載多孔陶瓷實現有機汙染物高效催化降解
    催化降解是處理有機汙染廢水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來,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Metal-organic frameworks),因表面積高、孔結構可調控以及活性位點多等特點,已成為一種去除有機汙染物的新型催化材料。但是,目前已報導的許多新型MOFs複合材料,因可加工性、水穩定性以及可回收性等問題,其大規模製備及可持續和工業化應用環境均不理想。
  • 化學、電化學催化、溼式、超臨界水、光催化、超聲波氧化技術
    高級氧化處理技術作為物化處理技術之一,具有處理效率高、對有毒汙染物破壞較徹底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於有毒難降解工業廢水的預處理工藝中,已經逐漸成為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熱點。目前的高級氧化技術主要包括化學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溼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等。
  • 難生物降解有機汙廢水處理新技術
    1、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的來源及其水質特徵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主要是指可生化性小於0.2但還需繼續處理的水,其來源非常廣泛,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是生活汙水生化處理出水或尾水;第二類是高濃度生化性好的廢水處理出水;第三類是園區綜合廢水處理出水;第四類是生物毒性大的工業廢水排水。
  • 「吃掉」有機汙染物 「消化」成無汙染物——記中國建材總院高活性...
    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高活性可見光催化材料」是一種利用光催化技術的原理,在可見光或者LED燈下,能捕獲有機汙染物,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將有機物完全分解為無汙染的CO2和水。這種材料與吸附型的淨化材料有明顯區別。
  • 城市環境所在光催化耦合微生物同步降解抗生素及機理分析方面獲進展
    光催化耦合微生物同步降解汙染物(Intimate coupling of photocatalysis and biodegradation, ICPB)是近年來新興的汙染物降解技術。它將光催化反應高效快速的特點與微生物降解的優勢相結合,為水體中汙染物的深度降解提供了解決新思路。
  • 低溫等離子體可降解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記者8月13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機械所黃青研究員課題組針對四氯聯苯——一種典型的多氯聯苯,應用低溫等離子體進行降解處理後發現,氣體種類對等離子體降解四氯聯苯效果有重要影響,且不同氣體等離子體處理四氯聯苯的活性物種也存在差別。
  • ...溶劑抽提、生物修復、光催化降解、電動吸附技術、聯合修復技術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多環芳烴是一類微致癌汙染物,且由於其疏水的特性,阻斷土壤對水分的運輸及自身不能在環境中降解,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多環芳烴可對人體健康造成多種不良影響,使多環芳烴汙染土壤的修復日益受到關注。
  •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 可降解持久性有機汙染物
    綠色動態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機械所黃青研究員課題組針對四氯聯苯——一種典型的多氯聯苯,應用低溫等離子體進行降解處理後發現,氣體種類對等離子體降解四氯聯苯效果有重要影響,且不同氣體等離子體處理四氯聯苯的活性物種也存在差別
  •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VOCs廢氣治理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及對策
    1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降解VOCs廢氣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及對策光催化氧化法 VOCs 處理的主要機理如下 :這些反應產生了多種具有高活性的氧化物和自由基,例如 H 2 O 2 、OH、HO 2 等。這些自由基和催化劑表面吸附的有機分子發生氧化還原作用,使有機分子部分氧化、化學鍵斷裂或完全降解為 CO 2 和 H 2 O,達到礦化有機物的目的。
  • 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
    O2既可以抑制光催化劑上電子和空穴的複合,提高反應效率,同時也是氧化劑,可以氧化已經羥化的反應產物,是表面羥基自由基的另一個來源。  締合在Ti4+表面的·OH的氧化能力是水體中存在的氧化劑中最強的,能夠氧化大部分的有機汙染物及部分無機汙染物,將其最終降解為CO2、H2O等無害物質,並且對反應物幾乎無選擇性,因而在光催化氧化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