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去麓悅江城是10月底,回來之後我寫了《地產圈奉為神盤的「麓湖」,來重慶了!曾讓王思聰求而不得》。
當時有很多人評論。
有人預言麓悅江城「在重慶賣不走」;
也有人放話「你這個開盤就售罄的話,我就服!」。
前天麓悅江城開盤了,因為套內單價最高達到5萬/㎡(建面單價破4.5萬/㎡),又火了一把。
引起一片質疑聲,「有價無市」、「自買自賣」、「憑什麼賣那麼貴」、「內部操作套貸款的吧」……
我沒有第一時間寫這件事,一是為了搞清楚麓悅江城的價格,二是向一些去了開盤現場的朋友打聽了更多細節。
最後我得出兩個結論:
麓悅江城,經此一役,已經一戰封神。
重慶沒有教育萬華,反而是萬華教育了重慶。
01
重慶樓市有很多爭議,但下面這三點通常沒什麼爭議。
1,價格越高房子越難賣。就算房子很好,也只能耐著性子慢慢賣。
2,在什麼地方就賣什麼價格。換句話說,非核心地段,就不要想賣高價。
3,如果一個項目價格高且不在大眾公認的好地段,市場會教它做人。
麓悅江城開盤前被預言賣不走,是因為它「完美」切中了上面三點。
開盤後被質疑內部操作,是因為它在這種情況下還能第一次開盤就接近於售罄。
我多方打聽、核實到的數據是,麓悅江城首批推出125套房子,開盤當天賣了103套。
而這兩天網上瘋傳的「套內單價5萬/㎡(建面4.5萬/㎡)」,實際上只有2套。其中一套已經被預定,總價608萬。
其餘絕大多數房子,套內單價在2萬-3萬/㎡、總價在350-500萬。雖然帶精裝修,但因為它的位置,這個價格還是被認為太貴了。
02
麓悅江城在悅來,位於悅來和水土交接的位置。而很多人認為它就是在水土,印象就只剩下「遠」了。
這個位置,離觀音橋27公裡、離解放碑33公裡,開車要花1個小時左右。而且麓悅江城的周邊配套目前比較缺乏,進一步加深了距離感。
套內2萬-3萬的單價、動輒300萬往上的總價,完全可以在離核心區更近的禮嘉、中央公園買房,也可以在觀音橋、江北嘴、彈子石等核心區買房。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去水土買房?瘋了嗎,誰會去買?
這就是很多人質疑麓悅江城的邏輯。但這也成為麓悅江城一戰封神的原因。
不便宜的價格配上不主流的地段,還能拿到「開盤當天125套房子成交103套」的成績,其中還有兩套總價上千萬的房子。
套用抖音上重慶樓市第一大V小川的話,麓悅江城「已經是地產神話了,在那個位置」。
03
如果萬華沒有在成都做出一個被國內地產圈封為「中國神盤」、被成都人奉為「買房信仰」的麓湖,積累了極好地品牌口碑;
如果萬華在重慶不拿出琢磨麓湖的勁兒,花三年時間才展現令人驚豔的麓悅江城,交出讓買它的人「就是喜歡」的房子;
我們今天談論的一切,可能都不會發生。而麓悅江城,可能就只是一個平平常常、平平談談的項目而已。
為什麼說萬華「教育」了重慶樓市,這就是原因:當品牌力和產品力強大到一種境界,沉澱出非常高的市場認可度和信任度,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雖然麓悅江城在重慶樓市已經有了一個「很絕」的開局,但也不能就此徹底把它推上神壇。
它能不能在重慶重演麓湖在成都的神話——「麓湖之幸,是其它樓盤之不幸」,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畢竟這是一個佔地面積有1000畝左右的大項目,前兩天的第一次開盤僅僅是一個開始,後面還會有很多次開盤。
04
之前寫完麓悅江城後,還收到過一條留言,麓悅江城適不適合買來投資。
個人認為,麓悅江城不適合純投資,更適合買來自住兼保值。
第一,這種項目就該買來自己住。這就好比你點了一份鮮美無比的佛跳牆,你不吃它偏要做成標本放在那裡觀賞,太浪費了。
第二,麓悅江城現在的價格遠超那個位置實際的市場價,相當於提前支取了一部分增長空間。而且這種「高精尖」項目的受眾面本來就比大眾化項目窄。
第三,但麓悅江城本身的品牌和產品足夠出色,所以保值能力不成問題。
個人觀點,僅做分享。我現在更關心的,是麓悅江城的下一次開盤是什麼時候,到時候戰績又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