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獵物,非洲一海雕竟敢叫囂野牛,鷹爪正面對決牛角!

2020-12-06 六維自然

在食物鏈中,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而為了食物,很多動物都會變得異常兇猛,驅趕其它獵食者。近日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中,攝影師Michelle就拍攝到:一隻非洲海雕為了保護鷹爪下的魚獵物,竟敢叫囂比自己體型大很多的野牛,氣勢果然是猛禽。

據攝影師介紹:由於天氣炎熱起來,水源開始變得少,很多動物都往水源附近遷徙,這次的爭鬥,就是在一個河邊,野牛群需要水來降溫,而海雕則需要捕捉水中生物為食,非洲海雕和非洲野牛的爭鬥,實際上也是領地之爭。

非洲海雕對決非洲野牛,非洲野牛是為了獨佔水源,所以要驅趕其它動物,而海雕以為野牛是來搶其獵物,為了保護鷹爪下的這條魚,不得不用鷹爪對決牛角,而旁邊還有一隻鸛鳥在虎視眈眈,鸛鳥作為一種大型涉禽,自然是覬覦海雕爪下的那條魚,但鸛鳥不敢加入戰局。最終結果就是海雕忙著叫囂野牛,而爪下的獵物早已不見,也許是跌入淤泥中逃跑了。

非洲海雕是一種中型猛禽,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非洲大陸,主要的食物是魚,也善於捕魚,在水面伸出爪子,把魚抓牢,再拉出水面,帶回棲息的樹上進食,若魚的體重過大,讓海雕飛不起來,海雕就會用自己的一雙翅膀充當槳往岸邊劃。

在大草原中,非洲野牛從不遠離水源,每天至少喝水一次,可以說是無水不歡的物種,在天氣溫度比較高時,在日間活動時,為了避開烈日高溫,野牛群常躲在陰涼處或浸泡在水池或泥濘中使身體較涼快。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相比起非洲獅,非洲野牛為什麼是非洲大陸最危險的大型野獸
    而其中非洲野牛被認為是非洲大陸最危險的大型野獸,為什麼不是兇猛的非洲獅,而是非洲野牛呢?非洲野牛頭體長2.1-3.4米,身高1-1.7米,體重300-900千克,一對牛角能長達80釐米,非洲野牛是群居動物,只有年老或受了傷的個體才會落單。
  • 小獅子被非洲野牛踩傷,卻被母獅子拋棄,途中遇到鬣狗群
    生活在這裡的非洲野牛,蠻力十足,脾氣很暴躁,還長著一雙堅硬而鋒利的牛角,像獵豹、土狼等很多食肉動物都懼怕它們,很少敢打野牛的主意。但是,獅子卻是個例外。其實,獅子也是沒辦法,它們過著群居生活,為了讓獅群裡的成員都吃飽,獅子必須要捕獵肉多的獵物,而非洲野牛自然就成了它們的香餑餑。
  • 非洲野牛要斬草除根殺死小獅子,拼死護崽的母獅讓人動容
    非洲野牛要斬草除根殺死小獅子,拼死護崽的母獅讓人動容非洲野牛也叫非洲水牛,是非洲大草原上一種體型龐大的食草動物。它們力大無窮,又長著堅硬而鋒利的牛角,因此很多食肉動物都懼怕它們,不敢打它們的注意。但獅子卻是個例外。
  • 非洲的野牛到底多厲害 食草動物也能被列為「非洲五霸」之一
    非洲野牛號稱「非洲五霸」之一,非洲最危險的動物之一。基本資料非洲野牛也稱非洲水牛,是一種產於非洲的牛科動物,高約1.4-1.7米,長2.1-3.4米,體重達到約425-900公斤,平均壽命15 - 20 年。
  • 臭名遠揚的斑鬣狗,在非洲大陸上是怎樣的存在?
    在非洲大陸上,非洲斑鬣狗是一個令所有物種聞風喪膽的生物,甚至是獅子對它也得禮讓三分。那麼,非洲斑鬣狗是憑藉什麼在非洲大陸上名聲大振的呢?答案是極其殘忍的獵食手段。非洲斑鬣狗外表像狗,但並非犬科動物。斑鬣狗的體型,與非洲大陸上那些頂級獵手相比其實非常瘦小,因為一隻成年斑鬣狗的體長最長只可長到一米五,體重也是80公斤封頂。但非洲斑鬣狗的咬合力與其身型極不相符,它具有非洲大陸上最強的咬合力,骨頭在它的牙齒面前也毫無抵抗力。斑鬣狗從不挑食,這是因為它的胃部所分泌的胃酸可以消化任何東西。因此,斑鬣狗進食時連骨頭也不會放過,它們甚至可以從骨頭中汲取營養。
  • 獅子捕獵時常被野牛反殺,換成老虎有可能單獨捕獲一頭野牛嗎?
    導讀:獅子捕獵時常被野牛反殺,換成老虎有可能單獨捕獲一頭野牛嗎?獅子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大的食肉動物,與很多貓科動物不同,獅子是群居的,獅群的構成基本上是固定的,一般由一到兩頭雄獅加若干頭雌獅、幼崽構成。一頭成年野牛體重在300-900千克之間,比獅子可要大多了,雖然它們沒有尖牙利爪,但是一對牛角可不是鬧著玩的,用力一挑,就能刺穿獅子的胸膛。在很多紀錄片上面,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這種鏡頭,那就是獅群在捕食野牛的時候,由於對手沒有挑對,哪頭比較倒黴的獅子會被野牛的尖角戳中,即便沒有當場死亡,剩下的壽命也不多了。
  • 老虎或獅子,在單獨捕食野牛的時候,勝算都非常低嗎?
    獅子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主要的捕食對象就是草原上的蹄類動物,比如角馬、羚羊、水牛等等,其中非洲野水牛,就是獅子非常忌憚的一個對手,在非洲野外,殺死獅子最多的動物不是毒蛇也不是鬣狗,正是水牛這種看似憨厚的食草動物。大家不要被它外表迷惑了,實際上非洲野牛與其他猛獸一樣,被列為草原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其兇猛程度不亞於獅子。
  • 黃石公園發現一野牛,背上長「駝峰」,常把最鮮美的草讓給母牛吃
    最後又在人類的保護下,擺脫了滅絕的命運,於2016年成為美國國獸,與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比肩。美洲野牛的種群發展歷史,很曲折也很慘烈!美洲野牛有兩個亞種,分別是美洲草原野牛,生活在草原上;美洲森林野牛,生活在森林裡。
  • 野牛力氣大而且數量眾多,為什麼它們不會一起來對付獅子?
    肯定不止我一個人這麼想過,就是一隻野牛的力氣都非常大,足以跟雄獅抗衡,但是為什麼那麼龐大的野牛群,不聯合起來對付獅子呢?我相信如果野牛聯合起來對付獅子的話,獅群絕對不是對手。說起非洲野牛,其實我們不陌生,它們的外形就跟農村裡面的大水牛差不多,所以非洲野牛又被稱為是「非洲野水牛」。只是野牛的牛角比較特殊一點,像是兩個翹起來的中分髮型。
  • 非洲野牛為何要屠殺獅子幼崽?動物學家這樣解釋解開了我多年疑惑
    非洲野牛為何要屠殺獅子幼崽?動物學家這樣解釋解開了我多年疑惑在非洲大草原上,非洲獅和非洲野牛(非洲水牛)可謂是一對強大的對手。獅子作為唯一一種集體捕獵的貓科動物,靠捕殺野牛使獅群獲得豐盛的食物;野牛雖然是食草動物,但體型龐大,健壯有力,一對牛角堅硬無比,發起攻擊來獅子也不敢靠近。獅子和野牛的戰鬥中,常有獅子受到重傷甚至死亡,但總體而言還是獅子勝多敗少。
  • 北美野牛正式成為美國國獸 地位堪比美國國鳥白頭海雕
    北美野牛正式成為美國國獸 地位堪比美國國鳥白頭海雕  據悉,美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4年前開始推動把野牛定為「國獸」,美國國會今年4月通過這項法案。5月9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一份法案上簽字,從而正式確立北美野牛為美國「國家哺乳動物」。法案起草者之一、眾議員威廉·萊西·克萊評價北美野牛的地位時說:「沒有其他本土物種比這種高貴的動物更能講述美國故事。」  據悉,北美野牛成為「國獸」後,它的地位已經與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比肩。這種動物的形象先前已經深入人心,在5美分硬幣的背面存在了25年;1912年以來一直被美國內政部用在印章上。
  • 各地的野牛體型差距不大,牛角長向為什麼區別那麼大?原來真實差距...
    古中國野牛在南亞早更新世進化,是草原野牛的進化祖先,草原野牛是所有其他野牛物種的祖先。從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草原野牛遍布草原,與林地野牛一起生活在歐洲和北亞,西方野牛是最後一個滅絕的物種。從美國東部提到「森林野牛」或「美洲森林野牛」,混淆地指的是這個亞種,而不是在該地區找不到的阿薩巴塞野牛。歐洲野牛,發現於歐洲和高加索地區,在野外滅絕後被重新引入恢復種群。
  • 非洲的野牛戰鬥力爆表,被獅子一群圍毆,一角就頂飛了獅子!
    非洲的野牛戰鬥力爆表,被獅子一群圍毆,一角就頂飛了獅子!非洲位於熱帶地區,由於自然環境的多樣,孕育出了不少的野生動物。就比如說非洲的野牛,它們體型龐大,力量兇猛,經常在夜間活動。這些野牛具有攻擊性,脾氣暴躁,也是屬於經常傷人的動物。當非洲的野牛遇上獅子會怎麼樣呢?獅子是人們口中的獸中之王,足以看出獅子有著相當強的攻擊力,獅子生活在非洲這一片大的天地,食物充足,生活條件適宜,而且獅子是群居生活的動物,因此有著眾多的獅子群落,一群獅子大戰野牛,相信會很有看點。
  • 野牛和狼群對峙,野牛牛角向外圍成圈,狼群卻憑智慧衝破牛角陣
    哈迪的領地裡最近來了一群野牛,大概有三十幾頭,幾乎都是強壯有力的公牛,頭上的牛角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讓人看了膽戰心驚。這群野牛看中了這裡肥美的草叢和充足的水源,已經在那條小河邊紮下營來,優哉遊哉地過了好幾天了。
  • 非洲獅在攻擊野牛時,野牛為什麼一動不動?
    對於食肉動物特別是大型的食肉動物來說,為了更有效地捕獲到獵物,它們往往進化出強健的身體素質、靈敏的嗅覺、強大的爆發力、尖銳的牙齒和腳爪、巨大的咬合力等等。非洲野牛作為大草原上體型碩大的動物,它們雖然是食草動物,但卻是非常危險的動物之一,主要原因在於它們爆烈的性格、具備較大殺傷力的輸出和群體效應。一般的食肉動物,包括人類在內,如果將非洲野牛惹急了或者侵犯了它們的領地,它們就會群而攻之,不分青紅皂白一頓硬懟,有時都可以將非洲獅掀翻甚至造成重創,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 野牛不服一對一單挑雄獅,網友:厲害了我的牛!
    野牛不服一對一單挑雄獅,網友:厲害了我的牛!我們都知道,在非洲大草原上有著非常多的雄獅,不僅是最大的食肉動物,而且可以單挑非洲的各種野獸,而且見到他們望風而逃的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在非洲也被稱為草原之王。
  • 靠太近惹怒野牛,美國婦人直接被牛角舉起甩三圈,重重摔倒在地後...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6日報導,美國一名婦人在觀賞野牛時,由於和野牛距離太近,導致野牛突然暴怒,該名婦人也由此被野牛用牛角舉起,甩了三圈之後倒在草地上倒地不起。
  • 離群野牛遭遇獅子和鱷魚兩面夾擊,它怎樣才能逃出生天?
    獸中之王:獅子淡水生態系統的霸主:尼羅鱷故事的主角:非洲野牛十多年後的今天,Transport Dam又發生了一次類似的戰鬥,當年的三位主角——野牛、獅子和鱷魚再度聯袂出演,最終獅群同它們的先輩那樣吞下了失敗的苦果。
  • 人類在遠古時期走出非洲前,是猛獸的獵物嗎?
    然而,近年來,一些科學家提出,當人類祖先走出非洲叢林時,他們不是拿著長矛和飛鏢的獵人,而是被獵殺的獵物。人類開始用火的考古證據人類何時開始用火一直是考古學研究的熱點。根據在非洲取得的考古成果,考古學家此前得出結論,使用火可以追溯到100多萬年前,但這一推論並不十分令人信服。
  • 盤點動物界的八大野牛殺手
    野牛是動物界的龐然大物,其龐大的體型、尖銳的角和蹄子以及好鬥的性格,令許多掠食者敬而遠之。當今世界上馬類、鹿類和羚羊類的殺手——豹、美洲獅和非洲獵犬都拿野牛們沒辦法。然而,大自然中總是一物降一物,野牛這種巨獸也有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