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在閱讀本文之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每天收到農夫小羊推送的農村野菜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水稻和小麥的祖先你認識嗎?看看它還有哪些功效,不知道的可惜了。
農村野外有著極為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在稻田裡、沼澤、溝渠旁、低洼荒地上就生長著一種外形和稻子很相似的一種野草,生在稻田和麥田裡的它與稻子和小麥共同吸收養分,農民都認為它是一種雜草,而且是一種惡性雜草,都會給拔了扔掉處理,卻不知它是小麥的祖先,還有很多的功效,它就是農民俗稱的稗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下它吧。
稗子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也稱稗草,稗子有兩種。水田裡的叫水稗子,旱田裡的叫旱稗子。植株形態類稻與谷,果實小平滑光亮,前端有小尖頭。有水稗、旱稗兩種,主要生長在農村野外的稻田裡、沼澤、溝渠旁、低洼荒地。稗子與水稻、麥子共同吸收麥田裡養份,農民都認為稗子是一種惡性雜草,卻不知它還有很多的功效。
稗子的稈直立,基部傾斜或膝曲,光滑無毛。葉鞘鬆弛,下部者長於節間,上部者短於節間;無葉舌;葉片無毛。圓錐花序主軸具角稜,粗糙;小穗密集於穗軸的一側,具極短柄或近無柄。一般認為水稗子是水稻的祖先,旱稗子是小麥的祖先,經過人類的影響進化成了水稻和小麥。但是它們外形上的細微差別足以迷惑大多數的人,即使是初入門或較為粗心的農民。有些農村也將水稗子稱為「毛稻」,不出穗時的毛稻,只是在葉脈上多一道淡淡的白印而已。毛稻的果實也是能吃的。只是一方面毛稻的產量低,另一方面水稻和毛稻摻雜在一起會影響品質。如果有足夠的空閒荒地,種上水稗子也是不錯的收穫。尤其是荒年時節,稗子米幾乎是救命的寶貝呢。當然它也還有很多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有些農村地區就有吃稗子的習俗,很多農民將收割稻子時集取的稗子或者專門將低溼荒地裡雜長的稗草收割後將稗子曬乾,在鐵鍋中炒熟研粉,然後加入鹽、豬油、味精等調料拌勻作餡,再將揉好的稗子麵團放入餡,用擀麵杖壓成圓餅狀放入油鍋中煎炸,至麵餅發黃撈起,便可食用了,當地農民都稱這種食物為「稗子餅」。同時稗子也可以通過特殊的工藝手法釀製成稗子酒,此種酒類口感醇綿,味道並不比糧食制的酒差,味道很不錯的哦。
稗子也是很好的一種的飼草,適應性強,生長茂盛,品質良好,飼草及種子產量均高,營養價值也較高,富含粗蛋白質、粗脂肪,鮮草馬、牛、羊均很喜歡吃,還可以用稗子養草魚,生長速度快,肉味非常鮮美,穀粒也可作家畜和家禽的精飼料,很多農民就會在稗子草多的地方,把成熟的稗子穗折下了,作為雞鴨冬天的好飼料,能省下不少糧食呢。
稗子的根及幼苗還可藥用,有止血功效,對創傷出血有一定的功效。
稗子的莖葉纖維還可作造紙的原料,工業價值較高。
溫馨提示:農夫小羊意在分享農村野菜知識,僅供參考,若需藥用,建議諮詢專業人員,避免出問題!
不知大家對稗子了解多少?你們那裡怎麼稱呼它呢?歡迎留言交流哦。
每日一猜:上面這張圖片中的野味你有見過嗎,叫什麼?有哪些功效?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交流,下期將進行詳細介紹,歡迎大家點擊左上方的「關注」按鈕,關注後將第一時間推送給您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