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地球曾多次經歷冰川期,而每一次的冰川期都與太陽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當年的2012世界末日傳說並非純屬虛構,事實上,從2010年開始太陽就進入一段不穩定時期,NASA官網上曾經公布過一段視頻,太陽某次噴發的規模達到太陽直徑的1/4,震動了太陽的整個南半球。當時很多國家,包括中國中科院空間環境研究中心也都把焦點集中到了太陽上,全球對於太陽的監測密度前所未有。2012年太陽射出數次末日利箭,如果有關注的話就會發現當時發布的太陽風暴和地磁預警相當多,所幸噴發方向都沒有朝向地球,人類能安全生存到今天已是天賜之福!
太陽風暴強度足夠大的話,會直接摧毀通信和電力系統,某些噴射物則會直接衝進地磁場,與地磁場融合以後再發生大爆炸,地震與火山會空前頻繁,火山灰衝進平流層遮擋太陽光,地球就會進入萬物凋零的冰河時代。
地球的運作系統超級複雜,可以簡單把地球比作一個電容器,冰河時代是充電時期,萬物繁榮時期可視做放電時期,周而往復循環不止。小冰河時期一般幾十到上百年不等。
就目前來看,太陽仍處於一個安全期,正常情況下要過一百多年才會進入下一個活躍階段,安安心心過自己的生活即可,沒事不要自己嚇自己。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理察阿萊伊認為,要是以為地球會越來越熱,那就大錯特錯了,不久的將來,地球的某些地區將會變冷,而且這種冷暖的更迭或許就發生在幾年之間。迄今為止,氣候一直被認為是在幾萬年乃至幾十萬年的間隔中緩慢變化著。但實際上,阿萊伊教授在研究中發現,就連多次冰川期這樣劇烈的氣候變化也是在短時期內匆匆地出現,又匆匆地結束的。從溫暖的氣候到冰川期,再從冰川期到溫暖的氣候,這種劇烈的變化歷時僅僅幾年。
阿萊伊教授認為冰溶化成的淡水流入海洋的問題對氣候影響更大。如果冰溶化成的淡水大量流進北大西洋,從而使海水的鹽分低,那麼海水的冰點將上升,冬北大西洋可能會結冰。如果這樣向北運送暖空氣的「傳送帶」將停止運轉,能夠充分阻止海水變暖降溫將襲擊北歐地區:這種降溫被稱為小冰川期。
阿萊伊教授推測,這種現象在全世界接連不斷地發生的結果,將』使世界變成「斑駁冰川期」的狀態,即某個地區溫帶向熱帶變化,另外某一個地區溫帶向寒帶變化。這些變化並不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才能出現,短短幾十年內就會突然發生。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地區越來越熱,而有些地區出現歷史罕見低溫天氣。阿萊伊教授認為從現在兩極地區氣溫的變化來看,40年後,即2050年,一部分物產豐饒的溫帶地區很可能突然變成不生長植物的冰世界。
小冰河期是必然的,當周期性的行星運轉到跟地球有一定的距離和軌跡時,加上太陽也進入了周期性的特定狀態,是乎太陽給的能量不夠,使得電磁牽引力不夠,地球自轉變慢了,而讓南北兩極的冰固定不住,快速融化,此時地球水平面上升,但是像極地渦旋這種冷空氣同時也會讓很多地方溫度極速下降。雖然時間不長,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溼熱的空氣。
PS:易五月作品,禁止轉載!(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