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迪:國內眼科亟需創新療法 靠"引進+研發"尋找突破口 ...

2020-12-04 企業觀察網

近期,國內外眼科領域有兩項研究成果引人矚目:一個是國內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團隊發表的「低濃度阿託品滴眼液控制中國兒童近視進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這是一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評估了0.01%阿託品在中國大陸近視兒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的結果是,與安慰劑相比,0.01%阿託品滴眼液可以減緩低中度近視兒童的近視進展和眼軸增長;另一項是Abbvie收購的 Allergan公司宣布在研藥物AGN-190584(有效成分為匹羅卡品)治療老花眼的兩項三期臨床GEMINI 1和GEMINI 2達到主要療效終點,可顯著提升患者近距離視力。


而極目生物在今年8月份引入的兩款產品ARVN002和ARVN003,其主要成分正是低濃度阿託品和匹羅卡品眼用溶液。


極目生物的舉措吸引了不少投資人的注意。今年7月14日,Arctic Vision極目生物宣布完成3200萬美元A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由晨興創投(Morningside Ventures)領投、原孵化投資人南豐生命科技(Nan Fung Life Sciences)、鼎豐生科資本(Pivotal BioVenture Partners China)繼續追加投資。


愛爾眼科(300015.SZ)、莎普愛思(603168.SH)、興齊眼藥(300573.SZ)……深耕眼科治療領域的公司不在少數,為什麼極目生物創始人胡海迪會選擇進軍競爭日漸激烈的眼科領域?極目生物的價值點究竟是什麼?為此,胡海迪接受了藍鯨財經記者專訪,一一回應了市場關注的話題。


潛力巨大:國內患者數量為美國3.7倍


極目生物是一家已進入臨床開發階段的眼科公司,專注具有高商業價值的突破性眼科新藥,以解決眼科領域尚未被滿足的臨床治療需求。


極目生物的創始人兼執行長胡海迪在創立極目生物之前,曾先後任職諾華製藥(NVS. NYSE)總部,擔任AMAC(亞太、中東和非洲國家)、中國和日本的區域醫學負責人和健康經濟與成果研究(HEOR)負責人;艾爾建醫療(NYSE:AGN) 中國區執行醫學總監;拓臻生物中國區負責人等職務,豐富的履歷使他獲得了國內外眼科領域的很多第一手經驗。在此過程中,憑著對眼科的興趣,胡海迪發現了眼科領域蘊含的巨大需求空間。於是,他選擇了創立一家專業的眼科公司,希望能彌補國內外在這一治療領域的差距。


「為什麼我會選擇在眼科領域創業,首先,因為我自己曾在跨國藥企工作,我知道在歐美或是世界一些其他地區,眼科的技術已經發展得越來越好。全球已經有在眼科領域運用基因治療的獲批案例,也有在給藥方法和一些技術上的突破。但中國在這方面十分落後,很多的公司還是投放大部分資源在一些仿製藥、生物類似藥的研發上。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我們需要創新,需要把世界上更好的產品與技術帶來中國。」胡海迪解釋道。


相比於美國市場,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可以用「巨大」來形容。


數據顯示:2018年,眼科藥物院內銷售額在美國為2.3億美元,中國為1.41億美元;而在患者數量上,以視網膜疾病為例,2018年中國視網膜疾病患者數量達到1100萬,是美國視網膜疾病患者數量(300萬)的約3.7倍。這意味著,中國眼科治療領域存在著大量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百萬葡萄膜炎患者需求待滿足


據極目生物透露,該公司在初期,以產品引進模式為主,在此基礎上通過融資逐步建立內部研發能力。這個迄今成立一年多的公司,目前已經有三款產品:ARVN001、ARVN002、ARVN003。其中,極目生物表示, ARVN001有望最早實現臨床開發與上市。


極目生物於今年3月從美國Clearside Biomedical, Inc. (CLSD.NASDAQ) 公司引進ARVN001 (在美國稱為XIPERE) ,獲得了它在大中華區和韓國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該產品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權益由博士倫公司於2019年10月獲得。ARVN001是一款曲安奈德脈絡膜上腔(SCS)注射混懸液,用於眼後段給藥以治療可嚴重損害視力的葡萄膜炎性黃斑水腫。


從中國市場來看,截至目前,還沒有一線葡萄膜炎用藥,這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即使有一些超適應症的用藥,但是因為具有潛在的其他副作用,比如導致眼壓升高、白內障等,安全性方面無法得到保障。那麼,與其他藥物相比,ARVN001在葡萄膜炎治療方面有哪些創新?


胡海迪表示:「ARVN001這個產品是全世界第一款脈絡膜上腔注射產品。通過獨有的SCS Microinjector®專利技術,可將藥物輸送到脈絡膜與眼球外保護層(即鞏膜)之間的脈絡膜上腔,是醫學界的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因為這項技術能把藥物鎖在腔室裡面,可以避免藥物彌散到眼球的其他地方。這樣的話,就可以有效避免眼壓升高、白內障等副作用。同時,把藥物鎖在脈絡膜上腔裡可以增加藥物的持久性,所以是醫生用藥非常理想的治療方式之一。」


據統計,2019年,美國葡萄膜炎症患者數量為30萬人,中國為300萬人,是美國的10倍。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缺口,誰能率先提出解決方案,誰就能在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


關於ARVN001的臨床進度,胡海迪介紹道:「ARVN001在美國已經完成了Ⅲ期臨床,已在申報新藥申請(NDA);中國方面,極目生物預計有望明年年初進入Ⅲ期臨床。」


眼科技術及療法落後,加速引進海外藥品尋找突破口


極目生物在引進眼科藥物方面表現尤為積極,除了ARVN001,今年還另外引進兩款藥——ARVN002和ARVN003。


ARVN002 (MicroPine) 是極目生物今年8月從美國Eyenovia, Inc. (EYEN.NASDAQ) 公司引進的,用於治療兒童進展性近視(一種通常被稱為近視的眼後節疾病)。低劑量阿託品對進展性近視的治療作用已得到廣泛驗證。Eyenovia專利的微矩陣藥膜(MAP™ - Micro Array Print)技術,每次給藥劑量僅為6~8μL,與傳統滴眼液(40μL)相比減少75%,可極大程度降低藥物的系統性和局部暴露,降低不良反應的風險。依託該技術研發的Optejet®微量給藥系統,使用時無需接觸眼表,水平操作即可自主給藥。在100ms內將藥物給至眼表,形成一層均勻的微量藥膜,兼顧了用藥的高效性、舒適性和易用性。新一代微量給藥系統還內置了藍牙模塊,可實時進行數據監控、傳輸及共享。


與此同時,2020年8月極目生物還從Eyenovia, Inc.公司引進了ARVN003 (MicroLine)。ARVN003是一種針對老花眼的藥物治療方法,有效成分為匹羅卡品。老花眼難以預防,由於眼內晶狀體隨年齡增長硬化而導致眼球逐漸失去聚焦於近處物體的能力。匹羅卡品眼用溶液通過縮瞳而改善近距視力的作用廣為人知,其機制為通過小孔效應形成擴大的焦深。與阿託品類似,匹羅卡品的滴眼液產品同樣面臨著劑量過大導致的一系列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在MAPTM微矩陣藥膜技術面前可得到有效解決。採用Eyenovia公司高精度的MAPTM技術進行匹羅卡品給藥可在改善耐受性及易用性的同時,為近距離視力帶來改善。


晨興創投沈麗麗表示:「極目生物創始人兼執行長胡海迪在全球和中國的眼科領域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還擁有初創公司的管理經歷。此外,整個高管團隊成員則具有在愛爾康(ACL)、艾爾建醫療(AGN)等多家頂尖眼科公司任職的豐富全球經驗,以及在中國成功上市眼科產品的卓越能力。晨興創投深耕醫療創新賽道,積極布局各個治療領域,致力於與一流的公司共同成長。我們將在資金和資源等方面鼎力支持,幫助極目生物快速發展。」


鼎豐生科中國合伙人錢晶表示:「目前眼科已經成為全球生物科技的關注熱點,但中國現有的眼科技術和療法遠遠落後於發達市場——醫師通常無法及時獲得最新的尖端工具來治療患者,眼疾患者也迫切需要創新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我們期待極目生物能夠在眼科領域大有可為。」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藍鯨專訪|極目生物創始人胡海迪:國內眼科亟需創新療法,靠「引進+研發」尋找突破口
    潛力巨大:國內患者數量為美國3.7倍極目生物是一家已進入臨床開發階段的眼科公司,專注具有高商業價值的突破性眼科新藥,以解決眼科領域尚未被滿足的臨床治療需求。極目生物的創始人兼執行長胡海迪在創立極目生物之前,曾先後任職諾華製藥(NVS.
  • 藍鯨專訪|極目生物創始人胡海迪:國內眼科亟需創新療法,靠「引進+...
    潛力巨大:國內患者數量為美國3.7倍極目生物是一家已進入臨床開發階段的眼科公司,專注具有高商業價值的突破性眼科新藥,以解決眼科領域尚未被滿足的臨床治療需求。極目生物的創始人兼執行長胡海迪在創立極目生物之前,曾先後任職諾華製藥(NVS.
  • 專注眼科創新藥研發,典晶生物完成5000萬美元A輪融資
    公司將利用這些資金建立全球創新的研發管線和核心眼藥創新技術平臺,以滿足中國和全球患者對於眼部疾病的醫療需求。同時我們很高興聘請到三位國際著名的眼科專家,史丹福大學的Quan Dong Nguyen教授,廈門大學的劉祖國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孫曉東教授為典晶生物首屆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並感謝他們在制定公司戰略和研發管線方面的建議和幫助。」
  • 聚焦「眼科罕見病」研發基因治療藥物,「紐福斯」想讓千萬眼遺傳病...
    :華科同濟醫院眼科專家李斌教授從2008開始就眼科基因治療展開研究,以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HON,線粒體相關疾病)作為突破口,並於2011年啟動人體試驗——首例患者視力從0.06提高到0.8,並將其發表在Nature子刊上;到2016年7月正式將成果轉化——註冊成立紐福斯開展眼科遺傳疾病的基因治療研究和藥物開發;次年,該公司獲得了華大奇蹟之光的戰略融資
  • 藥企授權交易頻繁 國內藥企研發實力日益獲得國際認可
    我國藥品研發實力增強,License out 項目激增自 2007 年 3 月,微芯生物將西達本胺在中國以外的全球開發權益授權給美國 HUYA 公司以來,我國創新藥逐漸得到國際認可,自主研發產品授權給海外發達國家的案例也漸漸多起來。
  • 聚焦眼科,基因療法強勢破局
    除了IRDs,眼科難治性領域還包括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據相關數據統計,該市場規模可達百億美元。目前,採取基因療法作為治療難治性眼科疾病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已經在眾多藥企的布局下加緊展開。而在基因療法中,以AAV病毒載體為主要應用模式,其中重組AAV遞送的基因療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CNS,包括眼睛和大腦。
  • 藥明康德宣布與ViGeneron達成新一代眼科基因療法產品生產合作 |...
    美國費城/德國慕尼黑,2020年12月1日——藥明康德旗下專注於細胞和基因療法的CTDMO藥明生基今日宣布與基因治療公司ViGeneron達成戰略合作,為ViGeneron新一代眼科基因治療產品VG901提供臨床開發階段的生產服務,助力客戶加速創新療法的研發進程。
  • 美國藥企研發B肝患者治癒藥 國內有望引進
    雖然早在4年前,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表示中國已經摘掉了「B肝高流行」的「帽子」,但國內仍有1.5億人盼望相關藥物。數據顯示,中國慢性B肝病毒攜帶者依然高達約1.2億人,慢性B肝患者3000萬人。 今年9月,吉利德向精準生物支付4.45億美元,雙方將共同完成一種實現B肝治癒的基因療法。由精準生物負責早期開發、配方和臨床前工作,吉利德全力資助並負責臨床試驗的進行。 根據吉利德官方公告,目前全球約有2.57億人患有B型肝炎,雖然有治療B肝的藥物,但沒有根治B肝的治癒藥。一旦停止用藥,人體內存在的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能夠讓乙型病毒肝炎重新開始複製。
  • 打破眼科療法的侵入性弊端,「 Eyevensys」開發新型眼科重疾藥物
    眼科行業正處於高成長階段,一二級市場正共同關注。36氪正聚焦眼科行業,陪伴行業成長,尋找更有潛力的企業。 今天要介紹的是眼科企業是「Eyevensys」,這是一家眼科生物技術公司,開發了一種治療眼科重疾的新方法——非病毒基因療法,該療法適用於視網膜病變及其他眼科重大疾病。
  • 盤點國內5家基因療法初創公司
    隨著美國幾款基因療法的上市,全球基因療法不斷取得突破,國內也正在湧現一批聚焦基因療法的創新公司。有不完全統計數據稱,目前中國涉及病毒轉載和基因編輯的企業有20多家,但大多數以技術支持和服務為主,真正開發基因療法的創業者還很少。本文僅盤點幾家頗受關注的基因療法初創公司。1.博雅輯因博雅輯因成立於2015年,目前總部設在北京,並在廣州及美國劍橋擁有分公司。
  • 醫療風波後,愛爾眼科反創新高?
    雙方各執一詞,事件仍在核實階段,至於結果如何我們非專業人士不便揣測,但此事給國內眼科行業及看病的老百姓敲響了警鐘。2013年,愛爾眼科與中南大學聯合成立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培養眼科碩、博士精英醫療人才,開啟了社會資本參與醫學教育的創新與探索。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愛爾眼科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連鎖眼科醫療服務機構,業務覆蓋亞洲、歐洲和北美洲。
  • 美國電場療法引進中國 「抗癌利器」或將不天價
    自從2015年FDA批准TTF療法用於新診斷的膠母細胞瘤之後,電場療法就一直為人所關注。然而,由於美國電場療法高昂的治療費以及無法在國內實施的限制,很多癌症患者只能望洋興嘆!  喜報!中國終於引進電場療法!  電場療法在國際的臨床應用上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然而中國的電場療法何時有望能夠在中國應用到臨床?
  • 中國CAR-T研發公司及進展一覽:復星醫藥(02196)擬引進KTE-C19
    公司 中國CAR-T研發公司及進展一覽:復星醫藥(02196)擬引進KTE-C19 2017年7月14日 20:38:12 智通財經網 本文選自
  • 創見| 「十四五」期間上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主要突破口
    我們圍繞研究型大學、大科學設施、高科技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等創新策源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突破口,通過國內外比較分析,研判上海在全球所處的坐標方位以及面臨的瓶頸問題,並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四、加大研發經費、尤其是基礎研究經費投入研發是整個創新活動的起點,研發經費投入的規模以及強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創新成果乃至科技實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21737億元,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研發投入大國,研發投入強度(研發經費投入佔GDP比重)約2.2%,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 每年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病毒性角膜炎復發致盲難題有了新突破口
    蔡宇伽(右)與洪佳旭 病毒性角膜炎復發致盲的難題有了新突破口。 該項治療技術的英文全稱是「HSV-1-Erasing Lentiviral Particles」,於是,研究團隊將其命名為「HELP」,即「幫助」,期待這種全新的抗病毒療法能夠幫助難治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給他們有機會重獲光明。
  • 「景承華夏,澤潤眾生」,寶山這家企業立志打造國內眼科生物製劑第...
    景澤生物聚焦於眼科、輔助生殖、腫瘤治療領域,秉承「景承華夏,澤潤眾生」之願,立志成為國內眼科生物製劑領域第一品牌、輔助生殖生物製劑領域引領者、腫瘤生物治療領域創新者,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企業建立有創新藥物設計平臺、基於原核細胞和酵母細胞生物新藥開發平臺、基於真核哺乳動物細胞生物新藥開發平臺、新藥製劑研發平臺、質量研究分析平臺等平臺,致力於抗體類藥物與重組蛋白類藥物的創新研發與產業化,在輔助生殖、眼科與腫瘤疾病治療領域的藥品研發處於國內領先水平。2019年,上海景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三個新藥進入臨床研究,2020年兩個新藥申報臨床許可。
  • 新藥交易後,「眼科製藥一哥」歐康維視再出手投資EyePoint
    1月4日,於納斯納克上市的眼科製藥公司EyePoint宣布,歐康維視已對公司進行了157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根據協議條款,歐康維視以每股約52.22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約301萬股EyePoint普通股。交易完成後,歐康維視持有EyePoint在外股份總數的約16.6%。
  • 眼科診療一體化平臺盛元醫藥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第一代...
    創始人及CEO黃靜峰博士表示,盛元團隊致力於眼科組學平臺的拓展並將其應用在藥物和診斷產品開發,眼科領域市場潛力巨大,不管在診斷和治療領域都有大量未滿足需求,公司基於biomarker的研究和積累已快速在診斷和治療藥物方面形成了一體化布局,同時第一代診斷產品已獲得註冊證,已組建了一支由國內眼科界專業學術推廣的領軍人物組成的市場營銷團隊。
  • 福建華峰集團:掌握話語權 靠的是創新
    福建華峰集團董事長方華玉說,華峰把創新創業創造的理念和要求,貫穿於材料研發、工藝革新、產品生產全過程,不斷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經過20年的創新發展,華峰已從最初的主營單一產業,成長為一家以自主研發為核心,集生產綠色纖維原材料(佔比25%)、製鞋面料(佔比65%)、運動用品(佔比10%)於一體的全產業鏈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