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喜訊!美國電場療法引進中國 「抗癌利器」或將不天價

2020-12-01 求醫網

  電場治療是利用電場環境阻斷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從而達到幹預癌細胞增殖的作用。自從2015年FDA批准TTF療法用於新診斷的膠母細胞瘤之後,電場療法就一直為人所關注。然而,由於美國電場療法高昂的治療費以及無法在國內實施的限制,很多癌症患者只能望洋興嘆!

  喜報!中國終於引進電場療法!

  電場療法在國際的臨床應用上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然而中國的電場療法何時有望能夠在中國應用到臨床?費用如何,這才是國內患者真正關心的問題!

  暨近兩年日本成功引進該技術,並取得顯著臨床效果後,中國也著手開展此項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預防復發和轉移等多項獨有優勢的新技術,並且已經有多個國內神經外科專家在評估與參與該技術的臨床試驗。

  今日終於收到喜報,在中國腦膠質瘤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腦膠質瘤專業委員會的數十家成員單位(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一院、江蘇省人民醫院等為代表),以及國防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眾多國內外知名醫院、高校、科研機構的領域專家大力支持、指導和參與下,由企業牽頭,啟動了腫瘤電場治療系統國產化自主研發的進程!這意味著,國產的電場療法有望開展臨床試驗,並進一步進入臨床,造福患者!

  業內專家透露,現在已完成國產設備定型,同步完成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報送型式檢驗,然後啟動CFDA臨床試驗,待實驗數據證實有效性後,才能上市並擴大臨床治療。

  在該領域已申請多項國家專利,在具體原理及實現方式、配套計劃、實現多模態治療等方面,取得了顯著創新,較國外專利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

  電場療法的費用如何?

  關於這項新技術,深入了解的專家並不多,美國亨利福特醫院、梅奧診所的專家可接受癌症患者電場療法會診申請,但是美國的治療費用較高,每天700美金,需每天去醫院治療。

  此外,日本也引進TTF電場技術,並已成功研發類似TTF的電場治療設備,稱為ECCT,一套設備9萬人民幣左右,可購買回國內長期使用。

  中國方面,希望通過大幅度降低成本、創新設計,探索國人個體化治療參數,為中國腦膠質瘤患者提供有效、便利、質優價廉的治療方式,為我國腫瘤領域電場治療及研究作出貢獻,待上市後,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將會第一時間報導!

  電場療法的有效數據!

  對於國際上的臨床數據,領域內專家表示,TTF現在臨床療效及應用價值已由多中心大宗臨床數據證實,其結果已在國際知名期刊JAMA等雜誌上發表多篇文獻。前兩年還有許多專家質疑這項技術,但是最近以來,國內外專家已在大宗數據面前逐漸認同了該無創治療方式的效果。

  最初的試驗研究了電場療法作為10例復發性、難治性GBM患者的單純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接受電場治療的復發性高級別膠質瘤患者中有67.5%在開始治療後1年仍然存活!

  第二項試驗性試驗在20名初次接受標準放療和替莫唑胺初次治療的新確診的GBM患者中,測試了電場療法聯合替莫唑胺對比替莫唑胺單藥治療。中位疾病進展時間分別為155周與31周。聯合治療組患者中位生存期> 39個月,而單藥組大約14.7個月,存在巨大的差距,並且對於腫瘤患者意義重大!!所有接受電場治療的患者僅出現治療部位皮疹。沒有3級或更高的毒性。

  復發性GBM管理中的前瞻性隨機試驗

  這項前瞻性,隨機,國際的3期EF-11試驗比較了電場治療與全身治療復發性GBM患者的療效。117例患者被隨機分配到電場治療,120患者選擇全身治療。主要研究終點為總生存期(OS)。接受TTFields治療的患者被指示每天佩戴該設備≥18小時。

  2011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基於EF-11試驗的結果批准了電場療法治療復發性GBM,與全身治療相比,電場治療的生存率相當,並且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第三階段關鍵EF-14試驗

  一項前瞻性隨機3期臨床試驗(EF-14)評估了TTFields在新診斷GBM初始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結果使FDA2015年10月批准電場療法聯合替莫唑胺用於治療新診斷的GBM。

  在國際EF-14試驗中,695名完成放化療的患者以2:1的比例隨機接受電場療法+替莫唑胺聯合治療或單獨替莫唑胺(標準輔助治療)的維持治療。實驗結果顯示:TTFields組與對照組的中位PFS顯著更長(7.1個月VS4.0個月)。聯合組中位OS為20.5個月,而對照組為15.6個月。

  在2018年3月16-17日即將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腦膠質瘤學術大會上,美國TTF電場技術機構的Doyle教授將發表TTF治療復髮膠母細胞瘤的精彩報告!讓我們共同期待!

  最後,小編整理了電場療法的詳細數據信息,感興趣的患者可以點擊下文了解詳情:臨床指南:電場治療在腦膠質瘤中的進展及應用!(美國臨床腫瘤學雜誌)。或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我們希望,這種新型癌症療法能夠早日在國內上市,造福更多的腫瘤患者。

  參考資料:

  1. Stupp R, Hegi ME, Mason WP, et al.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with concomitant and adjuvant temozolomide versus radiotherapy alone on survival in glioblastoma in a randomised phase III study: 5-year analysis of the EORTC-NCIC trial. Lancet Oncol. 2009;10:459–466.

  2. Stupp R, Mason WP, van den Bent MJ, et al. Radiotherapy plus concomitant and adjuvant temozolomide for glioblastoma. N Engl J Med. 2005;352:987–996.

  3. Siegel R, Ma J, Zou Z,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14. CA Cancer J Clin. 2014;64:9–29.

  4. Gilbert MR, Wang M, Aldape KD, et al. Dose-dense temozolomide for newly diagnosed glioblastoma: a randomiz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J Clin Oncol. 2013;31:4085–4091.

  5. Chinot OL, Wick W, Mason W, et al. Bevacizumab plus radiotherapy-temozolomide for newly diagnosed glioblastoma. N Engl J Med. 2014;370:709–722.

  6. Gilbert MR, Dignam JJ, Armstrong TS,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bevacizumab for newly diagnosed glioblastoma. N Engl J Med. 2014;370:699–708.

  7. Anton K, Baehring JM, Mayer T.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overview of current treatm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 2012;26:825–853.

  8. Gallego O.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recurrent glioblastoma. Curr Oncol. 2015;22:e273–e281.

  9. Weller M, Cloughesy T, Perry JR, et al. Standards of care for treatment of recurrent glioblastoma—are we there yet? Neuro Oncol. 2013;15:4–27.

  10. Mehta M, Brem S. Recent upd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glioblastoma: introduction. Semin Oncol. 2014;41(suppl 6):S1–S3.

相關焦點

  • 電場療法「引爆」癌細胞,「天價」腫瘤電場治療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不同的細胞類型對應不同頻率的交變電場 電場療法自問世以來就得到了醫療界的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其原理前所未聞,還因為這樣一種天方夜譚般的技術並不是大忽悠,而是憑著一輪又一輪真實有效的振奮人心的臨床試驗有效率,獲得了美國FDA的批准進入臨床應用。
  • 抗癌黑科技:電場療法
    但是不管癌細胞如何變化,它都有一個最基本特徵:快速分裂!目前,一種針對快速有絲分裂的癌細胞的抗癌黑科技:電場療法(Tumor treating fields)已經問世,並且,國際著名癌症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發表的一篇文章將其譽為腫瘤治療的第四種新方式。 什麼是電場療法?
  • 美國醫保為何敢為天價的CAR-T治療買單?
    作者 | 張楠近日,美國醫保CMS(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瘋狂宣布,同意為高昂的CAR-T療法費用買單,將向醫院支付數十萬美元,用於CAR-T療法治療特定的癌症患者。
  • 重磅抗癌新藥Keytruda進入中國!
    碩果纍纍的抗癌新藥Keytruda(中文名「派姆單抗」)通過了海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用藥環境驗收,入駐海南省腫瘤醫院成美國際醫學中心。這也意味著國內的癌症患者不用出境,就能用到國外最新的抗癌新藥了!Keytruda由默沙東公司開發,是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PD-1免疫檢測點抑制劑。
  • 抗癌重大突破!中國專家造出了抗癌「利器」,可治療多種腫瘤
    面對如此嚴峻的現狀,我國科學家也在一直努力,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找到了新的突破、新的抗癌「利器」。我國抗癌「利器」據統計,發達國家每百萬人平均擁有7~8臺放療設備,美國更是接近12臺,我國僅1.4臺。而BNCT是一種新的放射線療法,它的成功研製不僅可以解決我們放療設備稀缺的難題,也讓我國的癌症治療高端醫療設備整機技術有了國際競爭力。
  • 腫瘤電場治療首次在中國上市!這到底是個啥?
    文|菠蘿(一)疫情期間,中國對新型抗癌療法的審批沒有停滯。2020年第一季度,已經有多個抗癌靶向和免疫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針對包括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皮膚癌等多個適應症。但腫瘤治療是個綜合工程,除了藥,還有其它有效方法。這不,就在這兩天,腫瘤電場治療也首次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了!
  • 2020全球四大「黑科技」登錄中國 !有望治療所有實體腫瘤
    「黑色科技」一-Optune(腫瘤治療電場) 2020年5月,美國抗癌黑科技腫瘤電場療法 治療原理 電場療法是利用癌細胞特殊的電學性質來使用電場幹擾其分裂最終導致癌細胞死亡,可以在保證健康細胞基本不受傷害的同時殺死癌細胞。這個原理說來簡單,但實際上卻極其複雜,是有史以來最具科幻色彩的抗癌療法,詳情大家可以登錄全球腫瘤醫生網了解詳情。
  • 電場治療癌症:下一個十億級美元金礦?
    1987年,諾氏到中國講學。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的公開信息,當時諾氏將相關專利療法無償轉讓給中國,他還因此獲得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來自中國原子能研究院的李開華等人的研究顯示,直流電場能令癌細胞生存環境產生電化學反應,導致pH值急劇變化,細胞膜崩潰,細胞核凝固,最終導致癌細胞死亡[5],也有研究表明,直流電場也可能通過影響癌細胞的代謝和生長而實現抗癌效果[6]。
  • 抗癌「神藥」PD-1納入醫保,價格或將下降80%以上​!
    而最後一天才是壓軸的最大喜訊,讓廣大癌症患者翹首以盼的抗癌「神藥」PD-1談判成功,將為2020年畫上圓滿的句號!抗癌藥降價,進醫保,天價變平價,終於能夠「飛入」百姓家!作為中國的患者,我們是幸福的!讓我們奔走相告,為祖國點讚!大家也一定想知道國家醫保局是如何為我們的患者拿下了一款款好藥的,以下是往年「靈魂砍價」的現場,我們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為患者謀福利的決心!
  • 盤點國內5家基因療法初創公司
    基因治療正在開始成為人類戰勝疾病的利器,潛力巨大。隨著美國幾款基因療法的上市,全球基因療法不斷取得突破,國內也正在湧現一批聚焦基因療法的創新公司。有不完全統計數據稱,目前中國涉及病毒轉載和基因編輯的企業有20多家,但大多數以技術支持和服務為主,真正開發基因療法的創業者還很少。本文僅盤點幾家頗受關注的基因療法初創公司。1.博雅輯因博雅輯因成立於2015年,目前總部設在北京,並在廣州及美國劍橋擁有分公司。
  • 重磅!美國首款矯正基因缺陷的藥物Luxturna提前獲批上市
    一直以來Luxturna就被預測為重磅炸彈藥物,將掀起基因療法熱潮。十月份Luxturna獲得FDA 16:0的認可,意味著基因療法近在眼前,同時大家估計其將在2018年獲批,此次提前批准是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
  • 美國新奇美拉抗癌療法引世界關注
    「癌症=死亡」的等式或許將要發生改變了,外媒雅虎日本今天的最新報導稱,美國最新的「奇美拉抗癌療法」7月中旬獲得了醫學界的極大認可,帶來了攻克癌症的最新希望!·奇美拉(Chimera)本是希臘神話中獅頭, 羊身, 蛇尾的吐火怪物。不過美國的新抗癌療法卻成為攻克癌症的最有力突破口。
  • 天價冬蟲夏草不抗癌?專家:是否抗癌與蟲草素無關
    天價冬蟲夏草能否抗癌成「羅生門」(上)  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的王成樹研究員最近有些哭笑不得。  但中醫藥中沒有「抗腫瘤」的說法,人們相信冬蟲夏草具有抗癌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是認為其中含有蟲草素。  蟲草素,即3′-脫氧腺苷,最早於1950年由德國科學家在蛹蟲草中發現,後續研究證明其具有抗菌、抗蟲及抗癌的生物活性。儘管目前蟲草素尚未成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曾於2007年批准蟲草素用於治療白血病的臨床試驗。
  • 腫瘤電場療法國內上市,用於膠質母細胞瘤,這療法到底是啥玩意?
    這是一款可穿戴式設備,由美國生物技術公司Novocure開發,已先後於2011年和2015年,獲FDA批准用於治療復發和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GBM)成人患者。2019年,腫瘤電場治療再獲批新適應症,用於治療惡性胸膜間皮瘤,商品名為Optune Lua。
  • 腫瘤大事件∣美國將CAR-T療法納入醫保 我國進口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5月1日起,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 T細胞療法我們用得起嗎?
    去年下半年,諾華的首個CART療法在美國獲批上市。在人們為抗癌新療法振奮的同時,其價格也掀起了巨大的爭議。顯然,儘管諾華只對在接受Kymriad治療一個月後出現療效的患者收取,但47.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300萬元)一個療程的天價,仍足以讓大批患者望而卻步。然而,許多專業人士對這個「一次性治療」的定價卻並不驚訝,甚至表示並不算高。
  • 2020年即將上市6大抗癌藥物,四類癌症迎來新療法
    在人類與癌症的鬥爭中,藥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有效的抗癌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治癒的機會和更長的生存時間。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150種。剛剛邁入嶄新的2020年,美國FDA發布的好消息不斷,對於抗癌新藥的優先審批指定呈現出了井噴狀態,僅2月就有六款藥物獲得優先審批的指定,這是前所未有的。
  • 穿上就能治膠質母細胞瘤,腫瘤電場治療儀產品獲批上市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腦腫瘤,而腫瘤電場治療是15年來中國內地首個獲批用於膠質母細胞瘤的療法。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中國腦膠質瘤基因組圖譜資料庫(CGGA)發起人和創建者、北京天壇醫院江濤教授表示:「在中國,每年有超過45000例患者被確診為膠質母細胞瘤,治療手段非常有限。
  • 歐美學者談「天價續命」幹細胞療法:當心8年後長出腫瘤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生物倫理、健康與社會中心主任伊爾蒂斯(Ana Iltis)和她的團隊在過去幾年內 密切跟蹤所謂的「幹細胞療法」造成的醫療事故,比如去年3名美國女性因眼球黃斑退行性病變,在眼球中注射幹細胞後立刻失明。她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之所以公眾沒有聽說更多的負面後果,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 2020年Trodelvy等9款抗癌新藥重磅上市!|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在人類與癌症的鬥爭中,藥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有效的抗癌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治癒的機會和更長的生存時間。我們處在一個充滿奇蹟的時代,快速發展的醫療科技給人類帶來了新的希望。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150種。用這些藥物配製成的各種抗癌藥物製劑大約有1300~15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