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美國首款矯正基因缺陷的藥物Luxturna提前獲批上市

2021-02-25 藥渡

北京時間19日晚得到消息,基因療法先鋒Spark的重磅炸彈,首款矯正基因缺陷的藥物Luxturna提前獲得FDA的批准,這比之前大家預計的早了足足一個月,即將點燃基因療法市場的熱火。

 

一直以來Luxturna就被預測為重磅炸彈藥物,將掀起基因療法熱潮。十月份Luxturna獲得FDA 16:0的認可,意味著基因療法近在眼前,同時大家估計其將在2018年獲批,此次提前批准是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

Spark的首席科學官KatherineHigh(左)與執行長(右)Jeff Marrazzo

 

Luxturna的治療原理

Luxturna是首次用AAV運輸的基因療法,用於矯正基因缺陷引起的視網膜病變(IRD)的患者。此療法用AAV將健康的RPE65基因引入患者體內,讓患者生成正常功能的蛋白來改善視力。它不但能治療萊伯氏先天性黑蒙症,還能夠治療其他由RPE65基因突變引起的眼疾。但對於因病毒引起免疫反應等,這種藥物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

 

Luxturna的獲批

Luxturna曾獲得美國FDA頒發的孤兒藥資格與突破性療法認定。今年7月,美國FDA接受了Luxturna生物製劑申請許可,並授予其優先審評資格,今年10月,作為首款矯正人類基因缺陷療法獲FDA一致認可。

 

至Luxturna的獲批,全世界也僅有兩種基因療法獲得批准在歐洲使用,美國FDA還沒有對任何基因療法亮出綠燈。此次是繼諾華CAR-T後的又一裡程碑,此次獲批是針對Luxturna治療RPE65突變引起的視網膜障礙。FDA局長Scott Gottlieb在意識到這一審批的重要性而給予這份榮譽。他說跟隨Spark的腳步,在餘下的戰場上,FDA當確保監管路徑是明確的,明年將發布一套指導基因療法治療特定疾病的指導性文件,來奠定現代和更有效的參數。

 

Luxturna是今年的第44項新藥審批,僅比2015少一項。如果不是年末了,FDA肯定有決心超過原來的記錄。

 

天價將如何平衡?

藥物獲批後大家最關心的莫屬價格了,在藥渡頭條檢索Luxturna,讓人驚訝的標籤,不僅僅是燃起熱火的重磅炸彈,還是破百萬的天價。恰如之前熱議良久的天價藥物,Spark執行長Jeff Marrazzo說此項生物技術將以100萬美元定價,激發大家長時間的爭議。

 

基因藥物之所以昂貴,首先病毒的製備更困難、更耗時,得花費數年時間斥巨資才能研發出來,此外其主要針對罕見病。且其是在分子層面一次性解決問題,可能無需像傳統治療方案一樣持續用藥,這樣看來也是物有所值了啊!

 

其實不菲的藥物定價已不足為奇,之前Gilead、諾華等生產的CAR-T藥物已經引發天價藥誰來買單的疑惑(吉利德CAR-T新療法遇冷:天價藥誰買單?)。可如果太多天價藥物獲批上市,很可能會使醫保費用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目前已有一些解決的設想,可還是存在諸多局限和挑戰,為探求平衡的創新性支付方式叩待解決。

 

基因療法任重道遠

長期以來,科學家主要通過病毒往體內輸送正常的DNA片段,所以基因療法的進步關鍵在於藥物輸送方式的創新。AAV對某些器官具有強烈靶向性,如肝臟,以此來運輸藥物的方式,將會使基因編輯能夠應用於其他疾病領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基因療法本身局限性的改進,對於血友病、亨特綜合症、Hurler症候群等罕見疾病治療的研發,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用這把開創新紀元的「手術刀」,從根本上治療從癌症到罕見病的大量疾病,將是此次審批所掀起的熱潮的方向所在。

 

參考:FDA rolls out an early and historic OK for Spark’s pioneering gene therapy

相關焦點

  • 2020年Trodelvy等9款抗癌新藥重磅上市!|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FDA批准首款MET抑制劑卡馬替尼上市卡馬替尼作為一種口服的高選擇性小分子MET抑制劑,於2020年5月6日被美國FDA批准上市。最重要的是,卡馬替尼(Tabrecta、capmatinib、INC280)是FDA批准的針對局部晚期或轉移性MET 14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首款靶向藥。
  • 全球首款基因療法治療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的療效似乎打了折扣,然而又...
    FDA批准了美國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的Luxturna基因療法,用於治療由RPE65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性視網膜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isease,IRD),包括Leber先天性黑曚(LCA)和RPE65突變導致的視網膜色素變性。
  • 4個新藥3個為全球「首款」,今年以來46款創新藥已獲批
    例如,Zokinvy(lonafarnib)是全球首款獲批用於治療早衰症和早衰樣核纖層蛋白病的藥物;Oxlumo(lumasiran)成為全球首款治療PH1的藥物;在POMC、PCSK1或LEPR基因缺陷所致的肥胖症方面,Imcivree(setmelanotide)是FDA批准的首款治療藥物。
  • 美國FDA發布6大指南 高調「護航」基因療法
    過去的2017年堪稱基因療法元年,FDA先後批准了3款重磅基因治療產品。近日,美國FDA局長宣布,FDA將繼續大力推進基因療法的開發,並發布6大新指南,作為全面監管框架的基石,確保新產品符合FD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金標準。
  • 美國第一個針對遺傳病的基因療法有望上市:為失明者揭開黑布
    12:0——聽取患者反饋和查閱三期臨床試驗數據後,評估新藥安全性與有效性的FDA諮詢委員會匿名投了全票,支持美國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的基因療法「Luxturna」(針對RPE65基因異常的患者)上市。能否改變萊伯先天性黑蒙症無藥可醫的局面,只差臨門一腳:2018年1月前,FDA將做最後決定。
  • 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揭曉 「基因沉默藥物獲批」上榜
    近日,美國《科學》雜誌評選出了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這不僅是今年科技大事年終盤點,從中更能看出近年來科學前沿研究方向,具有風向標意義。今年十大科學突破分別是,追蹤單細胞發育譜系、「宇宙信使」中微子、快速發現分子結構、冰河時代的撞擊、科學界反性騷擾運動、古人類「混血兒」、法醫系譜學時代來臨、基因沉默藥物獲批、原始世界的分子窗口、細胞裡的隔斷。
  • Patisiran獲批上市 「沉默」的小核酸藥物曙光乍現?
    而基因沉默則是另外一項與基因相關的技術,本文將小核酸藥物、市場規模、主要參與者等方面予以介紹。1、Patisiran獲批上市,小核酸藥物曲折中前進2018年8月10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首個基於RNA幹擾(RNAi)機制的新藥Patisiran,為siRNA藥物的批准開闢了先河。
  • 2022年全球生物藥市場達3260億美元,預計2018年單抗類藥物崛起成...
    由美國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最新出具的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最暢銷與銷售額增長最大的TOP10藥品分別是(如下表):高居榜單的10大暢銷藥全為生物藥,單抗類竟有8種,其中包括2015年美國批准的首個PD-1抗體藥物Keytrude,其次是胺類分子藥2種,EvaluatePharma還預測全球十強藥物的銷售金額:
  • 聚焦「眼科罕見病」研發基因治療藥物,「紐福斯」想讓千萬眼遺傳病...
    遺憾的是,醫學界對此類疾病一直束手無策,直到基因療法的誕生和成熟。 2017年12月,美國FDA批准Spark公司的Luxturna藥品上市,它成為首款治療眼科基因缺陷的藥物,可用於治療leber先天性黑矇(LCA2,RPE65基因突變),並顯示出很好的療效。
  • 新藥獲批|十二月獲批藥物來啦!
    它曾獲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並已先後於2015年和2018年在美國和中國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晚期乳腺癌。根據公開信息,尚不能確定此次申報上市的新適應症。(藥明康德) 2、CDK4/6抑制劑首仿!
  • 36氪首發|聚焦基因治療藥物開發,「Exegenesis Bio」獲險峰旗雲領...
    基因治療發展時間表在商業化方面,2012年歐盟批准了UniQure公司研發的應用於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藥物Glybera上市;2016年,GSK和Telethon、OSR共同研發的針對由於腺苷脫氨酶缺陷而導致的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症的基因藥物Strimvelis獲得歐盟批准;2017年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眼科基因藥物Luxturna獲得FDA批准;2019
  • 抗病毒重磅新藥來襲!10月兩款創新藥獲批上市
    FDA僅批准兩款創新藥物,數量雖少,但都是屬於全身用抗病毒的重磅藥物。感染的治療藥物Veklury(瑞德西韋),這是全美首款批准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Inmazeb是全球首款獲批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的藥物,該藥由3種全人IgG1單抗組成的「雞尾酒療法」,由再生元利用專有的VelociSuite快速反應技術開發。Inmazeb曾獲得美國FDA授予了孤兒藥、突破性療法兩項資格認定。
  • 2020 年,這 15 個重磅新藥將在中國上市
    拉那蘆人單抗注射液是目前唯一一種可特異性結合併抑制血漿激肽釋放酶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其作為一種預防性治療藥物,已於 2018 年 8 月 23 日獲得美國 FDA 批准用於 12 歲及以上 HAE 患者,預防血管性水腫發作。
  • 37種抗HIV藥物國內獲批上市 本土藥企仿製為主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新京報記者盤點近兩年抗HIV藥物研發及上市進展發現,不僅進口創新藥陸續獲批進入中國,國內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也已上市。不過,與抗HIV藥物的全球巨頭相比,國內企業多以仿製為主,在創新藥研發上仍需發力。
  • ...指數漲1.4% | 貝達藥業重磅新藥獲批上市,多家公司布局肥胖症藥物
    11月19日,貝達藥業的重磅創新藥——鹽酸恩莎替尼膠囊獲批上市,成為「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成分樣本中第四個獲批上市的品種。在11月13日至11月19日的發布周期內,來自普洛藥業、先聲藥業、榮昌生物、加科思等的9個創新藥獲批臨床,我們將其納入了「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在創新藥審批取得進展,以及新成分的納入推動下,「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延續漲勢。
  • 基因治療:趨勢與風險
    其中第一個裡程碑事件,是2012年荷蘭基因治療公司UniQure的基因治療藥物Glybera在歐盟獲批上市。Glybera用於治療一種極其罕見的脂蛋白酯酶缺乏症,是世界上第一個遺傳疾病的基因治療藥物。同時,其一次注射費用125萬歐元,也刷新了整個醫藥領域的價格紀錄。
  • AAV基因治療致5歲患者死亡,已是今年第四例死亡
    II/III 期臨床試驗時去世,這項由Lysogene公司開發的名為LYS-SAF302的AAV基因療法,旨在通過AAV病毒遞送功能性SGSH基因,從而取代有缺陷的SGSH基因,以治療患者的粘多糖貯積症。
  • 首款IDH2抑制劑提早1個月獲批 今日上市
    今日,美國FDA傳來了一條重磅好消息。由藥明康德集團合作夥伴Agios與Celgene帶來的新藥IDHIFA(enasidenib)獲批上市,用於治療罹患復發性或難治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且帶有IDH2突變的成人患者。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首款針對IDH2的口服抑制劑,也是美國FDA批准的唯一一款針對這一患者群體的療法。
  • 李湛:基因編輯技術與其帶來的醫學突破
    3.2.已經獲批的基因治療藥物截至目前,全球共獲批10餘款基因治療藥物,主要聚焦於惡性腫瘤、遺傳病等。由於早期上市的產品因各種原因多已退市,我們僅就16年之後獲批的產品進行概述:1)GSK的StrimvelisStrimvelis在2016年經EMA批准用於治療腺苷脫氨酶缺陷導致的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也是繼Glybera(已退市)之後歐盟批准的第二款基因治療用藥。
  • 首個納米抗體藥物獲批上市
    2018年9月3日,EMA批准賽諾菲納米抗體藥物Cablivi(Caplacizumab)用於治療成人獲得性血栓性血小板紫癜(aTTP)。Cablivi成為首個特異性的aTTP治療藥物,也是首個上市的納米抗體藥物。此外,FDA已經授予Caplacizumab優先審評資格,目標審評決策時間為2019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