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isiran獲批上市 「沉默」的小核酸藥物曙光乍現?

2020-11-27 健康一線視頻網

上周,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刷屏網絡,隨即引起軒然大波,而基因編輯則是利用生物學手段(如CRISPR/Cas9技術)實現對特定的基因片段的敲除或者修復,技術並非創新且已成熟,但風險仍兼而有之(如脫靶效應、收益與風險問題等),故此已遭多方強烈反對。而基因沉默則是另外一項與基因相關的技術,本文將小核酸藥物、市場規模、主要參與者等方面予以介紹。

1、Patisiran獲批上市,小核酸藥物曲折中前進

2018年8月10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首個基於RNA幹擾(RNAi)機制的新藥Patisiran,為siRNA藥物的批准開闢了先河。Patisiran用於治療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而FAP為罕見的TTR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疾病,TTR基因突變會造成肝臟產生異常澱粉樣蛋白沉積,進而損傷包括外周神經和心臟在內的身體器官和組織,誘發外周感覺神經病變、自主神經病變、和心肌病等疾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且致死性高。此種疾病很難用傳統藥物控制,而RNA藥物如Patisiran則能選擇性降解TTR的mRNA避免毒性蛋白的合成。 EvaluatePharma預測,2024年Patisiran銷售額或將達到13.08億美元。

圖1:SiRNA作用機制

1998年首個反義核酸類藥物Fomivirsen上市至今,已有8款小核酸藥物獲批。

表1:1998年-至今已上市的小核酸藥物

2、小核酸藥物作用機理及適用疾病

生物體DNA上的基因片段信息主要通過信使RNA(mRNA)傳遞到蛋白質,而RNA幹擾(RNA interference, RNAi)則是真核細胞特有的基因沉默機制以抵抗外來物質入侵、保護遺傳信息的穩定性、調節生物體的各種機能。RNAi是指長鏈雙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被剪切為siRNA後,與蛋白質結合形成siRNA誘導幹擾複合體(siRNA induced interference complex, RISC),RISC再與靶基因的mRNA以鹼基互補配對的形式結合,使mRNA降解並最終靜默特定基因表達。其機制由Andrew Z. Fire和Craig C.Mello教授於1998年首次發現,於2002年被Science雜誌評為十大科學成就之首,並於2006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基於RNAi建立的各種技術/藥物應用通長被稱為小核酸技術/藥物,小核酸包括介導RNAi的短雙鏈RNA片段(siRNA)、miRNA和反義核酸等,但siRNA藥物療效較好、技術取得突破,目前最受關注。

表2:小核酸藥物分類對比

傳統的小分子藥物及蛋白類藥物靶點多為蛋白質,包括激酶、受體、抗原等,但不少疾病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對應的蛋白質出了問題,而RNAi的發現極大拓寬了人類藥物的來源和開發方向,使藥物靶點擴大至蛋白質的上遊——RNA,使得小核酸藥物從轉錄後水平進行治療,優勢更為明顯:臨床前研發周期短,候選靶點豐富;高特異性、高效性、長效性。

表3:RNAi等各治療作用原理

小核酸藥物的適應症涵蓋範圍廣,包括腫瘤、罕見病(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杜氏肌營養不良、脊髓性肌萎縮)、病毒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不足、血脂異常等)、炎症類疾病(哮喘、關節炎、結腸炎)等,但罕見病和腫瘤為其應用最廣的領域。

3、市場規模及主要參與者

EvaluatePharma(EP)發布的報告(EvaluatePharma Orphan Drug 2017 Report)表明:2016年罕見病藥物銷售額為1140億美元,預計2022年罕見病藥物銷售額將達2090億美元。RNAi藥物針對已知的罕見病基因發揮作用,克服了某些靶點蛋白難以成藥的缺點,可取得較快突破。

IMS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抗腫瘤藥物花費總額達到1330億美元,預計2022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總額將超過2000億美元。小核酸藥物能夠抑制多條通路的多種基因,降低耐藥性,有效抑制晚期腫瘤的生長。目前已有多個藥物進入臨床I/II期臨床試驗,未來潛力巨大。

據廣證恒生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小核酸藥物在罕見病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90~120億美元;預計2025年小核酸藥物在腫瘤領域市場規模將遠超100億美元。

Ionis Pharmaceuticals:頂級的小核酸藥物研發公司

公司是以RNA為目標的藥物發現和開發的領先公司,建立了高效且廣泛使用的藥物開發平臺,成功開發了4款革命性的藥物:Fomivirsen、Kynamro、Spinraza、Tegsedi,目前有25種藥物已進入臨床階段,覆蓋神經疾病、重大疾病和罕見病、心血管代謝疾病、癌症等領域。

表4:Ionis Pharmaceuticals臨床後期的代表性藥物

Alnylam Pharmaceuticals:首個SiRNA藥物締造者

RNAi藥物研發領域的領頭羊,致力於建立以RNAi為基礎的頂級獨立生物製藥公司,其創始人之一Phillip Sharp教授因發現斷裂基因而榮獲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公司專注於未滿足醫療需求的疾病,包括遺傳藥物、心臟代謝疾病、肝臟傳染病和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目前公司首款siRNA藥物已獲批上市,7個項目已進入臨床開發。

表5:Alnylam Pharmaceuticals臨床階段藥物

蘇州瑞博:我國小核酸技術和小核酸製藥的主要開拓者

公司致力於開發RNA幹擾技術的創新型藥物研發企業,目前已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60多項,其中28項已獲授權。隨著,siRNA平臺和技術的建立,公司已逐漸建立豐富的產品管線,包括針對B型肝炎、高血脂症等適應症的siRNA療法。

表6:蘇州瑞博臨床階段藥物

4 、結 語

小核酸藥物技術障礙不在於選擇性,而是穩定性、免疫原性、大規模生產等傳統藥物不較少遇見的困難,但相信Patisiran獲批上市不是曙光乍現,而是曙光初現。

相關焦點

  • 小核酸藥物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引領未來,機遇已現
    核酸藥物就是有別於傳統藥物,直接作用在 DNA 或者 RNA 層面的藥物,本報 告重點分析在核酸藥物中鹼基較少(往往小於 30nt)的小核酸藥物。傳統小分子化合物的發現過程中,先導化合物的發 現存在比較大的偶然性,而小核酸藥物的最大優勢是,只需要針對小核酸藥物的 基因開發合適的序列,就可以開發成為新的藥物,該途徑避免了研發過程中的盲 目性。確定了小核酸藥物的靶標序列後,其流程較快,且耗時明顯更短,而且小 核酸藥物的生物特異性也是非常高的。多年來,小核酸的化學修飾與遞送系統改 進不僅增強了特異性和功效,而且減少了副作用。
  • 下一個「千億級」市場,「小核酸藥物」產業有望迎來爆發?
    目前,已經小核酸藥物已有多款藥物獲批,並且在商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從獲批情況上來看,自1998年小核酸類第一個藥物批准上市以來,小核酸行業已經歷了20年的時間,迄今為止一共有12個小核酸藥物上市。(二)小核酸藥物價格高昂,銷量受經濟水平限制中國市場暫無獲批藥物,但是美國市場小核酸藥物價位高昂。
  • 中金:核酸藥物,時代已至|核酸藥物|醫藥-智通財經網
    近年,核酸藥物的開發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多款藥物已獲批上市,多款潛在的重磅藥物於近期公布了臨床數據,核酸藥物領域的併購、產品引進的交易也層出不窮。對此,我們對核酸藥物的技術發展、優勢、臨床進展及重點公司進行了梳理。近年核酸藥物領域引發了較多關注。
  • 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揭曉 「基因沉默藥物獲批」上榜
    今年十大科學突破分別是,追蹤單細胞發育譜系、「宇宙信使」中微子、快速發現分子結構、冰河時代的撞擊、科學界反性騷擾運動、古人類「混血兒」、法醫系譜學時代來臨、基因沉默藥物獲批、原始世界的分子窗口、細胞裡的隔斷。其中,基因沉默藥物獲批順利入圍十大科學突破榜單之列。《科學》認為,基因沉默藥物今年獲批意義重大,預示著靶向致病基因藥物時代來臨。故事要從20年前說起。
  • 中金:核酸藥物,時代已至
    近年,核酸藥物的開發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多款藥物已獲批上市,多款潛在的重磅藥物於近期公布了臨床數據,核酸藥物領域的併購、產品引進的交易也層出不窮。對此,我們對核酸藥物的技術發展、優勢、臨床進展及重點公司進行了梳理。摘要近年核酸藥物領域引發了較多關注。
  • 基因治療又現曙光:FDA批准首個可沉默 RNA的基因藥物
    RNA 幹擾背後的想法是可以開發小分子來中和這些 RNA 信使,有效地沉默那些可能導致有害健康影響的某些基因的表達。這些破壞性分子被稱為小幹擾 RNA(siRNA)。近日,據外媒報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種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成人臨床治療的藥物。這種藥物用於遺傳性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 (hATTR) 患者。
  • 中金:核酸藥物 時代已至
    近年,核酸藥物獲批上市的速度呈加速趨勢,多款有潛力成為重磅藥物的核酸藥物公布了臨床數據,覆蓋了心臟與代謝性疾病、肝臟疾病以及多種罕見病等領域,因此核酸藥物引發了較多的關注,近年核酸藥物領域的併購、產品引進交易在活躍進行。 核酸藥物擁有明顯優勢。
  • 永續沉默治病基因丨FDA批准全球第三款RNAi療法 治療罕見肝病
    19日,lumasiran也已獲得歐盟批准上市,作為首款被批准用於治療PH1的藥物,也是唯一一個被證明可以降低有害草酸水平的療法。Alnylam Pharmaceuticals (Nasdaq: ALNY)是RNAi療法開發領域內公認的領導者;核酸幹擾(RNAi)是一種天然的基因沉默現象,是當今生物學和藥物開發領域最有前途和發展最迅速的前沿RNA療法之一。
  • 全球第三款RNAi藥物出爐,百億美金市場誰主沉浮?
    2020年,全球第三款RNAi藥物獲批上市,跟前兩款一樣,又是出自基因藥物先鋒公司Alnylam。 11月23日,美國FDA批准了Alnylam的罕見病藥物Oxlumo上市。就在四天前,歐盟委員會(EC)也剛批准了該藥上市。
  • 北理工在光動力協同小核酸藥物抗腫瘤方面取得進展
    舉報   近期,北京理工大學黃淵餘課題組在小幹擾核酸
  • 醫藥行業:小核酸藥物—引領未來,機遇已現
    小核酸藥物的開發則完全不同,原則上只需要針對小核酸藥物的基因開發合適的序列,就可以開發成為新的藥物。這一設計過程避免了研發過程中的盲目性,一旦確定了小核酸藥物的靶標序列後,其篩選流程相對較快,耗時明顯更短,而且小核酸藥物的生物特異性也是非常高的。  原則上,給定任何一條靶序列,都可以立即給出對應的小核酸序列,因此小核酸藥物更具有可複製性。
  • 全球首款RNAi藥物「誕生」花了20年 未來10年將「爆發」
    Caplen等發表的1篇PNAS[3]證實,由21和22個核苷酸組成的dsRNAs能夠在哺乳動物細胞中誘導RNAi沉默,且不會引起非特異性幹擾素反應。這些小幹擾RNA(siRNAs)很快就成為生物學研究中無處不在的工具,因為它們能夠通過一段鹼基序列輕易地抑制任何基因。
  • 10款獲FDA批准上市 超20款在臨床開發 寡核苷酸療法潛力如何?
    寡核苷酸療法能夠直接調控基因表達,它被認為是繼小分子藥物和蛋白質類藥物之後的新一類藥物開發熱點方向。根據近日發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截止2020年1月,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0款寡核苷酸藥物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同時還有至少20多款在研寡核苷酸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 10款獲得FDA批准上市,超20款在臨床開發,寡核苷酸療法潛力有多大?
    寡核苷酸可通過一系列過程來調節基因表達,包括基因沉默、剪接調節、非編碼RNA抑制、基因激活、基因編輯等等。因此,這類藥物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潛力。 大多數寡核苷酸通過鹼基配對方式與同源目標分子相互作用。此外,核酸還可以通過形成三維二級結構與蛋白質相互作用,這一特性也被用於疾病治療藥物的開發。
  • 連線創始人|聖諾製藥陸陽:RNAi藥物再獲7億多融資背後的行業邏輯
    小幹擾核酸藥物是什麼?為何能受到資本青睞?行業發展趨勢怎麼樣?又有哪些企業在做? 第三次製藥技術革命就是在本世紀之交時,最早由美國提出的精準治療,「小幹擾核酸就是精準治療裡的一個重要技術,它和其它小分子化藥,大分子生物藥不一樣的是,需要進入到細胞質中起到基因沉默的作用,可以算是大分子化藥類型。」 路陽插話舉例說,「一個造成疾病基因過量表達的蛋白導致的危害就好像家裡水龍頭漏水外溢導致的危害。
  • 首個納米抗體藥物獲批上市
    2018年9月3日,EMA批准賽諾菲納米抗體藥物Cablivi(Caplacizumab)用於治療成人獲得性血栓性血小板紫癜(aTTP)。Cablivi成為首個特異性的aTTP治療藥物,也是首個上市的納米抗體藥物。此外,FDA已經授予Caplacizumab優先審評資格,目標審評決策時間為2019年2月6日。
  • 首個新冠肺炎潛力藥獲批投產上市,療效如何?-虎嗅網
    現在,法匹拉韋率先獲批,由浙江海正藥業研製開啟投產。雖然此次獲批的適應症是流感,上市後,它就能夠通過「同情給藥」的方式惠及更多新冠肺炎患者。此外,除了治療藥物的新進展,好消息還來自檢測方面,由鍾南山院士指導研發的、更快速的抗體檢測試劑盒,把檢測結果出爐縮短至15分鐘內。抗疫之戰,或許曙光就在前方。法匹拉韋是啥?法匹拉韋,科研攻關組聚焦的三種藥物之一。
  • 反義寡核苷酸龍頭Ionis又一款新藥歐盟獲批上市
    Waylivra®是一種反義寡核苷酸藥物,獲批作為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症候群(FCS)成年患者控制飲食之外的輔助療法,這些患者患有遺傳性FCS,並且有高風險出現胰腺炎併發症,對飲食控制和甘油三酯降低治療的反應不良。這是歐盟批准的唯一一個可以用於FCS患者的治療藥物,也是全球首個獲批的FCS治療藥物。結合這個新藥,小編利用藥渡資料庫梳理了APOC3靶點藥物的全球市場格局,供大家參考。
  • 阿斯利康哮喘藥物獲批上市!
    2017年1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FDA批准,用於12歲及以上具有嗜酸性表型的重度哮喘患者的附加維持治療藥物Fasenra(benralizumab)上市。全球範圍內,約有3.15億哮喘患者,其中有10%的哮喘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嚴重哮喘),這些患者即便用高劑量的標準治療藥物也無法控制哮喘。嚴重不受控制的哮喘使人衰弱並可能致命,會使患者病情惡化,導致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受到嚴重限制。
  • 4個新藥3個為全球「首款」,今年以來46款創新藥已獲批
    例如,Zokinvy(lonafarnib)是全球首款獲批用於治療早衰症和早衰樣核纖層蛋白病的藥物;Oxlumo(lumasiran)成為全球首款治療PH1的藥物;在POMC、PCSK1或LEPR基因缺陷所致的肥胖症方面,Imcivree(setmelanotide)是FDA批准的首款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