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就能治膠質母細胞瘤,腫瘤電場治療儀產品獲批上市

2020-12-03 澎湃新聞

治癌症的可穿戴設備獲批上市。

5月14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發布「腫瘤電場治療儀產品獲批上市」這一消息。

2020年5月14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發布「腫瘤電場治療儀產品獲批上市」這一消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截圖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消息顯示:該產品由電場發生器、電場貼片、電源適配器、電池、電池充電器、連接電纜接線盒和選配件等組成。適用於22歲及以上經組織病理學或影像學診斷的復發性幕上膠質母細胞瘤及新診斷的幕上膠質母細胞瘤。

該產品為首個利用電場抑制細胞分裂原理的醫療器械,通過交變電場抑制腫瘤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從而實現對膠質母細胞瘤的抑制效果。目前尚未有同類產品在國內批准上市。

該產品可作為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在手術及放化療後的另一種治療方式,產品為可穿戴設備,採用無創方法對患者治療,臨床使用風險相對較低,對於延緩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方面具有一定療效。

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加強該產品上市後監管,保護患者用械安全。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腦腫瘤,而腫瘤電場治療是15年來中國內地首個獲批用於膠質母細胞瘤的療法。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中國腦膠質瘤基因組圖譜資料庫(CGGA)發起人和創建者、北京天壇醫院江濤教授表示:「在中國,每年有超過45000例患者被確診為膠質母細胞瘤,治療手段非常有限。作為該領域十幾年來的首個新療法,此前已作為1級證據被納入國家衛健委首部《腦膠質瘤診療規範(2018年版)》。我們非常期待它能夠成為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標準治療,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

腫瘤電場治療儀 網絡截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導指出,這一腫瘤電場治療設備是全球首個且唯一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的腫瘤電場治療產品,已在多個國家、地區獲批用於腦膠質瘤的治療。

長期以來針對膠質母細胞瘤的治療手段非常有限,主要以手術為主,結合放療及替莫唑胺化療,自2005年替莫唑胺上市和2009年美國FDA批准貝伐珠單抗用於復髮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後,再無其他療法問世。

腫瘤電場治療技術來自以色列,而引進這一創新療法的正是一家位於浦東「張江藥谷」醫藥公司——再鼎醫藥。

再鼎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杜瑩博士表示:「這一療法將為國內眾多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這一治療儀的獲批也彰顯了國家藥監局以患者為中心、加快臨床急需治療方案的審評審批的決心和速度,對創新技術推廣應用、創新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再鼎醫藥方面透露,腫瘤電場治療的設備由諾沃庫勒有限公司生產研發,通過該公司引進國內後,部分配件未來會在中國生產。而除了膠質母細胞瘤外,腫瘤電場治療針對四種實體腫瘤適應症的研究已進入臨床後期開發階段,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胰腺癌和卵巢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腫瘤電場治療產品獲批 用於膠質母細胞瘤患者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5月1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宣布,經審查批准了諾沃庫勒有限公司(Novocure)生產的創新產品「腫瘤電場治療儀」的註冊,適用於22歲及以上經組織病理學或影像學診斷的復發性幕上膠質母細胞瘤及新診斷的幕上膠質母細胞瘤。
  • 腫瘤電場療法國內上市,用於膠質母細胞瘤,這療法到底是啥玩意?
    漫長的等待,膠質母細胞瘤終於迎來了新的治療手段——腫瘤電場治療(Tumor Treating Fields,簡稱TTFields),這一治療手段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治療方法與治療理念。目前唯一一款上市的腫瘤電場治療設備為愛普盾(Optune)。
  • 羅氏貝伐珠單抗膠質母細胞瘤適應症獲批, 為中國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
    此次新適應症獲批將為中國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膠質母細胞瘤是成人最常見且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顱內腫瘤。但大劑量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可能導致高血壓、骨質疏鬆、胃潰瘍等副作用,造成患者免疫力進一步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生存質量。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獲批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主要基於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隨機對照的關鍵性III期臨床試驗EORTC26101。
  • 腫瘤電場治療首次在中國上市!這到底是個啥?
    2020年第一季度,已經有多個抗癌靶向和免疫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針對包括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皮膚癌等多個適應症。但腫瘤治療是個綜合工程,除了藥,還有其它有效方法。這不,就在這兩天,腫瘤電場治療也首次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了!作為一種全新的抗癌手段,腫瘤電場治療到底是什麼?適用於哪些患者?作用機理又是什麼呢?
  • 抗癌黑科技:電場療法
    2016年,FDA批准電場療法用於新診斷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 復發性惡性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的獲批基於一項前瞻性,隨機,國際的Ⅲ期EF-11試驗,117例患者接受電場療法,120例患者接受全身治療。主要研究終點為總生存期(OS)。
  • 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中國患者有了新的治療選擇
    這種腫瘤生長非常迅速,預後極差,近三十年來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臨床結果幾乎沒有改善:目前標準治療為在外科手術後使用化學療法和放射線療法。由於膠質母細胞瘤呈浸潤式生長,沒有包膜。因此,手術難以達到根治目的。當然,在術後還可以採取放化療等進一步的治療手段,但是,不論放化療,可能產生的療效都有限。
  • 電場療法「引爆」癌細胞,「天價」腫瘤電場治療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完善術前影像檢查後行右頂枕開路腫瘤切除術,達到近全切除。病理診斷為膠質母細胞瘤(WHO IV級),IDH突變型,MGMT啟動子甲基化。 術後接受同步放化療後及TMZ輔助化療,並於術後6月開始使用腫瘤電場治療聯合TMZ輔助化療。患者每天24小時佩戴腫瘤電場治療設備,至今已持續8個月。患者目前病情穩定,生活質量恢復如常,除了局部皮疹和瘙癢,未產生其他不良反應。
  • 專家:將可用電場療法聯合手術、放化療等治療腦膠質瘤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神經外科主任牟永告近日在廣州介紹,近10年來,醫生沒有新「武器」治療腦膠質瘤,尤其是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仍面臨著5年生存率小於10%的臨床困境。根據《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顯示,隨著中國醫療質量和診療能力的提升,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已從10年前的30.9%上升至目前的40.5%,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上升空間。
  • 有望治療所有實體腫瘤
    目前電場療法已被FDA批准用於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以及惡性胸膜間皮瘤,並且在目前在六大實體腫瘤包括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肝癌,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的臨床試驗中都取得了驚人的數據,由於其原理是靶向殺滅所有快速有絲分裂的癌細胞,因此理論上適用於所有實體腫瘤。
  • 膠質母細胞瘤難治,離不開這個「惹禍精」!但它也有弱點…
    然而,一項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新研究發現了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GSC 一 膠質母細胞瘤 膠質母細胞瘤是除胰腺癌之外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腫瘤生長快、病程短、高致殘,且最具侵襲性。
  • 全球領先的腦膠質瘤基因檢測試劑盒獲批上市
    日前,泛生子自主研發的「人IDH1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和「人TERT基因啟動子突變檢測試劑盒」(以下簡稱IDH1/TERT基因檢測試劑盒)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審查,成為全球領先獲批上市的適用於腦膠質瘤IDH1/TERT基因的檢測試劑盒!
  • 病人來源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體可涵蓋腫瘤異質性
    病人來源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體可涵蓋腫瘤異質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7 15:22:01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Hongjun Song、Guo-li Ming、Donald M.
  • 2020膠質母細胞瘤值得期待研究進展盤點
    這種腫瘤生長非常迅速,預後極差,近三十年來GBM患者的臨床結果幾乎沒有改善:目前標準治療為在外科手術後使用化學療法和放射線療法。替莫唑胺類藥物經常用作對膠質母細胞瘤的化療。即便手術切除很乾淨,到腫瘤復發時間的平均時間僅為6.9個月,平均的生存期僅為14.6個月,採用替莫唑胺以及放療輔助治療,平均總生存期也僅為14.7至16.6個月。膠質母細胞瘤的體徵和症狀最初呈非特異性。
  • 被診斷為「巨細胞膠質母細胞瘤」,生存期有多久?
    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是發病率最高的神經上皮性腫瘤,也是臨床上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腦腫瘤之一,多繼發於WHOⅡ級星形細胞瘤或間變型星形細胞瘤,大約佔顱內腫瘤的15%左右,佔星形細胞腫瘤的70%左右。
  • 膠質母細胞瘤能治好嗎?世界頂級期刊權威最新綜述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神經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今年6月腫瘤醫學界的頂級神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IF:292分)發表了一篇詳盡的綜述,在此做分享一窺膠質母細胞瘤GBM的治療現狀、新療法的進展。
  • 出國看病熱門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神經腫瘤專家解讀膠質母細胞瘤
    膠質母細胞瘤是成人中最常見、最具侵襲性的原發性腦腫瘤。據國內專業出國看病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儘管作為一種罕見癌症,每年仍約有1.2萬例新確診。出國看病熱門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神經腫瘤專家為大家解讀這種罕見的癌症,以及人們對它的一些誤解。1. 對於 「無法手術」的膠質母細胞瘤,該怎麼治療?
  • (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獲批新適應症,治療成人...
    ,國際商標: BYVASDA)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最常見的原發性腦部惡性腫瘤),這是達攸同獲批的第3個適應症。原研藥貝伐珠單抗注射液自上市以來,全球已批准其用於治療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膠質母細胞瘤、腎細胞癌、宮頸癌、卵巢癌、輸卵管癌、腹膜癌等多個實體瘤,在國內獲批的適應症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和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其顯著的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已得到普遍認可。然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原研藥的治療費用仍然超出了很多普通患者的承受能力,在中國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單個癌細胞RNA測序項目,包括55000個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和20000個正常腦細胞。研究人員將發育中的人類大腦的譜系等級與癌細胞的轉錄組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在每個腫瘤中有五種主要的癌細胞類型,這些癌細胞類型與正常人大腦中的細胞類型相似。
  • Cancer Cell:揭示巨噬細胞支持PTEN缺陷膠質母細胞瘤的機制!
    2019年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一種常見的基因缺陷使膠質母細胞瘤能夠向錯誤類型的免疫細胞傳播分子信息,從而召喚巨噬細胞來保護和培育腦腫瘤,而不是攻擊它。
  • 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近日,科學家們確定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種致癌基因,這一發現為這種致命腦瘤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 磁共振成像顯示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腫瘤通常表現為「環狀」的強化,圍繞暗色的中央壞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