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細胞療法我們用得起嗎?

2020-12-03 健康一線視頻網

去年下半年,諾華的首個CART療法在美國獲批上市。在人們為抗癌新療法振奮的同時,其價格也掀起了巨大的爭議。顯然,儘管諾華只對在接受Kymriad治療一個月後出現療效的患者收取,但47.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300萬元)一個療程的天價,仍足以讓大批患者望而卻步。

然而,許多專業人士對這個「一次性治療」的定價卻並不驚訝,甚至表示並不算高。比如英國國家健康與護理研究所(NICE)的研究人員表示,CAR-T療法的價值其實可以高達50萬英鎊。如果將其用作骨髓移植的過度,預計CAR-T能夠為患者提供平均8.82個質量調整生命年(QALY),而目前的護理標準則為1.36個。如果試圖用其治癒疾病,CAR-T將提供11.18個 QALY,遠高於按照傳統護理標準給出的1.11個QALY。但無論如何它是如何的「物超所值」,如果連「門檻」都邁不進,對患者而言便依然是零。

難道,T細胞療法的成本真的不可能降低嗎?

並不一定!畢竟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新事物總是在初生時最為昂貴,隨著技術與流程的改進,都有降低成本的潛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全基因組檢測在本世紀初還需要數十億美金,但不到二十年間,這個數字已經降到了萬分之一以下。如今,諾華的一個CART療程的價格能把全基因組測上個百來遍。

那麼T細胞療法究竟在哪些地方有降低成本的空間?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通用CAR-T

目前,諾華的CART療法並非「通用型」,而是使用自體CART來進行。自體CART作為主流技術有著效果好、免疫不排斥等優點,但其「個性化」的製備決定了過程複雜,也極大地拉高了價格。我們都知道,「量產」能夠極大地降低成本,所以,如果異體CART療法,也就是「通用型」,能夠克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不良反應的話,必將成為降低療法成本的極大希望。

早在2015年,Cellectis就已有過基於基因編輯技術的異體CAR-T療法的成功案例。預計Cellectis的異體CAR-T療法的一個供體可以提供高達500名患者的治療,因此成本將降低到諾華的1/5左右。而就在今年七月,來自Celyad的同種異體 CART 細胞產品在美國獲FDA批准進入臨床,這也是第一個非基因編輯的同種異體CART臨床項目。未來,相信異體CART療法能夠推進T細胞治療的產業化,並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基因編輯技術

除了少數非基因編輯的CAR-T療法外,自體性的T細胞療法需要從病人身上分離出免疫T細胞,然後用基因編輯技術,給T細胞加入一個能識別特定腫瘤細胞的元素,令T細胞具有殺死該種腫瘤細胞的嵌合抗體。這也意味著,基因編輯技術作為成本的環節之一,也有一定的降價空間。尤其是2012年才首次報導的CRISPR,目前已獲得學術界廣泛認可。多家CRISPR技術研發公司已與各大製藥公司展開合作,有望改進CART和TCRT免疫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冷鏈物流

你能想像把於患者而言如此重要的細胞交給幫你送快遞上門的小哥們嗎?當然不能。細胞保存條件遠比普通物品苛刻,更不用說不容半點閃失的救命細胞了。因此,細胞治療公司基本都在建立自己的運輸體系來確保細胞的活性。顯而易見,這又是一項高昂但也許可避免的成本。比起各個公司自己建立冷鏈運輸體系,如果有專業的「醫學快遞」來統一負責,無疑能夠為細胞治療公司大幅「減負」。

事實上,在美國已經有人將目光投向了這個領域,UPS已專門成立了健康管理事業部,其負責人認為後勤運輸是CAR-T產業化的關鍵因素之一,可直接影響到臨床的應答和療效。而中國較高的人口密度和越來越便捷的交通條件決定了快遞運輸行業相比國外有更多的先天優勢,相信空白很快能夠得到填補。

分工精細化

假如十個人要做一百條褲子,是每人做十條比較快,還是把「做褲子」的流程分成十個工序,流水線作業比較快?顯然是後者。而且如果能夠依靠機器的幫忙,那麼速度還會更快!「流水線」與「自動化」的概念從來都是改善效率的利器,即使是醫藥行業也不例外。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將臨床前研究等研發環節外包給各個專做某個特定環節的企業,且這個趨勢正在愈演愈烈。越來越明確的分工也讓整個行業看到了充分的效率提升空間。效率有所提升,成本自然就會有所下降。

此外,越來越精細的分工必然會激發企業不斷升級研發水平與生產工藝。舉個例子,在目前的實驗方法下,為病人準備T細胞需要數周時間,而且也很難衡量工程細胞的效果。而如果通過一種名為Strep-tagII的新合成蛋白標記,就可以提高T細胞生產速度,大大減少培養時間(原來需14-20天,改良後可縮短至5天甚至更短),而且,通過向T細胞受體的胞外域插入Strep標籤,可以將抗癌CAR-T細胞的選擇純度提高到95%,而如果沒有Strep標籤,CAR-T細胞的純度通常小於50%。高純度、短時間意味著顯著提升的產率,也意味著成本的下降成為可能。

除了以上這些產業方面的改進潛力之外,新靶點的開發、新抗體的研發、CAR 分子的優化等也都能夠在推動技術發展的同時,幫助降低療法的成本。TCRT 雖然有著更高的技術壁壘,但因其在實體瘤方面的更佳表現,也必將在未來有更多產出。

原標題:潛力十足的T細胞療法,我們用得起嗎?

相關焦點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CAR-T免疫療法和其他免疫療法類似,它的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種個性化定製版細胞療法,而不僅僅是一種藥。 CAR-T 發展簡史 CAR-T進行治療,大致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
  • T細胞療法的這些細節,你全都知道嗎?
    利用這些細胞的腫瘤殺傷能力,我們有望設計出全新的抗癌療法。在過去的幾年裡,CAR-T細胞療法與雙特異性抗體療法使T細胞能有效地靶向CD19等抗原,為罹患B細胞惡性癌症的患者帶來了極好的緩解,也為腫瘤免疫療法領域帶來了革新。儘管這些創新療法帶來了積極的臨床效果,但它們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在血液癌症中,它們有潛在的毒性風險。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除了用藥物解除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另一個思路是:直接利用患者體內的T細胞,將它們拿到體外進行改造,大量複製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這就是免疫治療的「另一條腿」——免疫細胞療法。目前,已有兩種免疫細胞療法在2017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即諾華的Kymriah,和Kite Pharmar的Yescarta,就此開啟了腫瘤的免疫細胞治療的新時代。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由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針對癌症腫瘤的新型CAR t細胞療法,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了良好的早期效果。
  • 「迎難而上,做中國老百姓用得起的CAR-T」 ——北恒生物與貝克曼...
    北恒生物專注於細胞免疫療法研發及臨床轉化,已擁有多項腫瘤細胞免疫療法相關專利及GMP級別臨床研發轉化中心,在細胞改造、擴增、質控等方面擁有數項國際領先核心技術並積累了豐富經驗雙方將就如何進行UCAR-T開發和臨床應用,臨床級細胞製備、分析和產品質控進行多個項目的全面合作,力爭建立領先全球的GMP細胞生產體系和行業標準。除此以外,雙方還將在免疫及細胞聯合治療、基因治療、病毒製備、IND申報等更多層面展開更廣泛的合作。
  • CAR T細胞療法新突破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Jonsson綜合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臨床前研究表明,在CART細胞治療期間,通過光熱療法加熱實體腫瘤,可以使治療的成功率得到提高。研究人員發現,將光熱消融的加熱技術與CART細胞灌注結合在一起,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長長達20天。在接受聯合治療的小鼠中,33%的小鼠在20天後仍然沒有腫瘤。CART細胞療法已經成功治療了很多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但是由於實體腫瘤中會有一個起到保護作用的微環境,使CART細胞很難保持在保證T細胞活性的情況下進入腫瘤,所以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實體腫瘤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 美國新銳細胞療法公司Orca Bio、Lyell攜手進軍實體瘤,CAR-T賽道又...
    如今,兩家 「不差錢」 的新銳公司開啟了攻克實體瘤細胞療法領域的探索。 「主攻」血液疾病的 Orca Bio 成立於 2016 年的 Orca 是一家致力於開發高精準度同種異體細胞療法產品的生物技術公司。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隨著生物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幾年,全球範圍內以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為基礎的細胞療法不斷取得突破,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細胞療法的大熱,也標誌著現代醫學由分子治療向細胞治療的轉變。細胞治療又稱為細胞移植或細胞移植治療,即利用患者自體(或異體)的成體細胞(或幹細胞)對組織、器官進行修復的治療方法。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細胞治療方式為免疫細胞療法和幹細胞療法兩種。而近兩年,CAR-T細胞療法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界的黑馬,成為免疫細胞療法的大熱方向。
  • 出國看病:CAR-T細胞療法的新進展
    當經過多達三種其他治療後復發的128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試用這樣一種名為idecabtagene vicleucel或ide-cel的CAR-T細胞療法,有效率為73%。醫療發達國家的每一次重大科研成果對選擇出國看病的中國患者來說都意味著多一份希望。
  • 從T、B細胞到CAR-T療法 TNFR2有望成為下一個靶點嗎?
    可以說正是B細胞和T細胞的發現,才使得CAR-T細胞免疫療法和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等腫瘤免疫療法成為可能。 CAR-T細胞免疫療法是一種出現了很多年但近幾年才被改良使用到臨床中的新型細胞療法。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在兩篇新的論文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用「智能(smart)」細胞療法破解這一難題的互補策略:除非被僅在癌細胞中同時出現的一組蛋白所激活,否則這些活的細胞藥物會保持惰性。
  • 溶瘤病毒「點燃」CAR-T療法,一半以上小鼠被治癒
    當沒有一個方便的靶腫瘤抗原所用時,CAR-T細胞療法可能會導致健康細胞受到損傷和/或癌細胞逃避攻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Park等首次用一種溶瘤病毒來感染腫瘤,使其表達CD19抗原,然後遞送CD-19-CAR-T細胞來破壞這些腫瘤。上圖顯示了一個被溶瘤病毒(綠色)感染的腫瘤,細胞核為藍色。(來源:A. K. PARK, S.-I. KIM, S. J.
  • T細胞療法預防/治療病毒性疾病!同種異體多病毒特異性T細胞療法...
    近日,該公司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授予Viralym-M(ALVR105)優先藥物資格(PRIME),這是一種同種異體、即用型(off-the-shelf)、多病毒特異性T細胞療法,用於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受者,治療BK病毒、巨細胞病毒、人皰疹病毒6型、EB病毒和/或腺病毒的嚴重感染。
  • 溶瘤病毒「點燃」CAR-T療法 一半以上小鼠被治癒
    封面故事:CAR and Driver | 嵌合抗原受體(CAR) T細胞是一種用於識別腫瘤表面特定抗原的癌症免疫療法。當沒有一個方便的靶腫瘤抗原所用時,CAR-T細胞療法可能會導致健康細胞受到損傷和/或癌細胞逃避攻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Park等首次用一種溶瘤病毒來感染腫瘤,使其表達CD19抗原,然後遞送CD-19-CAR-T細胞來破壞這些腫瘤。
  • CAR-T治療費用全覆蓋!美國宣布支付CAR-T細胞療法及其相關費用
    自2017年上市以來,這種療法的高昂價格成為了熱門議題。對此,各個國家紛紛探索醫保覆蓋CAR-T治療費用的可行性方案。最近,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宣布不僅支付CAR-T細胞療法的費用,還支付所有相關服務費用,包括藥物管理、細胞的收集和處理、細胞的回輸、以及門診或者住院的治療費用。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
    前景可觀的CAR-T療法,標誌著腫瘤治療進入一個新時代。其本質是一種基因修飾自體T細胞的免疫治療,也是使用患者自己的T細胞進行的「定製化治療」。近期,有兩種類型的CAR-T細胞療法獲批用於治療極其難治的癌症形式,另外還有更多類型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治療效果。然而,這些治療存在嚴重的潛在副作用——可引起死亡的神經毒性和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這些仍是有待克服的主要挑戰。
  • Park博士:CAR-T療法常見問題解答 | CAR-T專欄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採用CAR-T細胞療法的時機➤Q:採用靶向CD19的CAR-T細胞療法的時間早晚是否會影響患者病情獲得緩解的概率?儘管CAR-T細胞療法也可能存在很強的毒性作用,但其相關死亡率明顯低於移植相關死亡率。雖然CAR-T細胞療法與標準治療方法(包括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數據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對比,但我們仍然期望早期的CAR-T細胞療法能夠改善難治性疾病患者的預後。➤Q:患者在接受CAR-T細胞療法後還需要接受哪些治療?
  • Science特刊:一文讀懂CAR-T細胞療法最新進展
    2017年是CAR-T療法的元年,我們見證了兩款CAR-T療法的上市。日前,《科學》雜誌推出了新興的癌症免疫療法的特刊,回顧這些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一起了解風頭正盛的CAR-T細胞療法。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1期)
    論文通訊作者、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員Matthias Stephan博士說,「對抗癌症的細胞療法在血癌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實體瘤方面效果不佳。我們的發現表明裝載有經過基因改造後對抗卵巢癌的T細胞的薄金屬網可清除70%的經過治療的小鼠中的腫瘤,這使得我們在朝著讓細胞療法有效對抗實體瘤的目標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4.Nature:突破!
  • 白血病能治好嗎?以色列CAR-T療法:自體免疫細胞對抗白血病
    Elad Jacoby博士是在新型CAR-T治療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解釋說:「我們的醫生在Sheba醫學中心對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中實施了創新的CAR-T療法,從病人身上抽取足量的血液,血液中的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我們在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內將血液中的其它部分分離出來,然後利用基因技術將T細胞進行修飾,使其產生嵌合抗原受體(C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