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謝毅、趙宇亮應邀訪問福建物構所

2020-12-07 中國科學院

中科院院士謝毅、趙宇亮應邀訪問福建物構所

2018-11-1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應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曹榮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謝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趙宇亮於1116日訪問福建物構所,並分別作了題為《激子過程調控優化無機半導體光催化》、《無機納米材料的生物學效應及其化學機制》的學術報告。曹榮主持報告會,並先後為謝毅趙宇亮頒發了海西研究院「盧嘉錫講座專家」榮譽紀念牌。

  在報告會上,謝毅介紹了他們的系列工作進展:不僅揭示了無機半導體光催化劑中激子效應對其催化行為的影響,同時也為通過激子過程調控實現相關光催化性能優化提供了新思路。趙宇亮著重講述了納米材料在生物體的分布、靶器官選擇性、靶細胞選擇性、靶分子官選擇性、代謝途徑與生物毒性、細胞納米毒理學以及分子納米毒理學研究。兩位院士的報告深入淺出、圖文並茂,會場座無虛席。

 

曹榮(右)為謝毅(左)頒發「盧嘉錫講座專家」榮譽紀念牌

 

曹榮(右)為趙宇亮(左)頒發「盧嘉錫講座專家」榮譽紀念牌

  應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曹榮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謝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趙宇亮於11月16日訪問福建物構所,並分別作了題為《激子過程調控優化無機半導體光催化》、《無機納米材料的生物學效應及其化學機制》的學術報告。曹榮主持報告會,並先後為謝毅、趙宇亮頒發了海西研究院「盧嘉錫講座專家」榮譽紀念牌。
  在報告會上,謝毅介紹了他們的系列工作進展:不僅揭示了無機半導體光催化劑中激子效應對其催化行為的影響,同時也為通過激子過程調控實現相關光催化性能優化提供了新思路。趙宇亮著重講述了納米材料在生物體的分布、靶器官選擇性、靶細胞選擇性、靶分子官選擇性、代謝途徑與生物毒性、細胞納米毒理學以及分子納米毒理學研究。兩位院士的報告深入淺出、圖文並茂,會場座無虛席。
 
曹榮(右)為謝毅(左)頒發「盧嘉錫講座專家」榮譽紀念牌
 
曹榮(右)為趙宇亮(左)頒發「盧嘉錫講座專家」榮譽紀念牌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陳和生訪問福建物構所---中國科學院
    中科院院士陳和生訪問福建物構所 2021-12-23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2020年12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和生訪問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 中科院院士陳和生訪問福建物構所
    2020年12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和生訪問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做了題為《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學術報告,福建物構所副所長林文雄主持報告會。報告結束後,陳和生與福建物構所師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教授Nicola Pinna訪問福建物構所
    3月7日,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教授Nicola Pinna應中國科學院青促會福建物構所小組的邀請訪問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作了題為Interface Design in Hybrid Nanostructures的報告。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領導班子換屆 洪茂椿院士任所長
    洪茂椿 9月16日,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公布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任命通知:洪茂椿任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任期5年),曹榮、蘭國政、黃藝東任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副所長(任期5年)。免去程文旦的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副所長職務,免去姚元根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副所長職務(保留副局級待遇)。 附:洪茂椿簡介 洪茂椿,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新社合肥12月20日電 題:中科院新晉院士謝毅:榮譽只是「副產品」  中新社記者 吳蘭  2013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19日正式對外發布,中科院新增選院士53名,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51名。
  • 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調研福建物構所
    8月15日,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謝天懷率該院科技委主要成員以及部分科研骨幹赴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調研交流,此次調研交流是進一步深化和落實雙方科技合作工作。相關課題組組長以及科技處負責人出席座談會,會議由副所長林文雄主持。
  • 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選址公示 中科院物構所地址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6月4日訊(記者 傅妤)4日,福州市城鄉規劃局在《福建日報》發布一則公示,擬對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地塊總平面規劃方案進行調整。  中科院物構所位於楊橋西路南側,因中科院及省、市擬組建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並在中科院物構所福州楊橋西路園區建設基礎課教學園區和雙創基地,現該校申請對地塊總平面規劃方案進行調整,具體調整如下:地塊容積率由1.873增加至2.23(計容建築面積增加4800平方米),建築密度由24.5%調整至24.3%,綠地率保持30%不變。
  • 福建物構所召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發展戰略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12月4日,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召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發展戰略研討會,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學術帶頭人、福晶公司負責人等近30進入知識創新工程以來,福建物構所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理論模擬、內在機理、設計合成、構效關係、生長技術、器件製備與驗證、工程化等前沿科學問題和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創新性成果,如提出了預測材料非線性光學性能的新密度泛函理論、多非心色團協同效應、結構導向劑合成具有較大非線性光學效應新材料的思路;在紅外、紫外、太赫茲等重要波段研發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重要應用前景的無機酸鹽、硫屬化合物、
  •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謝毅:做科研需要一份灑脫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謝毅:做科研需要一份灑脫   2015年3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榮獲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第十七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本屆亞太地區的唯一獲獎人,也是自1998年該獎項設立以來第四位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女性。
  •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Heather Montgomery博士訪問福建物構所
    4月10日,應中國科學院功能納米結構設計與組裝重點實驗室的邀請,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Nanoscale雜誌副主編Heather Montgomery博士和該雜誌中華區出版人宋冠群博士等一行三人訪問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 謝毅院士獲得第四屆Nano Research Award
    5月28日,第四屆Nano Research Award在第12屆中美華人納米論壇期間頒發,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謝毅被授予第四屆謝毅出席論壇,並做獲獎報告。謝毅成為該獎設立以來首位美國以外的科學家獲獎者。  2008年以來,謝毅課題組在基於電、聲調製的無機功能固體設計與合成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產生重要國際影響。
  • 福建物構所發現新型過氧化物雙折射材料
    福建物構所發現新型過氧化物雙折射材料 2020-04-15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組研究員羅軍華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基礎前沿0-1
  • 福建物構所新型螢光可調陰離子銅研究取得進展
    福建物構所新型螢光可調陰離子銅研究取得進展 2017-10-12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洪茂椿課題組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科技部97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福建自然科學等基金的資助下,通過自主設計,發展了一種利用陽離子誘導產生陰離子銅碘的合成策略,首次得到結構新穎的沙漏型Cu6I7-陰離子金屬簇。
  • 中科院院士趙宇亮:廣東可打造我國納米科技全鏈條創新體系標杆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院長趙宇亮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趙宇亮建議,廣東可重點引領、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成我國納米科技「從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研發、再到產業轉移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的標杆,形成納米科技產業集聚區和輻射效應圈。
  • 福建物構所鈦-有機四面體研究取得進展
    福建物構所鈦-有機四面體研究取得進展 2017-11-15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健、張磊領導的無機合成化學團隊,致力於鈦氧團簇化學研究,在其結構設計、性能調控和材料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進展。在此基礎上,該團隊進一步將研究思路擴展到鈦-有機配位多面體,通過選用含有多個氧配位點的帕莫酸配體,合成一例鈦-有機四面體。
  • 院士四川行|趙宇亮院士團隊國內第一個院士工作站設在南充
    19日上午,趙宇亮院士團隊成員來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考察趙宇亮院士工作站,並進行學術報告交流,這是院士南充行的一部分活動。「尚好茶業」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學教授向仲懷籤約「現代蠶桑絲綢產業聯合創新中心項目」、「尚好茶業」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陳宗懋院士籤署了「桑葉茶加工技術與新產品開發項目」合作協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和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董家鴻院士團隊籤署「共建臨床外科數字醫學中心、數位化手術室示範樣板和示教中心」合作協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和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趙宇亮院士籤約「共建醫療納米材料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 福建物構所導電MOF實現高效CO2電化學甲烷化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曹榮和黃遠標團隊,和柴國良研究員合作,在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中科院青促會優秀會員項目資助下,在含有周期性排列的Cu-O4結點的導電Cu-MOF上通過電還原處理,成功在導電MOF基底上原位構築了均勻分布的單一類型的Cu2O(111)量子點,並通過釋放的羥基穩定中間體,從而實現了將
  • 中國科大謝毅院士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人民網北京3月20日電 (趙永新、曾皓)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轉發:高益槐教授再次應邀參加「福建院士專家寧夏行」活動
    高益槐教授再次應邀參加「福建院士專家寧夏行」活動 為寧夏發展建言獻策《寧夏日報》消息訊 8月11日至14日,中國科協海智專家、紐西蘭生物活性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紐西蘭天然藥物研究所所長、安發國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高益槐教授應邀參加了「福建院士專家寧夏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