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病毒尚無藥可治 疫情擴散恐「走出非洲」

2020-12-04 環球網

致命病毒尚無藥可治 疫情擴散恐「走出非洲」

美歐拉響「伊波拉警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肆虐西非的伊波拉病毒會傳到我們這兒來嗎?」昨天,同樣的疑問出現在美、英、德等多國輿論場。事實上,今年3月始於幾內亞的這場疫情至今已有超過1200個病例,造成672人死亡。但因其傳播範圍限於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即使已被定性為「伊波拉病毒史上最致命性爆發」,也未能引發全球恐慌。直到一名美國籍感染者20日從賴比瑞亞坐飛機來到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奈及利亞,並於25日病故於拉各斯,人們突然意識到,病毒隨感染者坐飛機擴散至世界各地並不只是理論上的想像。30日,英國官方宣布嚴防病毒入境,香港則出現「伊波拉」病毒疑似病例傳聞,隨後遭官方否認。有越來越多醫學專家預言此次疫情至少持續至秋天,「伊波拉警報」開始在西非以外拉響。

一架班機引發恐慌

7月20日,一架航班降落在擁有2100萬人口的奈及利亞第一大城市拉各斯。航班乘客、40歲的索伊隨即被送往醫院,並被迅速隔離。他的祖國賴比瑞亞是今年伊波拉病毒疫情最重的西非三國之一,而索伊在飛機上出現發熱、嘔吐等症狀引發了旁人緊張。更讓外界擔心的是,索伊在拉各斯被確認為伊波拉病例,於25日病故於當地醫院。

「對全球醫療專家來說,索伊的案例是噩夢」,英國《每日郵報》說,在他登機前,伊波拉疫情還被認定影響限於遙遠西非,但現在,病毒感染者成功登上國際航班已是現實,且病毒通過患者體液和其他分泌物傳染(包括尿液、汗液、血液、唾液以及嘔吐物),意味著與他同機的至少50名乘客均有被感染風險,「全球隨即敲響警鐘」。

對病毒研究者來說,伊波拉算得上「熟悉的陌生人」。美國《華盛頓郵報》說,伊波拉原是剛果民主共和國一條河的名字,1976年,河邊村莊被突如其來的神秘疫情襲擊,人們就用這條河的名字為它命名。3年後,該病毒在蘇丹肆虐,隨即神秘消失15年,直到1995年和1996年先後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加彭爆發,造成數百人死亡。上世紀90年代,好萊塢曾以伊波拉病毒為原型拍攝電影《恐怖地帶》。而最近幾年該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幹達等國時有發生,一般會造成數十人死亡。英國《每日電訊報》稱,伊波拉是僅次於狂犬病毒的第二大致死性病毒,死亡率最高達90%。此外,在排名前三的致命病毒(第三名是炭疽病毒)中,伊波拉是唯一沒有臨床疫苗,沒有特異性治療辦法的。

今年3月,伊波拉病毒最初爆發於幾內亞,隨後賴比瑞亞與獅子山也出現疫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截至7月23日,3國已報告確診及疑似病例1201例,死亡672人。多家國際媒體稱其為「史上最嚴重爆發」。《華盛頓郵報》說,西非三國疫情已「非常非常糟糕」,目前最有效辦法是將所有與病患有接觸的人嚴密隔離,「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此外,由於處在抗擊病毒最前線,多名醫護人員感染伊波拉病毒。29日,領導獅子山對抗伊波拉疫情的該國首席醫生舍克·汗因感染伊波拉病毒去世。獅子山「sierra express media」30日稱,獅子山失去為偉大的抗伊波拉鬥士。

警鐘在西方敲響

為防止疫情蔓延,賴比瑞亞政府27日宣布關閉該國大部分口岸,僅開放兩大機場和3個陸地口岸,所有開放口岸要採取嚴格衛生措施。該國還取消了人員集會及一切足球比賽。因索伊的到來而成為非洲第四個有伊波拉確診病例的奈及利亞也宣布在機場、港口等所有入境口岸發布「紅色警戒」,收治索伊的醫院被關閉。據奈及利亞《抨擊報》報導,該國阿瑞克航空公司下令暫停飛往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的航班。目前西非三國中疫情最嚴重的是獅子山,該國感染者數量已達525例。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此次伊波拉疫情今年1月便在幾內亞東南部森林內的偏遠村莊出現,但未得到足夠重視。中國援助幾內亞醫療隊隊長孔晴宇告訴記者,幾內亞方面3月22日才獲悉此次爆發的是伊波拉疫情,政府23日通過廣播、簡訊等方式向全國發表疫情通報。奈及利亞政府連日來多次向國民通報該國除一例輸入性病例外並無伊波拉病例出現。尼《衛報》稱,政府已確認索伊的59名接觸者,其中44人與他在醫院接觸,15人在機場接觸,但令外界擔心的是,與他同航班的乘客至今無法聯繫上。另一方面,由於果蝠被懷疑是伊波拉病毒天然宿主,且人類有可能通過在叢林中接觸大猩猩、黑猩猩、森林羚羊等動物或吃上述野生動物感染,目前多個非洲國家建議當地民眾遠離叢林,不要食用野生動物。

28日,索伊被媒體曝光擁有美國國籍,並已定居在明尼蘇達州。此消息在美國引發關注。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當日稱伊波拉病毒擴散至西非以外的可能性「非常低」,同時強調必須做好嚴密準備以應對旅客將病毒帶入美國的可能性,因為賴比瑞亞的情況已說明,一旦病毒重新爆發,有可能像森林大火般蔓延。疾控中心官員門羅稱,「除非我們能確保每一個潛在傳染源都被擋在國門之外,否則無法控制疫情」。

「伊波拉病毒對英國來說是威脅」,30日,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在接受BBC採訪時發出警告。英國公共衛生部門已向全國醫生啟動伊波拉病毒預警。布魯塞爾消息人士也向法新社表示,歐盟已做好應對出現伊波拉病例的準備。當日,美英德等國主流媒體大多在向讀者解釋伊波拉疫情,同時強調伊波拉病毒大多在髒亂差的環境裡傳播,從未在醫療衛生體系完善的發達國家流行。美國國務院稱,雖然已有兩名前往西非參與病毒治療的美籍醫護人員感染,但下周在華盛頓舉行的美非峰會不受疫情影響。

美國《石板》說,目前疫情最嚴重的賴比瑞亞和獅子山都是飽受內戰摧殘的國家,醫療條件差,賴比瑞亞每1000個國民中才擁有0.14名醫生。此外,疫情在上述國家難以控制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當地老百姓既不相信政府,也不相信外國醫療專家。

《紐約時報》28日說,在獅子山一家醫院,為世衛組織工作的丹尼爾醫生發現自己處境尷尬,病房裡是55名伊波拉病毒感染者,「即使想逞英雄,也不可能照料得了55名病人」。醫院外,他和同事還要承受當地人對醫院的恐懼。英國《每日鏡報》說,不久前獅子山東部城市凱尼馬一家伊波拉治療中心外爆發數千人抗議,起因是周圍市場內傳出的謠言說,治療中心只是託詞,醫院裡實際上搞的是「吃人儀式」。

30日賴比瑞亞《首頁報》指責政府輸掉「伊波拉戰爭」,原因是該國多地有居民報告鄰近湖上有飄浮的屍袋,人們懷疑害怕袋子內是感染者屍體,但上報後仍沒有醫護人員趕來處理。政府則抱怨死者家屬不配合醫療隊工作,不願交出遺體,或是不許在其鄰近區域掩埋感染者屍體。

目前無中國人感染

30日,中國駐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3國使館向《環球時報》證實,目前尚無中國公民感染伊波拉病毒。上述使館在網站上提醒中國公民關注疫情,提高警惕,切實採取預防措施。

30日,有香港媒體稱一名從肯亞返港女子出現類似伊波拉病毒症狀,立刻引發港媒對「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公共衛生情況堪憂」的擔心。但香港食品及衛生局當日召開記者會否認出現疑似病例。

30日,《生命時報》與《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多名中國醫學專家。據北京友誼醫院熱帶病研究所副主任醫師鄒洋介紹,伊波拉病毒潛伏期為2~21天。從現有信息來看,潛伏期的病人沒有傳染性,一旦發病,病人體內的毒素便會分泌出來,但問題在於發病早期,很多人無法確診,加大了傳播風險。感染伊波拉病毒者的早期症狀主要是起病急,有發燒、噁心、嘔吐、肌肉酸痛、極度虛弱等典型症狀,其病情變化急劇,會造成多個臟器的損傷,最終導致死亡。來自世衛組織的信息還顯示,患有此病的男性在病情康復7周後,仍可能通過精液將該病傳給性伴。因此,建議男性康復後至少在7周內要避免性交,或戴上安全套性交。目前,針對伊波拉病毒病,國際上有若干疫苗正在進行測試,但離臨床應用尚有距離。

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賀雄告訴記者,該病毒此前從未在中國出現過,也幾乎沒走出過非洲。中國已建立較完善的突發傳染病應急體系。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副所長楊佔秋說,在預防伊波拉病毒入境問題上,從國家層面來說,首先應在車站、碼頭、機場等設立檢疫措施。對個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與疑似攜帶者隔離。有專家建議,一方面,公眾應避免前往疫情嚴重國家;另一方面,在出入境時,我國已有發熱申報制度。對從疫情嚴重地區回國的人,這道關需把得更嚴格些。【環球時報記者 張建波 楊海倫 青木 者 凌德 江大紅 郭芳】。【[環球時報記者 張建波 楊海倫 青木 者 凌德 江大紅 郭芳]】【】 【【【    的風格第三方螢光黃 的 地方{{][環球時報記者 張建波 楊海倫 青木 者 凌德 江大紅 郭芳][環球時報記者 張建波 楊海倫 青木 者 凌德 江大紅 郭芳]

相關焦點

  • 盤點人類史上致命病毒:伊波拉可「搭飛機」越界
    中新網7月29日電 綜合消息,今年3月在西非國家幾內亞爆發的伊波拉疫情,目前已經蔓延至鄰近三國,奪走超過660條性命。縱觀人類歷史,每一種致命病毒的爆發都有可能引發巨大災難,在與這些病毒的搏鬥中,人類須始終保持謹慎和清醒。  伊波拉:史上最強病毒已經來襲?
  • 蒙古國突發PPR疫情 專家憂瀕危蒙古高鼻羚羊恐遭滅絕
    蒙古國突發PPR疫情 專家憂瀕危蒙古高鼻羚羊恐遭滅絕 2017-02-09 06:4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 愛滋少年服藥一年病毒數量仍上萬,恐將無藥可治
    正常的情況下,治療半年,感染者體內的病毒數量就可以被控制到檢測限以下(<40)。但在阿良治療一年,首次進行免費病載檢測的時候,卻發現他體內的病毒數量任然高達58850。醫生在問清他平常的服藥情況後,發現他常有漏服藥物的情況,且服藥態度也及其敷衍。 最後,醫生警告阿良,如果你再缺乏服藥依從性,你將無藥可治。
  • 病毒災難片《致命復活》公映 影片五大看點解析
    雖然影片面臨著同檔期另外兩部電影的威脅,但是憑藉著獨特的題材和升級版病毒災難,勢必會營造耳目一新的感官刺激。疫情後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引爆影院《致命復活》作為疫情後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自宣布定檔以來話題度頗高。
  • 疫情襲擊非洲之際,又一致命病毒出現在剛果金,致死率遠高於肺炎
    自從進入2020年,全球範圍內就可謂是壞消息不斷,就在6月1日,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對外透露稱,又一致命病毒來襲即伊波拉病毒,目前已經在剛果(金)西北部爆發,隨即世衛組織發聲,表示將努力支持剛果(金)抗擊伊波拉疫情。
  • 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傳人!不傳人!豬肉可放心食用
    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豬和野豬外, 其他動物不感染該病毒。 ?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雖然對豬有致命危險,但現有的研究表明,非洲豬瘟病毒不具備感染人的能力,至今尚無人類感染的報告。
  • HPV、B肝和新冠病毒……感染這些病毒真的「無藥可治」嗎?
    「聽說大部分感冒都無藥可治,是真的嗎?」「是的,90%以上的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而對於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有一說一,我明明每次感冒吃點藥就好了啊。」病毒本身不是生物,它必須寄生在細胞內才能生存和繁殖。正是因為病毒實在太「苟」,挾細胞以令人類,導致任何殺死病毒的藥物必然殺死感染細胞、損壞正常細胞,這就是為什麼滅殺病毒始終是個懸而未決的難題。病毒感染真的「無藥可治」了嗎?針對病毒我們雖然沒有如抗生素之於細菌擁有生殺予奪權,但也有行之有效的禦敵方法,比如疫苗、部分「抗病毒藥物」(非直接殺死)。
  • 英國研究:變種病毒株恐導致死亡病例增多
    歐聯網12月25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新冠病毒在英國出現傳染力更高的新冠「VUI-202012/01」變異病毒,英國科學家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警告,變種病毒株比原本的病毒株傳染力平均高出56%;專家敦促應加快疫苗施打以防止出現更多死亡病例。英國變種病毒株恐導致死亡病例增多。
  • 非洲疑出現未知致命病毒?!專家發出警告:比新冠更恐怖
    然而還沒到人們歡呼之時,世界衛生組織(簡稱:世衛組織)卻帶來了另一則更加糟糕的消息,發現伊波拉病毒的專家Muyembe Tamfum發出警告:儘管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非常嚴重,但現在還不算最糟糕的時候,未來,「疾病X」或比新冠病毒更加致命!圖源:每日郵報看到這裡,人們都會疑問:什麼是「疾病X」(Disease X)?
  • 《美國醫學雜誌》:尚無證據表明存在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美國醫學雜誌》:尚無證據表明存在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夏露 2020-04-15 16:51 來源:澎湃新聞
  • 非洲出現神秘「疾病X」?伊波拉病毒發現者警告:致命病毒還在後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正當全球疲於應對疫情之際,非洲大陸又傳來關於未知疾病(Disease X)的擔憂。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40年前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稱,人類面臨著來自非洲熱帶雨林的新病毒的威脅,這些病毒數量不明,可能致命。
  • 電影《致命復活》正式上映 超級末日病毒突襲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今日,由青年導演楊樂執導,閆文君、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正式全國公映。憑藉著獨特的題材和升級版病毒災難,勢必會營造耳目一新的感官刺激。
  • 嚴防伊波拉病毒全球擴散 最兇險病毒株致死率為90%
    近幾個月在非洲西部暴發的新一輪伊波拉疫情,是該病毒自1976年首次被發現以來肆虐規模最大的一次。據世界衛生組織更新的數據,截至8月6日,西非四國共報告1711人感染伊波拉病毒,932人死亡。病毒目前呈現加速蔓延之勢,有國際醫療組織指出,此輪疫情正面臨「完全失控」的局面。
  • 這些偽神藥和偏方,可沒法治療新冠肺炎
    從疫情爆發,到高峰過去,朋友圈、家族群裡治療新冠肺炎的「偏方」從未間斷:萬能板藍根,神器雙黃連、奇葩藥童子尿……積極防疫是好事,但真信了這些謠言,錢包縮水事小,耽誤治療得不償失。今年3.15,我們把這些「藥方」拎出來,一次性打假,科學防疫,戰「疫」到底。
  • 「非洲豬瘟疫情可在人體潛伏15年」言論不實
    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非洲豬瘟疫情可在人體潛伏15年」言論不實本報海口4月21日訊(記者 傅人意 通訊員 張元元)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我省萬寧、儋州等市縣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有個別微信公眾號發布「非洲豬瘟疫情可在人體潛伏15年」言論。
  • 【盤點】世界上最致命病毒排行榜
    圖片來自:http://www.livescience.com/人類自誕生起,就一直在與病毒做鬥爭。對於現代人而異,某些病毒性疾病已經有了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使我們能夠保持不被感染、阻礙其大肆傳播,甚至還能在感染後被治好。在這場人類與病毒的鬥爭中,人類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比如我們已經能徹底根除了天花病毒,數十年來再無新發案例。
  • 人病了有藥可醫,心病了無藥可治
    將愛滋病傳染給一名大二女孩,還「有圖有真相」在微信群裡轉發,讓人細思極恐引起恐慌。為了在「世界愛滋病日」蹭熱度譁眾取寵,孟某不惜編造「傳播愛滋病毒」的謠言,可謂煞費苦心。這種行為不僅是對法律的藐視和公然挑釁,更是一種心理扭曲。
  • 勒索病毒席捲全球這十天:治它的「藥」還沒出來?
    TechWeb 5月21日報導 文/王蒙「想哭」病毒仍然在蔓延中,治它的「藥」尚在研發中,但WindowsXP的用戶可以安心了,來自法國3名計算機專家近日發放解毒軟體,其中一名研發出解毒軟體的專家表示,這款「解藥」暫只在使用WindowsXP作業系統的計算機上有效。
  • 專家警告:蝙蝠攜帶病毒有嚴重疫情隱患 且暫無有效藥物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英媒稱,全球衛生與傳染病學專家警告說,由蝙蝠攜帶的一種名叫「尼帕」的病毒已經導致南亞和東南亞暴發疫情,而且這種病毒帶來了「嚴重的疫情擴散隱患」。據路透社12月9日報導,這種病毒是1999年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發現的。據專家說,「尼帕」病毒所引發疫情的致死率在40%到90%之間,而且傳播到了數千公裡之外的孟加拉國和印度,目前尚無對付這種病毒的藥物或疫苗。
  • 西媒:人類活動或喚醒世界上「沉睡」的致命病毒
    據西班牙《趣味》雜誌11月號報導,繁殖速度驚人、致死率居高不下、感染率高企等原因導致伊波拉病毒、甲型、乙型和C型肝炎病毒、人類乳突病毒和愛滋病毒成為最受關注的病毒。在這些看似渺小的微生物中,有些病毒的殺傷力甚至猛於一戰所有士兵。恰恰就在一戰快要結束的時候全世界爆發了有史以來最致命的一場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