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成年婦女的臀部比較大,也比較豐滿。
可是,南非的霍屯脫婦女卻與眾不同,她們臀部的脂肪異常集聚,屁股圓滾滾的,成鬥形,又大又突,既向外突出,又向上翹起,背部則頗顯彎曲。
這種奇特的臀部,簡直令人難以想像。然而,這確實是他們種族的一大體質特徵。
可見,人類的基本形態雖然相同,但是不同的人種、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傳承,讓人類的實際形態更加的多樣化了。
眾所周知,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講,人類是猿類的生物進化而來,也就是說,我們本來有尾巴的,但是因進化而退化了。
尾巴對於猴子,除了能掛在樹上、協助摘取食物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平衡了,只不過人類在進化出直立行走後,尾巴的作用不在,而進行了退化。
可是,在1959年,我國瀋陽某醫院就曾發現一個六個月的女嬰,有一條長達12釐米的尾巴,上面還長著少量黃褐色的毛。
同樣,國外也有報導:
1884年,巴特爾斯曾報導過125例有尾人(其中男52人,女16人,性別不明的58人), 1892年,又增加了24例。
1885年, 李士納記錄一女孩, 有一條真正的尾巴,長12.5釐米,是脊柱的延續。
1983年12月27日, 馬來西亞發現一個剛出世的男嬰,長有一條長達7.6釐米的尾巴。
而更離奇的是,在中國西藏和印度阿薩密之間,有一片遼闊而人跡罕到的地方,叫作巴裡柏力區域。
有人發現,那裡住著一個奇異的小族群,幾乎每個人都託著一條猩紅色的、已經退化的短尾巴!
對於以上這些奇特的體徵,我們一般認為,是遺傳基因發生突變而引起的。 比如,在嬰兒在孕育的時候,本該控制而逐漸退化的尾巴的基因突變,導致在孕育期間尾巴隨著身體一起生長。
而對於一個族群,所有人都出現了這個情況,那麼可能的情況就更多了,比如:這本就有一群沒有進化完全的種群;也可能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有一個或幾個人出現了變異的情況,而這種形態被種群所認可,甚至引以為傲,加之族群內部通婚,出現了這種「與世隔絕的基因」造成的變異。
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解釋僅僅是初步的,有的甚至很膚淺,許多原因尚未搞清楚。
如:是什麼東西引起遺傳病變?與世隔絕的基因又是什麼基因?若要一步一步的追究下去,還有大量的問題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