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宅」在家裡太久的你,是否懷念麻辣小龍蝦的鮮美?今年小龍蝦還會走出「網紅」行情嗎?
近日,為搶抓小龍蝦生長上市的黃金期,小龍蝦主產地之一、湖北省潛江市小龍蝦產業有序復產復工。「之前關注的一家武漢小龍蝦店推出了新品,月銷量在200多單,僅是廣東、上海、北京等網紅店銷量的1/5,再等等看。」2日晚間,濟南消費者王女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
「貿易商大多還在等待,目前來看,小龍蝦銷量和價格都不及去年,下遊餐飲業沒有訂單,上遊養殖戶捕撈的熱情也不高。」山東小龍蝦主產區——濟寧微山縣晨暉水產公司負責人種傑表示。
日銷量直降 行業多觀望
2日中午,種傑在微信朋友圈更新了一條動態:「微山至濟南專線,今天正式發車。」他所說的專線,是以小龍蝦為主的水產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2月24日起,小龍蝦貿易業務才逐漸開始恢復。
這段時間,微山湖清水小龍蝦新鮮上市,往年,他都會接到北京、上海、東北等省外客戶的「搶單」電話,而現在情況有點急轉直下,只接到了省內濟南、臨沂等城市的少量訂單。「去年同一時期,每天發貨量高達3000斤,現在只維持在幾百斤。」種傑說,主要原因是,下遊的餐飲業多還沒有復工。
從價格方面來看,由於小龍蝦本身屬於季節性食材,每年的價格都會呈現「V」字形走勢,3月正是「V」字形開始,售價只高不低。
往年同期,4錢以上的硬殼龍蝦一級批發價接近50元;而現在,種傑發出去的貨,4錢以上的貨每斤在36-37元之間。「南方氣溫高,近幾天的價格下滑到了每斤26-28元。」種傑說。
湖北等產區的銷售、物流運輸尚未恢復,處於下遊的小龍蝦加工業、餐飲終端門店受到影響,為市場行情增加了不確定性。
消費量直線下降,小龍蝦的身價不同於以往。種傑說,下遊訂單不多,行業多在觀望,好在北方氣溫回升慢,養殖戶不急於出手,還可以等一兩個月再捕撈。
硬三錢蝦每斤降了3塊錢
東平湖也是本地小龍蝦的主產區,當地採用藕蝦特色養殖模式,獲得了周邊市場的認可。每年從3月開始,養殖戶陸續出貨,位於東平縣新湖鎮馮窪村的佳譽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濤最近開始對外推介新上市的小龍蝦。
去年3-5月份,小龍蝦走出了全年最高價,之後到了夏季,價格直線下降。疫情之下,行情是否有所改變?
3日上午,陳濤在電話中表示,相比去年同期,小龍蝦價格出現了下降的苗頭,「硬三錢批發單價為27元一斤,去年為30元一斤。」他說。
去年夏季,小龍蝦有一段「跳水」行情,本地龍蝦賣不上價,養殖戶將主要原因歸結為湖北等地的小龍蝦大量進入北方市場,導致了供大於求。今年,這一局面是否會有新的變化?
「目前,馮窪村每天的捕撈量在1000多斤,餐飲行業沒有訂單,銷量有限,只發貨到周邊梁山和泰安。下遊需求不旺,也會導致供給過剩。」陳濤對此不樂觀。
在下遊,小龍蝦的消費力沒有打開。經濟導報記者致電黃家龍蝦等主推小龍蝦的多家連鎖店獲悉,得知重新開業時間不確定。
3日上午,濟南市中區一家重新營業的龍蝦餐館負責人表示,「龍蝦出新了,是微山湖龍蝦。目前不提供堂食,只限無接觸式配送或者客人自取。」
據觀察,湖北替江等地,為了將疫情對小龍蝦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已經開始採取了保物資供應、保銷售渠道等措施,各小龍蝦養殖基地正有序展開生產。其中,有的當地交易中心將以往的現場交易改為網上預約和電話預約,由蝦工到農戶家上門收蝦,統一裝車再發往目的地。
中國水產與流通加工協會最新發布的《疫情監測及小龍蝦產業影響調研》顯示,目前小龍蝦行業正常運轉比例低,開工主要集中在養殖端;流通、加工受疫情影響,開工的僅為少數,大多數企業開工日期不定,更多企業還要等疫情情況明朗之後再決定開工與否。
該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秘書長蔡俊表示,疫情可能帶來小龍蝦養殖產業的洗牌,低下、多餘產能和新增的小龍蝦養殖戶都會相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