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方舟反應堆」——託卡馬克磁約束裝置

2020-11-24 億邦動力網

現實版「方舟反應堆」離我們還有多遠?

1.《鋼鐵俠》電影中的「方舟反應堆」

相信看過《鋼鐵俠》系列電影寶寶們一定對鋼鐵俠的方舟反應堆不陌生,第一部中的給斯塔克公司供電的巨無霸以及託尼將其縮小化的小型方舟反應堆——鋼鐵俠供電裝置,這樣的裝置似乎是一個無限能源供應終端,可以提供巨大的能量。

電影中託尼在山洞中用1.6g鈀做出了第一代小型方舟反應堆,助他逃出生天。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run@ebrun.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相關焦點

  • 現實版方舟反應堆問世
    在漫威影業(Marvel)的超級英雄電影中,鋼鐵俠託尼·斯塔克(Tony Stark)於上世紀90年代初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來建造了斯塔克工業公司的方舟反應堆
  • 人類什麼時候能造出來鋼鐵俠胸口的方舟反應堆?
    鋼鐵俠胸口的反應堆正是他斯塔克工廠那個大的反應堆的縮小版。但為什麼能縮小到這麼小,還能釋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導演說能他就能,鋼鐵俠是一部超級英雄題材的科幻電影,總不能讓超級英雄作戰時還得背上一個反應堆吧。
  • 鋼鐵俠方舟反應堆照進現實?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成功放電,概念...
    鋼鐵俠方舟反應堆照進現實?而在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起到關鍵作用的「託卡馬克」則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容器,中央是一個環形的真空室,外面纏繞著線圈,通過約束電磁波驅動,創造氘、氚實現聚變的環境和超高溫,並實現人類對聚變反應的控制。
  • 託卡馬克」是世界最大、最複雜的磁約束核聚變裝置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聖保羅-萊迪朗斯的ITER組織總部,深入到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建設工地現場,目睹和感受這個堪與國際空間站、人類基因組計劃等工程相媲美的國際大科學工程的宏偉與複雜。   ITER組織建設的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是一個學名叫「託卡馬克」的裝置。
  • 【核科普】核聚變裝置「託卡馬克」簡史
    託卡馬克(Tokamak)是一環形裝置,通過約束電磁波驅動,創造氘、氚實現聚變的環境和超高溫,並實現人類對聚變反應的控制。它的名字Tokamak來源於環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et)、線圈(kotushka)。
  • 中國大型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在合肥開始總裝
    目前世界各國投入研究力量最大的是磁約束核聚變,而這其中託卡馬克裝置則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在未來取得突破的一種可控核聚變發電裝置結構。而在託卡馬克基礎上研製的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英文:Torus Experiment)則是這一領域的最新成果,美國在1999年投入使用的「國家球形環實驗」裝置是世界首個此類裝置。
  • 中國科大建成我國首臺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裝置
    每兩分鐘即可獲得一次放電,最大等離子體電流可達180千安……11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布消息,我國首臺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裝置——「科大一環」正式建成運行。
  • 現實做出鋼鐵俠戰甲難點是方舟反應堆?有類似技術但有致命缺陷!
    在漫畫中,鋼鐵俠用的就是——方舟反應堆!看過電影的粉絲都清楚,方舟反應堆整體上的大小也就是只有巴掌左右,但是卻能夠產生非常恐怖的30億焦耳的能量供給,所以,在前期的鋼鐵俠戰甲設定中「方舟反應堆」的存在,絕對是一個非常核心的關鍵。
  • 美國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打破世界紀錄
    近日,麻省理工科學家在阿爾卡特C-Mod(Alcator C-Mod)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實驗中創造出新的世界紀錄,等離子體壓強首次超過了兩個大氣壓。託卡馬克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容器,該裝置的等離子體壓強達到2.05個大氣壓,其中等離子體每秒發生300萬億次聚變反應,比以往成績提高了15%,對應的溫度達到3500萬攝氏度,約是太陽核心溫度的兩倍。高壓等離子體屬於可控核聚變,這意味著人類距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又近一步。
  • 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受控熱核聚變能的研究主要有兩種--慣性約束核聚變和磁約束核聚變。前者利用超高強度的雷射在極短的時間內輻照氘氚靶來實現聚變,後者則利用強磁場可很好地約束帶電粒子的特性,將氘氚氣體約束在一個特殊的磁容器中並加熱至數億攝氏度高溫,實現聚變反應。 託卡馬克(Tokamak)是前蘇聯科學家於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環形磁約束受控核聚變實驗裝置。
  • 國內首臺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裝置在中科大正式運行
    人民網合肥11月3日電(胡磊)經過兩個多月的系統調試,今天上午,國內首臺大型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KTX)「科大一環」正式運行放電。 KTX是中國完全自行設計、自主研製集成的國際先進反場箍縮裝置。
  • 美國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破世界紀錄
    原標題:美國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破世界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官方網站消息,該校科學家在阿爾卡特C-Mod(Alcator C-Mod)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實驗中創造出新的世界紀錄,等離子體壓強首次超過了兩個大氣壓。鑑於高壓等離子體是實現可控核聚變的關鍵因素,這意味著人類距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又近一步。
  • 美國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破世界紀錄—新聞—科學網
  • 從靈魂熔爐到方舟反應堆,細數那些有可能實現的漫威宇宙黑科技!
    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方舟反應堆」!對於這一個伴隨著鋼鐵俠起源上線的經典黑科技,在電影《鋼鐵俠》中,被斯塔克直接在山洞中利用一些武器零件給首次製造了出來,一開始是用來保命(避免彈片進入斯塔克的心臟),後來伴隨著鋼鐵俠戰甲的上線,「方舟反應堆」也開始成為了馬克系列戰甲的動力來源。
  • 德國開啟世界最大「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研究者稱,W7-X裝置的設計成功,將有助於核聚變能源最終成為現實。該裝置目前放置在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的一個大型實驗室中。長時間約束超高溫等離子體是反應堆設計的「聖杯」,將有可能為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量來源。  類似W7-X這 樣的核聚變反應堆,採用的是兩種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的原子,這些氣體被注入一個密閉室。
  • 人造小太陽之磁約束核聚變 | 中國工程院院刊
    在磁約束聚變領域,託卡馬克研究目前處於領先地位。我國正式參加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的建設和研究,同時正在自主設計、研發中國聚變工程試驗堆(CFETR)。 磁約束聚變通過低密度長時間燃燒的方式實現氘、氚等離子體的自持燃燒,並將這種燃燒維持下去。 世界上的磁約束聚變裝置主要有託卡馬克、仿星器、磁鏡三種類型,其中託卡馬克最容易接近聚變條件而且發展最快。
  • 世界最大「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揭秘:無限廉價能源
    該裝置目前放置在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的一個大型實驗室中。下一個任務將是延長等離子體放電的時間,並研究利用微波製造並加熱氦等離子體的最佳方法。研究者稱,W7-X裝置的設計成功,將有助於核聚變能源最終成為現實。長時間約束超高溫等離子體是反應堆設計的「聖杯」,將有可能為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量來源。
  • 鋼鐵俠胸口的超級裝置,正在變成現實
    這像極了《鋼鐵俠》裡的「核聚變方舟反應堆」,雖然這聽上去很離譜,但至少在實驗室裡,我們已經知道它是可行的。核聚變反應堆正在變成現實,它的成功將改變世界,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接近完美的人造能源;或者它最終會以失敗告終,浪費無數金錢和時間,變成另一臺「永動機」。
  • 託卡馬克:可控核聚變裝置
    託卡馬克又稱環磁機,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磁約束聚變的環性容器。達到穩定的等離子體均衡需要圍繞環面移動的螺旋形狀的磁力線。託卡馬克是磁約束裝置的幾種類型之一,並且是用於生產受控熱核核聚變能中的一個最深入研究的候選類型。
  • 新能源:磁約束核聚變
    日前,中國科技大學宣布,我國首臺大型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實驗裝置(KTX)各系統的部件研製建造工作全面完成,進入裝置的最後整體安裝調試階段。從核裂變到核聚變,科學家們始終在尋找最清潔的能源。早在1942年12月2日,美國物理學家E·費米在芝加哥大學校園內一個球場上建成了世界第一個核反應堆。由此,人類開創了釋放核能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