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弘揚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 重慶16支高校隊伍為此展開辯論

2020-11-28 騰訊網

選手們在辯論賽上激烈交鋒。市科協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3日14時40分訊(記者 伊永軍)近日,由重慶市科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社科聯聯合舉辦的2020年重慶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辯論賽複賽在重慶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兩個賽區舉行。經過角逐,共有4支隊伍進入決賽,決賽預計將於11月27日上演。

本次活動以「弘揚科學精神 砥礪學術品格」為主題,共有16所重慶高校的辯論代表隊參與比賽。

據介紹,此次辯論賽初賽由重慶市16所高校自主舉辦,最後各推薦一支隊伍參加複賽。複賽環節分兩個賽區同時進行,重慶三峽學院、重慶醫科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四川美術學院8支隊伍兩兩組合在重慶大學分賽區進行複賽;重慶第二師範學院、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大學、長江師範學院、重慶郵電大學、重慶文理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8支隊伍則在重慶交通大學分賽區進行抽籤對決。

辯手們圍繞「創新貴在放飛自由還是貴在遵循規範」「基因編輯技術是福音還是魔孽」「恪守學術道德主要依靠自律還是他律」等辯題,開展激烈交鋒。

創新貴在放飛自由還是貴在遵循規範?辯論過程中,重慶大學辯論隊將創新上升到國家戰略系統工程層面,認為遵循規範才能夠令創新走上體系化、穩定化道路。他們以疫苗研發、網絡紅人等為例,論證遵循規範的創新比隨心所欲的創新更具有現實意義;重慶郵電大學辯論隊則從半導體和通信行業、量子物理等科技領域,引申出新時代的創新在於立足傳統,並突破傳統。遵循規範是創新的基礎,而放飛自由、發散思維的創新卻更難能可貴......各位辯手你來我往,博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經過激烈的辯論,來自重慶大學分賽區的重慶工商大學、重慶醫科大學辯論隊,重慶交通大學分賽區的重慶郵電大學、西南大學辯論隊過關斬將,分別作為分賽區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進入決賽。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校是培育人才的搖籃,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廣大師生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起「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使命,要努力成為風清氣正學術風氣的踐行者、宣傳者和守護者。

此次辯論賽不僅鍛鍊了大學生的辯論能力和合作能力,更激勵和引導大學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真正把學問和人格融合在一起,在高校營造了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獻身科學、誠信科研的濃厚氛圍。

相關焦點

  • 2017年江蘇大學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成果展
    為全面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校營造鼓勵創新、誠實守信的氛圍,由研工部、研究生院牽頭,各學院深入開展了2017年江蘇大學研究生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
  • 鄭州大學舉辦研究生「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報告會
    2016考研學習交流群:410257364 2015年10月9日下午,鄭州大學舉辦研究生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由法學院院長苗連營教授、第一附屬醫院王立東教授作專題報告。法學院院長苗連營教授圍繞學術創新與學術誠信的主題,就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如何開展學術創新、如何運用前人已有的成果和引用別人的觀點、如何用獨特的思維和不同的方法實現創新等做了的闡述,並結合本人讀書做科研的體會,以法律思維的視角對學術創新、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做了深入的分析。
  • ...關於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
    ,會同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協等部門研究制定了《關於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共包括建立健全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弘揚和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堅守學術道德規範和科研誠信底線、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和保障措施等五個部分,共22條。
  • 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優良作風學風
    編者按科學家是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的重要承載者,科研作風和學風是決定科技事業成敗的關鍵。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11月8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協航空發動機產學聯合體以及千名中國科協青年託舉工程全體入選者共同發出倡議,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堅持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弘揚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嚴謹治學、淡泊名利、立德為先的科學家精神,切實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
  • 【政策|北京】關於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
    》(廳字〔2018〕23號)和《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19〕35號)及其任務分工方案,激勵和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營造追求真理、崇尚創新、風清氣正的良好科研環境;使弘揚科學家精神、恪守科研誠信規範成為首都科技界的共同遵循和自覺行動;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匯聚磅礴力量
  • 蘇州醫工所舉辦「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學風建設」專題報告會
    蘇州醫工所新入職職工、新入所研究生等參加會議,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袁豔明作《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建設》專題報告。  報告從學風建設嚴峻形勢、學術不端案例與治理等方面,闡述了學風建設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詳細介紹了科研誠信與道德規範的內涵,介紹了國家和中科院層面關於科研失信行為的處理,詳細解讀《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介紹了「蛟龍」「墨子」「海洋六號」「遼寧艦」等各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創新成果,提出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一代代科學家的堅守和耕耘;結合錢學森、鄧稼先、南仁東、屠呦呦和潘建偉等科學家事跡
  • 金融學院學風建設季活動全面開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曉娟 蘇山)為加強學風建設、培育優良學風,引導廣大研究生弘揚科學精神,恪守學術規範,傳承百年南開的優良學風,金融學院依託研究生會近期面向全院研究生開展2020年學風建設季系列活動。  積極調研,精準掌握需求。
  • 北京市科委等五部門印發《關於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責任部門:市科委、市委宣傳部)3.市委宣傳部、市科協會同市教委等單位指導並推動開展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教育。大力表彰和宣傳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和國家脊梁。依託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領導小組,推動各級學校、科研院所加強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教育工作。充分發揮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對作風學風與科研誠信建設的監督作用。
  • 中科院院士談科學道德: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在7日下午舉行的中國科學院全體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陳宜瑜在向大會作報告時表示,社會上一些不正之風、浮躁之風對院士隊伍的影響不容忽視,廣大院士要保持高度警覺和重視,共同維護院士榮譽稱號,建設中國科技界的道德學風淨土。對於社會普遍關注的院士兼職、參加社會活動等問題,陳宜瑜在報告中重申:堅決反對兼職過多,徒掛虛名和領取不當報酬。
  • 市氣象局組織收看「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
    2020年11月20日,張家界市氣象局、張家界市氣象學會組織幹部職工、學會成員集中收看「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暨宣傳月啟動儀式」,同時,按照張家界市科協的要求,派代表在市科協分會場組織觀看。
  • 社會環境與科學發展有何關係? 院士為重慶師生做講座
    華龍網9月22日17時47分訊(記者 李霽月)中國有三千年醫學發展史,怎樣看待社會環境與醫學甚至科學發展的關係?今(22)日,作為重慶全國科普日活動之一,2015年全市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集中宣講會在重慶醫科大學舉行。來自全市15所高校共800餘名青年教師和學生聆聽了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著名醫學專家樊代明的宣講報告。
  • 周濟部長在2006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04年8月中央16號文件進一步明確提出,要「努力形成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緊緊抓住這個核心,全面推進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全面推進高校的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和基地建設。
  • 新時代學風建設清華方案|邱勇:建立長效機制 努力開創新時代學風...
    清華學風在新時代體現出的新變化和新特徵之一就是促進創新創業教育。2018年,學生超算團隊再次包攬了三大國際超算競賽總冠軍。最近,我們又獲得了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冠軍。清華以團體總分最高的成績,奪得第十六屆全國「挑戰杯」冠軍。上周我跟學校興趣團隊師生座談,感受很深。同學們講他們在科技創新過程之中如何得到老師的指點,如何養成嚴謹的學風、作風,如何培養起學術自信。
  • 捍衛學風道德,12位院士專家發出這份倡議
    科技期刊工作者是學術論文質量的守護者,是高水平科技期刊的建設者,是學風道德的捍衛者。為建立科技期刊工作者誠信體系,築牢學術誠信和出版倫理底線,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我們向廣大科技期刊工作者發出如下倡議:一、牢記使命,恪守「科學守門人」職業初心科技期刊工作者應堅持職業操守,恪守學術良知,堅守學術出版倫理,強化職業榮譽感和學術責任感;科技期刊工作者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嚴格執行期刊管理法律、法規和內部管理流程
  • 加強科學道德建設 摒棄學術不端行為
    弘揚良好的道德風尚,建立科學道德規範,抵制和摒棄一切不端行為,是新時期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在今年10月舉行的2009年第十二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開幕式暨科技報告會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作了題為《科技繁榮與科學道德》的報告。
  • 院士專家聯合倡議:守護論文質量 捍衛學風道德
    倡議書不忘職業初心 耕耘科技期刊事業2020年11月27日科技期刊是學術交流的平臺,擔負著傳承人類文明,薈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的重要使命。科技期刊工作者是學術論文質量的守護者,是高水平科技期刊的建設者,是學風道德的捍衛者。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指向及成效分析
    很難想像,高校思政課教師如果對馬克思主義並非「真懂」「真信」,如何去「樂其道」,又如何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事實上,思政課教師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的確不容樂觀,部分教師政治信仰模糊,「教馬列而不信馬列」,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夠堅定,對中國共產黨忠誠度不夠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缺乏自信。
  • 弘揚踐行黃大年精神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弘揚踐行黃大年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務,是新時代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使命,對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 益陽:市青年辯論賽複賽青春激揚4支隊伍進決賽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 通訊員 王香琴 裴淑宏)12月20日,在益陽華天酒店三樓益陽廳,由中共益陽市委組織部、中共益陽市委宣傳部、共青團益陽市委聯合承辦,"會龍山•溪谷杯"益陽市青年辯論賽複賽圓滿結束,青春激揚,4支隊伍進入決賽,決賽將於12月下旬舉行,4支強隊將在思辯場上迎來最終的較量和巔峰對決。
  • 如何「做一臺好用的望遠鏡」?這場報告會帶你了解國家天文臺FAST...
    12月28日,貴州省2020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集中宣講報告會在貴陽舉辦。貴州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張美聖指出,全省科研工作者要深刻認識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意義,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堅定創新自信;要準確把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內涵,自覺恪守科學精神,維護科學道德;要緊緊圍繞全省科技事業發展方向,積極融入發展大局,在時代的坐標軸上找到自己的奮鬥方位,用科技創新引領更好助力貴州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