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太累?那就來聽我為你錄製的聲音吧!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43 期節目了。希望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
開羅人民起義反抗法國統治
我們正在分享的是《爆裂:未來社會的9大生存法則》,咱們這一期的主題是違抗優於服從。
用途超多的尼龍
很多聽過那個尼龍由來故事的朋友肯定對一個公司不陌生,杜邦。這是一家靠賣火藥起家的公司。火藥生意做的不錯風生水起,後繼而來的接班人就有了更大的抱負,向其他領域進發。後來就搞出了非常著名的速幹汽車噴漆,解決了福特這樣大車企的麻煩,在它出現之前,從流水線上下來的T型車都得靠曬太陽吹風來晾乾車漆,碰上陰雨天那場面簡直慘不忍睹,杜邦給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美國杜邦公司
杜邦開發新產品的初衷很簡單,解決了別人的問題,賺自己的錢。所以在開發上一直以應用 為核心,感覺什麼東西大家需要,就專門去研發這個。
但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個規則。公司化學部的主管好說歹說愣是打動了原本對基礎研究一點不感冒的公司管理層的支持,決定開始搞基礎研究工作。基礎研究,聽名字就能知道,這不是一個好生意。往往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事情,真金白銀砸進去,毛都撈不著的大有人在。除了政府,沒什麼人願意幹這事,一百年前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但杜邦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把這事幹了。
而且,幹完就成了流傳後世的佳話。杜邦實驗室的化學家在研究大量的聚合物之後覺得這東西大有可為,但不知道它的應用方向,盲人摸象式的創新就從這裡開始的。無數個晝夜的奮戰,拿著來之不易獲得得許可,實驗室最終成功的找到的應用的方向,合成了纖維,這東西就是我們日後說的尼龍。
酷酷的卡羅瑟斯-尼龍發明者
你簡直無法想像,當時尼龍絲襪面世時人們的瘋狂。當時的絲襪已經很普及了,人們都很喜歡這個東西,但當時的絲襪是棉和羊毛這些東西做的,用這些材質做出的絲襪他 不光厚還不耐磨,穿起來就很不方便。尼龍絲襪的出現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光薄還不容易弄壞。上市第一天就狂銷80萬條,場面堪比今天的電商雙十一。
從這兒我們就能發現,「違抗」戰略的獨到之處,創新需要創造力,創造力需要去擺脫束縛。新的範式總會不斷出現,因為總有一些人不拘泥流俗。換句話來說,科學進步的規則就是打破規則。
上個世紀能夠有這樣自主意識的人很少,到了今天就變得更少了,與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加班,更多的封閉。就連孩子們也不例外,興趣不是自己喜歡就要去學什麼,而是考什麼什麼就是興趣。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有感嘆,說為什麼越長大就覺得自己越像一塊木偶,只能由著外界的變化,失去了能釋放自我的能力。
儘管這樣,我們還是得知道,現在已經不是上世紀了,只有那一小部分的人能有創新的能力,其他人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只有給人鼓掌的份兒。現在的自動化水平、3D列印和其他科技創造的就是一個全新的工作圖景,他需要每個人的想像力。在這樣的社會裡,最容易成功的人就是那些敢於衝破枷鎖和不循規蹈矩的人。
3M公司
疫情從發現到今天已經快一年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最亮眼的公司名單裡絕對少不了一個名字,3M。3M這個公司咱們在分享《浪潮之巔》節目的時候提到過,起初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做砂紙,研發人員也一直繞著砂紙打轉,看它是否還有更多的開發空間。但3M公司裡有一個研究員對這事不感興趣,他想研發一種新型的膠帶來解決汽車噴漆上的問題。那個時候的汽車已經在實用性之外開始注重起了美觀。所以就出現了大量的色彩豐富的車,顏色漂亮很引人注目,一臺車上往往有兩種或者更多的顏色。
新外觀收穫了大批愛好者,但同時也出現了一個麻煩。給汽車噴漆的工人師傅們受不了了,用不同顏色給汽車做出的分界效果那可是得師傅們先把車漆噴一遍,再拿漿糊把報紙給一點一點糊在車上擋住一半,然後小心翼翼的噴完另一面,再去弄掉漿糊撕下報紙,還得冒著漿糊破壞已經噴好漆的風險,可以說是相當費勁了。
所以知道這事之後,3M的一個研究員就想幫師傅們解決這個問題。就和領導匯報了這個事情,總裁的回覆很簡單,咱是搞砂紙的,就專心搞砂紙。研究員很不甘心,偷摸摸在實驗室搞了起來。誰知道沒幾天就被總裁知道了,雖說當時沒說什麼,但之後他拒絕了出資購買用來批量生產這種膠帶的設備。沒有了機器研發的進度就只能停下來,研究員沮喪之餘依舊沒放棄,仍然在孜孜不倦的攻關。
知道情況的總裁,不由得欽佩,這個員工是寶貝。之後要給這種人充分的自由,而且要竭盡所能的給予他們幫助,包容並相信他們。
這就是透明膠帶的由來,研究員的執念不僅僅改變了3M公司,更給萬千大眾帶來了便捷。我們會發現,我們上邊提到的兩位都有關共同特點。就是不管老闆要求做什麼,他們都對沒有特定目標、自由的研究充滿熱情。
不誇張的說探索、質疑、違抗,這種對待工作和學習的方法推動了網際網路的發展,也改變了各個行業的發展軌跡。網際網路的先驅們最初創業時都沒有商業計劃書、沒有路演、沒有認同的三無人員,他們只不過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違抗,敢於另闢蹊徑的力量。
今天很多傳統機構都遇到了這種「違抗」的挑戰,如果這些機構的管理者想要支持最具創造力的員工,並在即將到來的顛覆性時代中生存,那麼他們需要做的就是接受並支持他們。顯現出違抗多於服從的創新者不僅會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同時也會激勵他人追求卓越。
很早之前,社會科學家就已經注意到了這個「正向偏差」的影響。簡單來說「正向偏差」就是在一個組織裡面尋找那些優秀團隊標杆和個人標杆,讓大家向優秀看齊向他們學習,也鼓勵那些標杆人員傳授自己的經驗,成為一個正向的良好循環。這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如果能在一個組織裡真正廣泛的、切實落實應用這個方法,對於這個組織來說,提升那一定是肉眼可見的。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正向偏差」已經被廣泛用於防止營養不良、醫院感染和全球範圍內的健康和社會問題。也被各類公司大量的應用,像我們今天這樣的上班族也已經對他相當熟悉以至於今天在這裡提起,我自己都有些不以為然,認為他意義不大。
接受割禮的非洲女孩
但不能忽略的是一個個好的引導做出的貢獻,立起一個醫療標杆,就能避免一部分醫療傷害和感染;樹起一個科學的健康觀,就能教育大家擁有一個更健康的身體;宣傳好一個拒絕割禮的非洲女孩,就會讓那片土地多一些對傳統陋習的反抗,女性的「純潔「不再需要以割除一部分性器官,來作為代價。這都是它帶給這個世界 實實在在的變化。
我們今天說的違抗優於服從,說的其實是一條線界限。有良知的違抗,才讓違抗這件事情變得有了意義。違抗的公民造就了美國的民權運動,違抗的甘地和追隨者成就了印度。這也剛好應證了那句話,「沒有人是靠別人告訴他怎麼做而贏得諾貝爾獎的「。
好,這就是我們今天節目的全部內容,來微信公眾號《聽見讀書》就可以和我取得聯絡,如果覺得節目不錯,就來用點讚,評論和我互動吧!期待和你的下周五的見面,拜拜!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