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45 期節目了。咱們節目的首發平臺在微信公眾號【聽見讀書】,在公眾號內回復「朋友」兩個字,就可以添加我的個人微信。希望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
天氣慢慢變得越來越冷,我生活的城市山西晉中還給人們帶來了驚喜。前些天伴著暗下的天色下起了久違的雪,冬天的味道越來越濃了。大家還是要多加點衣服,注意保暖。
還是接著上期繼續聊咱們的這本書 ——《爆裂:未來社會的9大生存法則》,咱們這一期的主題是,多樣性優於能力。
關愛愛滋病人公益廣告
這回的故事還得從一個2011年開始講起,那是一個秋天,跟往年沒什麼不同,照舊涼風蕭瑟,落葉依依。但一則學術文章的發表還是掀起了震動,世界上名望最大的科學雜誌之一《自然》刊登了這篇研究結果。一個研究團隊通過十多年的努力破解了類似愛滋病的逆轉錄病毒所使用的蛋白酶結構,聽起來有點複雜,用大白話說就是為治癒愛滋病破除了一個大路障,能破解就意味著有很大機會找到針對它的解決辦法。這是人類自發現愛滋病30年以來的一次偉大的突破,將會讓那些不幸患病的人重獲希望。
就是這樣一篇學術性極強的專業文章,在結尾的為成果做出貢獻的團隊名單中居然出現了一個異類——一個名叫「蛋白質摺疊遊戲虛無之客小組」的團隊。這名字聽上去確實有些奇怪,好像是進錯片場的參賽選手,但就是這樣一個電子遊戲玩家小組給予了這項前沿的生物研究以重要幫助。這個遊戲 叫「蛋白質摺疊」,是來自科學家和遊戲開發者們的共同創意開發的遊戲,要求遊戲玩家在遊戲中通過競爭和合作,發揮想像力,確定蛋白質在酶中的摺疊結構。
聽起來這個遊戲好像很有深度 ,但玩這個遊戲也不沒有什麼門檻,參與遊戲的玩家基本都是生物小白,並沒有微生物學背景,吸引他們的也只是遊戲上通關的快感,他們不斷的從簡單的遊戲規則之中收集通關的複雜問題的解決辦法。最終僅僅三周的遊戲就為愛滋病的突破提供了幫助,贏得了大家的讚賞。
插畫師秦毅策作品
從這個事情上我們就能發現,專業人士提供的只是一個框架和梗概,具體的實操和發揮想像力的主動權都在這些「外行「手中。在我們傳統的管理裡,把最能幹的人送去做最困難的事是讓人最放心的。但這次充滿新意的嘗試讓人看到的是多樣性的力量,有的時候外行比內行更有想像空間。
2006年《連線》雜誌上出現了這樣一篇文章叫「眾包崛起」。什麼叫眾包呢?和字面意思一樣,把原本本單位員工做的事情,外包給大眾志願者。這是 網際網路普及的產物,你會發現有大量的業餘愛好者的努力突然之間就有了用武之地,聰明的公司從中發現了利用潛在大眾人才的辦法。這樣的勞動力不一定是免費的,但成本一定比傳統僱員低得多,這不是外包,這是眾包。
最有名的眾包事件就發生在1714年,英國議會拿出一萬英鎊來懸賞能夠找到確定經度辦法的人。有很多頂尖的科學家參與到此次競爭當中,但最終拿到這筆獎勵的人卻驚掉了眾人的下巴,那只是一個平平無期的一個鐘錶匠。靠著對天文地理學的熱愛,自學成才,解開了難倒無數科學家的謎題。
同樣的事情並不少見,2000年在美國波士頓也有這麼一件讓人印象深刻的事。老牌的製藥公司禮來這棵老樹上開出了新芽。公司決定創辦一家網際網路激勵機制的公司,名字就叫InnoCentive。它的任務就是為大公司、商業實驗室和醫學研究就碰到的複雜問題在網絡上公布並尋求解決。
來自全球200個國家的40萬專業或業餘的科學家是這裡的常客,這些問題的難度之高讓人印象深刻,有四百年歷史的德國默克製藥公司,成千上萬的化學家在一個化學問題上碰到了麻煩,日夜攻堅確無法解決。最後求助到了這家公司,公司刊登了這則求助,並附上了現金獎勵。前來嘗試破解的科學家絡繹不絕,最終奪魁者居然是一個在德克薩斯大學讀一年級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
這事把確實讓人難以置信 ,但事實就這麼發生了。和這個學科一點不搭邊的專業的大一新生解決了它。根據公司的統計,像這樣的懸賞出來的問題,大約有85%都得到了解決。企業自家研發團隊久攻不下的山頭,這個難度的問題,還能達到這種成功率,可以說是相當難得了。而且,還有一點很有意思的是,在這個平臺公司的調研下,他們發現這解決85%問題的解題者都和「領域差距」存在正相關關係。說白了,就是越是外行的人,越可能解決這個難題。
聽起來可能有點無釐頭,但換個角度來想這個現象的出現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些公司公布的挑戰通常都屬於那種聰明人解決不了的問題。
怎麼解釋呢,大家想想看,比如說一個世界著名的化學日用品公司想把他們生產的產品的原料那些化合物的成本降低,那他們做的肯定是讓公司最優秀的化學家來解決這問題,對吧。
我們都相信一件事就是在一個學科領域內找最聰明、接受過最好訓練的人最有能力解決自己專業領域內的問題的人。的確,通常都是這樣的。當他們沒能完成的時候,我們會想的肯定是尋找一名本專業能力更強的人。
但,自我複製是高能力的天性。新聘請的專家和之前的專家接受的都是一樣的教育和訓練,你覺得他們使用的方法,思維邏輯會有多大的區別?很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產生同樣的偏差和無意識的傾斜。
這些顛覆我們常識的東西,聽起來來讓人耳目一新,充滿了新鮮感。但這關乎著知識資本的分配,話往槽裡說,就是哪裡需要大腦就讓它出現在哪裡,保證知識的利用率,不至於說造成過多的浪費。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多元化的團隊出現在了學校、公司,成為了他們在機構戰略上的關鍵要素。這是這些機構面對飛速變化的社會展現出的靈活的反應,用多樣化的人才去補足那些不可忽略的偏差和長期形成的習慣,給機構注入全新的活力。未來將會有大量的創新和突破來自於這些有著不同領域人員合作而來的產物,多樣性將給我們創造無限的驚喜和可能。
好,這就是我們今天節目的全部內容,來微信公眾號《聽見讀書》就可以和我取得聯絡,如果覺得節目不錯,就來用點讚,評論和我互動吧!期待和你的下周五的見面,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