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第21次省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全省政府系統推動「三減三強兩倡導」深化「五型」政府建設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若干措施(試行)》,並於2月25日以省政府名義正式印發實施。
一、出臺《若干措施》的背景及基本情況
在全省政府系統大力推動「三減三強兩倡導」,是省政府著眼於從更高層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實省委十四屆六次、七次全會和全省「兩會」精神,特別是關於加強作風建設、優化發展環境的決策部署,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大程度地為基層「減負」「鬆綁」,不斷深化「五型」政府建設,加快推進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今年年初,按照易煉紅省長關於「要為基層鼓勁、減負、撐腰」「制定幾條硬措施」的批示要求,省政府辦公廳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聚焦推進精文簡會、大幹項目、問題破解和狠抓工作落實等重點問題,認真思考和提出解決問題的真招、實招,並組織力量起草了《全省政府系統推動「三減三強兩倡導」深化「五型」政府建設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若干措施(試行)》初稿;隨後又專門召集省政府有關部門業務處室負責同志對文稿進行了集中討論;在進一步徵求有關方面意見建議修改完善後,2月24日,《若干措施》在第21次省政府常務會議上進行了審議並原則通過;2月25日,省政府以贛府發〔2019〕3號文件正式印發實施。
二、《若干措施》的主要內容和亮點
《若干措施》圍繞「三減三強兩倡導」(即精減文件簡報、精減會議活動、精減督查考核,強化問題破解、強化大幹項目、強化政務服務,倡導「一線工作法」、倡導「盡職盡責敢擔當、不為亂為皆問責」),從八個方面、分八個部分,一共提出了21條具體措施。
第一部分,關於大幅精減文件簡報。《若干措施》提出,堅決壓減文件簡報數量,堅決改進文風,堅決防止「材料出政績」問題。其中提出了一些量化性的要求,比如,2019年省政府及省政府辦公廳發文總量壓減10%以上;全省各級政府簡報數量壓減20%以上。大力提倡發短文、發管用的文,組織對近期政策性文件進行集中梳理,今後出臺政策性文件一律逐條明確部門責任。對基層反映強烈的「空頭政策」「無效文件」,視情嚴格實行責任倒查、嚴肅問責。下決心解決各類報表材料過多過濫問題,確需基層報送材料的,一般只要求報送經濟運行數據指標、重大政策貫徹執行和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正反兩方面典型等,最大程度地減輕基層負擔。
第二部分,關於大幅精減會議活動。《若干措施》提出,嚴控會議數量和規模,嚴格實行「無會月」制度,切實提高會議活動實效。2019年全省政府系統綜合性會議總量比上年再壓減1/3以上,並將每年3月份確定為全省政府系統「無會月」,除傳達貫徹中央重要會議和重要指示精神及遇有重大緊急事件必須召開會議外,省政府原則上不召開全省性工作會議,省政府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召開全省性或要求市縣領導參加的會議。同時,提倡開短會、開小會、開現場辦公會,著力強化會議議定事項和重大活動成果的跟進落實。
第三部分,關於大幅精減督查考核。《若干措施》提出,統籌規範督查考核項目,突出督查考核重點,創新督查考核方法。嚴格執行督查年度計劃審批報備制度,控制總量與頻次,省政府各部門原則上每年只得開展1次綜合性督查考核。任何部門不能打著省政府的旗號督查檢查,日常調研指導工作不能隨意冠以督查、檢查、督導、考核等名義,影響基層正常工作。堅持以工作實際進展、發展真實面貌、群眾切身感受為核心開展督查考核,堅決改變簡單看有無領導批示、是否召開會議和出臺文件等形式主義做法,不能簡單以留痕多少評判工作好壞,不能工作剛部署就督查檢查考核。充分運用暗訪、跟蹤督辦、隨機抽查、回訪覆核等方式開展督查,既不擾民、也不擾「官」,既摸實情、又聽真話。對涉及部分市(縣、區)的具體問題,探索採取委託設區市異地交叉方式進行督辦。
第四部分,關於強化問題破解。《若干措施》要求,健全完善困難、問題梳理及分辦、化解長效機制,結合實際及時收集和反饋、敢於提出和較真、切實解決和落實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重點上做到「哪壺不開提哪壺」,在成效上做到「提了哪壺開哪壺」,認真區分哪些是體制機制弊端造成的問題,哪些是工作責任不落實造成的問題,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務求實效。強調要緊扣《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任務,聚焦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攻堅克難、一抓到底,對影響和制約本地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突出困難、問題進行常態化摸排和梳理,直面矛盾、破題突圍。不折不扣完成省政府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第二、第三批問題清單辦理,確保分別於今年5月底、9月底前辦結落實到位。
第五部分,關於強化大幹項目。《若干措施》要求,堅持「項目為王」,大力推行「高位化調度、集成化作戰、扁平化協調、一體化辦理」工作模式,以快幹、實幹、大幹項目助推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每年每個國家級開發區至少引進一個5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每個省級開發區至少引進一個2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今年要在全省政府系統全面開展「大幹項目年」活動。積極開闢項目建設「綠色通道」,變過去的「項目跟著部門轉」為「部門跟著項目轉」。建立和落實領導掛點重大項目制度,全省各級政府領導幹部除抓好分管領域、幹好本職工作外,每人牽頭負責聯繫推動2-3個全局性重點項目,帶頭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帶頭聯繫幫扶服務企業。建立縣級政府與省政府職能部門的「項目建設直通機制」,及時溝通解決項目建設中的瓶頸問題。對省級重大項目的進展情況,每季度在江西日報、江西廣播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公布,主動接受各方監督。
第六部分,關於強化政務服務。《若干措施》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拓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著力擦亮延時服務品牌。堅持「放而有管、過檻即入,先批後審、有偏則糾,全程監督、跟蹤服務」,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強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賦權事項落實落地,確保賦權事項「辦事不出園區」。堅決防止「新官不理舊帳」等影響政府公信力和投資者信心的問題。全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2019年底前省本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市縣級達到70%。2019年6月底和12月底前,各設區市和縣(市、區)分別與「贛服通」實現全面對接。全面實行延時錯時和預約服務,努力把江西打造成為全國政務服務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最高的省份。
第七部分,關於倡導「一線工作法」。《若干措施》強調,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走進一線宣傳政策,直奔一線解決問題。全省各級政府和部門領導幹部要帶頭到園區企業、田間地頭和群眾家中開展調查研究,千方百計為基層排憂解難,對事關發展的重點任務靠前調度,對事關民生的重要實事靠前辦理,對事關穩定的重大矛盾靠前協調。建立全省各級政府及部門和企業、群眾之間「政策直通車」,抓好政策解讀宣傳,提高政策覆蓋面和可及性。
第八部分,關於「盡職盡責敢擔當、不為亂為皆問責」。《若干措施》強調,要有效激勵擔當作為,完善和落實容錯糾錯機制,在全省政府系統開展「五型」政府機關、「五型」公務人員評選表彰,把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為主賽場,鍛造更多「闖將」「猛將」「幹將」,為創新者開道、為擔當者擔當、為幹事者撐腰、為實幹者兜底,讓幹事創業者心無旁騖、輕裝前行。要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問責體系,做到「亂作為要問責、不作為也要問責」。對在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項目、重要工程、重點工作中,因主觀努力不夠導致任務沒有完成,或工作質量不高,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以及在行政審批等政務服務中敷衍塞責、效能低下,影響發展環境,服務對象和幹部群眾反映強烈的,要一查到底、嚴肅問責。
三、關於《若干措施》的幾個鮮明特點
《若干措施》主題聚焦、內容豐富、要求實在,既認真向上對標看齊,又積極向外學習借鑑,並且緊貼我省政府工作和基層實際,具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政治站位高。《若干措施》開宗明義闡明了文件出臺的基本考量,就是為了從更高層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重要要求,全面落實省委十四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特別是關於加強作風建設、優化發展環境的決策部署,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大程度地為基層「減負」「鬆綁」,進一步深化「五型」政府建設,聚焦聚力推進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二是問題導向明。《若干措施》始終堅持什麼問題突出就抓住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尤其是對基層反映強烈的「文山會海」、材料過多過濫、督查考核頻繁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提出了改進提高的措施。
三是措施要求實。《若干措施》對每個方面,都提出非常清晰、具體和可操作的要求,能量化的都進行了量化,能確定時間節點的都明確了具體的時限要求。這樣就使《若干措施》出臺以後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相關文件: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全省政府系統推動「三減三強兩倡導」深化「五型」政府建設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